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肝内胆管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9725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肝内胆管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肝内胆管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肝内胆管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肝内胆管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肝内胆管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肝内胆管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版.docx

《最新肝内胆管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肝内胆管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肝内胆管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版.docx

最新肝内胆管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版

最新肝内胆管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版)

摘要

肝内胆管癌是一种原发性肝癌。

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在国内外呈明显上升趋势。

因发病隐匿,侵袭性强,且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肝内胆管癌预后极差。

国家科技部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课题专家组基于国内外本领域研究获得的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实践,特制订《肝内胆管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

该共识针对肝内胆管癌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病理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疾病分期、外科治疗、辅助治疗,以及其他局部、区域性和系统性治疗进行系统阐述,旨在规范、普及和提高对肝内胆管癌的诊断和多学科治疗水平,改善该病总体预后。

肝内胆管癌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其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占原发性肝癌的10%~15%。

近30年肝内胆管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明显上升趋势。

肝内胆管癌发病隐匿,极易侵犯肝脏周围器官、组织和神经,发生淋巴结和肝外远处转移,大部分病人确诊时通常已处于晚期,缺乏有效治疗方法。

对于部分早期肝内胆管癌病人,肝切除治疗已获得广泛肯定。

然而,即使行根治性切除术,肝内胆管癌术后仍然极易复发和转移,病人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为25%~40%,预后远差于肝细胞癌。

近年来肝内胆管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有较大进展。

为进一步规范和普及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高该病治疗水平,由国家科技部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课题“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外科综合治疗的个体化和新策略研究”专家组发起,基于国内外本领域研究获得的循证医学证据,以及本课题资助下取得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实践,制订《肝内胆管癌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

参考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ingof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andevaluation,GRADE)系统。

本共识将循证医学证据的等级分为高、中、低和极低4级;将治疗建议分为强烈建议和一般建议2级。

一、肝内胆管癌的危险因素和筛查

目前对肝内胆管癌的危险因素尚不完全清楚。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报道,以下因素可能与肝内胆管癌发病相关,但也有部分病人的病因不明。

1.肝内胆管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与胆管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已被普遍接受。

肝内胆管结石高发于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

尽管既往在西方国家较为少见,但近年来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肝内胆管结石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饮食、先天性胆道异常、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慢性炎症、胆汁滞留或胆汁成分改变等相关。

2.病毒性肝炎:

HBV和HCV感染,及其所导致的肝硬化已被证实是肝内胆管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一项中国的研究结果显示:

肝内胆管癌病人中HBV感染率为27.9%,HBV感染是影响肝内胆管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近年的研究结果也表明:

HCV感染与肝内胆管癌发病风险升高相关。

3.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sclerosingcholangitits,PSC)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特征是肝内和(或)肝外胆管损伤,通过不明原因的纤维组织增生阻塞大小胆管导致进行性肝硬化。

已有的研究结果证实:

PSC与胆管癌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有PSC背景的肝内胆管癌病人具有年龄偏年轻的特点。

4.先天性胆道异常:

先天性胆道异常包括Carolis氏病、胆总管囊状扩张症和先天性肝纤维化等。

其中Carolis氏病的癌变率为2.5%~16%,而约18%的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病人存在恶变风险。

5.肝吸虫病:

由于肝吸虫病的高度流行,东南亚国家尤其是泰国的肝内胆管癌发病率高居全世界首位,泰国东北部地区的发病率高达85/10万。

6.其他危险因素:

肥胖症、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毒性物质和职业暴露也是肝内胆管癌的危险因素。

一项美国和丹麦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肝内胆管癌与糖尿病相关。

日本一项针对印刷厂工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长期暴露于1,2-二氯丙烷和(或)二氯甲烷环境可使肝内胆管癌的发病率显著升高。

因此,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人群进行筛查有助于肝内胆管癌的早期诊断。

超声检查结合血清学标志物如CA19-9、CEA和CA125检测可能有助于疾病筛查。

但目前对肝内胆管癌的筛查尚缺乏更多研究结果佐证。

建议:

(1)肝内胆管结石、病毒性肝炎、PSC、先天性胆道异常、肝吸虫病、代谢性疾病、毒性物质和职业暴露等可能是肝内胆管癌的危险因素(证据等级:

中;建议等级:

强烈建议)。

(2)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超声检查、血清CA19-9、CEA和CA125水平可作为目前的早期筛查手段(证据等级:

中;建议等级:

一般建议)。

(3)鼓励开展更深入的肝内胆管癌流行病学和血清学标志物研究,为高危人群的确定和筛查提供基础。

二、肝内胆管癌的病理学诊断和分型

1.大体分型:

肝内胆管癌大体分型包括肿块形成型、管周浸润型、管内生长型和混合生长型4种类型。

肿块形成型肝内胆管癌最为常见,占比>85%。

该型肝内胆管癌通常有明确的肿瘤边界,但通常缺乏完整包膜,手术切面呈灰色或灰白色,质地较硬,可有肝内转移;管周浸润型常沿胆管侵袭性生长和扩散,可导致胆管狭窄;管内生长型的特征是扩张的胆管内存在乳头状或结节状病变;混合生长型的特征是肿瘤内存在多种大体分型表现和生长模式。

2.组织病理学诊断和分型:

肝内胆管癌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包括高分化、中分化或低分化腺癌,以及罕见的变异型。

由于缺乏与其他肝脏转移性腺癌相鉴别的可靠生物学标志物,因此,肝内胆管癌的病理学诊断尚需结合临床特征和血清学检查结果。

肝内胆管癌的生物学标志物包括CK7、CK19和Muc-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表现为胞质阳性染色,此外,还可辅以pCEA和AQP-1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也表现为胞质阳性染色。

近年来有研究者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将肝内胆管癌分为胆管型或细胆管型,前者的细胞形态类似于胆管细胞,表现为含有黏蛋白的高柱状细胞,在开放的管腔内形成较大腺体,而后者的细胞形态类似于毛细胆管细胞,表现为立方形细胞,胞质稀少,嗜酸性或双嗜性,常形成小而单一或网状腺体,不产生黏蛋白。

胆管型或细胆管型肝内胆管癌在病因学、基因突变和预后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

肝内胆管癌的病理学诊断需与混合型肝癌相鉴别,主要根据WHO的2000版和2010版分类标准。

其中,2010版分类标准的内容更为全面。

混合型肝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要点为单个肿瘤结节内同时表现肝细胞癌和胆管癌组织结构,并同时表达两种恶性肿瘤的生物学标志物。

按照2010版分类标准,本共识所指肝内胆管癌不包括混合型肝癌。

此外,肝内胆管癌与低分化肝细胞癌的鉴别有时存在困难,如能在肿瘤组织内多处取材[推荐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建议的“7点”基线取材法,即分别在12点、3点、6点和9点位置的癌组织与癌旁肝组织交界处取材;在肿瘤组织内至少取材1块;在距离肿瘤边缘≤1cm(近癌旁)和>1cm(远癌旁)范围内肝组织区域分别取材1块],并应用肝细胞癌和胆管癌标志物对同一病理组织切片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通常可以做出鉴别诊断。

3.病理学分型与预后的相关性:

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

肿块形成型肝内胆管癌的预后显著优于其他3种大体分型,细胆管型肝内胆管癌的预后显著优于胆管型肝内胆管癌,病毒性肝炎相关肝内胆管癌的预后优于肝内胆管结石相关肝内胆管癌,周边型肝内胆管癌预后优于围肝门型肝内胆管癌。

病毒性肝炎相关或周边型肝内胆管癌多数为细胆管型,部分可能起源于毛细胆管(胆管直径<15μm),与细胆管癌相似。

而近肝门区的肝内胆管癌多数起源于较大分支胆管,符合胆管型肝内胆管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其胆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和神经侵犯的发生率远高于细胆管型肝内胆管癌,从而导致更差预后。

4.发病的分子机制:

早期的研究结果显示慢性胆道炎症刺激,及胆汁淤积胆汁酸刺激引起炎症因子释放、生长因子激活,可导致IL-6/MAPK/STAT、HGF/MET、EGF、p53等信号通路调控失衡,从而引起肿瘤性增殖及促血管生成,以及侵袭转移增强和失凋亡等病理学改变。

近年来,研究者综合应用表观遗传学和基因、蛋白组学等技术对肝内胆管癌进行分子分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项大样本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

通过基因表达谱及信号通路差异可将肝内胆管癌分为增殖型和炎症型两类。

其中,增殖型主要以RAS/MAPK、MET、EGFR、ERBB2、NOTCH等细胞增殖相关信号通路过度激活为特征,临床表现为肿瘤侵袭性更强;而炎症型则以白介素、趋化因子等信号分子的富集和STAT3持续表达为特征,病人预后优于增殖型。

上述异常激活的通路可能是潜在治疗靶点。

其他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异柠檬酸脱氢酶1等异常表达基因目前已成为治疗靶点。

建议:

(1)按照WHO2010版分类标准进行肝内胆管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和分类(证据等级:

高;建议等级:

强烈建议)。

(2)采用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7点”基线取材法进行组织病理样本取材(证据等级:

中;建议等级:

强烈建议)。

(3)鼓励开展根据大体分型和组织病理学分型的肝内胆管癌机制研究。

三、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诊断

1.临床表现:

早期肝内胆管癌病人通常无症状。

与肝外胆管癌不同,肝内胆管癌病人较少出现梗阻性黄疸。

肿瘤进展时病人可出现右季肋区或背部疼痛、不明原因低热、体质量减轻等,部分晚期病人可触及腹部肿块或出现梗阻性黄疸等。

极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副癌综合征,Sweet综合征或黑棘皮病等皮肤病表现。

目前,大多数病人是通过健康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依据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肝内胆管癌。

2.肿瘤标志物:

CA19-9、CEA和CA125是肝内胆管癌最常用的血清学标志物,部分病人可有AFP升高。

虽然上述血清学标志物的特异性尚不理想,但仍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其中,仅AFP升高提示肝细胞癌的可能性>肝内胆管癌;对于有PSC背景的病人,CA19-9>100U/mL对诊断肝内胆管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和80%,而对于无PSC背景病人其灵敏度为53%。

有研究结果显示:

术前CA19-9≥35U/mL或CEA≥5ng/mL的肝内胆管癌病人预后较差。

术后动态监测CA19-9对是否有肿瘤残留、复发,以及病人预后具有参考价值。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肝内胆管癌临床诊断的主要手段,同时有助于肿瘤分期评估和可切除性判断。

肝内胆管癌在各种影像学检查上的表现为:

(1)超声检查时表现为低回声肿块,可伴有肝内胆管扩张,增强超声造影检查可表现为密度较高的肿瘤。

(2)CT平扫检查时表现为边缘不规则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后动脉期常见肿瘤边缘强化,静脉期和延迟期可见进行性信号减弱。

肝内胆管癌常见从动脉期、静脉期到延迟期肿瘤中心信号逐渐增强,可能与肝内胆管癌内部纤维化、静脉逐渐摄取造影剂相关。

此外,增强CT检查对肝门部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好的提示作用。

(3)MRI检查时,肝内胆管癌在T1加权像表现为低信号,T2加权像表现为高信号,T2加权像也可表现为与纤维化区域相对应的中心低强度。

MRI检查增强扫描可表现为动脉期肿瘤周围增强,随后表现为增强信号同心向填充;延迟期信号中心性缓慢增强,提示肝内胆管癌及其纤维化表现。

MRCP检查可显示肝内胆管癌肿瘤位置,既可与肝外胆管肿瘤相鉴别,也可通过分析肿瘤与胆管系统的解剖关系进行手术方案设计。

(4)PET-CT检查对肝内胆管癌诊断的灵敏度可达80%~90%,尤其对于肿块型肝内胆管癌有较高检出率。

对于已接受CT或MRI检查的病人,PET-CT检查在诊断价值上尚值得深入研究。

一项小样本研究结果显示:

20%~30%病人可通过PET-CT检查发现其他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的淋巴结和肝外远处转移。

部分病人因PET-CT检查显示远处转移而可能失去手术机会,但由于缺乏组织病理学证据,尚无法对该检查的特异度作出准确评价。

4.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腺癌组织,结合其他临床资料通常有利于诊断肝内胆管癌。

但对于已计划行肝切除术的病人,因考虑肿瘤有通过穿刺针道扩散风险,近年来国内外较少建议作术前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对于不适合手术治疗,拟行其他治疗如化疗、放疗或靶向药物治疗的病人,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具有指导价值。

建议:

(1)超声检查、血清CA19-9、CEA和CA125水平可作为早期筛查手段(证据等级:

中;建议等级:

一般建议)。

(2)增强CT和MRI检查是肝内胆管癌的主要临床诊断手段;PET-CT或PET-MRI检查对淋巴结和肝外远处转移具有诊断作用;上述影像学检查结合MRCP检查有助于判断肝内胆管癌的可切除性(证据等级:

中;建议等级:

强烈建议)。

(3)对可切除肝内胆管癌不建议术前行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据等级:

中;建议等级:

一般建议)。

四、肝内胆管癌的临床分期

1.较早的临床分期:

以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7版AJCC/TNM分期系统提出的时间作为界线,在此之前国际上先后提出多种肝内胆管癌分期方法。

这些分期方法主要遵循TNM分期原则,但均对第6版AJCC/TNM分期系统(肝内胆管癌与肝细胞癌共用)进行了有益修改和补充。

2.第7版和第8版AJCC/TNM分期系统:

由于认识到肝内胆管癌不同于肝细胞癌的起源、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第7版AJCC/TNM分期系统首次提出肝内胆管癌独立分期,其中T分期主要基于肿瘤数目、血管侵犯、肝内转移和邻近器官侵犯,而没有纳入肿瘤长径作为分期因素。

第8版AJCC/TNM分期系统肝内胆管癌分期进一步侧重于客观指标的应用,旨在更能体现其对预后判断的价值。

在第7版的基础上,第8版AJCC/TNM分期系统对分期因素的更新主要包括:

(1)将T1期肿瘤按体积大小分为T1a期(肿瘤长径≤5cm)和T1b期(肿瘤长径>5cm)。

(2)由于肝内血管侵犯和多发病灶的预后判断价值相似,将T2a期和T2b期合并为T2期。

(3)因肿瘤生长方式对肝内胆管癌的预后判断价值仍存在争议,T4期更新为肿瘤直接侵及肝外组织结构。

第7版AJCC/TNM分期系统中沿胆管周围浸润生长的肿瘤生长方式不再作为分期因素,但仍推荐在资料收集时予以记录。

第8版AJCC/TNM分期系统对肿瘤分期方法的更新主要为:

(1)Ⅰ期肿瘤根据T1a期和T1b期划分为ⅠA期和ⅠB期,T4期或N1期由ⅣA期更新为ⅢB期,Ⅳ期仅包含发生远处转移(M1期)的病人。

第8版与第7版AJCC/TNM分期系统肝内胆管癌比较见表1。

3.列线图分期:

由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提出的首个列线图分期包含肿瘤体积、数目、淋巴结转移、邻近器官侵犯、CA19-9和CEA等因素。

而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报道的列线图分期纳入年龄、肿瘤长径、数目、血管侵犯、淋巴结状态和肝硬化。

前一个列线图分期的准确性已在国际多项单中心或多中心研究中得到证实。

与第8版AJCC/TNM分期系统比较,列线图分期具有个体化预后评估作用,可作为个体化治疗的决策工具。

建议:

(1)肝内胆管癌肿瘤体积是预后重要因素,建议术前和术后详细记录以利于临床分期(证据等级:

高;建议等级:

强烈建议)。

(2)鼓励针对第8版AJCC/TNM分期和列线图分期的准确性开展更多验证研究,进一步探索和改进肝内胆管癌临床分期工作。

五、肝内胆管癌的肝切除术

1.肿瘤可切除性评估:

肝切除术是较早期肝内胆管癌的有效治疗方法。

术前需准确评估肝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有效性评估以达到肿瘤R0切除和保留足够功能性剩余肝脏体积为原则。

术前已存在肝内散在、多发乃至弥漫性病灶或肝外远处转移的病人均不适合行肝切除术。

目前,针对肝内多发肿瘤,或肿瘤体积较大病人行肝切除术的评估标准尚缺乏证据。

一项国际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

肿瘤长径≥7cm或肿瘤数目≥2个的肝内胆管癌病人可安全耐受手术,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为18.7%。

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

尽管大范围肝切除术可能增加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但仍有部分病人可从肝切除术中获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