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国内工程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01401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国内工程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国内工程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国内工程中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国内工程中的运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国内工程中的运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国内工程中的运用.doc

《浅谈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国内工程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国内工程中的运用.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国内工程中的运用.doc

浅谈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国内工程中的运用

摘要:

虽然我国建筑产业一直蓬勃发展,但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诸多诟病一直未得到有效地解决。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日本管理模式的概念,根据成都万科金色海蓉项目部日式管理的实例,介绍了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国内工程中的运用。

本文还总结了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给我国工程管理带来的启发。

关键字:

国内工程管理日式管理安全管理施工管理

1.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是建设领域的项目,一般是指按客观经济建设规律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的系统管理活动。

随着我国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的工程项目管理已经从简单的小型项目演变成技术复杂的大型综合项目,与此同时,项目管理的方法与模式也逐步实现多元化和科学化。

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建筑领域逐渐与国际接轨,原有的工程项目管理理念和方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能否真正实现建筑产业国际化,关键在于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

面对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建筑市场,国内的建筑企业开始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来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怎样实现国外管理模式的中国化,已经成为国内工程管理领域所面临的最新挑战。

本文结合成都万科金色海蓉项目日式管理应用实践,简要分析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国内工程中的应用。

2.国内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够重视

2.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

3.项目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管理水平较为落后

4.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3.日式管理的概念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从日本大成公司引进了工程建设项目法施工模式,现在“鲁布革”经验已经在全国工程建设的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以精细、安全、品质为指导思想,主要包括安全管理、5S管理、施工图管理、可视化管理、计划管理、统筹管理等几个方面,这些管理方法为施工进度、质量,以及实现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4.日式管理在国内工程实践中的运用

成都万科金色海蓉住宅工程位于成都市武侯区高攀路20号,由成都一航万科滨江房地产开发有限投资开发建设、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本工程由地下2层、地上1栋高层建筑和2栋超高层组成。

总用地面积为14785.9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39630.79平方米。

管理模式采用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取其优点,结合总承包公司的指导方针及合同要求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其成果主要凸显在以下3个方面。

4.1安全管理

1)以“安全三原则”为基础,进行安全卫生管理,即整理整顿的彻底、施工前安全讨论的实施及保证服装正确。

2)以“安全十戒”为基础,预防事故发生。

包括:

①动火时相关措施是否做好;

②从高处施工或洞口防坠落是否做好;

③吊车等防翻倒、挂钩是否做好;

④钢架、脚手架等是否有倾倒的隐患;

⑤重型设备、车辆是否有碰撞人的隐患;

⑥上方施工时,下方禁止进入是否做好措施;

⑦对于滚石、山体滑坡、洪水不能大意;

⑧是否预见有毒气体、缺氧的发生;

⑨是否有考虑到对第三者、预埋物的影响;

⑩临时、突发作业的对策是否做好。

3)现场管理标准统一,引进日本安全相关文件的优点,提高项目部安全相关文件内容的水平,同时各分公司需把下述的安全相关文件在施工开始前提交给项目部。

主要包括:

①文件类。

工人的名录、工厂选任申请表、资质证等附件,携入现场设备的使用申请表、动火使用申请表、施工用车辆申请表、施工规定等。

②重型设备等施工计划书,包括吊车施工计划书、重型设备施工计划书、高处施工用车施工计划书、混凝土泵车施工计划书等。

4)在设备或工具及作业中,使用检查表进行定期检查,点检内容分日常、月度、年度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吊车、挖土机、焊机、振捣棒、安装脚手架、模板、护坡支撑等,检查表内容结合国内项目及日本项目进行制定。

5)施工周期细化到天,制定早会或工程会议时间,便于进行工程管理。

6)每天由专人填写安全日志,所记事项有:

公司名、预定作业、人数、必要资质、安全实施内容及执行情况、现场巡视记录、早会时的安排内容、月度重点对策、项目经理及负责人的签字栏等。

7)在现场施工开始前,把当天现场施工的注意事项及今后的整体注意事项进行传达,通过做早操使身体松弛。

8)早会完成后,每个施工班组在作业开始前对现场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制定相关对策,危险预知活动的结果记录在黑板上并公布。

其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考虑到作业中存在的危险性,提高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多发率。

9)对新进员工集中到会议室,确认工人的健康状况及资质证的有无,让其填写调查表并确认填写内容有无问题,然后使用项目规定等文件进行入职培训。

一旦发现不适合相应作业,立即处理。

10)午饭或午饭后,总包的职员与各班班长集中到会议室,对当天与明天的施工内容进行调整。

根据安全日记或吊车施工计划的内容进行讨论,会议统筹安排由总包人员进行。

11)召集各分包的负责人定期来项目掌握现场情况,总包与各分包形成一体,能让工人确实有效地遵守安全指示。

4.2施工管理

1)参考日式管理的计划书或计划图,结合工程实际取之优点,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书,主要包括地下综合平剖面布置图、地上综合平剖面布置图、模板支撑平剖面图、混凝土浇筑平铺面图。

2)进行严密的网格式工程管理。

3)装修施工从主体施工中进行穿插,从底层开始,有阶段性进行的流水施工方式,有效地缩短了施工工期。

4)主体施工线路与装修材料的运送进行分离,设定合理的停止层。

主体施工的同时用塔吊将材料先行吊入,垂直搬运,能大幅度减少分区放置的时间。

5)定时召开班组长会议,进行清扫、维持管理,责任落实到楼层长,具体事宜包括建筑垃圾的清理、配备物品的确认以及相应楼层设施的管理。

6)施工管理可视化。

例如通过使用不同颜色张贴纸防止错误,每个流水工程记入检查日与确认人,张贴在入口处。

7)优化流水施工作业模式。

主要体现在工人的固定以增加施工的熟练程度,以楼层为单位施工提高施工效率,进行小流水切换时进行检查以明确责任区分。

8)讨论研究日式管理中国化的成功实例,取长补短,使本工程的管理模式更加优化。

5.日本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对我国工程管理的四点启发

5.1加快政府投资工程的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对政府工程实施集中组织建设。

日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除了指导建设业发展和管理建设市场外,还担负政府投资工程的建设组织实施任务,对政府投资工程实行专业化集中管理。

当前,我国的政府投资工程分散由各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组建的基建班子负责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普遍存在建设水平不高、监督管理不力、投资效益低下以及易于滋生腐败等问题,也极易造成争项目、争资金,导致“钓鱼”工程和超规模、超标准建设等现象的产生。

同时工程结束后,无论是解散或保留基建班子,都造成了人、财、物和信息等社会资源的浪费。

因此,必须对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进行改革,按照建、用分开和专业化集中管理的原则,将政府投资工程交由一个机构统一组织实施,这是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一项治本之策,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客观要求以及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重要保障。

5.2加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科学管理,探索建立政府工程推荐承包商名录制度。

日本每年对建筑企业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点数,将企业分等级,并规定了各个级别所能承接的合同额,加强对投标建筑企业的入围资格审查。

我们在招投标管理方面,可借鉴日本的经验和做法,对建筑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和量化考核,根据建筑企业的资质、财务状况、质量保证体系、年产值和纳税金额、施工技术能力、工作业绩、信用记录等方面的情况,对建筑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建立政府工程推荐承包商名录,凡是政府投资建设的工程,必须在政府公布的政府工程推荐承包商名录中选择投标人或承包人,一方面有利于杜绝招投标过程的暗箱操作,择优选取实力强、信誉好的承包商承接政府工程,另一方面也发挥政府导向作用,推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5.3强化对工程建设全方位监管,研究建立工程建设管理的综合评价体系。

日本对工程的监督管理是从施工体制、施工管理、工程质量、技术难度和创新、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以及遵守国家法令情况等全方位开展的,这样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整体水平,也有利于提高工程投资效益;其监管和评价的结果主要反映在对各个指标的量化评点打分上,比较科学、客观。

现阶段,我国对工程监督管理相对集中在工程质量方面,提供的监督报告不能全面反映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并且对工程的评价也主要采用主观定性评价方法,缺乏客观性和定量分析。

因此,研究建立科学的、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反映工程建设整体水平的监管和评价综合体系显得十分必要,这不但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科学监管和决策的基础,而且也具有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功能。

工程的监管和评价要尽量采取量化方法,克服目前定性评价中的不合理的因素,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信度,从而使对工程建设的评价更合理、更实际、更具有说服力。

通过对工程全方位、各环节的全面整体监管和评价,并借助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以专业理论作支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简便实用的工程建设监管和评价综合体系。

5.4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实行优先使用制度。

建筑材料是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

日本对建筑材料实行认定制度,建筑材料通过建设部门组织的认定,可列入政府推荐的建筑材料目录,在工程中优先使用。

当前,我省对建筑材料的管理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建筑材料市场的秩序也较为混乱,建筑材料质量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给工程质量造成隐患。

我们可借鉴日本的做法,由建设部门或有关协会组织对建筑材料进行预选和推荐使用,建立政府工程建筑材料推荐使用目录,纳入推荐目录中的建筑材料在政府工程中优先使用,这一方面有利于品质优的建筑材料能够用在政府工程、重点工程,保证优质优先优用。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新材料在工程中推广使用,带动技术进步。

6.结语

引进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改进了传统的工程管理方法,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保证了施工质量。

但随着新式管理模式的逐步应用,新旧模式间的磨合点逐渐显露出来,虽然困难重重,但革新项目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了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鲁布革”经验已经充分说明,随着应用技术的不断优化,新模式的不断改善,中国化的日本工程管理模式必将呈现出更大的优越性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贾凯华,楼国栋等.浅谈日本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国内工程中

的应用[J].质量管理,2013,31(5)

【2】陈冲,李敏然等.浅谈国际国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存在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0)

【3】李实,余占环,丁志斌.我国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山西建筑.山西建筑,2008,3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