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国防论文.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01778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与国防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海洋与国防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海洋与国防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海洋与国防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海洋与国防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洋与国防论文.doc

《海洋与国防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与国防论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洋与国防论文.doc

海洋与国防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海洋——缔造民族的荣辱兴衰。

中国是世界最早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

关于海洋的重要性马克思曾说过,“不能想象一个伟大的民族能够与海洋相隔绝”。

当前,随着陆地资源的减少和海洋资源开发力度加大,海洋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海洋是国家利益拓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已成为各国共识。

传统的海洋渔业、海洋盐业及海洋运输业在我国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后来的中国疏远了海洋,由于实行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我国海洋事业走上了曲折之路。

历代统治者一直缺乏海洋战略意识,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时轻时重,而“重陆轻海”的思想却是一贯的,并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其战略视野也一直局限于我国沿海,更多的则是在近岸海域。

他们很少想到要以海上扩张来繁荣自己的国家,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控制海洋和海上交通线。

即使郑和七下西洋,也并非有什么经济和军事目的。

不过他之后的见解体现了一种以军事力量为后盾,以海上贸易为手段,对海上敌国实施威慑的思想,这是我国至今为止见到的早期最为深刻的海权论述,其内容和现代海权论神似,且比马汉的“海上权力”论早了近500年。

明朝中叶以后,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纷纷从海上向东扩张的时候,中国的统治者却开始实行背向海洋的闭关锁国的政策,自动放弃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海上优势。

中国的门户就是在这时被西方殖民者从海上打开的。

中国由此蒙受了一百多年的奇耻大辱。

沉痛的历史教训给人们许多深刻的启示。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各国对维护本国海洋权益问题高度重视。

海洋战略地位的日渐突出,除了缘于海洋已经成为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宝库、天然国际通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之外,还有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不可忽视:

首先,维护海洋权益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世界上大约有3/4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都集中在距离海岸线200公里以内的地区。

这些地区的安全和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利益和发展潜力。

一方面,海洋对于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屏障作用,但另一方面,海洋也很可能会成为侵略者来袭的主要方向。

从国家安全利益角度出发,海洋方向的防卫能力是国家战略防卫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

其次,海洋对于一个沿海国家未来的兴衰荣辱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的发展,沿海各国开发海洋的规模日益扩大,并给许多国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海洋开发将对沿海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的作用。

各沿海国家都把控制海洋和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作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重视海洋的战略地位和加强海洋军事斗争准备已成为人们关注“海上生存”的重要内容。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海洋观的发展,海权的内涵在不断发生变化。

狭义海权是指一个国家对本国领土(主要是领水及其上空的空气空间)、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具有实际的管辖控制能力和自卫能力。

作为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包括的领海主权、海域管辖主权和权益等等,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

而广义的海权,则是指一个国家除了对本国的领土具有实际的管辖和控制能力外,还具有在一定的公海、国际海底区域自由航行、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权力。

  对于一个沿海国家来说,拥有海权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一种保证本国家、本民族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

因此,对于海权问题,不能仅仅从军事力量的角度来看待,而必须从国家的未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随着海洋战略地位的上升,海洋作为人类未来的重要生存空间,不可避免地成为新时期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

当前,世界海洋权益斗争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对海洋的争夺和控制由过去的以实现军事目的为主变为以谋求经济利益为主;由过去的以争夺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区和战略通道为主,变为以争夺岛屿、海域和海洋资源为主,斗争焦点往往在岛屿的归属上;各沿海国加紧调整海洋军事战略,大力加强海军建设,已成为世界各沿海国国防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可以预见,未来围绕海洋权益展开的斗争必将更加激烈。

面对世界海洋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努力完善与发展我国的海洋体系,发展我国的海权体系(即海洋法制、海上武装力量、海上实体、海洋开发)。

在海洋法制方面,要制定有关海战动员和征集法,进一步明确领海基线的各基点,以及与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相关的法律法规。

同时,建立相应的海上执法队伍,有效地行使我领海主权及管辖权。

必须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上武装力量,以捍卫国家的统一,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遏制战争及保护国家海洋环境的稳定。

必须随着国家经济、贸易的增长,大力发展我国的海运业、渔业、造船业和海洋科学考察及港口设施建设。

同时,要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使海上实体建设能够全面贯彻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要求,提高建设的综合效益。

在海洋开发上,应随着我国海洋开发技术的进步,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大力发展海洋农业、矿业等经济,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提供新的动力。

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

自古以来海洋就与华夏民族的生存发展、统一强大、稳定繁荣休戚相关。

在世纪之交,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20余年,顺利收回香港和澳门主权之后,作为一个上升中的大国,如何设计新世纪中国的整体发展战略,如何认识建设海洋强国与实现"伟大复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古今中外的史实证明,凡大力向海洋发展的国家,皆可国势走强;反之,则有可能沦为落后挨打的地步。

昔日的海上强国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当年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二战后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苏联,和现在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美国,无一走的不是海上兴兵强国之路。

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更是直接证明中国的统一、稳定、繁荣和昌盛与海洋休戚相关。

中华民族的兴衰和耻辱均与海洋密切相关。

秦朝的统一,西汉的强盛,唐朝的繁荣,明朝以后的“海禁”,清朝末期的挨打,以及近代海防危机和现代海洋权益之争,无一不折射出海洋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中国海洋权益的现状是:

1.我国岛屿被侵占。

在东海,中国固有的领土钓鱼岛被日本非法占有。

钓鱼岛自古都是我国渔民避风、休渔的栖息地,但被日本实际控制,日本不仅反对我国海军接近钓鱼岛,连我国科考船也不能接近,甚至我国渔民也不能到附近海域捕鱼。

日本拒不承认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

在南海的南沙群岛,有40个岛屿被他国侵占,中国实际控制的只有8个。

2.海洋资源被掠夺。

与岛屿主权归属的争端相伴而生的是以资源为核心的各种矛盾。

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目前在南沙海域投入开采的油井已经超过1000口,这些油井绝大部分位于南海断续线中国一侧海域,每年开采的石油超过6000万吨。

此外,我国从1999年开始在南海实行夏季休渔制度,但有的国家不但说中国“无权宣布休渔”,而且乘我国渔民休渔之机大肆捕捞。

3.海域划界矛盾重重。

我国濒临黄海、东海、南海。

由于海域狭窄造成我国与海上邻国海域划界的矛盾比较突出。

在黄海和东海其宽度最宽处只有360海里,不足400海里,出现海域主张重叠的情况。

总面积38万平方公里的黄海海域中应划归中国管辖的有25万平方公里,可是有的国家主张等距线为界,如果按此划分,他们可以多划十几万平方公里。

东海大陆架是中国的自然延伸,因此面积77万平方公里的东海海区中应归中国管辖的为54万平方公里,但是日本却提出中日两国是共架国,要求按中间线划分海域。

按此无理要求,日本与中国有十几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

4.海上运输通道的潜在威胁。

南中国海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被纳入美国的全球战略之中,被美国列为要在世界控制的16个海洋咽喉要道之一。

美国对南海问题的政策已由“消极中立”转变为“积极中立”,并且宣称钓鱼岛在美日联合安保范围之内。

南海地区被日本视为传统势力范围,南海交通线被看作是日本的生命线,因此,日本以“确保海上航由”、“反对使用武力”为借口,积极涉足中国南海事务。

近年来,美日两国以打击海盗恐怖活动和维护国际航道通畅为由,正力图控制被称之为中国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因为目前中国进口原油的90%以上需要通过油轮经马六甲海峡运输。

这些外部势力的因素将对中国的积极发展和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面对这些,我们痛心之余更应该思考中国海洋权益当何去何从,首先要完善我国的海洋立法,遵循临时安排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维护海洋权益的基本方针,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入是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保障,我们新一代大学生更要了解世界海洋格局,切实维护中国海洋权益。

  新的海洋观念产生了新的国土观,表明了当代沿海国家的国土向海洋上延伸,也表明了沿海国家主权和利益在海洋上的延伸。

对于这些延伸到海洋里的国土,沿海主权国必然要考虑如何去行使主权和获取利益。

同时也必然要考虑怎样去捍卫这些海洋国土上的主权和利益,因而必然要考虑国家在海洋国土上的防御问题。

这样,必然导致沿海国家国防观念的更新。

这主国防建设的一个新重点。

为了守卫新的海洋国土,完成海防的新使命,任何一个沿海国家必然应该重视现代海防力量的建设,特别应该重视现代海军力量的建设。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尤其是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将不可能有效地保卫海防。

那种仅仅依靠海岸要塞大炮和陆上兵力保卫海防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的海防必须有由多兵种组成、能远程活动的、具备现代作战能力的海军,同时还应有各种海上非武装力量为后盾。

这样的现代海军与多种海上力量,建设起来实非容易,科技要求高,经济花费大,周期又长,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高,不作为重点将难以建设好。

因而,海防力量特别是海军力量的建设,必然成为现代沿海国家国防建设的一个新重点。

关注海洋,利用海洋,经略海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不绝之声。

15世纪初,我国伟大的世界航海先行家郑和就指出:

“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

财富取之海,危险也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首夺取南洋,华夏危矣。

”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许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和革命先行者的思想和主张,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所以,21世纪在我国实施东部大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头号大国,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

在国家统一问题上,香港和澳门回归后,台湾问题更加突出。

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上力量做后盾。

  台湾问题解决之后,外国的武力威胁也将是长期存在的。

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在由岛链形成的半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

我国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也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在有可能划归我国管辖的几百万平方公里海域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争议区。

岛屿归属和划界争议的解决,渔业和油气资源争端,同样需要强大的综合海上力量作为保证。

  中华民族要在21世纪实现腾飞和复兴,建设海洋强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这样才能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

  建国以来,特别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开放,我们国家的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们走向海洋的时机已经到来,条件已基本成熟。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为制定和实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开发内在的空间和资源;东部大海洋战略,是发展外在的空间和资源。

两者相辅相成,振兴中华指日可待。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讲不懈奋斗,勇往直前。

电气1004

李徐腾

20100120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