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的文章.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8125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鼓励孩子的文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鼓励孩子的文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鼓励孩子的文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鼓励孩子的文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鼓励孩子的文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鼓励孩子的文章.docx

《鼓励孩子的文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鼓励孩子的文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鼓励孩子的文章.docx

鼓励孩子的文章

鼓励孩子

我的经验是,觉得不错,看着有理不等于我们做得到。

但是还是要常常看看我们作为家长是否有错,错在哪里。

如果说孩子不争气,我们父母难道就争气吗?

各位优秀的家长:

大家好。

今天上午有个案例很适合今天的讲座,即:

女儿从学校回来,我让她做作业,半小时后发现她还悠闲地在客厅里看电视。

见此情景,我板起脸向她吆喝:

“关掉电视,快去做作业。

女儿悻悻然向我撇嘴:

“哼,等哪一天我做了妈妈……”

我好奇地问:

“你做了妈妈预备怎么办?

女儿不加思索地回答:

“等我做了妈妈,我才不会像你这样管着孩子,她爱看电视,由她看;她要吃什么,买给她……”

听着女儿的话,我笑了。

我回到了孩童时代,小时候的我也如女儿般叛逆。

那时家里穷,我几乎没有新衣服穿,有一次看到小朋友穿花衣服,我向母亲要,看到母亲无奈地摇头时我气愤地想:

等哪一天我做了妈妈,我一定常给我的孩子买新衣服;还有一次,因为写错生字,被母亲罚写20遍,我更暗暗发誓:

等哪一天我做了妈妈,我一定会原谅孩子偶尔粗心犯下的错……我整个童年时期几乎都在与母亲做着思想抗衡,我坚信,理想的母亲应该像我想的那样。

但是等我有了女儿,我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开始知道母亲曾经对我的一切都是有道理的、情有可原的,像俗话说的那样“养儿方知父母恩”,我终于读懂了我的母亲,知道母亲爱我的心是毋容置疑的,哪怕她不能给我买新衣服,罚我抄生字,偶尔还向我举起手掌。

而这些,女儿现在都还不懂,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只知道我爱她。

这个故事很美,但这种“爱”是一个美丽的但非常错误的神话。

为什么这么说?

我先来说说有哪些典型的、美丽而错误的神话。

有三种神话说起来非常动听、美丽,便实质上非常错误:

1。

孩子不够“顶尖”不够“好”,就意味着他不勤奋,不上进或不聪明;

2。

成为最好的或最好的之一,将来就会有好的前途,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3。

我是对孩子好,我的方法将来一定是对孩子有利的,因为我爱孩子。

我分开来说,这几个“美丽的神话”问题出在哪里。

第一个神话:

学生不够“顶尖”或不够“好”,就意味着他可能不勤奋、不上进或不聪明。

是不是这样?

事实上,处于班级学业中等或80%学生以下的学生在学习中实际上比人们想像的努力得多,中等的学生被“标签”成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如不主动自觉地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等,而排在80%学生以下的学生被告知“有学习障碍”或“缺乏动机”。

【案例】如群里前几天提交了一个案例,有典型性。

提交案例的家长是位称职的家长,她非常期望孩子一直保持好成绩。

具体情境是:

我孩子上初二,自己觉得很努力,但成绩不稳定,一般是开学成绩好,学期快结束就掉下来了。

导致的结果是小考很好,大考很糟。

老师就一直认为她没有把心思用在学习上。

她自己很委屈。

我分析,可能是动力不足。

这个案例中的孩子,或这类的孩子,有时候比那些所谓“顶尖”“好”的学生更想学得好,学的时间更长,更加努力,但他们得不到来自教师和家长耐心的鼓励和方法上的指导,孩子不仅得不到欣赏,而且还被家长或老师主观地推断,然后大人们再根据这些推断来“说”孩子如何不用功。

上面这个例子,“老师就一直认为她没有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很典型,说明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孩子是否“努力”挂在一起了,这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因此孩子“很委屈”,说明孩子很可能比那些成绩好的孩子更努力学习,学的时间更长,更着急。

而家长也认为,“孩子动力不足”,其实,这个推断很可能不正确,想想我们成年人自己,当自己是中学生时,如果不是在班级里属于优秀的,而是排在中等或偏下时,难道我们自己不努力吗?

难道我们没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吗?

不是,而是怎么学也排不到“顶尖”或“好”的行列里。

排不到名列前茅不代表孩子不用功、不努力、不上进、没有学习动力。

只能说明孩子努力了,但学习成绩不够好。

所以,今天,我想和家长重点强调“耐心”这个词。

我常听有家长说,“我鼓励孩子了,但他就是不做,老是不成器。

说什么都没用。

”听这句话,就听出来,家长的耐心还不够。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体验一下,耐心有多重要。

积极心理学有个很好、很有趣的实验,叫做〈不同语境测试〉。

一定会有启发作用。

【实验一】

第一步:

给家长一组词,这些词都是在某情境中,对孩子表达不满意而常用的批评“孩子坏”的词,如:

Stupid愚笨;

Trickster撒谎;

Useless无用;

Disruptive破坏性;Disappointing令人失望

Eccentric古怪;

Nasty讨厌;

Troublesome棘手,等等。

让家长对孩子重复说,如:

你真笨,记什么记不住,这么笨还不抓紧时间背书;

你老是撒谎;养你有什么用;

你老是说了不算,该写作业不写;

你够烦人的,快把我累死了;

你太让我失望了,我看你是没救了;

你老是搞出这么麻烦的事,让老师找家长,搞得我没面子。

每次任选二到三个说,然后家长再说“我希望你做到或完成某事”。

刚开始,孩子听了生气,家长也生气,孩子不想按家长说的做;家长继续说,过一会,孩子就不理家长了(觉得说不过家长,而且孩子知道不能和家长“顶嘴”),或苦着脸勉强做起来,家长一看孩子不理自己了,还拉着脸做事就更生气了,家长这时甚至会用超出我们给出的词去指责孩子。

几个回合过后,孩子要么想扬长而去,要么开始回击家长,家长几乎气爆。

一般在3分钟之间,双方都会很不舒服,谁都不爱理谁,更别提按对方要求做事了。

第二步:

再给家长一组词,是评价“孩子好”的词,

Courageous勇敢

Honorable诚实

Impeccable无缺点的

Lovely令人愉快的

Delightful快乐的

Responsible有责任

Smart聪明的

Self-control自控的

Talented天才的

Unique唯一的

Determined坚强的

Discipline守规矩的

Excellent出色的

Earnest热情的

Neat整洁的

Thankful感恩的

Templecontrolled可以控制脾气的

要求家长将第一步“孩子坏”的词,结合这第二步“孩子好”的词,一起说给孩子听,但是“孩子好”的词要多于“孩子坏”的词,然后才能提出希望孩子做什么,希望孩子做到什么程度。

如果到2分钟,孩子还没有按照家长所要求的去做,2分钟后,要求家长必须全部说“孩子好”的词,而不允许再说“孩子坏”的词,即全部用积极词汇鼓励孩子。

2~3分钟的对话,家长和孩子之间约有十个回合,结果发现,有些家长可以坚持下来,坚持下来的家长,孩子都能愉快接受家长的要求,达到家长所期望的。

有些家长坚持不下来,说到第四五个回合,孩子不答应,或不做,家长就不耐烦了,说“我简直无法和孩子对话了,这孩子老是顶嘴,太不听话了。

这是一个经典实验,主要用于说明语言消极或积极对孩子有没有作用。

如果家长能认识到积极和消极确实有区别,相信家长们会创造性地应用积极语言,不局限在上面这些提供给大家的词语。

说明:

如果家长有了足够的耐心,而且坚持用积极的话鼓励和激励孩子,孩子会变得愉快,会愿意听家长说话,会产生积极的情绪,而积极情绪本身会让孩子产生愿意去做某事的愿望和决心,专业用语是,会激起孩子自愿做某事的动机。

为好记、好看,我用箭头表示积极词语的作用:

家长积极语言→孩子愉快感受→孩子情绪变得积极→孩子愿意去做事。

关于第一点神话,我们小结如下:

1.多说“孩子好”,少说“孩子坏”的话,而且要有足够的耐心

我们展开分析一下。

细细品品“孩子好”的话,能品出味来:

勇敢、诚实、令人愉快的、热情、有责任感、聪明的、有自控力的、天才的、唯一的、坚强的、守规矩的、出色的、整洁的、感恩的,“孩子好”的话,都不仅仅是对目前状态的肯定,而更多地是表达了大人们的一种态度和期望,更多的是包含对孩子的理解、信任和期待,能让孩子感受到,大人对我抱有希望,所以,“孩子好”的话,更多地是指向未来的,有激励和引导的作用。

说“孩子好”的话时,作为家长,情绪上一般比较稳定,心态容易比较积极,对孩子容易耐心,容易相信孩子是可以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的。

而“孩子坏”的词语,更多地是发泄成年人的不满情绪,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和帮助孩子,更没有激励和引导作用。

比如:

“你真够笨的;你老是撒谎;你真没用;你老是破坏纪律,说了不算;你够烦人的,快把我累死了;你太令我失望了;你老是搞出这么麻烦事,让老师找家长”等等,想想,作家长的,我们是不是常说,或在什么情境下总说。

“孩子坏”的词更多地指向过去,是“你曾经怎样”,众所周知,历史不会重来。

所以,“孩子坏”的话常常说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还破坏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

“孩子坏”的话基本都是“情绪话”,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不知大家听到过这句话没有:

“对孩子的不满意,就是对自己的不满意。

”不满意的情绪不等于教育和帮助孩子,二者之间没有丝毫联系,所以,建议家长们,不说或少说类似“孩子坏”的词,而连续去说“孩子好”的词,引导孩子找到符合他们兴趣点和天分的东西,这些东西将会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和学习动机。

今天上午家长群大连女13-百合(394592066)2012-3-158:

14:

13推荐的故事就很有典型性:

【案例】有一个女孩,没考上大学,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学教书。

由于讲不清数学题,不到一周被学生轰下台……

母亲为她擦了擦眼泪,安慰说,满肚子的东西,有人倒得出来,有人倒不出来,没必要为这个伤心,也许有更适合你的事情等着你去做……

后来,她又随本村的伙伴一起外出打工。

不幸的是,她又被老板轰了回来,原因是剪裁衣服的时候,手脚太慢了,质量也过不了关。

母亲对女儿说,手脚总是有快有慢,别人已经干很多年了,而你一直在念书,怎么快得了?

女儿先后当过纺织工,干过市场管理员,做过会计,但无一例外,都半途而废。

然而每次女儿沮丧回来时,母亲总安慰她,从没有抱怨……

三十岁时,女儿凭着一点语言天赋,做了聋哑学校的辅导员。

后来,她又开办了一家残障学校,再后来,她在许多城市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她已经是一个拥有几千万资产的老板了。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儿凑到已经年迈的母亲面前,她想得到一个一直以来想知道的答案。

那就是前些年她连连失败,自己都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是什么原因让母亲对她那么有信心呢?

母亲的回答朴素而简单,她说,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瓜果也不济的话,撒上一些荞麦种子一定能开花,因为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听完母亲的话,女儿落泪了,她明白了,实际上,母亲恒久而不变的信念和爱,就是一粒坚韧的种子;她的奇迹,就是这粒种子执着地生长的奇迹。

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有足够的耐心,对女儿有足够的信心,她的爱伴随女儿一生,她是女儿最好的支持系统,她一直相信女儿非常勤奋,结果,女儿真的在母亲的影响下一直很努力、求上进。

这位母亲是积极语言的典范,她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积极的信念。

所以,人是否努力与成绩好坏没有必然联系。

2.发现孩子的天赋和兴趣点,少给孩子帖“差、坏、不行”的标签。

当孩子处于中等水平,或在班级里成绩处于80%以下时,这些孩子被告知或被认为是“后进生”(被视为是“懒惰”或“愚蠢”的礼貌说法)。

其实,不是这些孩子学业欠佳,而是这些孩子缺少欣赏和被激励。

机会就存在于孩子的天赋中。

当孩子的表现与学校、家长或教育者的期望相冲突时,并不能说明这个孩子就是“懒惰”或“愚蠢”,家长应帮助孩子发现他(她)自己的天赋和兴趣点。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有充分的耐心。

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二个神话有什么问题。

第二个神话:

孩子成为最好的或最好的之一,将来就会有好的前途,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所以,大人们都敦促孩子要成为最好的学生。

在常人眼里,“最好的”学生将进入“最好的”大学,进入了“最好的”的大学,将带给孩子美好的人生。

人们还假设,如果孩子不是一名优秀的、顶尖的学生,这个孩子将不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实际上,我们的假设是错误的。

对孩子来说,成为最好的学生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是:

在学校,B类和C类学生被A类学生管,在工作中,A类和C类学生被B类学生管,在困难时,A类和B类学生向C类学生求助。

说明什么,说明最好的学生不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所谓的差学生也不一定没有好的人生。

去年,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调查,即问学生/孩子们:

老师说什么话,你就会喜欢这个老师?

你最怕老师说什么话,为什么?

结果发现85%的孩子们都说“最怕老师说你太令我失望了!

”。

学生们最喜欢老师说的话是:

我相信你!

而并非是“你最棒”。

“最棒!

”太少了,孩子们说“最棒只有一个”,而老师们相信我,我感到有希望。

“我们很希望老师对我们抱有希望,如果有希望的话,可能我们自己能找到实现希望的方法。

尽管暂时找不到,但我们总会去找。

但如果对我们没希望,我们觉得学起来没意思,甚至有时觉得活着都没意思。

”有些话,居然是学校、班级到处听到的话,却是学生很不喜欢的话。

在家庭中,也同样,很可能是家长天天都在说,却是孩子一直都非常反感的,比如:

我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红烧肉,可你就是学不好。

请问:

红烧肉和学习成绩之间有关系吗?

孩子会说:

那你别做呀。

【案例】这里,我非常感谢家长群中山东李德峰(595244232)2012-3-1521:

45:

00推荐的一个故事,其中兰兰妈妈在面对孩子班级有四个100分,而自己的孩子是98分时,是如何处理的,如何说的。

我给大家提交上来:

芸芸和兰兰住同一小区,两人都上小学一年级,同班同学。

一次数学考试,芸芸和兰兰都得98分。

放学回家后,芸芸兴奋地告诉妈妈:

“妈妈,我数学考了98分。

”妈妈正在炒菜,心不在焉地问:

“你们班几个考100分的?

”芸芸愣了一下,小声说:

“四个。

”“那你高兴什么呀?

下次要考100分,知道吗?

”“知道了。

”芸芸应声,垂头丧气地悄悄走出厨房。

兰兰告诉妈妈这个消息时,妈妈也在做饭。

听了女儿的汇报,妈妈转过身问:

“你说什么?

”兰兰似乎被吓了一跳,怯怯地说:

“我数学考了98分。

”妈妈笑得特别灿烂,开心地说:

“兰兰,你真棒,真优秀,刚上一年级就考得这么好。

妈妈今晚加几个菜庆祝一下。

”“我们班有四个同学考了100分呢,我下次一定要考100分。

”兰兰信心十足地向妈妈保证。

同样是“下次要考100分”,芸芸是在妈妈的呵斥声中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应的,兰兰则是在妈妈的赞赏下产生了自觉动力和愿望。

得到激励与成功,会变得主动,得到打击与失败,会变得被动,与成人相比,孩子更是如此。

因此,要学会告诉孩子:

“相信你是最棒的。

故事的前面部分非常有教育意义和激励作用。

只是最后一句话,进了教育的误区,进了美丽但错误的神话——你是最棒的。

兰兰妈妈说“相信你”说得好,与我们调查和结果一致,是孩子或学生最希望听到的,这是最激励孩子们的话语,对孩子抱有信心。

但“最棒的”在当时情境中,可能有激励作用,但从孩子人生发展角度看,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正确看待自己,小学一年级还尚可这么说,但再高几个年级,不但没有了激励作用,反而会给孩子带来无穷无尽的压力和烦恼,孩子们说,老师(也包括家长)对我有希望让我感到有动力,而“最棒”不一定是动力,相反会让我们感到更多的压力。

因为我们觉得,如果我不棒了,老师(包括家长)可能就不喜欢我了,可我们不可能总是那么棒啊。

孩子们说“最棒”只有几个,我很难成为“最棒”,所以,不希望家长和老师们期待我们最棒(优秀),我们太难做到了,而且今天我最棒了,明天可能就是别人最棒了。

所以,“相信你是最棒的”可以改为包括对未来更好引导的话语,如:

相信你会比这次更有进步,相信你会找到更好的方法,相信你会更加自觉地复习和做作业。

【案例】这样的文章常见报端,感人而泣:

因为我爱女儿,所以会想着改掉女儿磨蹭的坏习惯;因为我爱女儿,所以会每天陪着女儿做作业,哪怕女儿认为这是一种监督;因为我爱女儿,所以即使女儿对我心怀怨意,我也愿意……我始终相信,等女儿长大,女儿一定会知道,天下所有的母亲爱孩子的心都是一样的。

终有一天,女儿会读懂母亲,就像现在的我,读懂我的母亲一样。

这段感人的话,有些残酷。

因为要等到女儿为人母,还得等到女儿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时,再大彻大悟,回首感悟:

啊,天啊,30年前,当我小的时候,妈妈是那么地爱我,妈妈为我的付出是那么伟大和无私。

试问:

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在一生中都能感受到父母的爱、父母的耐心、父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孩子的信任,而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就背负着被严厉批评和管教、超高的期望,在几乎感受不到爱的情况下步履艰难地前行?

直到了三四十岁,或年过半百时才感受到父母的爱?

再看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二

情境是:

家长希望孩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是写作业,写完作业再做别的;孩子希望回家后先出去打会儿篮球,打完球再写作业。

第一步:

问家长:

不做作业有多么不好,有哪些不利因素。

家长说:

不能养成好习惯;不能说到做到;打完球累了可能就不想写作业了。

等等。

同时,给了家长一组“孩子坏”的词语,告诉家长可以用。

Stupid愚笨;

Trickster撒谎;

Useless无用;

Disruptive破坏性;

Eccentric古怪;

Nasty讨厌;

Troublesome棘手

然后,看学生能否按家长要求的,一到家就写作业。

结果,只有极少的孩子说可以留在家里做作业,但心情极不愉快;大部分孩子在家长与孩子对话几个回合后,说,就不做,你怎么着。

或说:

行,球我不打了。

虽没出门打球,但也没写作业,而是磨来磨去干别的,因为孩子没心思做作业。

我们问孩子:

家长这么好心地让你学习,他是爱你的,而且你明明知道不做作业有这么不好,为什么不能照着家长说的去做?

孩子答:

没觉出他爱我,我就觉得他烦我,他说这些话让我觉得他们一点都不喜欢我。

他难道不能对我好点吗,有话不能好好说吗?

第二步:

要求家长不再说“不做作业有多么不好”,而是问孩子:

1现在出去打球有什么好处。

2打完球后你要做什么,怎么做。

3那么,是打完球再做作业,还是做完作业,再打球。

4能不能先做作业,再打球。

同时,给家长一组评价“孩子好”的词,在与孩子对话过程中,要应用上。

Courageous勇敢

Honorable诚实

Impeccable无缺点的

Lovely令人愉快的

Delightful快乐的

Responsible有责任

Smart聪明的

Self-control自控的

Talented天才的

Unique唯一的

Determined坚强的

Discipline守规矩的

Excellent出色的

Earnest热情的

Neat整洁的

Thankful感恩的

Templecontrolled可以控制脾气的

结果,孩子自己就描述说,我打完球后将如何做作业,而且愿意把作业做好,认为打球并不担误做作业,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部分学生说:

老妈,好好,你别夸我了,我马上做作业,一会就完,完了我再去打球,你放心吧。

我们问孩子们,家长没讲做作业的好处,你为什么主动说要如何做作业,还要把作业做好。

第一步和第二步,在哪种语言情境下,你更愿意向着家长期望的去做?

你能感受到家长对你的爱吗?

孩子答:

爱不爱我,我一下子说不好,但听了她的这些话,我感到很舒服,觉得我妈特别善解人意,当然她夸我,我愿意按照她说的去做。

我妈愿意听我说打球有什么好处,我当然高兴啦,说明她同意我出去玩。

我玩回来之后,当然一定要把作业写好了。

最后,我们问孩子们,你们在第一步和第二步里,父母的哪种语言情境能让你更愉快、更愿意主动地学习、学习效率会更高些。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当然是第二种,我妈要是那么说话,我们之间根本不会再有争执。

听听,同样是妈妈和孩子,她们之间只是改变了说话的几个词,而其他都没有改变,可结果却那么不同……

第二个神话的小结:

让孩子成为“最好”“最棒”,不是我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标,而让孩子变得主动做事,在做事中能找到适宜方法,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拥有幸福生活,能体会到家长的爱和家庭的温暖,才是我们的期望。

1.积极语言层次,请家长们试用

我给大家一个从孩子那里调查上来的,家长最好说哪些话,最好不说哪些话的表格——语言层次,希望对家长们有用。

积极语言层次

积极语言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

大家看,“总说”的话有哪些,我们常说了吗?

应该“多说”的话有哪些,我们是否常对孩子说了呢?

应该“少说”的,我们是老说了吗,应该“不说”的,我们平时说过吗,以后能做到“不说”吗?

尤其是那些“禁说”的,是孩子们根本不能忍受的,而我们说过吗?

什么时候说过?

注意:

“多说”的话,是对孩子的极大肯定,“总说”的话,是对孩子未来积极的指引,而“少说”“不说”“禁说”,都是没用、没意义的话,一方面降低孩子的自尊,一方面剥夺孩子应该得到的爱。

看语言多么重要,消极语言很有杀伤力,积极语言很有影响力。

【案例】在这里,我也回应一位家长提交的情境:

开学时孩子学习好是孩子自己有学好的要求,但因为我不会表扬,也不知道该怎么表扬,导致她后续动力不足,不知不觉滑下来。

有时候我也觉得孩子做得不错,甚至有一些超出我想象的表现,但一般也就说:

很好,不错,加油!

所以我很想学习怎样鼓励孩子。

不知这位家长在不在,如果在的话,上表中的语言,你不妨一试,如:

我同意你的思路,我欣赏你的想法,我尊重你的观点,我期待你会做得更好,我相信你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我理解你的意思,你说的是有道理的,你这个做法很有新意,相信你这么做一定会有收获,我对你很有希望,看样子你确实有提高,出现这个错误(或问题)是有原因的,我们看看怎么改正更好。

【案例】另外,班主任群中,山东高数赵敏(879096041)2012-3-1519:

02:

01也推荐了一个故事,有趣也很有意义:

一个画家,在完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后,不小心将一滴颜料滴到了画布上。

这时,他拿起笔,刷刷几下,一只漂亮的小鸟诞生了。

做家长的,做老师的,就要像这位画家一样,把有缺点的孩子变成好孩子。

这个分享会让人感受到,人人都会有缺点,只是看你如何对待缺点,是把缺点无限放大,还是把缺点变成优点。

2.要对孩子有积极期待,从孩子缺点和不足中挖掘出孩子优点和潜能,激发孩子积极情绪

家长对孩子要有积极的期待,即使在某个时间、某个阶段,可能会出现问题,但我们要用积极语言去激发孩子的积极情绪,有了积极的情绪孩子便有了好心情、好状态,父母和孩子之间能够很快进入愉快沟通、相互配合氛围之中,也很容易达成共识。

积极语言群中的北京-赵广忠(345509211)2012-3-161:

44:

37的观点很好:

积极语言是人的主观行为,是想不想的问题,而不是能不能的问题。

在这里,我希望家长们试着应用上表中语言层次里“总说”和“多说”的话。

而那些经常否定孩子想法和行为、降低孩子自尊、剥夺孩子爱的话,要少说、不说、禁说。

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孩子才能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案例】昨天,我还收到一位家长提交的案例,看到这个情境时,我就很高兴。

情境是这样的:

儿子上高二,今天月考比上次进步了十名,刚儿子发短信来报喜,我该怎么回信息表扬他,才能更加提高他学习的信心呢?

说明这位家长对孩子是有积极期待的,而不是想:

才进步十名有什么了不起,还有比你更强的呢,你怎么和不跟前三名比?

要问如何说能进一步激发儿子的信心,建议,也可参照上面案例中的提示,或表中总说、多说的层次,这些词语(积极语言)都能激发孩子自觉动机和自觉行为,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