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简化笔记上.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7662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31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简化笔记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流行病学简化笔记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流行病学简化笔记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流行病学简化笔记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流行病学简化笔记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简化笔记上.docx

《流行病学简化笔记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简化笔记上.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流行病学简化笔记上.docx

流行病学简化笔记上

第一章绪论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世纪全球公共卫生的十大成就表达在疫苗、平安工作场所、平安和健康的饮食、机动车平安、传染病控制、降低心脑血管病死亡、方案生育、吸烟危害、母婴保健、饮水加氟这十个领域。

第一节流行病学简史

一、流行病学开展史

(一)学科形成前期时段:

学科形成前期指自人类文明史以来至18世纪。

特点:

学科尚未形成,相关的一些概念、观察的现象及采取的措施已构成学科的“雏形〞。

事例:

1.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

空气、水及地点?

是全世界最早的关于自然环境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系统表述,而流行一词在他的著作中出现。

而“疫〞、“时疫〞、“疫疠〞在我国几乎是同时代出现文字记载。

2.15世纪中叶,意大利威尼斯开始出现原始的海港检疫法规,是世界最早的检疫。

而我国在隋朝就开设了“疠人坊〞以隔离麻风病人。

这是传染病隔离、检疫的早期实践。

3.1662年英国的葛郎特(JohnGraunt)首次进行死亡分布及规律性研究,并创制了第一张寿命表;提出了设立比拟组的思想。

其奉献在于将统计学引入流行病学领域。

(二)学科形成期:

时段:

学科形成期是指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特点:

工业革命,人们聚居于城市为传染病的大面积流行提供了可能,传染病的肆虐促使学科的诞生。

事件:

1.1747年英国海军外科医生詹姆士⋅林德(JamesLind)建立了一种坏血病病因假说。

并进行比照治疗试验,开创了流行病学临床试验的先河。

2.1796年英国医生琴纳(Jenner)创造了接种牛痘以预防天花,为传染病的控制开创了主动免疫的先河。

3.18世纪法国路易斯(PCALouis)被喻为现代流行病学先驱之一。

通过比照观察,探索放血疗法对炎症性疾病的疗效,利用寿命表对结核病的遗传作用进行了研究。

后又与英国统计总监法尔(WilliamFarr)在英国首创了人口和死亡的常规资料收集,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如标化死亡率、人年、剂量反响关系等。

使他们成为生命统计的先驱,也为流行病学的定量研究、比照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根底。

1850年全世界第一个流行病学学会“英国伦敦流行病学学会〞成立,标志着流行病学学科的形成。

同年,伦敦流行病学中心成立,负责霍乱流行的医学信息发布,标志着以传染病控制为主的流行病学诞生了。

4.1848-1854年英国著名内科医生约翰斯诺(JohnSnow)针对伦敦霍乱的流行,创造性地使用了病例分布的标点地图法,首次提出了“霍乱是介水传播〞的著名科学论断,并通过干预成功地控制了进一步流行,成为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分析与控制的经典实例。

当时疾病病因有毒气(瘴气)理论和传染(细菌)两大理论,斯诺医师的霍乱研究彻底否认了瘴气理论。

(三)学科开展期:

时段: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起至今,又称为现代流行病学(modernepidemiology)时期。

特点是:

(1)从研究传染病扩大为研究所有疾病和健康问题;

(2)研究方法由传统的调查分析扩展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分析方法不断完善,分析手段更加先进;(3)研究从“流行〞开展为“分布〞,动静态结合,由三环节两因素开展为社会行为因素;(4)分枝学科不断涌现,使流行病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按目前国际流行病学界比拟公认的分类方法,现代流行病学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46年到20世纪(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

、创造了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研究方法,包括危险度的估计方法。

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实例当属英国的Doll和Hill的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生活方式的研究领域。

其次就是美国的弗明汉(Framingham)心血管病研究,通过对同一批人群的长期随访观察,以分析心血管病及其影响因素。

2、流行病学方法及病因学研究得到长足开展。

1951年康费尔德(Cornfield)提出了相对危险度、比值比等影响深远的测量指标,1959年Mentel和Haenszel提出了著名的分层分析法,成为迄今为止被引用最多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3、传染病方面,1954年开展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现场试验证实了疫苗的保护效果,并为人类最终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奠定了根底。

第二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

流行病学分析方法长足开展的时期,包括混杂和偏倚的区分,交互作用以及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实用性开展。

如1979年Sackett总结了35种潜在的偏倚,Miettien于1985年进一步将其分为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三大类。

第一个多变量模型由康费尔德(Cornfield)在弗明汉心血管病研究中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成为流行病学时髦的分析手段。

1983年Last出版了第一本流行病学辞典。

第三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

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更新理念和模式,不断推出新的分支学科,扩大流行病学应用领域的时期。

微观上,与分子生物学的交叉形成分子流行病学,第一本专著于1993年问世。

宏观上,强调从分子、个体和社会多个水平,以及历史、现在与未来多个维度研究疾病与健康相关问题,提出生态流行病学(eco-epidemiology)模式。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系统总结证据,优胜劣汰,基于当前最正确的研究成果来制定临床和预防决策迫在眉睫,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和循证保健(evidence-basedhealthcare)成为世纪交替时一场震惊医学界的革命。

二、我国流行病学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流行病学比拟落后,工作不具规模也不够系统,但个别工作卓越。

如伍连德博士(1879~1960年)参与东北和华北两次鼠疫的较大流行的调查防制工作,发现了肺鼠疫及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而在东北流行,还在中国首次发现旱獭是鼠疫的主要贮存宿主。

他还是本世纪初期我国霍乱防制工作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对海港检疫工作奉献尤大。

堪称为我国流行病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1911年4月在沈阳召开国际鼠疫会议上伍连德博士荣任主席。

他还是1937年成立的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学会的第一任会长。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制定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先后成立了各级卫生防疫、寄生虫病防制、地方病防制等机构;大面积使用多种疫苗;公布了“传染病管理方法〞;医学院校设立了卫生系;全国范围内建立研究机构。

几年的努力,在全国根本上消灭和控制了血吸虫病等五大寄生虫病;消灭了天花和古典型霍乱;控制了人间鼠疫;在全国范围内根本消灭了性病;降低了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

后来,防疫战线在防制麻疹、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流脑、乙型脑炎、病毒性肝炎、肾病综合症出血热等方面取得卓越的成绩。

我国流行病学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的苏德隆教授(1906~1985年),参与了国家对血吸虫病和霍乱的防制研究,1972年查明上海皮炎大流行是由桑毛虫引起。

晚年他将研究方向转向肝癌,提出肝癌很可能与饮用水质有关。

另一位流行病学先驱者和奠基人何观清教授(1911~1995年),通过调查发现中华白蛉是我国黑热病的传播媒介;否认痢疾噬菌体对痢疾的预防作用;证明鼠脑制成的乙脑疫苗有严重不良反响;70年代率先建立以急性传染病为主的全国疾病监测网等。

20世纪70年代以后,加强了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吸收了先进的流行病学知识和方法,使我国流行病学研究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开展。

20年来,我国对慢性病如肿瘤、高血压、冠心病、结核病、糖尿病及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取得了可观的基线数据资料。

在此根底上,又开展了胃癌、食管癌、肝癌、宫颈癌和高血压等病的病因和防治研究,得到了国际上的好评。

198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防疫工作在以往巨大成绩的根底上纳入法制轨道。

80年代初,卫生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合作,实行了儿童免疫扩大规划(EPI),城市和农村分两期到达85%的接种率。

进一步完成了消灭和控制传染病的任务。

2003年5月9日我国公布施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明确指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标志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第二节流行病学的定义

一、流行病学定义的演变

1931年:

英国Stallybrass“流行病学是关于传染病的的主要原因、传播蔓延以及预防的学科〞。

1970年:

MacMahon: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类疾病的分布及决定疾病频率的决定因子的科学〞;1980年:

Lilienfeld: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群体中疾病之表现形式(表型)及影响这些表型的因素〞;1983年:

Last主编的?

流行病学辞典?

“流行病学研究在人群中与健康有关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及决定因素,以及应用这些研究以维持和促进健康的问题〞。

教材定义:

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随着研究内容突破疾病和健康,“疾病与健康状况〞常被笼统“卫生相关事件〞代替。

二、现代流行病学定义的铨释

(一)流行病学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

研究内容从以传染病为主扩大到全面的疾病和健康状态,包括了疾病、伤害和健康三个层次。

疾病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和非传染性疾病等一切疾病。

伤害包括意外、残疾、智障和身心损害等。

健康指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各方面均处于完好状态,而不只是无病或虚弱。

(二)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揭示现象〞,即揭示流行(主要是传染病)或分布(其它疾病、伤害与健康)的现象。

第二阶段为“找出原因〞,即从分析现象入手找出流行与分布的规律与原因。

第三阶段为“提供措施〞,即合理利用前两阶段的结果,导出预防或处置的策略与措施。

(三)流行病学工作深度的三个范畴:

“揭示现象〞时,开展描述性工作,即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来实现。

“找出原因〞,借助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来检验或验证所提出的病因假说。

“提供措施〞,并进一步确证措施的有效性,这要用实验流行病学的工作来完成。

三个范畴的工作是由浅入深,依序步步推进。

(四)流行病学研究的三种根本方法:

从方法学看,有历史法、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思维的逻辑推理等。

但流行病学那么以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为其根本,其中尤以观察法为最重要。

(五)流行病学的三大要素:

独立的学科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有自己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学科又必须到特定范围内去发挥其作用。

流行病学的内容和任务前面已作了交代,而全部流行病学内涵那么可概括成原理、方法和应用三局部。

第三节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

一、根本原理

根本原理如下:

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分布的原理,其中包括疾病的流行现象;疾病的发病过程,其中涵盖了机体的感染过程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疾病的生态学;病因论,特别是多因论;病因推断的原那么;疾病防制的原那么和策略,其中包括:

疾病的三级预防;疾病开展的数学模型等等。

二、实际应用

(一)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预防包括无病时预防使其不发生,发生后使其得到控制或减少直至消除。

这在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预防较明显。

预防分为策略和措施两类。

前者是方针,属于战略性和全局性的。

后者是具体手段,是战术性和附属性的。

随着健康流行病学出现,使现代流行病学各方面的理解和扩展至健康状态。

(二)疾病的监测:

是长期地、连续地在一个地区范围内收集并分析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以判断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开展趋势,并评价预防对策的效果或决定是否修改已制定的预防对策。

(三)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

透彻了解疾病发生、多发或流行的原因才能更好地防制乃至消灭某一疾病。

有时,真正的病因尚未完全说明,诸多危险因素已被开掘出来。

(四)疾病的自然史:

该应用是通过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开展规律,以进一步应用于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疾病在个体中有一个自然开展过程,如亚临床期、病症早期、病症明显期、病症缓解期、恢复期。

在传染病中有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极期、恢复期。

这是个体的疾病自然史。

疾病在人群中也有其自然发生的规律,称为人群的疾病自然史,简称疾病自然史。

(五)疾病防制的效果评价:

涉及到防制疾病效果的最终判断。

如观察儿童接种某种疫苗后,是否阻止了相应疾病的发生,可用实验流行病学的方法比拟受试儿童和对照儿童的发病情况。

又如考察一种新药是否有疗效,除在医院临床实践中短期观察外,还需在大规模的社区人群中长期观察才能作定论。

类似的评价也用于卫生工作或卫生措施效果的评价。

第一、二项可看作是经常性的流行病学实践,直接参与防制疾病与促进健康;第三、四项可看作流行病学的深入研究,以期从根本上防治疾病与促进健康;第五项应用那么是流行病学特殊的功能,用于评估防治疾病与促进健康以及卫生工作的最终效果。

第四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采用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又以观察法和实验法为主。

观察法按是否有事先设立的对照组又可进一步分为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按设计类型可分为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和理论流行病学四类,每种类型又包括多种研究设计。

描述流行病学主要是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起到揭示现象、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的作用,即提出假设。

而分析流行病学主要是检验或验证科研的假设。

实验流行病学那么用于证实或确证假设。

 

 

{}

 

 

 

 

 

 

 

 

 

 

 第五节流行病学特征

1.群体特征: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的疾病现象与健康状态,即从人群各种分布现象入手,不是考虑个人的患病与治疗问题。

分析资料和采取措施时,也要看生活习惯、社会经历、经济条件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2.比照的特征:

比照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

只有通过比照调查、比照分析,才能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或线索。

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

多使用频率指标,流行病学工作要求数量,而且是足够而合理的大数量,

4.社会医学的特征:

人群健康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疾病的发生不仅同人体的内环境有关,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在研究时,应全面考察研究对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

5.预防为主的特征:

与临床医学不同的是,它面向整个人群,着眼于疾病的预防,保护人群健康。

6.开展的特征:

纵观流行病学的历史不同时期的主要卫生问题,流行病学的定义、任务是不断开展的,研究方法不断完善,尤其是流行病学科不断从其他学科的开展中汲取养分,产生了许多新分支。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疾病的分布是指通过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开展和消退的表现,它可通过了解疾病在不同人群、地区和时间的分布特征来探索疾病的病因及预防疾病。

这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和根底。

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

1.它是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和探索疾病病因的根底。

2.通过对疾病分布的描述,认识疾病流行的根本特征,是临床诊断很有价值的重要信息。

3.对疾病分布规律和决定因素的分析有助于为合理地制订疾病的防制、保健对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节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一、率和比

1.率:

指在某一确定人群中某些事件发生的频率。

一个率由分子(发生数)、分母(可能发生的总数)、事件发生的特定时间和乘数组成。

大多数率是构成比,分子是分母的一局部,分子和分母代表的应该是同一人群。

如果分子被限定在某一年龄、性别或种族组内,分母也应该有同样的限定。

2.比:

是两个变量的数值之商,表示分子和分母之间的数量关系。

率是比,但比不一定是率。

3.比例:

是表示同一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分子和分母的单位相同,而且分子包含与分母之中。

常用P=a/a+b表示。

有两类,一、反映事物静止状态内部构成成分占全体的比重,也称构成比例,二、与动态的发生变化概率密切相关的发生频率比例,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变化者占全体的比例。

4.率和发生比例都是用来描述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指标。

区别是前者可以取任何值,是反映动态过程的一个参数,而后者取值仅在0到1之间,是变量在一定期间内发生变化的概率。

两者既不相同又互相联系。

二、发病指标

(一)发病率(incidencerate):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K=100%,1000/千,或10000/万〕。

观察时间多以年表示。

分子与分母确实定:

分子是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

假设在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可屡次患病时,那么应分别计为新发病例数。

分母中所规定的暴露人口是指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

发病率可按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分别计算,此即发病专率。

应用:

用作描述疾病的分布,通过比拟不同人群的某病发病率来帮助确定可能的病因,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说,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发病率的准确性取决于疾病报告,登记制度以及诊断的正确。

(二)罹患率:

通常多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也是人群新病例数的指标。

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为单位。

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流行情况。

其优点是可以根据暴露程度精确的测量发病机率。

(三)患病率(prevalencerate):

也称现患率。

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可按观察时间的不同分为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的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K和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数)⨯K。

K=100%,1000/千,或10000/万。

期间患病率实际上等于某一特定期间开始时患病率加上该期间内的发病率。

1.患病率的影响因素:

(1)影响升高的因素:

①病程延长,②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③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高),④病例迁入,⑤健康者迁出,⑥易感者迁入,⑦诊断水平提高,⑧报告率提高。

(2)影响降低的因素:

①病程缩短,②病死率高,③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④健康者迁入,⑤病例迁出,⑥治愈率提高。

2.患病率取决于发病率和病程。

患病率的变化反映出发病率的变化或疾病结果的变化或两者兼有。

患病率水平(所有病例)随着发病率(新病例)增高而增高,并随着疾病恢复的加速或死亡的加速而下降。

某地某病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率⨯病程,即:

P=ID。

3.应用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

如冠心病、肺结核等。

可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医疗质量的评估和医疗费用的投入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四)感染率(infectionrate):

是指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感染率=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K,K=100%。

感染率常用于研究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和分析防治工作的效果,估计某病的流行势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特别是对隐性感染、病原携带及轻型和不典型病例的调查较为有用。

如乙型肝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结核、寄生虫等。

(五)续发率(secondaryattackrate,SAR):

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续发率=一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100%。

多指在一个家庭内、病房、集体宿舍、托儿所、幼儿园班组中第一个病例发生后,在该病最短与最长潜伏期之间出现的病例称续发病例。

有时称二代病例。

计算时,须将原发病例从分子及分母中去除。

对那些在同一家庭中来自家庭外感染或短于最短潜伏期、或长于最长潜伏期者均不应计入原发病例。

续发率可用于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包括不同条件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如年龄、性别、家庭中儿童数、家庭人口数、经济条件等)及评价卫生防疫措施的效果(如对免疫接种、隔离、消毒等措施的评价)。

三、死亡指标

(一)死亡率(motalityrate):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其分子为死亡人数,分母为发生死亡事件的总人口数(通常为年中人口数)。

常以年为单位。

死亡率=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同期平均人口数⨯K,K=100%,1000/千,或10000/万。

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称死亡粗率(crudedeathrate)。

按不同特征如:

年龄、性别、职业及病因等分别计算,即死亡专率。

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既可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的水平,也可为该地区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死亡专率可提供某病死亡在人群、时间、地区上的变化的信息。

用于探讨病因和评价防治措施。

(二)病死率(fatalityrate):

是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病死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某病的病人数⨯K,K=100%。

如果某病处于稳定状态时:

病死率=某病死亡率/某病发病率⨯K,K=100%。

病死率可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可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多用于急性传染病,较少用于慢性病。

医疗设备好,规模较大的医院接受危重型病人比拟小的医院要多,病死率可能高于小医院。

所以病死率评价不同医院医疗水平,要注意可比性。

(三)生存率(survivalrate):

是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患某病的人中,经假设干年随访(通常为1、3、5年)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生存率=随访满n年尚存活的病例数/随访满n年的病例数×100%。

生存率反映疾病对生命的危害程度,用于评价某些病程较长疾病的远期疗效。

在慢性病、癌、心血管疾病、结核病等的研究中常常应用。

(四)累积死亡率(cumulativemortalityrate)指在一定时间内死亡人数占某确定人群中的比。

为了说明在某一年龄以前死于恶性肿瘤的累积概率的大小,有时可由各年龄死亡率相加获得。

多用百分率来表示。

四、残疾失能指标

(一)病残率:

某一人群中,在一定期间内每百(或千、万、十万)人中实际存在的病残人数。

即是指通过询问调查或健康检查,确诊的病残人数与调查人数之比。

病残率=病残人数/调查人数⨯K,K=100%,1000/千。

(二)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yearsoflifelost,PYLL):

是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

即是指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潜在减寿年数是人群中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

也是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可用于衡量某种死因对一定年龄组人群的危害程度。

即可反映出对各年龄组人群的危害大小。

为确定不同年龄组重点疾病提供了科学手段。

计算公式E

PYLL=∑aidi

i=1

潜在减寿年数是在考虑死亡数量的根底上,以期望寿命为基准,进一步衡量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强调了早亡对健康的损害。

用潜在减寿年数来评价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程度,可消除死亡者年龄构成的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的影响。

该项指标可用来计算不同疾病或不同年龄组死者总的减寿年数。

式中:

e—预期寿命(岁),i-年龄组(通常计算其年龄组中值)ai-剩余年龄,

ai=e-(i+0.5),其意义为:

当死亡发生于某年龄(组)时,至活到e岁时,还剩余的年龄。

由于死亡年龄通常以上一个生日计算,所以尚应加上一个平均值0.5岁。

di-某年龄组的死亡人数

用途:

(1)计算每个病因引起的寿命减少年数,并比拟各种不同原因所致的寿命减少年数。

(2)将某一地区(县)和另一标准地区(或省)相比拟。

(3)在卫生事业管理中,筛选确定重点卫生问题或重点疾病时,潜在减寿年数是一个很有用的指标,同时也适用于防治措施效果的评价和卫生政策的分析。

(三)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DALY):

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