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复习精练检测38.docx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复习精练检测3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复习精练检测38.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复习精练检测38
(时间:
45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16·镇江高三调研)从下列两表中能看到的本质问题是( )
表1 《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
时间
茶叶(万磅)
生丝(包)
鸦片战争前
年平均量5000
年平均量5000
1847年
8500
22000
1853年
10122
62000
1871年
1022159
126000
表2 1842~1860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情况
年代
输出总额(单位:
英磅)
1842
969381
1843
1456180
1845
2394827
1860
5983257
A.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B.手工棉纺织业衰败,自然经济基本瓦解
C.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应运而生,艰难发展
解析 题干图表主要体现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和中国对外出口的情况,说明了中外之间的经济交流日益频繁,不能体现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故A项错误;题干图表没有提到手工棉纺织业,故B项错误;题干图表体现出了中外经济交流日益密切,从而能够说明中国正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C项正确;题干图表信息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5·重庆二模)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在1872年写道,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人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
这反映了( )
A.中国的工业迅速向近代化转变
B.洋务运动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
C.中国富强引起西方国家的敌视
D.军事工业的迅速发展源自战争的失败
解析 工业的近代化不仅是生产力的机器生产,也包括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化,材料只说明了“官僚阶层”对工业的投入,不能代表中国工业整体,故A项错误;结合材料时间是洋务运动初期,以及“官僚阶层”“兵工厂和造船厂”等关键信息,确定是洋务派着力发展近代军事工业,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中国富强也不能反映西方的敌视,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洋务派推动军事工业的迅速发展,但是没有提到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 B
3.(2015·海安、南京、金陵三校四模)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写到:
“同治、光绪年间的政治领袖如曾、左、李及恭亲王、文祥诸人原想一面避战,一面竭力以图自强。
不幸,时人不许他们,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
”对上述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A.政治领袖们的自强运动大大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B.误国突出表现为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战败
C.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是政治领袖们避战的结果
D.时人多方掣肘是导致自强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解析 根据题干中“不幸,时人不许他们,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这句话可知当时大部分人的思想还未解放,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同治、光绪年间的政治领袖如曾、左、李及恭亲王、文祥诸人原想一面避战,一面竭力以图自强。
”这句话可知自强指的是洋务运动,而洋务运动就是随着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而破产,故B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是政治领袖们避战的原因,故C项错误;自强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故D项错误。
答案 B
4.(2016·黄山模拟)以下近代以来中国留学生变化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留学的变化与时代发展、国家政策等因素紧密相连 ②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留学生主要流向苏联 ③改革开放后,中国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 ④近代以来中国留学生经历了向美国、日本、苏联和世界各国学习的历程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 从不同时期中国留学生不同留学去向,可知受国家政策和时代变化等因素影响,故①正确;从1949~2003年中外留学示意图,结合新中国初期中苏建交等史实,可知②正确;从1949~2003年中外留学示意图和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开放不断发展,可知③正确;图一留学美国、图二留学日本、图三留学苏联和改革开放后留学世界,可知④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5.(2015·蚌埠三模)1919年6月9日,《民国日报》发表社论说:
“工人的生计,是很窘的,今天罢工,明天没有饭吃,这是一件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自家办的工厂、工场,如确有振兴国货挽留利益的功效,非但不应罢工,并且还要加工,……因为能多出产许多国货,即所以抵制许多日货”。
该社论旨在( )
A.坚持实业救国理想B.促进五四运动发展
C.维护列强在华利益D.肯定工人爱国行动
解析 材料中“如确有振兴国货,挽回利权的功效……抵制许多日货”的信息说明该报纸社论还在坚持实业救国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时间五四运动已经爆发,故B项错误;材料中是抵制日货,打击列强在华势力,故C项错误;材料“如确有振兴国货挽留利益的功效,非但不应罢工,并且还要加工,……因为能多出产许多国货,即所以抵制许多日货”对工人运动持怀疑态度,故D项错误。
答案 A
6.(2016·温州模拟)读下表,表中中国进口的日本纱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18~1920年日本纱和印度纱的进口情况
年代
日本纱
印度纱
合计
1918.5~1919.4
70891
39251
110142
1919.5~1920.4
34177
138996
173173
增减
-36714
+99345
+63031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抵制日货运动高涨
C.北洋军阀政府限制纺织品进口
D.天津、青岛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
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此时已经结束,故A项错误;1915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二十一条”,促使中国人开始抵制日货运动,导致材料中日本纱进口减少,故B项正确;北洋军阀政府限制纺织品进口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天津、青岛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与材料中现象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7.(2015·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实验中学二模)1978年后的最初几年里,香港和广东之间的交际语言是粤语,然而到1980年代末时,普通话渐渐成了新的通用语言。
这种语言上的变化反映了( )
A.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
B.广东和香港间的经济交往密切
C.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
D.说普通话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解析 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知粤港两地交流语言由之前的粤语到普通话,可知两地经济交流密切,但不能反映材料的本质,故B项错误;粤港两地交流语言由之前的粤语到普通话,可知两地经济交流日益密切,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结果,故C项正确;普通话成为时尚材料无从反映,故D项错误。
答案 C
8.(2015·云南二模)有学者指出,当中国从农业、前现代化国家迈向准工业化、现代化社会时,大家庭体系和家族社会也就不复存在了。
中国近代最早由政府施行并对传统家庭产生瓦解作用的是( )
A.谕令各省广为制造增加就业
B.开办近代学校发展新式教育
C.发布废除跪拜礼命令倡导人格平等
D.颁布近代法律否定家长宗法制度
解析 谕令各省广为制造增加就业会促进家庭经济收入,不会对传统家庭产生瓦解,故A项错误;近代教育创办会使家庭子弟通过读书受到新式教育影响,从而瓦解传统家庭模式,故B项正确;发布废除跪拜礼命令属于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家庭解体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家长宗法制度一直影响中国社会,法令形式难已改变传统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 B
9.(2015·淄博三模)20世纪20年代初,美女图案开始大量出现在香烟广告中(如下图)。
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A.近代工业的发展B.绘画艺术的变迁
C.妇女地位的提高D.社会观念的进步
解析 图片中“南洋兄弟烟草有限公司”与近代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故A项正确;20世纪20年代初,美女图案开始大量出现在香烟广告中,反映出近代绘画艺术采用写实的手法,开始油画创造,与传统绘画创作风格完全不同,反映了绘画艺术的变迁,故B项正确;美女图案开始大量出现在香烟广告中,并不能说明妇女地位提高了,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美女图案开始大量出现在香烟广告中,说明传统的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社会观念在进步,故D项正确。
答案 C
10.(2015·淮安四模)“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有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
”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解析 材料中“中山服、解放服或列宁装”等制服大行其道,开始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符合1949~1956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故A项正确;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时期,这些制服已经出现,60年代流行绿军装,故B项错误;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流行绿军装,故C项错误;1976年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服饰不再这样单一,而变得丰富多彩,故D项错误。
答案 A
11.(2015·昌平二模)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的史料价值。
下面民国时期上海老照片反映的近代社会生活变革有( )
①广告的位置 ②人物的服饰 ③建筑的风格 ④出行的方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由两幅图片可以研究广告在近代的运用,故①正确;由第一张图片中可以看出近代人物的服饰有了很大的变化,故②正确;两幅图片都看不出中国的建筑风格有变化,故③错误;由图片二可知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近代交通工具,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12.(2015·茂名二模)“1912年史量才接办了《申报》,实行西方管理模式,并从美国购进新式印刷机投入生产。
1920年,他被推选为世界报业大会副会长,多次与欧美报业进行交流。
之后他又在《申报》增设文艺、儿童等栏目。
九一八事变后,他在《申报》发表文章力挺抗日活动。
”以下用不同史观解读该材料,不准确的是( )
A.从社会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丰富了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B.从全球史观看,史量才担任报业大会副会长推动了世界报业交流
C.从现代化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实行机器印刷、企业化管理
D.从文明史观看,史量才在《申报》力挺抗日活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解析 社会史观是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去研究历史,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全球史观是从全球化的角度去研究历史,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现代化史观是从现代化的角度去研究历史,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文明史观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去研究历史,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2015·潍坊三模)张謇是中国近代“实业救国”思想的代表人物,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謇(1853—1926),江苏海门人。
5岁入私塾读书,接受“读书—出仕—报效国家”思想。
同治七年(1868年)进入科场考试,第二年中秀才,受开封知府孙云锦和淮军将领吴长庆赏识,先后被招致入幕。
后又得光绪帝老师翁同龢的青睐,中1894年甲午恩科殿试状元。
早年的幕客生涯,使他目睹了官场的黑暗,1895年他毅然投身实业,创办南通大生纱厂,开始“实业救国”。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材料二 在张謇的思想体系中,将棉和铁并重,大力提倡发展民族棉铁业,称这种思想为“棉铁主义”。
棉铁业,就概念而言,棉主要是指棉花、棉田、棉种,也指棉纺业;铁业主要是指轮轨机械枪炮之制造。
他曾说过:
“现时吾人所用之棉铁,皆来自外洋……棉铁为国家基本工商业,十年前,以国人留心者鲜,謇与前农商次长刘垣讨论有年,曾著《棉铁世界》一书,冀唤起国民之注意。
”
——《广东社会科学》
材料三 胡适这样评价张謇:
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
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凤凰网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促使张謇“实业救国”思想产生的主要因素。
(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张謇“棉铁主义”思想的特点。
(6分)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胡适的观点。
(8分)
解析 第
(1)问,依据材料信息“读书—出仕—报效国家”“目睹了官场的黑暗”“1895年他毅然投身实业”等可归纳出“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封建专制统治腐朽”“民族危机加深”等相关答案。
第
(2)问,注意设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语言要简洁明了。
第(3)问,属于开放题型,首先要依据材料概括出胡适的观点,即“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其次评述时要注意全面性,既要认识到“伟大之处”,也要关注到“失败”的理由。
答案
(1)因素:
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封建专制统治腐朽;工业文明的冲击;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特点:
具有民族性;农工商并重;与洋人争利权;救亡图存。
(3)示例一:
胡适认为“张謇是一个失败的英雄”的观点是正确的。
它充分肯定了张謇“实业救国”取得的巨大成效,利于解决民生问题,引领了中国的近代化,所以说他是“英雄”。
终因“实业救国”未能实现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所以说他是“失败的”。
示例二:
胡适认为“张謇是一个失败的英雄”的观点是片面的。
它充分肯定了张謇“实业救国”取得的巨大成效,利于解决民生问题,引领了中国的近代化,所以说他是“英雄”。
但“实业救国”未能挽救民族危亡是由当时中国的国情决定的,归咎于张謇有失公允。
14.(2016·惠州质检)婚恋观的嬗变折射出社会变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世流品,可谓混淆之极。
婚嫁之身,惟论财势耳,有起自奴隶,骤得富贵,无不结姻高门,缔眷华胄者。
——据李竞艳《明代中后期社会文化探析》
材料二 在民国时期人们婚恋观的变革中,一个重要的进步就是,青年人对于婚姻的目的已经由以前完全的传宗接代向追求两情相悦和两性的自然结合转变。
——据刘超《青年婚恋观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婚恋观发生三个阶段的变化:
第一阶段:
1949~1978年:
以政治出身为主导的择偶标准。
第二阶段:
1978~20世纪90年代初期:
以文化资本为导向的择偶标准。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以经济地位为重心的择偶标准。
——据王英侠徐晓军《择偶标准
变迁与阶层间的封闭性》
(1)指出材料一中婚恋观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
(6分)
(2)民国时期开始于哪一年?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婚恋观变革的原因。
(6分)
(3)材料三中把1978年作为婚恋观第一、二阶段变化的分水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三阶段婚恋观出现的原因。
(4分)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影响婚恋观的因素有哪些?
(4分)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根据“惟论财势耳”分析;第二小问,从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等角度分析。
第
(2)问,第一小问,据教材,民国时期开始于1912年;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民国初期政治、经济、思想等史实进行分析,政治上辛亥革命,经济上民族工业的发展,思想上开展新文化运动。
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三中“第二阶段:
1978~20世纪90年代初期:
以文化资本为导向的择偶标准”,可以得出原因应该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第二小问,可以从第三阶段的时间“20世纪90年代中期”切入,联系经济方面的主要史实说明,1992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对外开放,拜金主义思想逐渐影响国人。
第(4)问,从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进步思想的影响等思考。
答案
(1)变化:
由重门第转向重财富。
原因: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人实力雄厚,市民阶层队伍壮大;拜金逐利之风兴起;传统婚恋观念受到冲击;早期启蒙思想(李贽等人反正统意识)出现。
(2)年份:
1912年。
原因:
民国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队伍壮大;辛亥革命移风易俗;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中共提倡男女平等、妇女解放;革命思潮影响;新式教育的兴办以及出国留学人员的增加;西方婚恋观传入。
(3)原因: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对外开放;炫富等拜金主义社会风气的影响。
(4)因素:
所处的时代,政治、经济因素,立场,价值观,社会风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