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缠腰缠腰火龙治疗方法集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1627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蛇缠腰缠腰火龙治疗方法集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蛇缠腰缠腰火龙治疗方法集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蛇缠腰缠腰火龙治疗方法集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蛇缠腰缠腰火龙治疗方法集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蛇缠腰缠腰火龙治疗方法集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蛇缠腰缠腰火龙治疗方法集汇.docx

《蛇缠腰缠腰火龙治疗方法集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蛇缠腰缠腰火龙治疗方法集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蛇缠腰缠腰火龙治疗方法集汇.docx

蛇缠腰缠腰火龙治疗方法集汇

“蛇缠腰”(缠腰火龙)治疗方法集汇

   今天突然得知我弟弟得了一种叫“蛇缠腰”的疾病,我真是骇然。

这种病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而且听妈妈说还比较严重,于是我就耗费了一上午的时间在网上收集各种治疗此病的方法,结果得知原来还有不少人得过这种病,于是我就把自己收集到的各种偏方整理出来放在我的博客里,与大家共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并且也期望我弟弟的病能早日康复。

   “蛇缠腰”又名“缠腰火龙”,学名:

带状疱疹。

是由带疹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其特点是集性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

皮损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发生于身体的一侧,不超过驱体中线,尔中线对侧也有少数皮疹,多是横过的神经小分枝受累所致,愈后极少反复。

 

我收集的治疗方法如下(仅供参考):

1.把那疹挑破,搽药就好了。

2.天天抹“舒服特“

3.用一种叫天仙子的药磨碎外敷,很快就好了,还能止痒了

4.蚯蚓抓来,放上糖然后糖就会把它们“杀”出水来每天用那个水涂2-3次,一-二个月,大约能好

5.打阿西洛韦点滴,很快就能好

6.用针把身上所有的水疱全部挑破,然后摸痱子粉,关键之处就是要把两手的大拇指上的蛇眼刺瞎

7.10片病毒灵

8.医院给配了阿洛昔韦,外加一瓶添加了粉红色药粉的药水外敷。

一周左右就退的差不多了,2周后全好了

9.医院给的药大多都是止疼,抗病毒的。

外用药是消炎的,防止水泡继发感染。

10.把牛黄解毒片(要不带糖衣的)加白酒磨碎,一天三次涂于患处,很快就好了

11.用指甲掐疹子四周治好的

12.用炉甘石洗剂搽,很快的

13.是用敷蛇药治好的,但也治了一个多礼拜,好的很慢。

14.每天吃三次,一次要6片的21金维他,没多久就好了

15.治疗蛇缠的中医方法:

  ①用中医针灸放血用的三棱针将向前延伸(即往哪个方向去)的疱疹刺破

  ②用手将疱疹内的水挤出,注意一定要用脱脂棉将挤出的水擦去,然后用碘酒涂沫消毒

  ③大剂量内服四环素,最好前三天每次4片每日2次或去中药店抓败毒散内服

16.没有用针挑破它们,一直打针,VB12,很疼的针,连着打了1个礼拜多吧。

17.要用一种在自己家里做的药油搽才行,当时我只记得那种药是爷爷自己做的,好象叫“木凡子“的东西和蜂蜜一起混在一起泡的,泡的时间越长就越好,后来他就给妹妹搽了,结果到第二天早上就没事了.

18.去校医那花了10来块钱拿了盒vitb1vitb12和几个注射器,自己回去打2个礼拜后自己好了

19.拿针扎那个小庖,再用力地挤。

好疼啊。

后来就好了。

遭了好几天的罪。

20.用香烟灰调水成糊搽皮肤瘙痒,非常见效。

21.医院用紫外线还是红外线照了几十秒第二天泡泡就瘪了

22.开了阿洛昔韦软膏,医生说好得快要打针,就打了,三天就好.

23.~一天40片阿昔洛韦吃好的~

24.有个特效药,西米*丁的胃药,因为这种药中的成分对这个病菌有特别的抑制作用。

我老家一个特灵验的老方法:

取尿冰(以前农村人用的接尿的桶里结成的那层东西,存的时间越久的效果越好)每天涂,直到结夹好为止。

一次好后基本不会复发。

25.用墨汁划划几天就好了,一分钱没花。

据说是内火,而墨汁是凉性的。

除了留下几颗褐色斑点,一点后遗症都没

26.我妈妈也得过,涂了几天的伞油就好了。

所谓伞油,是以前做纸伞的那种伞油,

27.去药房买一中叫做“南蛇喇“(谐音)的药材,枝身带刺的,回来剁碎它那来煮水洗带病的地方,很快就好的了

28.买六神丸,用温水泡化了涂在患处,每天3次,3-7天就好了,严重的可以口服和外敷共同使用~~

28.聚肌胞针水。

勿注射,要外擦,一个星期就好。

29.带状疱疹一般都是只出在身体的一侧的。

治疗方法是在出疹子的那侧的小拇指的第二个关节上,用针对准穴道扎下去。

然后将里边的带病毒的血挤出来。

每天一次或者早晚两次。

面积大或者特别严重的需要五天,一般的两三天就好了。

30.偏方一:

新鲜的车前草碾碎,用桐油浸泡一夜,然后敷于患处八小时,两天左右就行了;偏方二:

烧一截缝被子的棉线,留下火星,在疱疹延伸的地方烧,两三次就行了。

药方:

柴胡10g 枳壳10g 赤药15g 香附10g 公英15g 地丁15g 银花15g 夏枯草15g 郁金10g 三七10g 甘草6g 当归15g 川芎10g 丹皮10g 。

一次抓三副,每副药煎三次,三碗水熬成一碗水,连续服用,病情严重的一次抓七副药

31.有种草药叫“过路蜈蚣”的是治这个的,据说是因为蜈蚣克蛇,还有就是用伞油~~~~

32.带状疱疹最简单的治疗方法是:

雷氏六神丸,取60粒用醋调成糊外用,每日两到三次,每次10粒内服,大约四到五天痊愈,而不留后遗症,不会出现西医治疗后的神经痛。

33.蝎子磨成粉服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

 

以下是有点迷信的做法,我也不知道是否有效,不过很多人都在这么说,于是我也把它们整理出来了:

34.找个神婆什么的拿个菜刀在病人面前挥几挥,然后念念有词一下,再找根稻草(我猜大概是象征那条蛇)斩成几段,过不了几天,病人患处就结痂痊愈了。

35.用毛笔沾上墨汁,然后把长的那些东西一个个用墨圈起来,然后过几天就好了。

36.听说要用毛笔蘸墨在背上写“汉高祖斩白蟒“这几个字

37.方法如下,先找一把稻草,然后拿着稻草在病人身上一边念咒一边在患处来回的抹,反正那咒念四十九遍后,拿把菜刀砍几段就好了,真的很灵的.

38.拿来墨汁和毛笔,他先找到了龙头和龙尾,在中间没有长出来的地方画了一条蜈蚣状的东西.然后要我不论多痒不要用手去抓,也不能让那地方碰水,否则丹毒会活过来.隔几天后真的就好了.非常的神奇!

(给我画这个的可是一个几十年的老党员,支部书记呢.)

39.后来去乡下治的,就是每天用墨水画了些东西在长“飞蛇”的地方,不能吃腥的东西,不能被太阳直接晒。

没几天就好了。

40.老太太用拿个菜刀在面前挥几挥,然后念念有词一下,再找几根稻草斩成几段,(好像是七段)每段打成一个圈,让我们带回去,每天烧一个,不要吃油腻的东西,睡一觉醒来就瘪下去了,过不了一个星期就全好了,也没什么疤。

41.又名“蛇胆疮”可用热东西烫,铁的,如电熨斗(温度自控,不可太高).还说可以用锄地的犁尖,活着自己的唾液磨出的锈水抹.

42.用点燃的香烫“蛇”的眼睛。

43.中午站在太阳底下,用刀在影子的腰部上砍了三下,还念念有词,具体内容忘了,用的是香油掺着纸灰涂在患处了,有几天就好了。

44.我同学家里的祖传绝技就是挑这个,好象一根针,一把尺子,然后让人笔直贴在墙上,用针挑,然后依照尺子上的刻度在墙上用针划刻度。

就好了。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的,这些看似神奇的治疗方法也并非完全迷信,其实也蕴含着一些科学道理。

例如那个墨水和那老头喝的水里都有混药的,好像用的是蟾蜍身上的一种什么特有的分泌物,还有巫婆说是神符啊什么治好的,其实也是用药治好的,那些什么符根本就是骗人的。

因此,我觉得在对待这种病的时候,我们既要去医院做正规的检查和处理,也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危害性不大的土方偏方,毕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方法未必没有效果。

带状疱疹偏方1

  用法:

老茶树叶研细末,用浓茶汁调匀,涂于患处,每日2~3次,至好为止。

带状疱疹偏方2

  用法:

采鲜番薯叶适量、冰片少许,研细,同捣烂,敷于患处

带状疱疹偏方3

  用法:

新鲜黄瓜叶捣烂,连渣同敷于患处

 

我这次是“撞”进了诊所的门,一番检查后大夫告诉我这叫带状疱疹,中医叫缠腰火龙,然后埋怨我没早点脱了衣服让他看,最后才连夜给我输上了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

这种情况叫带状疱疹,病程一般二至三周,病毒感染。

主要侵犯神经,引起疼痛。

抗生素加止痛药对症处理,常用方法,外用药如云南白药,六神丸。

口服抗病毒药,加用布洛芬,西米替丁等。

是不是带状疱疹,我得过,曾去医院,花了很多钱,吃了很多药,疼了很久,没看好。

你用点雄黄研成末用白酒和一下,直接往上面涂就行了,很管用,花不到你几块钱。

治疗“蛇缠腰”有10招

  2月3日,本版刊登了邙山镇马女士79岁的父亲患了“蛇缠腰”,看到这个消息,许多热心读者纷纷给我们打来热线电话,帮马女士出谋划策。

记者记录、整理出以下几种方法。

  香“用点燃的香头轻点水疱,把握好的话一次就能见效。

”西工区纱厂路的徐女士告诉记者。

她提供的方法是买一把香,普通的那种拜佛香就行,先让患者洗澡,注意不要把水疱碰破,然后将其内衣、外衣统统换成消过毒的。

点燃一根香,把香头吹红,轻点每一个水疱,注意要一碰到就立刻拿开,否则会烫伤患者。

将所有的水疱点破后,用消毒棉签把渗出的水擦干,在水疱结痂前坚持不洗澡,但是要勤换衣服。

“这是我妈妈以前在部队学的偏方,效果非常好”。

  棉花  西工区的张先生说,他小时候曾得过这个病,疼得整夜都睡不着觉。

母亲听村里的老人们说了一个土方法,回来他试着用了几次就把“蛇缠腰”给治好了。

具体方法是:

找来一些新棉花,撕得越薄越好。

将棉花点燃后放在患处,切勿停留时间过长,否则会把患者烧伤,反复使用几次,病症就能痊愈。

  旱烟油 “找一个用了很长时间的旱烟袋,把里面的烟油磕出来。

”洛龙区的杨先生说,用消毒的棉签蘸烟油,轻轻地涂抹在患处。

每天多抹几次,感觉不舒服了就赶紧抹。

“我的老家有人得了这个病,就是用这个方法治好的”。

  硫磺膏 涧西区的王小姐说,她同事的小孩得过“蛇缠腰”,到医院去又是打针又是吃药,却丝毫不见好转。

同事偶然听别人说,用硫磺膏涂很管用,试了几次,没想到真的治好了。

“你们不妨让马女士的父亲试一下!

  竹竿灰、茅根灰 西工区的许小姐说,小时候听老人们说过,“蛇缠腰”是一种很难治的病,她老家有一个土方法很管用。

将竹竿和茅根烧成灰,然后放入冰片和香油,搅匀后,用消毒棉签蘸取这种混合物,轻轻地擦到患者身上。

反复涂抹几次,“蛇缠腰”就会好。

  碎碗片 老城区的韩女士说,她的母亲曾经得过这个病,又疼又痒,特别难受。

后来,别人给她说了一个偏方,用了一次就好了。

具体方法是:

买一个景德镇的瓷碗,将碗打破,用一块儿破碗片将“蛇缠腰”的两头划流血,但是不要划得太深,过几天就会好了。

  酒泡雄黄 伊川县的孙先生说,他的老伴儿前一阵子得了这个病,现在已经快好了。

治疗方法很简单,用高度酒泡雄黄,待酒泡成稠糊状后,用来涂抹患处,每天多抹几次。

然后,再喝几服祛病毒的中药,这样内外结合,很快就会好了。

  紫药水 西工区的罗女士告诉记者,涂抹紫药水就能治疗“蛇缠腰”,方法简单,效果显著。

罗女士的女儿曾经得过此病,就是用紫药水治好的。

“紫药水干得很快,等它一干就马上再擦一遍,一天就能见效。

”她说。

  香油拌干牛粪灰 “用香油拌干牛粪灰是我老家人治疗带状疱疹的常用偏方。

”关林镇的杜女士说。

找一点干牛粪,把它放在盖房子用的瓦片上,将其点燃烧成灰,用香油把这些灰拌成糊状涂抹在患处。

“用几次就能好,注意一定要在瓦片上烧干牛粪”。

  海带 “我的方法很简单,就用咱们平时吃的海带就行。

”吉利区的李先生说,多年前,他在部队服役时学到了治疗“蛇缠腰”的土方法,给许多人治过,效果都很好。

具体方法是:

取一些海带泡在水中,泡软后将其切成块状贴到患处,干了就揭掉再换一块儿新的。

“两三天就能治愈,让老大爷赶快试试吧!

”李先生说。

  

我使用过的小偏方----蚯蚓治疗蛇缠腰

黑麦的腰部长了一片奇怪的东西,他来找我,说是很疼。

我一看,后腰部中间凸起一片红红的,饭勺大,上面长满了白色的小脓疱,像一个小岛。

真的,我没见过。

不知道该怎么办。

想了想,先涂了一层云南白药,准备明天下山去医院看看。

天刚亮,就听见黑麦急的在帐篷外转圈,再一看,在昨天的“小岛”两旁,各长了同样的一个“小岛”。

我怕了,马上下山。

小县城,星期天,医生休息。

急的我四处打电话找人,朋友联系上一退休老院长问明了症状,断定是‘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蜘蛛疮’,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而且治疗也很麻烦。

看我急切的样子,告诉我一方法,用蚯蚓拌白糖,涂。

不熟悉的小县城,我们不知道该去哪儿找蚯蚓,没有目标的开车乱转,突然看到卖菜的大嫂.....

卖菜大嫂带我们去了她家的菜地。

地边有一片小树林,地很湿,一铁锨下去,就能翻出好几条,红红的、软软的、一会就有了一大把。

找了盆,洗了洗,还是有很多泥土,看黑麦痛苦的样子,不管了。

把洗过的蚯蚓装进一个大瓶子里,放入一斤白砂糖,盖好瓶盖,使劲摇动。

大概不到十分钟,糖和蚯蚓都不见了,只有透明的、黏黏的液体。

我把液体涂抹在‘小岛’上,一天涂抹了很多次。

干了的液体像一个硬壳,紧紧的把‘小岛’包住。

再也没有新的‘小岛’出现,三天后,痊愈归队。

中醫內外治療「生蛇」/帶狀疱疹

三重同仁堂中醫診所吳國斌醫師

「生蛇」中醫稱為蛇串瘡、火帶瘡、纏腰火丹、蛇丹等,西醫稱為帶狀苞疹,是一種由水痘帶狀苞疹病毒引起的皮膚病。

受感染的部位首先會出現痕癢或火燒般的疹,在身上呈成簇水苞,纍如串珠、排列成帶狀,常見於胸、腰、背、四肢及面上,多發於身體單側慢慢沿著表皮神經分布,匍匐蜿蜒向前看起來像一條蛇在舞動,所以俗稱「生蛇」。

中藥外洗水苞未破

很多人以為「生蛇」若繞過全身就不能醫治,其實只是一場誤會;帶狀苞疹是可以完全痊癒,不留下疤痕,一般生在身上大概兩周內水苞便會潰破、萎縮然後結痂,但神經線痛卻持續數星期。

生於面上而接近眼睛和耳朵附近,則較危險,會很容易感染眼角膜及耳膜,引致失明或失聰。

中醫認為皮膚病多是由濕、熱、毒所引起,「生蛇」卻多是情志因素,長時期精神壓力緊張,引致肝氣鬱結,久而化火,聚熱成毒;或因肝氣橫逸,使脾失健運,積濕成毒。

中藥外洗加針灸拔罐在水苞未破時可用中藥外洗:

黃柏、大黃、側柏葉、澤蘭、薄荷葉各五錢、煎水浸洗;

水苞已破改用:

黃柏、黃芩、黃連、大黃各五錢。

不論水苞已破、未破,針灸加拔火罐是治療「生蛇」的一個非常有療效的方法。

中藥外洗水苞已破

偏熱型?

猁皮膚灼熱鮮紅,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口乾口苦

帶狀疱疹的中醫調理

帶狀疱疹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種急性疱疹性皮膚病,臨床主要表現為紅斑上出現疱疹群,狀如火丹,多纏腰而發,故中醫學稱為“纏腰火丹”、“火帶瘡”、“蛇串瘡”、“蛇丹”、“蜘蛛瘡”等。

帶狀疱疹主要發病原因大致可分三種

1.情志不逐,肝火妄動,而致肝膽火盛。

2.飲食不節,脾失健運,而致脾濕內生。

3.疾病之後正氣虛弱。

因脾失健運而生濕,肝膽火盛而玫熱及毒邪內侵而化熱,以致濕熱內蘊,外蒸皮膚,熱邪外越可使皮膚出現紅斑、紅丘疹、灼熱和疼痛,濕熱蘊發可出現水疱,瘙癢;肝膽二經發病;濕熱蘊結皮膚,壅阻經絡,而致氣血瘀滯,出現疼痛、色素沈著、痂皮,因而引起帶狀疱疹的產生。

中醫對於此病診斷可分六個要點:

1.多在春秋季發病

2.發病前常有輕度發燒,倦怠、納呆、全身不適,局部皮膚刺痛,有灼熱感及瘙癢感。

3.初起患部出現紅斑,繼而出現密集的紅色丘疹群,迅速變成簇集性水疱,周圍紅暈,

疱群之間有正常皮膚。

4.皮損沿一側周圍神經呈分佈,多發生在腰胸部以及頭面頸部。

5.患部有明顯的神經痛,老年人疼痛尤劇,皮損消退後常遺有疼痛。

6.起病突然,發展迅速,愈後一般不複發,病程2-4周。

中醫對帶狀疱疹常見分型有三種:

(1)肝經濕熱

(2)脾虛濕蘊(3)氣滯血瘀

現在按照中醫常見分型介紹幾款食療給大家:

(一)肝經濕熱

症狀:

皮損鮮紅,疱壁緊張,灼熱刺痛,口苦咽乾,煩燥易怒,小便黃,大便乾,舌紅,

苔薄黃或黃厚,脈弦滑數。

食療處方:

茵陳清熱利濕湯

材料:

綿茵陳五錢,大青葉三錢,生地八錢,生薏米一兩

製法:

將材料洗淨,加清水六碗,武火煮沸後,轉文火煲4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

疏肝清熱。

註解:

綿茵陳有清熱利濕的功效;大青葉有清熱涼血,解心、胃熱毒的功效;生地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生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之功效。

(二)脾虛濕蘊

症狀:

皮損顏色淡紅,疱壁鬆弛,綿綿而痛,口淡不渴,食少腹脹,大便時溏,舌質淡,苔白或白膩,脈沉緩或滑。

食療處方:

和脾茶

材料:

雲苓三錢,白朮三錢,白芍三錢,白芷三錢,甘草一錢,紅糖適量。

製法:

將材料洗淨,加清水四碗,武火煮沸後,轉文火煲4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

健脾益氣滲濕。

註解:

雲苓性味甘淡平,有健脾化濕的功效;白朮有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白芷有解表散風,消腫排膿的功效;甘草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

(三)氣滯血瘀

症狀:

疱疹基底暗紅,水疱變為血疱,疼痛劇烈;或皮損雖已消退,但疼痛不止,以致夜寐不安,精神萎靡,多見於老年人,舌質暗或有瘀斑,苔白,脈沉澀。

食療處方:

玫瑰花紅花茶

材料:

玫瑰花三錢,紅花一錢,桃仁三錢,生薏米一兩。

製法:

將材料放入煲內,加清水四碗,武火煮沸後,轉文火煲4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

活血化瘀止痛。

註解:

玫瑰花有行氣解鬱,活血止痛的功效;紅花有活血通經、袪瘀止痛的功效;桃仁有活血袪瘀、潤腸通便的功效;生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之功效。

如果大家不清楚自己分型,還是要請教相熟的中醫師,進行適當的治療,同時患者要少食一些辛辣食物,多食一些清淡食物和蔬菜水果;當水疱破後,局部應保持潔乾淨,以防止細菌感染,忌濫用皮質類固醇類外用藥物,以免引起感染擴散。

民间把这种病称作“串腰龙”,文献上叫“缠腰火丹”等等

带状疱疹怎样治疗最佳答案:

(一)全身治疗抗病毒药物有无环鸟苷、阿糖胞苷以及阿糖腺苷等,其中以无环鸟苷最为有效,无环鸟苷能被疱疹感染过的细胞吸收,在细胞内经过磷酸化作用形成无环鸟苷三磷酸盐。

此种盐为鸟嘌呤三磷酸盐的竞争抑制剂,亦就是DNA聚合酶的竞争抑制剂,它可以终止病毒DNA链的延长,对病毒的DNA聚合酶的活性产生强大的抑制作用,从而阻滞了疱疹病毒DNA的复制。

无环鸟苷不易进入正常细胞。

因此对正常细胞的抑制作用很少,约等于对病毒抑制作用的1/10~1/30。

这一机理说明无环鸟苷治疗疱疹有高效而少副作用的特点,所以是治疗疱疹病的首选药物。

无环鸟苷适用于泛发性带状疱疹或合并肺炎或脑炎等严重患者。

静脉点滴剂量为200~250mg,加入100ml补液中1h滴完,每日2~3次,连续3~7天。

口服剂量为200mg,每日5次。

阿糖腺苷和阿糖胞苷等对抗病毒虽有一定疗效,但因价格昂贵或副作用多,自从有了无环鸟苷后已不常用于疱疹疾病。

对有神经痛患者可给予止痛药物,如阿司匹林、去痛片等。

疼痛严重者可在早期口服强的松15~30mg/d;1周后渐减量。

强的松早期服用可消除神经根的炎症。

疱疹性神经痛用强的松后可以减轻神经炎后期的纤维化,因而亦可减轻疼痛。

此外亦可用维生素B1,维生素B6或注射干扰素等。

(二)中医治疗治则为表热利湿,可内服龙胆泻肝汤。

局部治疗早期丘疱疹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疱疹破溃后可外用1%龙胆紫液或0.5%新霉素软膏、磷霉素软膏等。

眼部疱疹可用无环鸟苷眼药水,或3%无环鸟苷软膏。

1.贯众、板蓝根、大青叶各30g,当归、蒲公英各10g,水煎服,日1剂;

2.腺苷辅酶维生素B12片,每日3次,每次500mg(2片);

3.维生素B1征,每日3次,每次200mg(2片);

4.紫金锭片1~5片(或六神丸适量),研成细末,以醋调涂,每日2次。

以上4方同时应用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龙”,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

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特别是在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时候(如疲劳过度、体弱多病或患有其他慢性疾病),这时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带状疱疹病毒就会乘机侵入人体,并且导致发病。

但是,如果得过一次带状疱疹以后,人体就获得了终身免疫,不会再得第二次带状疱疹了。

带状疱疹起病急。

在发病以前,一般先有轻微的发烧症状,病人觉得全身不适,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

有些部位的皮肤上有灼热的感觉,或者有神经痛。

接着,在这些部位皮肤炎症红斑的基础上,出现水疱。

水疱成群,常呈带状排列,一般不会超过人体的正中线。

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大疱、血疱及坏疽。

带状疱疹经常出现在胸背部的“肋间神经”、头面部的“三叉神经”及“腰骶神经”等部位。

病毒如果侵犯了三叉神经的眼支时,所引起眼部的带状疱疹,不仅疼痛剧烈,并且炎症会影响到眼睛的角膜或眼球,可以导致失明、脑炎,严重者可能引起死亡。

所以,如果眼睛得了带状疱疹要特别重视。

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主要特征。

疼痛的程度往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剧,所以老年人得了带状疱疹以后,一般疼痛很重,甚至病人难以忍受。

如果先出现疼痛,而后出现皮疹的病人,常常容易被误诊。

约有半数以上的中老年病人,皮疹消褪以后,在皮肤上还会遗留顽固的神经痛,并且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

所以,患了带状疱疹以后,要积极及早治疗,尤其是中老年病人更应当如此。

治疗带状疱疹,以止痛、消炎、防止继发感染、缩短治疗的时间为原则。

止痛方面,可以选用一种止痛剂,常用的有:

“奥沙星”、“卡马西平”、“曲马多”、“消炎痛”等。

神经营养剂可选用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2等。

抗病毒的药物较多,如“竹明欣”、“阿昔洛韦”、“阿糖腺苷”、“病毒唑”、“病毒灵”等,均可选用。

也可以选用“干扰素”、“聚肌胞”或“胸腺肽”。

这些药物可以改善症状、减轻神经痛,也有助于缩短疗程。

物理疗法也有一定效果。

常用的“音频”、“电疗”、“氦氖激光照射”等方法,都能起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中药治疗也经常应用,总的原则是消炎、利湿。

常用的是“龙胆泻肝汤”,或者用“大青叶”或“板兰根”煎水内服。

局部的水疱不要刺破,以免引起细菌感染而加重病情。

如果已经继发了感染,可以在水疱的部位用3%的硼酸溶液湿敷。

眼部的带状疱疹,应尽量用“无环鸟苷眼药水”及“疱疹净眼药水”滴眼睛。

带状疱疹怎样治疗

带状疱疹是春季最易流行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在体内再发,造成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伴随神经痛。

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带状疱疹,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为严重。

民间把这种病称作“串腰龙”,文献上叫“缠腰火丹”,这是因为侵犯胸腰部位的带状疱疹占本病发病率的60%以上。

实际上,这种病还可侵犯头、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

由于这种病毒有亲神经的特点,发病总是沿神经走向,呈条带状,故称“带状疱疹”。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因为肝胆火盛及脾湿郁久,外感毒邪而发。

现代医学已经知道这种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它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

这种病毒平时可以不发病,但由于老年人及久病体虚的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体劳累、感冒等诱因,则易发此病。

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后无免疫力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多数是儿童)可发生原发感染,即发生水痘。

或病毒隐性感染,经血行传播到皮肤感觉神经末梢,经神经通路到脊髓神经后根或三叉神经,然后传播到颅神经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例如:

创伤、感冒、癌症、免疫系统疾病等等),潜伏的病毒就会大量繁殖,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时病毒沿神经通路下传,到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引起节段性疱疹。

病毒也会感染运动神经元,引起病人肌无力和运动麻痹,但很少见。

发病之初,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倦无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很快发病部位感觉灼热,跳着疼痛。

如果发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误诊为心脏病或急腹症等。

得了带状疱疹,1~3天后,发病部位的皮肤即出现绿豆粒大小、张力很大的丘疹、水疱,沿神经分布,集簇状排列,呈条带状。

如果发生在胸部、腰部,多自脊柱的一侧斜向前下方,极少对称发病。

民间所传:

如果围绕腰部出现一圈疱疹即有生命危险,是不可靠的。

患此病者,轻者每簇可间隔有正常皮肤,病情严重者可融合大片的带状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