清明主题班会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02076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明主题班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清明主题班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清明主题班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明主题班会设计.docx

《清明主题班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主题班会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明主题班会设计.docx

“走进清明,感受传统”主题班会

一、活动导入

1.出示《清明》古诗

师:

同学们,有一首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生齐诵)

2.今天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清明,感受传统。

二、清明节由来的介绍

1.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纪念祖先的节日。

说起清明节的来历,我们就会想起一个人——介子推。

谁来为我们讲讲介子推的故事?

生讲:

传说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

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大肆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

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了母亲隐居绵山。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

谁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

晋文公发现介子推的衣襟上题了这样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了。

2.宋朝黄庭坚就曾写诗纪念介子推"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的壮举。

《清明》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总结:

在这首诗中,黄庭坚赞扬了介子推不贪图富贵的气节,人生无论贤愚,最后都变成了一蓬蒿草,但是人生的意义却不尽相同,有的遗臭万年,有的却千古不朽。

3.咱们班里有很多小研究员呢,他们搜集了清明节习俗的资料,大家一起来听一听。

生1: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等,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2013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评:

清明节历史悠久。

生2:

到了清明节,最主要的一项活动就是祭祖扫墓了。

清明节这天,冬去春来,草木萌生。

人们会到先人的坟墓进行祭扫,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

评:

追思过去,珍惜当下。

生3: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评:

清明踏青,一扫沉重之气。

生4: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踏青还有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评:

踏青、放风筝、蹴鞠、斗鸡,活动十分丰富!

  

出示图片:

每年的清明,人们都会从五湖四海纷纷赶到自己先人的陵墓前,洒下一壶热酒,聊表思念之情,也会在烈士墓前,献上一束鲜花,表达对先烈的感激之情。

  

三、总结:

清明节,既是对先祖的缅怀,更是文化的传承。

愿同学们都能——不忘来路,铭记历史;莫负春光,面向未来。

四、清明节知识大考场  

1.大家课前了解了很多清明节的文化,下面我就要考考大家。

 a:

一起进入我们的知识抢答环节吧,答对小组加星,答错要表演节目哦。

  

b:

请问清明节古时又称什么节?

(三月节)  

a:

请问清明节开始于什么朝代?

(周朝)  

b:

请问清明节在现代来说又称什么节?

(踏青节)  

a:

每年几月几日到几月几日是清明节?

(4月4日至4月6日)  

b:

请问清明节什么时候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