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选址建设报告.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98895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医院选址建设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某医院选址建设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某医院选址建设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某医院选址建设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某医院选址建设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医院选址建设报告.doc

《某医院选址建设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医院选址建设报告.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医院选址建设报告.doc

蒙中医院建设项目

选址论证报告

某某某设计有限公司

二○一五年九月

目录

2、选址依据 4

3.1国家的宏观政策背景 4

3.2保护、传承、发展祖国传统医学的需要 4

3.3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

3.5优化全市卫生资源配置的需要 6

4.1市城区医疗卫生资源现状 6

4.2建设规模方案 7

5.1场地基本情况 8

5.1.2现状权属及用地类别 8

5.2场址条件 9

5.2.2地形与地貌条件 9

5.2.3地质与水文条件 9

6.1规划布局 11

①门、急诊楼功能分布 11

②医技综合楼 11

③住院楼功能分布 12

6.3交通组织 13

6.4环境设计 13

7.1污染源分析 13

7.1.2废气 13

7.1.3固体废弃物 14

7.2.2废气处理 14

7.2.3固体废弃物处理 14

7.2.4噪声处理 15

7.2.5绿化 15

附件

1.项目地理位置图

2.项目平面布置图

目录

1、选址单位基本情况

2、选址依据

3、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4、市场需求与建设规模

5、场址选择

6、规划初步方案

7、环境影响评价

8、社会效益分析

9、结论

附:

选址方案图

1、选址单位基本情况

****市中医院创办于1957年,是市本级唯一一所非营利性综合性二级甲等公办中医医院,担负着****市中医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等重任,是****市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

院设内、外、妇、儿等临床科室19个,医技科室11个,编制床位250余张;医院现有职工39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6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43人,全院职工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85%;配备有螺旋CT、彩超、数字X线机、全自动生化仪、腹腔镜、净化层流手术室、ICU病房等一批先进设备和设施,拥有资产663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880万元,医疗设备总值2200余万元;目前,院年门诊达14.8万余人次,出院病人5000余人次,年业务收入5000余万元。

经过50年的发展和建设,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创新和改进,该院拥有省级以上中医重点专科5个(骨伤科、康复科、烧伤科、中医肿瘤病科、创伤急救中心)。

骨伤科、康复科(神经内科)、风湿免疫科、烧伤整形科、皮肤痔瘘科等学科具有突出的中医特色和较高的技术水平,其中尤以骨伤科和康复科突出。

骨伤科是该院具有传统特色的优势科室,充分运用中医传统手法,其中整复治疗各种骨折、推拿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等技术疗效好、费用低,在****市享有很高的声誉。

新一代中青年骨干医师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和应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在诊疗严重创伤、疑难骨病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目前骨伤科两个病区共有70张病床,病床使用率保持在100%以上;康复科(神经内科)成功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的“石氏中风单元疗法”专项技术,应用微创引流、石氏针灸手法、后期康复训练等综合技术手段治疗各类中风病人,疗效十分突出,其科室规模、技术水平在****市处于领先地位,并已迈入全省的先进行列。

2、选址依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建设验收标准(1993年9月1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

④《****省“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

⑤《地市级以上重点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试行)

⑥《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996[547]号)

⑦《****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纲要(2005—2020年)》

⑧《****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⑨其它相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⑩建设方提供的有关资料、1:

1000的实测地形

3、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3.1国家的宏观政策背景

国家“十一五”规划指出:

高度关注人民健康,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首先是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

改善医疗卫生机构条件,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然后是加强中医药和医学科研工作,保护和发展中医药。

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医院建设,推进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

3.2保护、传承、发展祖国传统医学的需要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解决我国广大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医疗保健作用。

在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和覆盖范围的同时,降低医疗费用的成本是中国和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

中医药具有易于普及和“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一体化的医疗模式,能够为民众提供“简便价廉”的医疗保健服务,充分发挥其特色优势将有可能为现代社会提供新的医疗保健模式。

实现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

中医药产业是我国拥有资源优势和知识优势的传统产业。

挖掘传统医药宝库,推动其创新发展,培育以中药为基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健康产业,将对提高中医药市场份额,发展中药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扶助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调整医药产业和产品结构,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产业综合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3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现状的****市中医院位于****中心城区,现由一条约8米宽的小路与国庆路联系,出入口离燕泉路与国庆路得交叉口太近,交通拥挤不便,医院周边被众多单位包围,由于用地局限,医院的规划布局和建筑标准都不能满足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自身发展受到极大制约。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医院周边的土地已是寸土寸金,原址扩建已不可能,市中医院正面临着如何扩大医疗规模,提高和完善医疗、服务设施的瓶颈问题。

根据****市医疗事业发展规划,****市中医院按“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标准建设,全院住院床位总数要达到400张,并达到80-130平方米/床的用地标准,总建筑面积不少于3.2万平方米;而****市中医院现状总用地面积为1.2公顷,医疗区和家属区混在一起,其中医疗区用地仅0.6公顷,医疗用房面积仅1.6万平方米,均不能满足医院业务发展的需要和“三甲”医院的要求,为求得医院可持续发展,选址建设新医院是非常必要的。

3.4城市建设发展及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医疗卫生体系的需要

****老城区的医院建设已日趋饱和,现有医疗网点布局相对集中,在“南延东进”的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城市向南向东发展迅速,湘南风情园、梨树山综合小区,白水组团位于新老城区结合部,因区位与交通优势,逐渐成为城市开发建设的新热点,随着该区域的建设发展,区域类人口将达15万人以上,人们对中医医疗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目前,该区域的医疗设施尚属空白,公共设施配套急需完善,该项目的选址建设是涉及千家万户,造福于人民、关系到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的民生事业。

3.5优化全市卫生资源配置的需要

为更好的发挥中医特色,整合全市卫生技术资源,科学布局市城区中医医疗机构网点布局,在湘南风情园、梨树山综合小区,白水组团区域,依托区域内区位交通优势特点(京珠高速公路出口处,郴资桂高等级公路、****大道、香雪大道、相山大道等城市交通干道纵横交错),选址建设中医院新院,成立****市创伤急救治疗中心、烧伤整形中心、康复训练中心。

4、市场需求与建设规模

4.1市城区医疗卫生资源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市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到2006年末,城区范围内共有卫生机构115个,拥有病床2470张。

据市卫生局提供的资料,城区现有在册登记的卫生技术从业人员4245人,其中:

医生1980人,护士2265人。

****市城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护士7.07人,每千人拥有病床4.12张。

据统计分析,2006个全市各级各类医院总诊疗人数695.7万人次,其中门、急诊人数659.1万人次、住院人数26.6万人次。

城区内卫生机构平均每医生日门诊量达9.62人次,平均每医生年完成住院床日数为883.03。

目前,****市的各项医疗卫生指标仍低于国家要求,本项目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指标。

从城区各类医疗机构的结构看,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市区内只有一所中医医院,床位数不到300床,现有的医院规模、病床数量、规格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中医的需求,为此必要扩大中医院的规模。

从城区医疗机构的布局看,医院大多集中在旧城区,城市“东进”方向还没有一所“二甲”以上医院,新城区居民就医不便,亟需配套建设一座大型综合医院。

4.2建设规模方案

4.2.1建设规模确定的依据

①国家建设部、国家计委建标(1996)547号文制定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

②《地市级以上重点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试行);

③《医院分级管理规范》;

④****市城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⑤《****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纲要》。

4.2.2建设规模

《地市级以上重点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试行)规定,建设项目所在地区范围内中医医院的总床位数与区域人口总数之比为每千人0.27张病床的标准。

目前,****市总人口460万人,需中医病床1242张,现有中医病床1150张,还缺约100床位。

目前,****市中医院现有床位250个,为此确定新院规模为近期300床位,远期400床位。

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纲要》,****市中医院新院建设项目拟选址地点有三处,2处位于****市新城区湘南风情园,1处位于白水组团的****市苏仙区国土资源局办公大院边,拟选的3处地点都属于新建城区,供地条件好,满足“三甲”医院要求。

依照《医院分级管理规范》标准,拟建总建筑面积24130平方米(远期规划45047平方米),其中:

门急诊楼(6层)总建筑面积5718.8平方米,住院楼(12层)总建筑面积14405.2平方米,医技综合楼(6层)总建筑面积4006平方米;劳动定员450人。

5、场址选择

5.1场地基本情况

5.1.1位置

选址方案Ⅰ:

位于****市新城区湘南风情园西北面东岭路两侧的B01、B04地块,即位于相山大道与****大道交叉口东南侧的现状加油站及东面月亮湾部分山体,规划选址用地面积约3公顷,其中B01地块2公顷、东岭路东面B04地块部分用地1公顷。

选址方案Ⅱ:

位于****大道和郴资桂高等级公路交叉口的东北角,高压走廊北面的D04地块,占地面积为2.7公顷。

选址方案Ⅲ:

位于郴资桂高等级公路南边,西面与郴资公路管理处相接,南面是****市苏仙区国土资源局,占地面积约3.57公顷。

5.1.2现状权属及用地类别

方案Ⅰ用地除加油站用地属于国有土地外,其余用地均属集体土地,由于湘南风情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白水组团片区控制性规划尚在调整,根据城市医疗机构网点布局原则,3处地块均可为医疗卫生设施用地。

5.2场址条件

5.2.1交通条件

3处地块均位于****市新城区城市主干道路旁边,距京珠高速公路****市出口均较近,内、外部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捷,物质运输非常便利。

5.2.2地形与地貌条件

项目用地区域原为丘陵,方案Ⅰ用地东面月亮湾山体海拨标高在175m~214m之间,平均降坡20%左右,加油站用地海拨标高166m以上;其它2处地块现地形已基本平整,地势较为平坦,方案Ⅱ场地自然海拨标高为170m左右,方案Ⅲ场地自然海拨标高为185m左右。

5.2.3地质与水文条件

3处地块基地土层主要为红土碎石层,其土层结构致密,含水量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