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上第七到第八单元教案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7355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上第七到第八单元教案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6上第七到第八单元教案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6上第七到第八单元教案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6上第七到第八单元教案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6上第七到第八单元教案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上第七到第八单元教案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docx

《6上第七到第八单元教案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上第七到第八单元教案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上第七到第八单元教案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docx

6上第七到第八单元教案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

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

内容

扇形统计图的认识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信息。

重点

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

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课时

1课时

教学

准备

 课件 

一、导入

出示情境图,师生谈话,现场调查:

平时你喜欢什么运动项目?

我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不能很好地表示出这些情况?

二、处理数据,引入新知

1、观察六

(一)同学喜欢项目的统计表,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   

足球

跳绳 

踢毽

其他

人 数

12

8

5

6

9

2、提出问题:

(1)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2)你能算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多少吗?

学生独立计算出百分比,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项目

乒乓球   

足球

跳绳 

踢毽

其他

人数

12

8

5

6

9

百分比

(3)这个统计表中的数据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表示人数、百分比的条形统计图,讨论后留下表示百分比条形统计图。

3、引导学生思考:

这些百分数加起来是多少?

能否有一种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各部份占总体百分比的关系呢?

这样的统计图用什么图来表示比较恰当?

三、体验过程,学习新知

1、在学习猜想的基础上引入新课:

扇形统计图。

2、完善扇形统计图。

3、经历扇形统计图生成过程。

4、观察扇形统计图并思考:

图中整个圆表示什么?

各个扇形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5、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四、练习巩固,内化新知

   1、完成教科书第97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2、3、4题

五、回顾小结,拓展新知

 

板书设计

教后随记

 

内容

选择合适的扇形统计图

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重点

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合理选择用不同统计图来未表述。

难点

熟练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准备

 课件 

一、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名称

优点

条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

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趋势

扇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

下面几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

(1)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2)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3)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1)小题

(1)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

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图

  

   

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变化。

折线统计图更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

(2)小题

(2)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这题给出了各种树木占树木总量的百分比,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都可以表示出这些信息。

但用扇形统计图更能直观地看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第(3)小题

(3)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这题给出了各种树木的数量,只能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为什么不能用其他的统计图?

三、运用知识

1.在林业科学里,通常根据乔木生长期的长短将乔木分成不同的类型。

下面是我国乔木林各龄组的面积构成情况。

以上信息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描述?

哪种更直观些?

四、练习巩固,内化新知

   1、完成教科书第99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5、6、7、8题

板书设计

教后随记

 

内容

节约用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材料收集、整理交流和表达,培养学生观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重点

水龙头滴水速度的测算及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难点

运用所测量的数据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应用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准备

 课件

一、创设情境

激发节约用水的欲望。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水,水无处不在,但人类的浪费,导致环境恶化,因为缺水,导致大片良田干涸,产量减少;因为缺水,人们的日常饮用水受到严重威胁。

当我们看到这些情景时,我们是否感觉到心情沉重难过,我们需要怎样做呢:

“节约用水”(板书课题)。

二、问题讨论,明白道理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不少有关水资源的资料,谁愿意给大家分享你收集到的信息,并说明资料来源。

师:

其实教材也为我们提供了非常简洁的有关水资源信息片段

2、阅读资料P105页(阅读宝贵的水资源片段,了解我国及地球上水资源状况)

阅读任务:

(1)用笔勾出相关的统计数据,展示相关的统计数据)。

(2)说出你阅读此片段的感想。

3、交流学习结果,板书:

2300立方米、1/4、121位

(师:

看了这些数据和你收集到的信息,你有什么感受呢?

)-----水资源缺乏

三、参与活动,亲身体验

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情况:

水龙头坏了或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往外流,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师:

课前请同学们做了一个水龙头1分钟漏水试验,老师为你们每人都测量了一分钟的漏水量,我们一起来看看全班同学的试验结果!

1、展示研究成果。

(师问:

每个水龙头漏水速度一样吗?

怎样才能表示全班同学调查到的水龙头漏水的一般水平呢?

生完成统计表,用平均数还是用中位数?

)(一分钟大约滴水?

毫升)(板书:

中位数、1分钟50ml)

师:

虽然一个漏水龙头一分钟的漏水量不多,但如果不加以注意的控制,一小时、一天、一年浪费水的量是很可观的。

2、计算统计,交流感想。

(1)师:

根据上面的滴水速度,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平均一个漏水水龙头漏水情况统计表

时间

1分钟

1小时

一天

1年(365天)

水量(升)

 

 

 

 

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升水?

(如果1立方米约重1吨)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吨水?

(2.628升=2.628吨)要求学生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约为3吨

(2)在统计表中选择恰当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和统计图中的数据发现,滴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滴水量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板书:

滴水量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3、解决问题

P106页第3题。

(运用调查的和计算出来的数据解决问题)

4、周围有那些浪费水的现象?

你能算出一年全国家庭大约要浪费多少吨水吗?

(老师提供信息①全国大约有1.5亿个家庭,②平均每个家庭有一个水龙头漏水,然后结合前面已得到的结果算一算全国的家庭一年大约浪费多少吨水)

四、解决问题,提出方案

1、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到节约用水?

(生说说收集到的节约用水的资料)

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节约用水的措施。

有以下几种方法:

1、节水为荣——随时关紧水龙头;

2、一水多用——充分利用每一滴水如

(1)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

(2)家中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它完全可以保证冲厕所需要的水量。

(3)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去油又节水。

(4)养鱼的水浇花,能促进花木生长;

3、阻止滴漏——检查维修水龙头;

4、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

5、少用洗涤剂——减少水污染;

6、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7、积极宣传——让每个人都投入到节水的“战斗”中

当然,这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这些方法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

2、节水倡议(生齐读: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8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

内容

数与形一:

等差数列之和与正方形数的关系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帮助学生借助“形”来直观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体会有时“形”与“数”能互相解释,并能借助“形”解决一些与“数”有关的问题

重点

借助“形”(面积模型、线段图、直角坐标系等)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难点

让学生体会极限思想。

课时

教学

准备

一、复习导入

计算出结果

1+3=()

1+3+5=()

1+3+5+7=()

1+3+5+7+9+11+13+15+17+19=()

二、探究新知

观察一下,上面的图和下面的算式有什么关系?

把算式补充完整。

我发现,1、算式左边的加数是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正好是每行或每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2、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和正好是这串数个数的平方。

三、运用知识

1.你能利用规律直接写一写吗?

1+3+5+7=()

1+3+5+7+9+11+13=()

1+3+5+7+9+11+13+15+17=(   )

2.请根据例1的结论算一算。

1+3+5+7+5+3+1=()

可以看成两部分:

1+3+5+7=42

5+3+1=32

42+32=25

2.请根据例1的结论算一算。

1+3+5+7+9+11+13+11+9+7+5+3+1=()

3.下面每个图中最外圈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照这样画下去,第5个图形最外圈有()个小正方形。

四、布置作业

作业:

第108页做一做,第2题。

第109页练习二十二,第2题。

板书设计

教后随记

内容

数与形二:

求等比数列之和

第2课时

调整或修改栏

教学

目标

通过图形直观的表征,让学生更加清晰求的都是同一个阴影部分的面积。

从而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接近1,感悟极限思想。

重点

培养学生利用图形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难点

重视利用图形来分析题意,理清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准备

一、复习导入

计算出结果。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计算

从第二个数开始,每个数是前一个数的 

我一个一个加下去看看,答案好像有点规律。

加下去,等号右边的分数越来越接近于1。

可以画个图来帮助思考。

用一个圆或一条线段来表示“1”。

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分数不断加下去,总和就是1。

2、渗透极限思想。

如果不停地加下去,

1.猜一猜“和”是多少?

2.请用“形”来解释这个结果。

3.反馈:

如果不停地加下去,空白部分会怎么样?

的结果怎么样?

(无限接近1。

三、运用知识

你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吗?

我是这样想的

  

 

  所以原式的结果是1。

四、布置作业

作业:

第110页练习二十二,第3题、第4题、第5题。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