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22《礼记》二则.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9312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八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22《礼记》二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八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22《礼记》二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八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22《礼记》二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八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22《礼记》二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八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22《礼记》二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八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22《礼记》二则.docx

《人教八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22《礼记》二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八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22《礼记》二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八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22《礼记》二则.docx

人教八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22《礼记》二则

22.《礼记》二则

基础闯关全练

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选贤与能(jǔ)

B.矜、寡、孤、独、废疾者(guān)

C.男有分,女有归(fēn)

D.教学相长(zhǎng)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3)讲信修睦()

(4)男有分,女有归()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

(2)《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

(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1)《礼记》,_______至秦汉间_______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_______编纂的,共_______篇。

(2)《大道之行也》阐述生活在大同社会里的每个人应该人尽其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全练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选贤与能

B.不独子其子

C.故外户而不闭

D.使老有所终

2.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两篇课文都选自《礼记》。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B.《大道之行也》是从“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C.《虽有嘉肴》根据“嘉肴,弗食,不知其旨”类推出“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展开“教学相长”的论证。

D.课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毫无相似之处。

3.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大道之行也》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道”的内涵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模拟全练

(2018广东佛山顺德教研联盟测试,7-10)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虽有嘉肴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孔子学琴

[乙]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①。

师襄子曰:

“可以益矣。

”孔子曰:

“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

“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

“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

“已习其志,可以益②矣。

”孔子曰:

“丘未得其为人也。

”有间③,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

“丘得其为人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师襄子辟席再拜,曰:

“师盖云《文王操》⑤也。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注]①进:

继续学(新内容)。

②益:

增加、加深。

③有间:

过了一段时间。

④为人:

作曲的人。

⑤《文王操》:

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请用两条“/”给文段乙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此之谓乎/丘未得其为人也

B.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C.弗学,不知其善也/孔子学鼓琴师襄子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丘得其为人,黑而长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曰:

教学相长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

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过程。

D.乙文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

五年中考全练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12-16)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任末①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险阻。

每言: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④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⑤以自照。

观书有会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拾遗记》,有删改)

[注]①任末:

人名。

②笈:

书箱。

③庵:

茅草小屋。

④荆:

灌木名。

⑤麻蒿:

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

(1)不知其旨也旨:

___________

(2)负笈不远险阻负:

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中朗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其旨也

B.观书有会/意者

C.然后/能自反也

D.常/以净衣易之

4.(★★☆)对以上两段选文相关知识的分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选自《礼记·学记》。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

B.[甲]文开头以“嘉肴”与“至道”做类比,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之后推出中心观点。

最后又引用《兑命》中的话加以佐证。

C.[甲]文主要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乙]文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

D.[甲]文告诉我们教和学的关系,[乙]文强调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5.(★★★)结合[甲][乙]两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在自主互助学习中的启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素养全练

(2014重庆中考B卷改编)《大道之行也》选自儒家经典,而儒家倡导“仁”与“礼”。

为进一步加强对儒家思想的了解,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让传统美德薪火相传,光明中学准备开展一次以“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仁’之美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按要求完成任务。

1.[解读“仁”字]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我们可以通过“形”来推知“义”。

请你根据下面的文字和图片,推测“仁”字的本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仁,亲也,从人,从二。

”“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仁”字的本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积累“仁”词]你要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成语之星”大赛,需要积累一些含“仁”字的成语,请你写出两个。

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礼记》二则

基础闯关全练

1.C分fèn。

2.答案

(1)味美

(2)自我反思(3)培养(4)职分,职守

解析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3.答案

(1)学习以后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的困惑。

(2)《兑命》上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3)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

(4)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

解析

(1)题中的“困”、

(2)题中的前一个“学”、(3)题中的“大道”、(4)题中的“货”“恶”都是关键词,应结合语境做出正确的解释。

4.答案

(1)战国儒戴圣49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解析巧记妙背积累文学常识,识记课文中的名句。

要规范、工整地书写,不要写错别字。

能力提升全练

1.CA.句中的“贤”“能”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为“品德高尚的人”“才干出众的人”。

B.句中的前一个“子”是名词用作动词,是“以……为子”的意思。

D.句中的“老”为形容词用作名词,是“老年人”的意思。

2.D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是根据课文中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3.答案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解析

(1)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开篇句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

(2)“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这样的理想社会的特征即其内涵。

三年模拟全练

1.答案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解析文言断句可在翻译的基础上,根据句意断句,根据语法断句,借助文言词语断句。

2.CA.表示推测的语气;代词。

B.反思;同“返”,返回。

C.两个“学”都是“学习”之意。

D.表转折;表并列。

3.答案

(1)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

(2)所以说: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解析翻译时要注意“教学”古今意义的区别。

4.D他并没有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而是不愿在学习上浅尝辄止。

[参考译文]

[乙]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有学习新曲子。

师襄子对他说:

“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

”孔子说:

“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

“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

”孔子说:

“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

“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意境,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

”孔子说:

“我还不了解作者。

”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时而神情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

孔子说:

“我知道作曲的人是谁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作这首乐曲呢?

”师襄子听到后,赶紧离开席位拜了两拜,回答道:

“老琴师传授此曲时就是这样说的,这支曲子叫作《文王操》啊。

五年中考全练

1.答案

(1)甘美

(2)背

解析“旨”是古今异义词,古义:

甘美。

今义:

意义;用意;目的。

2.答案

(1)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2)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

解析关键词要翻译到位。

是故,连词,所以。

困,困惑。

若,如果。

何以:

即以何,凭什么。

成:

成功。

3.B正确的断句为:

观书/有会意者。

4.D[乙]文最后一句“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意思是勤奋好学的人,虽然人死了,但仍活在人们的心中;那些不学无知的人,虽然活在世上,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强调的是“勤奋好学”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5.答案(示例)在自主学习中,我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发挥自己学习的优势,为小组增光添彩。

在互助学习中,我在教别人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我们大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围绕两文,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在通读、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找到蕴含主旨的语句,[甲]文中有“教学相长”一句,[乙]文中有“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一句,结合这些蕴含主旨的句子谈启示即可。

[参考译文]

[乙]任末十四岁,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箱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

常常说:

“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

”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茅草小屋,削荆制成笔,刻树取汁作为墨。

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烧麻蒿来自己照亮。

看书看到有心领神会的地方,就写在他的衣服上,来记住这件事。

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欢他的勤学,常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他的脏衣服。

快死时(他)告诫说:

“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的人即便是活着,也是行尸走肉一般。

核心素养全练

1.答案人与人相互亲爱(或“仁爱”)。

解析本题是一道文字探源题。

要仔细审题,抓住“通过‘形’来推知‘义’”,用心观察图片。

根据《说文解字》对这个字的解释,可推测其本义。

2.答案(示例)仁人志士、杀身成仁、仁至义尽、仁义之师、仁义道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写出两个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积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