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全优课堂》高考生物一轮必修1 第3单元 第1讲 课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7181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全优课堂》高考生物一轮必修1 第3单元 第1讲 课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全优课堂》高考生物一轮必修1 第3单元 第1讲 课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全优课堂》高考生物一轮必修1 第3单元 第1讲 课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全优课堂》高考生物一轮必修1 第3单元 第1讲 课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全优课堂》高考生物一轮必修1 第3单元 第1讲 课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全优课堂》高考生物一轮必修1 第3单元 第1讲 课后.docx

《届《全优课堂》高考生物一轮必修1 第3单元 第1讲 课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全优课堂》高考生物一轮必修1 第3单元 第1讲 课后.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全优课堂》高考生物一轮必修1 第3单元 第1讲 课后.docx

届《全优课堂》高考生物一轮必修1第3单元第1讲课后

必修1 第三单元 第1讲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③凡是活细胞,一般都能产生酶 ④酶都是蛋白质 ⑤有的酶不是蛋白质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在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

A.①②⑤   B.①⑤⑧

C.③⑤⑧   D.①③⑤

【答案】C 

【解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就酶的化学本质而言,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④错误、⑤正确;就酶作用的场所而言,有胞内酶和胞外酶,甚至在生物体外,给予适宜的条件酶也能催化反应的进行。

凡是活细胞一般都能产生酶,①②错误、③正确;就酶的功能而言,酶只在代谢中起催化作用,⑥⑦错误、⑧正确。

2.下图曲线表示在不同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若①表示加酶的反应,②表示加无机催化剂的反应,则BC段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

B.若①表示加酶的反应,②表示不加催化剂的反应,则BC段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

C.若①表示加无机催化剂的反应,则①表示加酶反应时B点上移

D.若①表示加酶的反应,②表示不加催化剂的反应,则该图可表明酶的高效性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若①表示加酶的反应,②表示加无机催化剂的反应,则BC段表示酶比无机催化剂多降低的活化能。

若①表示加酶的反应,②表示不加催化剂的反应,则BC段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

若①表示加无机催化剂的反应,加酶反应时B点下移。

若①表示加酶的反应,②表示不加催化剂的反应,则该图可表明酶具有催化作用,而不能表明酶具有高效性。

3.(2017年湖南邵阳二模)右图中曲线1是一定量的淀粉在淀粉酶(处于最适pH)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物的相对含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

若在P点加入不同的物质,曲线的变化趋势如甲、乙、丙、丁所示,则甲、乙、丙、丁加入的物质分别是(  )

①醋酸 ②淀粉 ③淀粉酶 ④BaSO4(重金属,能使酶瞬间失去活性)

A.③②④①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③④②①

【答案】B 

【解析】题图中的曲线1是一定量的淀粉在淀粉酶(处于最适pH)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物的相对含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若在P点加入醋酸,则该酶所处的pH低于其最适pH,淀粉酶的活性较加入醋酸前降低,催化反应的速率降低,而最终生成物的相对含量不变,其生成物的相对含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与曲线丙相对应;②若在P点加入淀粉,则会使反应底物的量(浓度)增加,酶促反应的速率升高,且最终生成物的相对含量随反应底物的增加而升高,其生成物的相对含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与曲线甲相对应;③若在P点加入淀粉酶,则会使淀粉酶的量(浓度)增加,酶促反应的速率升高,而最终生成物的相对含量不变,其生成物的相对含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与曲线乙相对应;④若在P点加入BaSO4(重金属,能使酶瞬间失去活性),则会使淀粉酶失活而失去催化作用,酶促反应的速率为零,最终生成物的相对含量不再变化(维持在加入BaSO4时的水平),其生成物的相对含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与曲线丁相对应。

4.(2017年辽宁沈阳模拟)下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

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C 

【解析】本实验的因变量是气泡的产生速率,即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温度是自变量,酶的用量是无关变量。

1号与3号、1号与4号中只有一个实验变量不同,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2号在高温下出现气泡的原因是加热使过氧化氢分子得到能量,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

5.下表是关于酶专一性的实验设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步骤

1

2

3

4

5

注入淀粉

溶液

注入蔗糖溶液

注入某种

酶溶液

注入斐林试剂

并水浴加热

观察

现象

试管Ⅰ

2mL

2mL

2mL

A

试管Ⅱ

2mL

2mL

2mL

B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无关变量是底物的用量、反应温度等

B.步骤3只能选用新鲜的淀粉酶

C.若步骤3选用新鲜的淀粉酶,则现象A是产生砖红色沉淀,现象B是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D.该实验还可以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

【答案】C 

【解析】本实验用同种酶催化两种不同的物质来研究酶的专一性,自变量是底物种类,A错误;酶可以选择新鲜的淀粉酶或蔗糖酶,B错误;若选用新鲜的淀粉酶,试管Ⅰ中的淀粉被水解成还原糖,所以现象A是产生砖红色沉淀,现象B是无砖红色沉淀产生,C正确;蔗糖及蔗糖水解产物都不能与碘液发生颜色反应,故用碘液无法判断蔗糖是否被催化水解,D错误。

6.(2017年江苏南京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第一步:

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第二步:

向3支试管内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并振荡试管;第三步:

向3支试管内各滴入2滴新鲜鸡肝研磨液。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H可以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B.温度不会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C.2号和3号试管内产生气泡较多

D.此实验的自变量是过氧化氢溶液

【答案】A 

【解析】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A正确;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B错误;2号试管pH过高,3号试管pH过低,都会降低酶的活性,产生气泡较少,C错误;此实验的自变量是pH,D错误。

7.某研究小组在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下图结果。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Mn2+降低了相应化学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B.Co2+或Mg2+可能导致酶结构的改变使其活性降低

C.不同离子对酶的活性有提高或降低作用

D.该水解酶的用量是实验的无关变量

【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Mn2+只是提高了某水解酶活性,但并不能降低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Co2+或Mg2+可能导致酶结构的改变使某水解酶活性降低;从图中可以看出,有的离子可以提高酶的活性,有的离子可以降低酶的活性;不同金属离子是实验的自变量,该水解酶的活性是实验的因变量,该水解酶的用量是实验的无关变量。

8.(2017年河北邯郸期中)下图中,甲图表示某植物淀粉酶与人的肠淀粉酶活性受pH影响的情况,乙图表示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

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两淀粉酶的活性相同时pH可以不同 ②若pH由中性变为酸性,肠淀粉酶的活性渐渐升高 ③A、B酶活性相同时,温度对酶的影响相同 ④C酶活性的最适温度等于或大于40℃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由图甲可知,植物淀粉酶在达到最适pH之前,人肠淀粉酶在达到最适pH之后,两淀粉酶的pH不同但活性可相同,①正确;pH由中性变为酸性,肠淀粉酶的活性渐渐降低,②错误;由图乙可知,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酶的活性有所降低,A、B酶活性相同时,温度对酶的影响可能不同,一个为高温,一个为低温,③错误;由于图中C酶的活性一直在上升,所以C酶活性的最适温度等于或大于40℃,④正确。

9.在3支试管中均加入等量的5%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分别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鲜猪肝研磨液、唾液,一段时间内测得底物含量变化如图。

则对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曲线B表示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A与B的对照反映了无机催化剂的专一性特点 ②曲线C表示猪肝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A与C对照反映了酶的专一性特点 ③曲线C与B的对照可以说明酶的高效性 ④曲线A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唾液淀粉酶与该底物不能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A为唾液的催化作用,B为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A与B的对照不能反映无机催化剂的专一性特点,①错误;A为唾液的催化作用,C为猪肝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不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A与C对照反映了酶的专一性特点,②正确;B为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C为猪肝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③正确;A为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由于唾液淀粉酶与该底物不能形成酶底复合物,底物的量没有减少,④正确。

10.(2017年山东泰安一模)图1表示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2表示在最适温度及pH为b时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的积累量随时间的变化。

相关预期正确的是(  )

A.若将pH调整为a,则d点左移,e点下移

B.若将温度升高5℃,则d点右移、e点不移动

C.若将pH先调整为c,再调整回b,则d、e点不移动

D.若增加α淀粉酶的量,则d点左移,e点上移

【答案】B 

【解析】图2中pH条件为最适pH,因此若将pH调整为a,酶活性下降,则d点右移,e点不变,A错误;图2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当温度升高时,酶的活性下降,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但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变,所以e点不变,d点右移,B正确;若将pH先调整为c,则酶活性丧失,因此再调整回b,酶没有催化作用,不会有麦芽糖生成,C错误;若增加α淀粉酶的量,反应速率加快,则d点左移,e点不动,D错误。

11.(2017年河南郑州检测)下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B.B点后,适当升高温度,将出现曲线c所示变化

C.酶量增加一倍,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答案】D 

【解析】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测定的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若温度、pH发生变化,酶促反应速率降低,A、B错误;酶量增加一倍,酶促反应速率上升,但化学平衡点不变,C错误;AB段反应物浓度低,限制了酶促反应速率,D正确。

12.向装有5mL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容器中O2的浓度,得到如图中曲线a(实线)所示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H2O2分解速率呈现由快转慢直到停止的特点

B.在t1时,向容器内再加入2滴新鲜肝脏研磨液,可以得到曲线b所示结果

C.在t1时,向容器内再加入2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可以得到曲线c所示结果

D.在t2时,向容器内再加入5mL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可以得到曲线d所示结果

【答案】C 

【解析】在t1时,向容器内再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提高了反应速率,但没有改变反应底物的量,最终生成的O2量不变,即O2浓度不变,得到曲线b所示结果;在t1时,向容器内再加入FeCl3溶液,没有改变反应底物的量,O2的最终浓度不变,不可能得到曲线c所示结果;在t2时,向容器内再加入H2O2溶液,增加了反应底物的量,O2的最终浓度增加,得到曲线d所示结果。

二、非选择题

13.(2017年湖北武汉模拟)某科研小组对萝卜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研究,研究者将新鲜的萝卜磨碎,过滤制得提取液后,做了两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实验1          实验2

甲            乙

(1)实验1分两组进行,其主要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中,除了图甲所示溶液外,还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2的两次实验温度均保持在30℃,只是第二次实验时萝卜提取液的使用量减半,其余实验操作都相同。

则引起A、B曲线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的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失活的pH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4)由上图可知,在进行酶活性的测定时,可根据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酶活性。

【答案】

(1)酶的高效性(或过氧化氢酶与Fe3+催化效率的高低,合理即可) 过氧化氢溶液

(2)酶含量的不同 (3)≤2,≥11(0~2,11~14)

(4)产物的生成量 底物(反应物)的消耗量

【解析】

(1)从实验1结果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的是H2O2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的高低。

H2O2酶和Fe3+催化的底物是H2O2。

(2)萝卜提取液中含有H2O2酶,提取液的量不同,H2O2酶的含量不同。

(3)过氧化氢的剩余量越少,说明酶的活性越高。

过氧化氢没有分解,说明酶已失活。

(4)在酶促反应中,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和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都能表示酶的活性。

14.(2017年贵州贵阳考试)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麦芽糖,现有两种淀粉酶A与B,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设计实验如下:

Ⅰ.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步骤

组别

1

2

3

4

5

6

7

8

①设置水浴缸温度/℃

20

30

40

50

20

30

40

50

②取8支试管,各加入淀粉溶液(mL),分别保温5min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③分别向8支试管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别保温5min

酶A

酶A

酶A

酶A

酶B

酶B

酶B

酶B

④将同组两支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5min

Ⅱ.实验结果:

图甲是酶A在40℃时测定的麦芽糖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乙是对各组淀粉含量进行检测的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适当降低温度,图甲中P点将向____(填“左”或“右”)移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步骤②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图乙实验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____(填“缩短”“延长”或“不变”)。

(4)根据图乙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单选)。

A.酶A在20℃条件时活性较高

B.酶A的活性大于酶B的活性

C.酶B在40℃条件时活性较高

D.大于50℃条件时,酶A部分失活

【答案】

(1)降低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

(2)右 温度降低会引起酶的活性下降,酶催化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增加

(3)缩短 (4)C

【解析】

(1)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催化作用,其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图乙表明,酶A在40℃以下,随着温度降低,淀粉的剩余量增加,降低温度会降低酶的活性,引起酶促反应速率下降,反应完成所需时间增加,因此麦芽糖的量达到最大时所需的时间延长,故P点向右移动。

(3)酶只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缩短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点(即不能使反应的产物增加);若步骤②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图乙实验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缩短。

(4)由图乙可知,酶A在20℃条件时淀粉含量较多,酶活性相对其他温度时较低,A错误;在20℃~50℃范围内,酶A活性应小于酶B,B错误;酶B在40℃条件时淀粉含量的测量相对值最低,酶B的活性较高,C正确;在20℃~50℃范围内,酶A活性在增强,不能判断50℃以后的趋势,D错误。

15.下表分别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和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的实验结果。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实验一)

分组

甲组

乙组

丙组

①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②可溶性淀粉溶液

5mL

5mL

5mL

③控制温度

0℃

60℃

90℃

④将新鲜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别恒温

⑤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________

注:

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60℃。

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的实验(实验二)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pH

5

6

7

8

9

H2O2溶液完全分解所需时间/秒

300

180

90

192

284

(1)pH在实验一中属于________变量,而在实验二中属于________变量。

(2)实验一中的对照组为________组。

(3)实验一的①②③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步最好选用__________(试剂)测定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实验一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

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预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可在pH为__________之间设置梯度。

(6)该组同学还做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关系的实验。

如图坐标中已根据实验二结果画出D组中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曲线,请你在该坐标图中画出C组中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曲线。

【答案】

(1)无关 自 

(2)乙

(3)先使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达到预设温度后再混合(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碘液 淀粉的剩余量

(4)不科学 因为温度会直接影响H2O2的分解

(5)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约为7,pH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或在pH为5~7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在pH为7~9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 6~8

(6)

【解析】

(1)实验一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pH属于无关变量;而实验二是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自变量是pH。

(2)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已知60℃是淀粉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因此乙组的实验结果是另外两组的参照,故为对照组。

(3)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应该先使酶和底物分别达到预设温度,然后再将底物和酶混合进行反应,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实验一的①②③步骤为错误操作。

淀粉遇碘液变蓝,因此实验一的第⑤步最好选用碘液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越多,说明酶活性越低。

不能用斐林试剂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量,因为斐林试剂需加热才能与还原糖发生显色反应,而加热会影响自变量——温度,进而影响实验结果。

(4)温度会直接影响H2O2的分解,因此实验一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不能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

(5)由实验二的结果可知:

在pH为5~7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在pH为7~9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

在该预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可在pH为6~8之间设置梯度。

(6)C组中酶活性比D组中酶活性高,据此可画出C组中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