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0829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理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理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理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理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

《地理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docx

地理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8-2019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

”重温儿时的童谣,完成下列问题。

1. 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A. 恒星、行星、卫星    B. 星云、恒星、行星

C. 恒星、行星、小行星    D. 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2. 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A. 1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答案】1.A   2.B

【解析】

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天体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组成天体系统。

【1题详解】

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太阳、地球、月球,依次是恒星、行星、卫星,A对。

B、C、D错。

【2题详解】

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太阳系,地月系,共2级天体系统,B对。

A、C、D错。

下图为 900年至2010年太阳黑子周期图。

完成下列问题。

3. 太阳黑子出现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周期大致为 ()

A. ll年    B. 17年    C. 365日    D. 24小时

4. 太阳黑子数较多年份 ()

A. 两极极光出现较少    B. 短波通信易受干扰

C. 地球磁场非常稳定    D. 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答案】3.A   4.B

【解析】

【3题详解】

太阳黑子出现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相邻两个峰值的时间间隔大约是11年,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致为ll年,A对。

B、C、D错。

【4题详解】

太阳黑子数较多年份,耀斑等太阳活动也较多,两极极光出现较多,A错。

耀斑爆发,干扰地球电离层,短波通信易受干扰,B对。

高能带电粒子流撞击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C错。

耀斑与黑子活动周期相同,爆发强度增加,D错。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是国际足联世界杯足球赛举办的第21届赛事。

比赛于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开幕式于莫斯科时间6月14日18:

30(东二区区时)在卢日尼基球场举行。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5. 俄罗斯世界杯举行开幕式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2中的()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6. 俄罗斯世界杯举办期间,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大小将做如何变化 ()

A. 逐渐变快    B. 逐渐变慢  C. 先变快再变慢    D. 先变慢后边快

【答案】5.A   6.D

【解析】

【5题详解】

俄罗斯世界杯举行开幕式时,莫斯科时间是6月14日18:

30,夏至日是6月22日。

地轴北极靠近太阳的位置是夏至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2中的A点,A对。

B点约是1月初,B错。

C点约是7月初,C错。

D点在冬至前,D错。

【6题详解】

俄罗斯世界杯举办期间,日期是6月14日至7月15日,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在远日点最慢,约是7月初,比赛期间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速度大小将先变慢后边快,D对。

A、B、C错。

【点睛】夏至日是6月22日。

地轴北极靠近太阳的位置是夏至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图2中的A点。

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在远日点最慢,约是7月初。

比赛期间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速度大小将先变慢后边快。

下图为天气网有关武汉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

完成下列问题。

7. 据图中所示信息可知,与该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A. 春分(3月21日)    B. 清明(4月5日)

C. 秋分(9月23日)    D. 寒露(10月8日)

8. 此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 北半球,向北移    B. 北半球,向南移

C. 南半球,向北移    D. 南半球,向南移

【答案】7.A   8.C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图中日出、日落时间,计算今日、明日昼长接近12小时,与赤道昼长接近,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不可能是清明、寒露,B、D错。

明日昼长比今日昼长更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与该日最接近的节气是春分,约3月21日,A对。

秋分时太阳直射点南移,明日昼长变短,C错。

【8题详解】

结合上题,此日约是春分,昼长小于12小时,说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南半球,A、B错。

明日昼长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向北移,C对。

D错。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

完成下列问题。

9. 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

排放可以使()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③减弱    D. ④减弱

【答案】9.B   10.C

【解析】

大气增温的主要直接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所以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

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2排放可以使③减弱,减轻大气温室效应。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很少,几乎是透明体,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受影响小。

【9题详解】

大气增温的主要直接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②,地面辐射,B对。

图中箭头①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C、D错。

【10题详解】

结合上题,①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2排放可以使③减弱,减轻大气温室效应,C对。

①不变,A错。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很少,几乎是透明体,④不变,②也不变,B、D错。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区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热岛强度是用城市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

下图为“某地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1. 一天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是 ()

A. 6:

00~8:

00   B. 10:

00--12:

00  C. 12:

00~16:

00  D. 22:

00--4:

00

12. 能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有 ()

①多利用太阳能 

②鼓励私家车出行 

③采用集中供暖 

④增加绿地面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11.D   12.B

【解析】

【11题详解】

热岛强度是用城市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

根据图示热岛强度变化曲线,一天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是差值最大的时段,时间是22:

00--4:

00,D对。

A、B、C错。

【12题详解】

能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有多利用太阳能,减少地面吸收,①对。

鼓励私家车出行,汽车尾气等温室气体排放多,热岛效应加强,②错。

采用集中供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③对。

增加绿地面积,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④对。

B对,A、C、D错。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

完成下列问题。

13.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 温室效应    B. 地转偏向力

C. 海陆热力差异    D. 昼夜长短

14. 上述实验内容影响地理环境的实际案例是

A. 喜马拉雅山的冰川    B. 长江的夏汛

C. 中国东部的季风    D. 海南岛红树林的分布

【答案】13.C   14.C

【解析】

【13题详解】

该实验通过砂石、水两种不同下垫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情况,主要目的是测试海陆热力差异,砂石代表的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

水代表的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C对。

不能测试温室效应、地转偏向力、昼夜长短差异,A、B、D错。

【14题详解】

上述实验内容测试的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地理环境的实际案例是中国东部的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C对。

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是地势高形成,A错。

长江的夏汛是锋面雨带、水系特征形成,B错。

海南岛红树林的分布是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D错。

【点睛】该实验通过砂石、水两种不同下垫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情况,主要目的是测试海陆热力差异,砂石代表的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

水代表的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

中国东部的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

下图为“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5. 该模拟实验过程中,蚊香烟的运动轨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6. 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

A. 温室效应    B. 水循环    C. 融冰吸热    D. 热力环流

17. 自然界中为该类地理现象提供主要动力的是

A. 太阳活动    B. 太阳辐射    C. 地壳运动    D. 地球引力

【答案】15.A   16.D   17.B

【解析】

【15题详解】

该实验中,盒中的蚊香处空气受热,气流上升,形成低压。

冰块处气温低,受冷,空气下沉,形成高压。

纸盒顶部气压状况与底部相反,水平方向上烟由气压高处流向气压低处,实验中的蚊香烟的运动轨迹是顺时针方向,图①符合,A对。

②是逆时针方向,B错。

③、④不能形成环流,C、D错。

【16题详解】

该实验中,蚊香处空气受热,气流上升,形成低压。

冰块处气温低,受冷,空气下沉,形成高压。

主要模拟的是热力环流,D对。

该实验不能模拟温室效应、水循环、融冰吸热等现象,A、B、C错。

【17题详解】

自然界中为该类地理现象提供主要动力的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B对。

太阳活动不是大气运动、水循环的能量来源,A错。

地壳运动、地球引力属于地球内部能量,不是主要能量来源,C、D错。

下图为“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8. 甲表示

A. 极地东风带    B. 中纬西风带

C. 东南信风带    D. 东北信风带

19. 受乙、丙交替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一般是

A. 全年温和湿润    B. 全年高温少雨

C.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答案】18.C   19.C

【解析】

甲位于南半球低纬度范围,表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

图中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丙是西风带,受乙、丙交替控制地区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一般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18题详解】

根据图示纬度位置,甲位于南半球低纬度范围,表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C对。

极地东风带位于高纬地区,A错。

中纬西风带位于中纬度范围,B错。

东北信风带位于北半球低纬度范围,D错。

【19题详解】

图中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丙是西风带,受乙、丙交替控制地区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一般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C对。

全年温和湿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A错。

全年高温少雨是热带沙漠气候特征,B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特征,D错。

20.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冷锋的是

A.B.C.D.

【答案】D

【解析】

【详解】冷锋是冷气团推动暖气团移动的锋面,暖气团被迫抬升。

根据图示气团移动方向,图A、图C暖气团较轻,应位于锋面上面,A、C错。

图B是暖气团推动前进,是暖锋,B错。

图D冷气团推动锋面前进,暖气团被迫抬升,是冷锋,D对。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与其他行星相比较,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

首先,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

15℃,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

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达350℃和480℃;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太阳辐射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和-180℃;更远的两颗行星的表面温度都在-200℃以下,条件十分恶劣。

材料二  太阳系位置图。

(1)图中字母表示的行星中,与地球类似的行星有_____、_____(填字母),它们都属于_____行星。

(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

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

(3)上述材料反映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什么?

(4)如果地球自转周期过长,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

(1)A、B、D 类地行星

(2)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天王星、海王星则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3)具有适宜的温度

(4)自转周期过长,则白天或夏季升温过高,夜晚或冬季降温过低。

地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解析】

【详解】

(1)图中字母表示的行星中,与地球类似的行星有A、B、D,分别是金星、水星、火星。

它们都属于类地行星。

(2) 根据图示行星分布,水星、金星属于地内行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表面温度达350℃和480℃。

天王星、海王星则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表面温度都在-200℃以下,条件十分恶劣。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日地距离适中,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5℃,适于万物生长,才有生命存在。

(3)上述材料反映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5℃,具有适宜的温度,适于万物生长。

(4)如果地球自转周期过长,则白天或夏季升温过高,夜晚或冬季降温过低。

气温的昼夜变化或季节变化幅度太大,地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点睛】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日地距离适中,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5℃,适于万物生长,才有生命存在。

如果地球自转周期过长,则白天或夏季升温过高,夜晚或冬季降温过低,不利于生命形成和发展。

22.读“亚洲季风图”,完成下列问题。

(1)时北半球的_____季,亚欧大陆上形成_____气压(高或低),它割断了_____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

(2)半年后,A处刮_____季风,性质是_____,B处刮_____季风。

(3)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成因是_____。

而南亚地区西南季风的成因是_____。

(4)与A纬度相当的大陆西海岸形成_____气候。

成因是_____。

【答案】

(1)夏   

(2)低   (3)副热带高   (4)西北  (5)寒冷干燥  (6)东北  (7)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8)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9)地中海  (10)受副热带高气压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解析】

【详解】

(1) 此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东亚盛行东南季风,是北半球的夏季,亚欧大陆上形成低气压,即亚洲低压,它割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

(2)半年后,北半球是冬季,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A处刮西北季风,性质是寒冷干燥,B处位于东南亚,刮东北季风。

(3)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而南亚地区西南季风的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是来自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超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

(4)与A纬度相当的大陆西海岸形成地中海气候,分布在30°-40°的大陆西岸。

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