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5标桥梁质量控制.docx
《LJ5标桥梁质量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J5标桥梁质量控制.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LJ5标桥梁质量控制
桥梁工程
质量风险点控制
第一节基础及下部结构1
1、冲击钻、旋挖钻机成孔1
1.1规避串孔1
1.2规避孔底沉渣厚度超限1
1.3规避坍孔、斜孔及缩孔1
1.4规避钢筋笼变形2
1.5规避钢筋笼定位不准2
1.6规避声测管堵管2
1.7规避导管进水2
1.8规避导管堵管2
1.9规避导管拔不出3
1.10规避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夹泥、断桩3
1.11规避桩头浇筑高度不够3
1.12规避钢筋笼“浮笼”3
1.13规避成桩检查桩基偏位4
1.14规避出现“十字孔”4
2、系梁、承台4
2.1规避基础模板缺陷(模板不垂直,模板底部走动,模板拼接过大,接头不平整,模板表面不光洁4
2.2规避桩头凿除4
2.3规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5
3、立柱5
3.1规避立柱模板缺陷(模板走动造成立柱面变形、鼓出、尺寸不准、柱模纵、横拼接不密贴、柱身扭曲5
3.2规避钢筋笼保护层厚度超限5
3.3规避立柱顶部出现水平裂缝6
3.4规避立柱竖直度偏差过大6
3.5规避成品保护不到位、或者安全标识不清,被机械设备刮碰6
4、盖梁、支座垫石6
4.1规避盖梁模板缺陷(梁身不平直,梁低不平,梁低下挠,梁侧模走动)6
4.2规避抱箍、横梁不稳固导致模板倾斜6
4.3规避盖梁预埋筋(孔)位置偏差超限7
4.4规避垫石标高、偏位、平整度超限7
第二节上部构造预制及安装(后张法)7
1、模板7
1.1规避梁外膜缺陷(梁身沿纵向不平直,梁底不平整)7
1.2规避梁内模上浮7
1.3规避胀模8
2、预应力管道8
2.1规避预应力预留孔道堵塞8
2.2规避预应力孔道定位偏差(波纹管线形与设计偏差较大)8
3、预应力张拉、压浆8
3.1规避锚垫板破裂8
3.2规避锚垫板面与孔道轴线不垂直或锚垫板中心偏离8
3.3规避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9
3.4规避预应力发生断丝、滑丝9
3.5规避张拉后预应力筋延伸率偏差过大9
3.6规避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密实9
3.7规避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梁上拱度差别过大10
3.8规避未按规定进行张拉机具的校验及张拉力验算10
4、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浇筑10
4.1规避箱梁常见裂缝10
4.2规避箱梁底板在沿预应力钢束波纹管位置下出现的纵向裂缝10
4.3规避箱梁腹板出现斜向裂缝11
4.4规避箱梁拆模后在腹板与底板承托部位出现空洞、蜂窝、麻面11
4.5规避楔型垫块横坡度控制不准确11
4.6规避凿毛不到位11
5、存梁12
5.1规避台座沉降12
5.2规避支点不准确12
5.3规避排水不畅12
6、预制梁安装12
6.1规避梁底板支承面平整度偏差过大12
6.2规避连续段梁端头高程偏差过大12
6.3规避支承中心位置与支座位置偏差过大12
6.4规避支座与支承面不密贴13
6.5规避支座中线与主梁中线不重合13
6.6规避橡胶支座位置与垫石、梁板安装偏差13
6.7规避临时支座强度不够导致梁顶板标高变化、永久支座无法安装13
6.8规避橡胶支座扭曲变形13
6.9规避橡胶支座悬空、倾斜、破损13
7、钢筋14
7.1规避预埋钢筋位置不准确14
第三节上部构造现场浇注14
1.规避顶部负弯矩孔道预应力钢绞线穿束困难14
2.规避连续段梁端不整齐14
第四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15
1、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模板质量通病及其防治15
1.1规避支架现浇梁模板缺陷15
2、规避悬臂现浇梁模板缺陷15
3、规避防撞护栏与栏杆模板缺陷16
第五节 预制构件模板质量通病及其防治16
1、规避桩模板缺陷16
2、规避梁外模板缺陷16
3、规避梁内模上浮17
第六节 支架安装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及其防治17
1、规避扣件式钢管支架安装缺陷17
第七节挂篮施工18
1.规避挂篮刚度不够18
2.挂篮移动不灵活,压重装置安全系数不够。
18
3、挂篮拼装好后,没有进行安全技术检查以及没有进行模拟荷载施工和预压就正式使用。
挂篮移动操作不当、安全措施不当。
18
4、预拱度设置不够或考虑不周18
5、钢筋位置与预应力管道或其他预留孔道发生冲突时随意切断钢筋19
6、墩顶临时锚固不足或措施不当19
7、起步段支架现浇施工时,临时荷载超载过多、支架未经预压或预高不够,支架的非弹性变形过大。
19
8、节段悬臂浇筑施工时,未定期复测检查观测系统19
9、对箱梁的裂缝盲目处理20
10、边跨合拢时温差较大、边跨段一端与支架存在较强的纵向约束,没有及时放松。
20
11、悬臂现浇合拢段施工前,梁端悬臂没有预压20
12、箱梁竖向预应力筋位置偏差大,预留张拉槽口过浅20
13、未按设计要求分阶段张拉同截面预应力筋21
第一节基础及下部结构
1、冲击钻、旋挖钻机成孔
1.1规避串孔
【后果】串孔产生的原因有:
相邻桩间距小于3倍直径,地质情况太差,存在流沙、流塑状淤泥层,两根桩施工时间差短,已灌注的桩混凝土未达到初凝,桩间距过密,可能发生串孔,地下水位高于孔内泥浆液面等。
桩基之间出现串孔会导致桩基质量不合格,影响工程质量。
【措施】
(1).仔细研究地质勘察报告,若出现软弱土层或者粉细砂之类的松散土层时即时更改施工方案,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如:
原人工挖孔改冲击钻成孔等),
(2).浇筑砼的初凝时间要掌握好,
(3).仔细审查图纸与施工现场对比桩间距的距离防止灌注桩出现串孔原因。
1.2规避孔底沉渣厚度超限
【后果】孔底沉渣过厚,清底不彻底,会导致桩基使用过程中沉降过大,影响桥梁使用安全。
【措施】钢筋笼下放到位后,及时进行二次清孔,在沉渣厚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时灌注混凝土,封底混凝土方量一定要经测算后浇筑,确保一次封住导管底。
1.3规避坍孔、斜孔及缩孔
【后果】坍孔、斜孔及缩孔都会导致桩身质量差,桩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措施】
(1)塌孔事故关键是预防为主,钻孔前针对技术资料分析土层结构,选择适宜的成孔方法和机具,合理安排成孔顺序,适当填筑作业平台及选择足够强度和尺寸的护简。
如在松散砂黏土或流沙中钻进时,选用冲击钻,应控制进尺速度,选用较大相对密度、黏度、胶体率的高质量泥浆,低冲程锤击,使黏土膏片、卵石挤入孔壁起护壁作用。
(2)当地区水位变化太大时,采用适当的方法保持水头相对稳定,发现塌孔,判明坍塌位置,分析塌孔原因,针对坍塌的水量较小可继续钻孔,回填砂和黏质土混合物到塌孔处以上1~2m继续钻孔,随时注意坍塌数量的变化。
若塌孔不能控制,立刻拆除钻机护筒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再钻。
(3)由于清孔或钢筋骨架吊入造成塌孔时,应立即停止清孔或将钢筋骨架吊出,利用钻孔机具搅动添加泥浆护壁,同时将坍塌物清理干净,待塌孔稳定后重新清孔和安装钢筋骨架。
1.4规避钢筋笼变形
【后果】导致钢筋笼主筋不在一条直线上,影响桩基结构受力,钻芯取样时容易钻到主筋,破坏钢筋结构。
【措施】钢筋笼焊接时主筋准确衔接,保证主筋在一条直线上,加强箍和加劲十字撑严格按设计要求布置。
钢筋笼运输时用平板车,钢筋笼摆放顺直,钢筋笼吊装时吊点经过计算确定,力求吊装时正负弯矩平衡。
1.5规避钢筋笼定位不准
【后果】定位不准会导致桩基中心偏位,桩基受力与设计不符,影响结构稳定。
【措施】钢筋笼定位钢筋按设计要求设置,顶端吊筋用槽钢卡位,调整钢筋笼位置,确保钢筋笼底距孔底10cm。
1.6规避声测管堵管
【后果】桩基超声波检测无法进行
【措施】声测管连接时用液压钳钳紧,确保密封不漏水,下放钢筋笼后及时往声测管中注满清水,并加盖保护。
1.7规避导管进水
【后果】导致桩身混凝土质量差,不能满足受力要求。
【措施】导管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密水性试验和抗拉试验,满足使用要求后方可使用。
下导管时,导管应连接紧密、顺直。
混凝土灌注时,必须经过测算后再确定拔管长度,不得随意抽拔导管。
1.8规避导管堵管
【后果】发生堵管事故后,处理不当,则不得不拔管进行第二次灌注,而在这一过程中,原灌入的砼逐渐进入初凝,第二次灌注有可能在新老砼之间形成一断面,即造成“断桩”,使桩体质量下降。
另外,堵管后处理和拔管时间过长,往往砼在导管的堵塞部位凝固,难以清除掉,最后只得报废1根或多根导管。
【措施】1砼的搅拌制应严格按配合比配置,缓凝剂等不得漏放,砂石料的含水量应按要求测试。
砂石料中不得有杂物,更不能有超粒径的石块、铁丝等。
施工现场应有备用发电机,铲车等,以防止停电及机械事故等。
2.砼的运输时间不能过长,砼的拌制、运输、灌注工序必须合理地衔接。
砼灌注前应检查道路,如遇道路不畅时,应在浇筑前一次性修好路。
不得勉强将道路暂时修好,灌注过程中道路出现不通畅的情况。
有条件的可备面积较大的钢板,留作铺路使用。
如遇雨天,砼应覆盖运输、覆盖灌注。
施工现场应有足够数量的砼运输车辆,否则不得开始灌注,最好有备用车辆。
3.砼的灌注,要连续灌注。
如果因特殊情况暂不能连续灌
注砼,要适当的窜动导管。
导管埋深要控制在2m~6m,不得贪图省事不及时拆除导管。
1.9规避导管拔不出
【后果】孔桩报废,后期处理困难,影响工期。
【措施】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导管埋深2-6米,灌注过程中抽拔导管,避免导管埋深多大。
1.10规避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夹泥、断桩
【后果】桩身质量不合格,后期处理困难,影响工程进度,施工成本增大。
【措施】混凝土配合比应严格按照有关水下混凝土的规范配制,并经常测试坍落度,防止导管堵塞。
严禁不经测算盲目提拔导管,踌止导管脱离混凝土面。
钢筋笼主筋接头要焊平,以免提升导管时,法兰挂住钢筋笼。
浇筑混凝土应使用经过检漏和耐压试验的导管。
浇筑混凝土前应保证混凝土搅拌机能正常运转,必要时应有一台备用搅拌机作应急之用。
浇灌混凝土时应边灌边振捣。
浇灌混凝土时或上部放钢筋笼时,注意不要碰撞土壁,造成土体坍落。
认真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浇灌混凝土时设置串筒下料,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使混凝土强度均匀。
1.11规避桩头浇筑高度不够
【后果】桩顶混凝土强度不够,必须凿除后接桩,增加工程成本,影响工期。
【措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超灌50-80cm,现场用竹竿或量孔测绳测量灌注标高,确保插入混凝土面,满足要求后方可拔出导管。
1.12规避钢筋笼“浮笼”
【后果】影响桩基受力,处理困难。
【措施】当混凝土上升到接近钢筋笼下端时,应放慢浇筑速度,减少混凝土面上升的动能作用,以免钢筋笼被顶托而上浮。
当钢筋笼被埋入混凝土中有一定深度时,再提升导管,减少导管埋入深度,使导管下端高出钢筋笼下端有相当距离时再按正常速度浇筑,在通常情况下,可防止钢筋笼上浮。
此外,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将钢筋笼固定在孔位护筒上,也可防止上浮。
1.13规避成桩检查桩基偏位
【后果】影响结构受力。
【措施】先将场地夯实平整,轨道沈木宜均匀着地;安装钻机时要求转盘中心与钻架上起吊滑轮在同一轴线,钻杆位置偏差不大于20cm。
在不均匀地层中钻孔时,采用自重大、钻杆刚度大的钻机。
进入不均匀地层、斜状岩层或碰到孤石时,钻速要打慢档。
另外安装导正装置也是防止孔斜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钻孔偏斜时,可提起钻头,上下反复扫钻几次,以便削去硬土,如纠正无效,应于孔中局部回填粘土至便孔处0.5m以上,重新钻孔。
1.14规避出现“十字孔”
【后果】冲成的孔不圆。
【措施】应经常检查锥顶转向装置的灵活性,及时修理或更换失灵的转向装置;选用适当粘度和比重的泥浆,并适时掏渣;用低冲程时,每冲击一段就用高一些的冲击程冲击,交替冲击修整孔形;出现十字孔后,可用片、卵石混合黏土回填钻孔,重新冲击。
2、系梁、承台
2.1规避基础模板缺陷(模板不垂直,模板底部走动,模板拼接过大,接头不平整,模板表面不光洁
【后果】系梁、承台表面出现蜂窝、麻面、错台、尺寸不准,影响表观质量。
【措施】模板在使用前必须经过调直,表面洗刷光洁,并刷脱模剂,模板拼装牢固,不得有松动,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2.2规避桩头凿除
【后果】桩头的表面有许多浮浆或松动的混凝土软层在上层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胶结不密实、留有缝隙,极易渗水,影响混凝土结构强度。
【措施】1、桩顶表面应在抗压强度不小于1.2N/mm2(MPa)的情况下方可施工。
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应将浮浆和松动的石子等软弱的混凝土清除干净,并加水湿润冲洗干净。
3、在凿除桩头后不得有积水且达到表面粗糙。
4、在浇筑承台或系梁前,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灌注后捣实,时新旧混凝土直接粘结密实。
2.3规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
【后果】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初期水泥发生大量水化热,如果未采用措施将热量导出,将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升高,、体积膨胀,此时由于受基岩或先期混凝土的约束随即产生压力在混凝土硬化后期冷却收缩将产生压力,且应拉力将大于升温膨胀时产生的压应力值,当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应极限时,就会在内部产生裂缝,并可能成为贯穿裂缝。
【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
应参照下述方法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度:
(1)用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加混合料、掺加外加剂等方法减少水泥用量。
(2)采用水化热低的大坝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混或低强度水泥。
(3)减小浇筑层厚度,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
(4)混凝土用料要遮盖,避免日光暴晒,并用冷却水搅拌混凝土,以降低入仓温度。
(5)在混凝土内埋设冷却管通水冷却。
(6)在遇气温骤降的天气或寒冷季节浇筑混凝土后,应注意覆盖保温,加强养护。
3、立柱
3.1规避立柱模板缺陷(模板走动造成立柱面变形、鼓出、尺寸不准、柱模纵、横拼接不密贴、柱身扭曲
【后果】截面尺寸不准,局部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表面有蜂窝麻面,柱身发生偏斜,柱子不在同一条轴线上,梁柱接头处偏差较大,对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利。
【措施】模板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混凝土的侧压力,设置适当的柱箍间距,采用足够刚度的柱箍材料;配置模板的精度达到要求,板缝严密;成排的立柱按基准定位,柱身上下按轴线进行垂直校正,柱身设置足够的支撑,校正立柱钢筋偏位后再套模;柱模使用中注意防护,不得变形,使用后对模板表面的残渣进行清理,刷油后集中堆放;柱模安装时,基底不平要采取嵌缝找平措施。
3.2规避钢筋笼保护层厚度超限
【后果】影响结构性能(承载力及耐久性)。
【措施】根据测量放样调整桩基预留钢筋,保证立柱钢筋的位置准确;立柱钢筋笼竖立时,要根据测量放样和下部钢筋调整的尺寸垂直吊装,点焊几个点后,用垂线校正钢筋笼,垂直度不超过5mm方可进行钢筋笼施工焊接;原地面以上1-2米立柱范围内,加设一道水平加强箍,布设在立柱主筋内侧,同时与每根主筋点焊牢固,保证主筋保护层;在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振捣工攀爬钢筋笼,以及振捣棒破坏保护层垫块,及时检查,及时补救增设。
3.3规避立柱顶部出现水平裂缝
【后果】影响使用安全。
【措施】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拆除最上部的箍筋;二次振捣完毕后,在立柱顶上压沙袋,以增加对上部混凝土的压力。
3.4规避立柱竖直度偏差过大
【后果】影响结构受力安全,影响盖梁等结构尺寸。
【措施】
(1).加强校核模板,确保模板平整度及拼缝严密。
(2).模板安装完成后测量组用全站仪测量模板垂直度,同时放出墩柱中心点采取用吊线锤进行复核,并拉舍缆风绳确保不因风影响。
(3).混凝土施工注意封层厚度,振捣切勿振捣模板。
3.5规避成品保护不到位、或者安全标识不清,被机械设备刮碰
【后果】成品保护不到位或被机械刮碰会影响墩柱结构受力安全或直接报废。
【措施】
(1).成品必须按成品半成品保护方案执行,设置警示标志及标识牌。
(2)夜间要求设有照明设备及警示标识,防止刮碰。
4、盖梁、支座垫石
4.1规避盖梁模板缺陷(梁身不平直,梁低不平,梁低下挠,梁侧模走动)
【后果】影响盖梁结构尺寸,严重会影响架梁、桥面系等施工及结构安全。
【措施】
(1).保证模板的强度和刚度及对拉螺栓质量,确保侧模不变形。
早侧模下底模上设置牢固的侧模底夹条,以确保侧模不向外移动,并对侧模与底模的接缝处进行嵌缝密实,防止漏浆。
确保盖梁模板上口线条顺直。
盖梁施工支架布设应经计算确定,严格按计算结果搭设。
(2).计算支架的承台力,确保支架安全稳定,同时必须预压。
4.2规避抱箍、横梁不稳固导致模板倾斜
【后果】影响结构尺寸,影响架梁,严重可导致发生安全事故或盖梁报废。
【措施】严格按施工方案及抱箍、横梁支架计算书进行搭设及加工,施工前必须进行预压,监测变形及承载力是否合格,确保安全质量。
4.3规避盖梁预埋筋(孔)位置偏差超限
【后果】预埋筋孔位置偏差超限会影响上部结构施工不准确,造成返工处理,加大了施工成本,严重可造成质量事故。
【措施】
(1)采取预埋筋与主筋焊接牢固或采取定箍筋处理方法。
(2)测量定线准确,设置复核点,混凝土施工注意振捣影响因素,防止发生偏位。
(3)协调设计或各方面单位,进行后植筋处理,但必须做好拉拔实验合格。
4.4规避垫石标高、偏位、平整度超限
【后果】影响桥梁梁体标高及受力,同时严重可影响桥面系及桥面铺装无法施工。
【措施】
(1)加强施工测量监测。
(2)混凝土施工采取测量放线设置的复核点进行随时复核,同时人工收面过程中采取拉线找平们确保不发生偏位及平整度合格。
。
第二节上部构造预制及安装(后张法)
1、模板
1.1规避梁外膜缺陷(梁身沿纵向不平直,梁底不平整)
【后果】梁身沿纵向不平直,梁底不平整有露筋,梁两侧模板拆除以后发现侧面有水平裂缝,掉角,表面气泡粗糙,严重影响桥梁的外观质量。
【措施】
(1)在梁长度方向拉直线进行校正。
(2)预制梁台座预拱度标高及平整度必须符合要求。
(3)模板应予设计,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4)模板在组装前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模板拼缝应该符合质量要求。
(5)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底模应设置在台座上,同时考虑到张拉时的两端的集中反力,两端的地基必须做加固处理,满足需要。
1.2规避梁内模上浮
【后果】在浇筑梁体混凝土时,梁内模上浮,使顶板混凝土减薄;已浇好混凝土梁的顶面抬高并有龟裂性裂缝,使梁体整体受力改变。
【措施】
(1)内模应与顶板支撑,对销螺栓等外模连成整体。
(2)当采用空心内模时,应与主筋相连或压重,防止上浮。
(3)分两层浇筑,先浇筑底板砼。
(4)避免两侧过量强振。
1.3规避胀模
【后果】混凝土胀模现会造成构件尺寸变化,外型不规整,一般需剔凿表面整型,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而且也影响混凝土表面下道工序的正常进行。
【措施】
(1)在组合计算式除侧压力外,应考虑到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堆料方式等可能发生的其他荷载。
(2)模板的组合型式要合理,支撑计算准确,对拉螺栓和拉结片的布置要可靠有效。
(3)对不当设置对拉螺栓或拉结片的部位,应采取支撑进行补强。
2、预应力管道
2.1规避预应力预留孔道堵塞
【后果】穿束穿不过去;采用混凝土浇筑前穿束的,待混凝土浇筑后预应力束拉不动;严重影响预应力施工。
【措施】
(1)使用波纹官作为索管的,管材必须具备足够的承压强度和刚度。
有破损管材不得使用。
波纹管连接应根据其号数,选用配套的波纹管。
连接时两端波纹管必须拧至相碰为止,然后用胶布或防水包布将接头缝隙封闭严密。
(2)浇筑混凝土时应保护预应力管道,不得碰伤、挤压、踩踏。
发现破损应立即修补。
(3)浇筑混凝土开始后,在其初凝前,应用通孔器检查并不时拉动疏通;如采用预置预应力束的措施,则应时时拉动预应力束。
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再进行一次通孔检查。
如发现堵孔,应及时疏通。
(4)确认堵孔严重无法疏通的,应设法查准堵孔的位置,凿开该处混凝土疏通孔道。
(5)如不能采用凿开混凝土的办法恢复堵孔的预应力而不得不将其废弃,则可起用备用预应力管道或与设计商量采用其他补救措施。
2.2规避预应力孔道定位偏差(波纹管线形与设计偏差较大)
【后果】最终成型的预应力孔道线形与设计线形相差较大。
【措施】
(1)要按设计线形准确放样,并用U形钢筋按规定固定管道的空间位置,再用细铁丝绑扎牢固。
曲线及接头处U形钢筋应该加密。
(2)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保护管道,不得踩压,不得将振捣棒靠在管道上振捣。
(3)应有防止管道上浮的措施。
3、预应力张拉、压浆
3.1规避锚垫板破裂
【后果】预应力张拉时或张拉后,锚垫板碎裂,严重影响梁体预应力工程质量。
【措施】
(1)锚垫板位置应放置正确,应与钢束垂直。
(2)浇筑混凝土时,要充分振捣,以免出现空洞,蜂窝等质量问题使锚垫板破裂。
3.2规避锚垫板面与孔道轴线不垂直或锚垫板中心偏离
【后果】张拉过程中锚杯突然抖动或移动,张拉力下降。
有时会发生锚杯与锚垫板不紧贴,造成预应力拉力下降。
【措施】
(1)锚垫板安装应仔细对中,垫板面应与应力索的力线垂直。
(2)锚垫板要可靠固定,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移动。
3.3规避锚头下锚板处混凝土变形开裂
【后果】预应力张拉后,锚板下混凝土变形开裂,使梁端头发生破坏。
【措施】
(1)锚板、锚垫板必须有足够的厚度以保证其刚度。
锚垫板下应布置足够的钢筋,以使钢筋混凝土足以承受因张拉预应力索而产生的压应力和主拉应力。
(2)浇筑混凝土时应特别注意在锚头区的混凝土质量,因在该处往往钢筋密集,混凝土的粗骨料不易进入而只有砂浆,会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
3.4规避预应力发生断丝、滑丝
【后果】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张拉时发生预应力钢束的断丝和滑丝,使得箱梁的预应力钢束受力不均匀或构件不能达到所要求的预应力。
【措施】
(1)穿束前,预应力钢束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梳理编束,并正确绑扎。
(2)张拉前锚具与夹片需要按规范要求进行检验,特别对夹片的硬度一定要进行测定,不合格予以更换。
(3)张拉时锚具、千斤顶安装要准确。
(4)当预应力钢束张拉到一定吨位时,如发现油压回落,再加油压又回落,这时有可能发生断丝,若这样,需更换预应力钢束。
(5)焊接时严禁利用预应力筋作为接地线,也不允许电焊烧伤波纹管与预应力筋。
(6)张拉前必须对预应力筋进行清理,如发生预应力筋锈蚀应重新更换。
3.5规避张拉后预应力筋延伸率偏差过大
【后果】张拉力达到了设计要求,但预应力钢筋延伸量与理论计算值相差较大,使有效应力发生改变。
【措施】
(1)每批预应力筋应复验,并按实际弹性模量修正计算延伸值。
(2)校正预应力孔道的线形。
(3)按照预应锚具力筋的长度和管道摩阻力确定合适的初应力值和超张拉值。
(4)检查和预应力筋有无滑丝和断丝。
(5)校核测力系统和表具。
(6)如预应力束的断丝率已超过规范规定则应更换该束。
3.6规避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密实
【后果】水泥浆从入口压入孔道后,前方通气孔或观察孔不见有浆水流过;或有的是溢出的浆水稀薄。
钻孔检查发现孔道中有空隙,甚至没有水泥浆,严重影响预应力钢束的保护。
【措施】
(1)孔道在灌浆前应以高压水冲洗,除去杂物、疏通和润湿整个管道。
(2)配置高质量的浆液。
灰浆应具有良好的流动速度并不易离析,可掺入适量的减水剂和微膨胀剂,但不得掺入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