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五大印刷机品牌.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1119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有五大印刷机品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世界有五大印刷机品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世界有五大印刷机品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世界有五大印刷机品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世界有五大印刷机品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有五大印刷机品牌.docx

《世界有五大印刷机品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有五大印刷机品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有五大印刷机品牌.docx

世界有五大印刷机品牌

世界有五大印刷机品牌

摘要

众所周知,世界有五大印刷机品牌,这五大品牌分布在日本和德国两个国,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五大品牌如此集中地分布呢?

回顾历史,这两个国家挑起并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而作为百废待兴的战败国,他们凭借实力挤身发达国家之列,德国、日本似乎成了一流印刷机械的代名词,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我炎黄子孙的智慧和勤劳并不逊色于任何一个民族,为什么我们不能够打造出国际一流的印刷机品牌呢?

那么,一定有一种尚未被发现的力量深藏在这两个民族的血脉之中。

本文将深入到精神和思想领域的矿脉之中,来寻找那些尚未被发现的化石,来跟踪和揭示日耳曼民族与大和民族是如何打造出一流的印刷机品牌的。

本文将从各个层面去分析这种信念,为的是“师夷长技以自强”,并坚定地相信,有朝一日,人们充满景仰地仰望东方,无比羡慕道:

“看!

那就是中国!

 

  

信仰的任务

——名牌是这样炼成的

  

第一章  国际先进技术

众所周知,世界公认有五大印刷机品牌:

德国的海德堡、罗兰和高宝;以及日本的三菱和小森。

首先,让我们来感受国外品牌单张纸胶印机代表机型先进的技术特点。

第一节      海德堡单张纸胶印机的技术

海德堡胶印机输纸方式普遍采用步带式标准输纸(对开机)或真空吸气带式输纸(四开及八开机),标准输纸机具有稳固的结构,可以适用于多种承印材料的印刷,而吸气皮带式输纸则使操作与调节方便快捷;纸台的上升采用无级方式,可针对纸张的实际厚度改变上升高度,使吸嘴与纸堆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定;下摆式递纸牙可保证递纸机构机构简单、调整方便;滚筒排列采用“七点钟”方式用于采用倍径压印滚筒的印刷机,可满足滚筒排列要求,方便传纸,有利于印刷质量的提高,特别适合于厚纸板类承印材料的印刷;输墨系统采用21根墨辊排列,满足“前重后轻”的上墨原则,并可实现墨流快速反应;润版系统是由5根水辊组成,水斗辊与墨斗辊相仿做分区处理,并采用一排轴向可调吹风扇将多余的润版液蒸发掉。

润版装置具有自动速度补偿功能,可实现快速水墨平衡及在印速改变时保供水稳定;收纸装置采用吹气导纸垛,双增喷粉装置可使纸垛平稳齐整,还可节省30%的喷粉量。

除此之外,海德堡还在增强印刷机自动化控制能力方面努力。

从CPC油墨遥控与套准系统、CPTRONIC印刷机一体化控制系统到CP2000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印刷质量的自动监测及控制。

通过配置全数字化电子显示系统,还可实现一体化操作与管理,从而能够达到更优秀的产品质量、更短的印刷准备时间和更少的印刷机维护、更高的印品产量。

第二节      曼罗兰单张纸胶印机的技术

罗兰700标准型印刷机采用下摆式前规和下摆式递纸牙,使纸张输送时平稳准确;双倍径压印滚筒,减少了多色机组间纸张交接次数,使纸张交接误差大大降低,并可使印品表面平滑,减小压印时的网点变形;采用“七点钟”滚筒排列,可以使印刷纸张完全通过橡皮滚筒压印后才交接给递纸滚筒,减少了由于印张尾部印刷过程中进行纸张交接所带来的网点变化及套印问题;供墨系统使用仅16根墨辊的快速反应墨路系统,供墨方式采用中央给墨法,并带有主窜墨辊“自动分级调节”及“墨链自动分离”功能,具有墨辊直径大、散热性能好、适用于高速印刷的特点;润湿系统采用RolandDeltanmatic三角式酒清润版系统,对消除“鬼影”,减少“白斑”有良好作用;采用无筒身筒腹的“一字型”传纸装置,可以防止对印张产生接触及蹭脏,还可以不必加装防蹭脏网布,操作十分方便,有利于减少印品损耗;印版的对角线套准,可利用传纸器的偏心自动调节完成,不必通过印版滚筒偏心调节,从而减少了过版纸浪费,克服了由于印版滚筒的偏心调节对橡皮滚筒及靠版墨辊所产生的平行度偏差。

  大量采用气动控制系统取代传统机械装置是曼罗兰印刷机的一大特色,它采用真空输纸板,变速吸气皮带及气动侧拉规,大大减少了复杂的机械结构,降低了机械制造与安装、调试的难度。

纸堆的左右位置及给纸机的关后位置可通过位动开关精确控制,从而保证了双面印刷的套印位置准确。

为提高单张纸多色胶印机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印刷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曼罗兰采用了PECOM控制系统,可进行电子印刷控制和预设置。

在印前作业准备时将纸幅纸厚等数据输入控制台,便可自动精确地完成给纸机飞达头前后高低位置、前规、侧规、收纸真空吸气轮、喷粉装置及印压力等的精确快速预调,减少了准备、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益。

曼罗兰公司不仅在传统胶印设备的开发领域不断进取,还在数字印刷方面有所造诣,从其独立开发的DICOWeb卷筒纸数字胶印机上可以看出,曼罗兰将传统胶印技术与现代数字印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胶印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第三节  高宝单张纸胶印机的技术

KBA105具有21000张/小时设计时速的极高印速,除采用目前流行的下摆式递纸、下摆式前规、倍径压印滚筒、气垫传纸、纸台自动居中、气动收纸装置外,还独创了“四提六送”的给纸飞达,吹、吸嘴均可电动调节,使调节更快捷、方便,输纸更稳定、准确;采用真空输纸,可实现四阶段变速传纸,四个气腔可以保证在靠近给纸台端吸气压力大,靠近前规一端气压为零,实现了纸张交接所需要的速度变化;气动侧拉规可实现精确定位,用光电控制拉纸不到位问题;超声波双张检测装置对厚纸、特殊印刷材料及墨色浓厚的印品十分有利;输墨装置是采用5根不同直径靠版辊的单墨路输墨系统,窜墨辊可抽向窜动,用以消除“鬼影”,墨辊数量少(15根),直径大,可实现印刷墨色快速变换,减少了纸张浪费和清洗时间;润湿装置采用直线式传水,可同时适用于普通润湿和酒精润湿;传纸及压印滚筒采用“锚爪式”叨牙,可省去了印刷过程中厚薄纸转换时必须的调节牙排工作;上版方式可采用全自动上版(有输、收版盒)或自动上版(有输版盒),减少了停机辅助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利用传纸滚筒可进行对角线套准调节,而无需使印版滚筒单边偏斜移位,保证印刷机的运转精度。

  为了增加机器运转的稳定性,提高运转精度和保证印刷质量,KBA105还采用下部机身一体浇铸、T型墙板安装方式,既减少了机器振动,又解决了润滑油泄漏问题。

第四节      小森单张纸胶印机的技术

小森印刷机的给纸装置采用了八吸嘴设计,可以对0.04mm-0.8mm厚的纸张实现稳定输送;采用机械式、光电式及感应式相结合的双张、空张检测装置,可对给纸过程的歪斜、双张、空张等印刷故障进行控制,保证纸张输送准确无误;递纸机构在摆动递纸牙轴上安装了防散尾装置以补偿纸张散尾;同样采用双倍径压印滚筒及双倍径递纸滚筒,可满足印刷承印材料及印刷质量要求;传递纸滚筒上的牙轴采用了大直径扭力杆牙轴,可增加其强度,提高安全性及稳定性,叨纸牙垫调整装置则可以对厚薄纸作出快速反应,减少了调机时间;由于使用了特殊加苛进行±0.2mm偏斜的滚筒轴承,印版的对角线套准调整可通过印版滚筒的轴向偏斜来实现;输墨系统采用长墨路方式,依靠四根不同直径的靠版辊和四根窜墨辊保证印版墨色均匀;输水系统采用反转传水的五辊连续供水方式,可直接为版面提供稳定、均匀的润版液;收纸采用防印张偏斜装置,还配有可自动分离有问题印张的双收纸装置。

第五节      三菱单张纸胶印机的技术

三菱单张纸胶印机主要包括F系列、H系列及钻石系列,其3F系列胶印机印刷速度为13000张/小时,3H系列及钻石3000系列胶印机最高印刷速度可达16000张/小时。

三菱公司钻石(DIAMOND)3000系列胶印机。

除使用广泛采用的倍径压印滚筒、“七点钟”滚筒排列及自动、半自动上版以外,其飞达装置采用仿真设计技术,并进行了优化设计,可以实现各种规定尺寸内4.5张/秒的平稳分纸;采用真空变速输纸及真空走纸调整,可实现纸张稳定走纸及交接准确;采用新式油墨键,减少了油墨与墨斗键的接触,使其反应灵敏并易于清洗;窜墨摇动停止机构,可以保证机器空转时窜墨停止,减少恢复印刷时的废张及机构的磨损;墨辊温度控制系统的使用,可使墨辊表面的温度不变,减少印品墨色偏差,稳定印刷质量;润湿系统可进行三重变换,减少印品墨色偏差,稳定印刷质量;润湿系统可进行三重变换,以适应各种印刷图案所需的润湿方式;翻转滚筒叨牙采用双叨牙结构,可保证高精度的叨纸和翻转;收纸装置采用厚薄两用真空减速收纸辊、收纸气动室,保证了各种规格的印张都能稳定收取,减少划痕和蹭脏。

为了建立从印前系统到印后加工系统的数字化工作流程,三菱公司研发了MAX-net系统,它不但能够具有印刷机的控制功能,还可以与工厂和办公室远距离联网,从而随时掌握印刷设备运转状况,及时发现印刷故障并迅速进行维修指导。

下面是各品牌代表机型部分参数一览表:

  

  

海德堡SM102

罗兰700

KBA105

小森L40SP

钻石3000系列

色数

6/6

最多16色组

4/4色

2/2、4/4、5/5色

4/4色

最大印刷面积

710×1020mm

715×1020mm

715×1020mm

705×1020mm

710×1020mm

最高印速

26000张/h

16000张/h

21000张/h

13000张/h

16000张/h

最大纸张尺寸

740×1020mm

740×1040mm

720×1050mm

720×1030mm

720×1020mm

印刷纸张厚度范围

0.04~0.8mm

0.04~1.0mm

  0.04~0.8mm

0.04~1.0mm

0.04~0.8

mm

输纸方式

步带式标准输纸(对开)真空吸气带输纸(四开及八开)

下摆式前规,下摆式递纸牙

真空气垫传纸“四提六送”的给纸飞达

八吸嘴设计

真空变速输纸,真空走纸调整

“七点钟”滚筒排列

压印滚筒直径

倍径

双倍径

倍径

双倍径

倍径

润版系统

5根水辊,具有自动速度补偿功能

RolandDeltanmatic三角式酒清润版系统

直线式传水,适用于普通润湿和酒精润湿

5根水辊

可进行三重变换

收纸装置

吹气导纸垛,双增喷粉装置

收纸真空吸气轮、喷粉的精确快速预调

气动收纸

可自动分离有问题印张的双收纸装置

厚薄两用真空收纸辊、收纸气动室

其它

配置数字化电子显示系统,实现一体化操作管理

大量采用气动控制系统取代传统机械装置

下部机身一体浇铸、T型墙板

传递纸滚筒上的牙轴采用了大直径扭力杆牙轴

MAX-net系统实现远距离联网

  

经过分析,相信大家更进一步被德国和日本先进的技术所折服,下面我们来分析这两个国家为什么能造出先进的印刷机。

第二章      德国篇

第一节  严谨认真造就精良的德国货

德国是海德堡、罗兰和高宝的故乡。

面对海德堡、罗兰和高宝,你一定会感受到德国工业品那种特殊的技术美感——从质地精良的钢材到合理

的结构设计,几乎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从中深深的体现出德国人对完美产品的无限追求。

德国货是如此的高品质,以致在国际上成为“精

良”的代名词。

日耳曼民族素以近乎呆板的严谨、认真闻名,同德国人打过交道的人更会有切身体会。

对于德国的工业产品而言,正是日耳曼民族独步天下的

严谨与认真造就了德国货卓越的口碑。

第二节  是什么造就了严谨与认真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是什么造就了德国人的严谨与认真。

而要是不知道这一点,我们就永远无法学到日耳曼民族打造精良产品的诀窍。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海德堡的历史:

18世纪

1850年

安得利亚斯·海姆先生,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的鼻祖,在德国的弗兰肯索地区建立了一个铸钟厂和一个印刷机厂。

46年后,工厂迁到海

德堡市。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1899年

公司从合作制转为联合股份制,更名为“海姆高速印刷机股份公司”

1905年

公司更名为“海德堡高速印刷机股份公司”

1914年

在莱比锡“伯格拉”展会上展出了第一台自动平版印刷机。

这是海德堡产品发展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

每小时可印1000张,五年后速度翻了

一番。

1926年

该机开始进行组装线生产,每月产量为100台。

20世纪30年代

1929年

收购盖斯林根机械制造厂,作为公司的工业化的铸造部门。

1932年

T型海德堡平版印刷机售出第15,000台,并推出最大的GT型号,印刷幅面为34X46CM

1935年

海德堡滚筒印刷机投放市场,与平版印刷机一起,成为当时最成功的海德堡的产品。

20世纪30年代

1957年

在德威斯洛赫建立了当时最大,最现代化的印刷机总装厂,目前也仍然保持这一纪录。

20世纪60年代

1962年:

海德堡从铅印跨入胶印时代,推出首台海德堡KOR型印刷机,幅面为40X57CM

1965年:

推出幅面为71X102CM的胶印机型,有双色与四色两种。

1967:

胶印机业务仅仅次于铅印机业务,位列第二,公司更名为“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20世纪70年代

1970年

全球共有51家海德堡印刷学校,共有60,000名印刷人员接受了海德堡印刷培训;

1974年

推出海德堡新生代印刷机的第一个机型,速霸四色72V,幅面52X72CM

1975年

首台海德堡速霸双色102ZP投放全球市场,幅面72X102CM

1977年

推出CPC计算机控制系统,这是海德堡速霸印刷机的全新电子监控技术。

海德堡公司无论是在生产量还是在营业额方面都跃居世界胶印市场领

导地位。

20世纪80年代

1980年

推出新型中等幅面单双色印刷机M型胶印机

1982年

座落于海德堡市的总部新大楼落成;与此同时,位于阿姆斯坦顿的铸造工厂开始生产。

1988年

收购哈里斯公司,三年后挂牌为“海德堡哈里斯”,开展专业的商业轮转印刷业务

1989年

海德堡新建的研发中心投入使用。

20世纪90年代

1990年

海德堡在德鲁巴展会上发布了GTO52四色、五色带数字控制功能的机型,该项技术在小幅面印刷机上是首次应用,从而将小幅面印刷带入工

业印刷的王国。

海德堡CP窗——世界上第一个全面数字化的印刷控制系统,也是在这次展会上与用户见面。

1991年

推出直接成像技术;首台自动化速霸机型面市。

1994年

新型八开幅面快霸QM46单双色胶印机下线,同年,海德堡速霸QM74胶印机的全新生产线问鼎四开幅面(52*74cm)印刷。

1995年

在第十一届展会上,快霸DI46四色机和速霸SM52机型首次登台亮相,海德堡成功打入直接成像印刷的未来市场。

1997年

形成新的海德堡集团组织结构,单张纸胶印机业务部成为九个独立的业务部门之一。

1998年

10个和11个色组的胶印机机型相继问世,一次走纸生产力应运而生,其中,速霸SM102是最先应用了翻转即使的海德堡胶印机,使多色组双

面印刷、联机上光和干燥不在流于梦想;当年,海德堡速霸SM74DI直接成像胶印机在英国伯明翰印刷设备展览会上首度展出便轰动全球。

21世纪

2000年

在德鲁巴展览会上,海德堡速霸系列的新成员CD74胶印机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印霸系列中新一代的GTO52五色机及全新的PM74四开幅面单双

色胶印机也同台亮相。

2002年

海德堡速霸CD102DUO型印刷机横空出世,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在胶印机组前安装了柔性印版印刷单元的印刷设备。

一个企业发展得如此之大,靠得是产品精良的品质。

              

我想说的是,心诚,产品就好,有了精良的产品,企业才能做大。

德国货所以精良,是因为德国人主要不是受金钱的刺激,而是用宗教的虔诚

来看待自己的职业,来生产产品的。

第三节  路德派思想的内容和深刻影响

我们知道,德国是著名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发源地。

路德给德国人带来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天职”。

在德语Beruf(职业,天职)

一词中,包含的是宗教的概念:

上帝安排的任务。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教徒来说,他做一样工作,生产一样产品,并不是为了工资,为了谋生而做,而是为了完成上帝安排的任务。

我们可以想

象,这与干工作只是为了拿工资相比,在工作态度的严谨与认真上会有多大不同,制造出来的产品在品质上又会有多大的不同。

这一点至关重要,可以说是造就伟大德国民族的最宝贵精神资源之一。

考察一下“天职”这个词在文明语言中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在

以信仰天主教为主的诸民族的语言中,还是在古代民族的语言中,都没有任何表示与我们所知的“职业”(就其是一种终生的任务,一种确

定的工作领域此意义而言)概念相似的词,而在所有信奉基督教新教的主要民族中,这个词却一直沿用至今。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看到,它并非

源于有关语言的伦理特点,例如,这个词并不是什么德意志精神的产物,相反,它的意思来自圣经的译文。

体现的不是《圣经》的原文,而是

译者自己的精神。

在路德翻译的《圣经》里,这个词的近现代含义最先出现在J·西拉德所著《智慧书》第11章第30和21节中。

此后

,在所有新教民族的日常语言中,这个词迅速地带上了它目前的含义,而在此之前,在世俗作品甚至宗教著作中,连这一层的暗示都不曾有过

同这个词的含义一样,这种观念也是全新的,是宗教改革的结果,并首先作用于路德所生活的德国。

路德的职业概念中包含了对人民日常活

动的肯定评价,这种肯定评价的某些按时虽然早在中世纪、甚至在古希腊晚期就已经存在,但是,有一点无疑是新的:

个人道德活动所能采

取的最高形式,应是对其履行世俗事物的义务进行评价。

正式这一点必然使日常的世俗活动具有了宗教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职业

的思想。

事实上,路德的职业思想引出了所有新教教派的核心教义:

“上帝应许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

要人们完成自己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

”而这责任和义务,就是他的天职。

路德在其作为改革家而活动的最初10年中发展了这一思想。

路德认为,修道士的生活不仅毫无价值,不能成为在上帝面前为自己辩护的理

由,而且,修道士生活放弃现世的义务是自私的,是逃避世俗责任。

与此相反,履行职业的劳动在他看来是博爱的外在表现。

他以劳动分工

迫使每个人为他人而工作这一事实来证明这一点,路德的这一观点同经济学鼻祖亚当·史密斯对同一问题的论述可以说形成强烈的对照:

亚当·史密斯看来,人为利己而劳动;在马丁·路德看来,人是为利他甚至是爱他而劳动。

由于马丁·路德的改革,履行世俗义务是上帝应许的唯一生存方式的论述被保留了下来,并且越来越受到高度的重视。

路德进而提出,在各

行各业里,人们都可以得救。

既然短暂的人生只是朝圣的旅途,那么,没有必要注重职业的形式。

随着路德日益卷入世俗事物,他对世俗事物,他对世俗事物的评价也越来越高。

不过,路德的职业观念依旧是传统主义的。

他所谓的职业是人

们所不得不接受的、必须使自己适从的、神所注定的事。

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正统的路德派更多的强调从事职业是上帝安排的一项任务,或

者更确切的说,是上帝安排的唯一任务。

在天主教里,人们要得救,需要进教堂,并要苦修。

在路得改革后的新教教义中,工人的工厂就是教堂,他自己就是牧师,他的职业就是侍奉

上帝的旅途,而这一切,成为了海德堡的最坚固的精神基础。

总体来说,路德及其后来路德派的职业思想深刻的影响了德国人:

一是将世俗工作视为神圣,并以最神圣的态度去从事世俗的工作;二是尊重

自然形成的分工与合作,不过分注重职业的形式;三是极其安分于本职工作,有着良好的职业精神。

正是凭借全世界工作态度最好的工人,全世界最好的分工与合作精神,以及全世界最良好的职业精神,德国产品后来居上,赶法超英,成为世

界精良产品的代名词。

第三章      日本篇

小森(Komori)公司,于1923年在日本成立,是日本第一家生产印刷机的公司。

今天,小森已树立了其在世界范围内制造顶级平张胶印机设备方

面的声誉。

并成为日本的市场领导者并拥有遍及世界的设备行销网络。

三菱财团成立于1956年,其前身是“旧三菱商事公司”(该公司于1947年下半年被美国责令日本政府分散化小。

“解散财阀”解散了具有血缘

关系的财阀家族,主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控股主从关系随之瓦解,这就使得子公司自主性得到增强,从而使得员工更加努力工作。

建立资本和

经营相对分离的新体制,对促进公司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集团主要经营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为主,在日本的六大财团(三井财团,住友财

团,富士财团,三合财团,第一劝银财团)中,三菱财团实力最为雄厚。

其中三菱重工,三棱制钢,三菱化工,三菱电机等都是全国同行业一

流企业,在世界同行业中也名列前茅。

第一节  武士道精神

日本民众普遍没有天主教或是基督教的信仰,那么日本又是靠什么铸就名牌的呢?

在日本,有一种精神普遍存在,这种精神深深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

不因年龄、性别、身份的不同而改变。

由小到大,从家庭之间到各个公司

之间,再到日本的外交政策,无不体现着这种思想的影子。

这种思想对日本的小森和三菱两大品牌的发展壮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回顾日本的历史,公元四世纪日本初步形成统一的大和国,而中国成为了日本最早交往的国家,儒家思想也随着中日建交而传入了日本(公元

4世纪)。

所谓儒家思想,是指创立于孔孟,经过两千多年不断发展以及丰富而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

          

它在人生哲学方面,强调用“仁爱”去培养个人品德;它在社会哲学方面,提倡“忠”、“孝”,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

儒家思想对后来的日

本武士道精神的成形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公元10世纪中叶以后,日本武士封建领主阶级逐渐形成。

武士是日本以武艺为专业的社会阶层,日本封建社会平安时代中期以后统治阶级的

忠实仆从,又名武者、侍。

见下图:

武士的行为规范准则就是武士道。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作为日本武士阶级的道德行为规范,推崇忠义、忍耐、强大的武士道精神成为日本封

建时代民众文化思想的核心。

明治维新以后,“武士”作为阶层不复存在,但是其思想体系仍然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环境的改变,日本民众结

合生产生活,将这种忠义、忍耐、强大的精神崇拜溶入到了日本的科技发展、机械铸造和加工工业当中,并且这种精神一代代地沿袭至今。

武士最初是以射艺为专业的骑兵,被选拔到国衙之中,从事国司之馆和政厅的宿值警卫。

后来贵族也有自己的看护家园的武士。

随着日本封建

庄园制的进一步发展,新兴的有势力的名主为保护自己的利益,以主从关系为纽带的武士团为了加强战斗力,以忠节、勇武、廉耻、无欲等要

求武士,使之养成绝对服从上级、重言诺、勇于牺牲自己的性格,这些要求被称作“生死之道”。

自镰仓幕府开始,这些要求以法规的形式成

为无视必须遵守的封建伦理。

山鹿素行又将江户幕府时期的武士言行理论化、系统化,并定名为“武士道”,武士阶级的思想体系全面形成。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宣扬以效忠天皇的形式体现武士道精神,不但在军队内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