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上语文1718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6993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上语文1718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三上语文1718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三上语文1718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三上语文1718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三上语文1718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上语文1718教案.docx

《部编版三上语文1718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上语文1718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三上语文1718教案.docx

部编版三上语文1718教案

目标引导案

设计老师

审核人

于江菱

执教老师

执教时间

课型

新授

序号

学习内容

17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1、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3、会朗诵、背诵《望天门山》这首古诗,会默写。

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天门、楚江、中断、天(通)、至此回(在这里打转)

执教教师修改案

课前预习

读熟古诗

教后反思

 

教师引导、点拨案

(教师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案

(学生活动)

执教教师修改案

一、导入新课。

1.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作为我国悠久文化的宝贵遗产,深受同学的喜欢,最近课余你又收集了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好吗?

2.指名由学生自由背诵古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天门山》。

板书课题。

二、学习古诗。

1、对李白进行简要介绍。

2、第一步:

1).谈谈你对李白的了解。

2).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教师点拨。

第二步:

1.小组合作,利用字典、注释、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

重点词:

天门、楚江、中断、天(通)、至此回(在这里打转)

2.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

全班交流。

3.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大家解决(集体解决)

4.抽学生说说本诗的意思。

教师可做适当讲解。

 

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对李白的了解

 

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点拨案

(教师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案

(学生活动)

执教教师修改案

5.再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描绘的画面。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抽学生上黑板把想到的画面画下来,结合画面讲述。

第三步:

1.再用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能体会多少就体会多少,教师适当点拨)

2.交流。

第四步:

5.再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描绘的画面。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抽学生上黑板把想到的画面画下来,结合画面讲述。

 

小组交流,

再全班交流

 

过关展示案

执教教师修改案

 

课外作业。

1.背诵本古诗。

2.搜集、背诵李白的诗。

 

目标引导案

设计老师

审核人

于江菱

执教老师

执教时间

课型

新授

序号

学习内容

17、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1、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3、会朗诵、背诵这首古诗。

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17、古诗三首

执教教师修改案

课前预习

读熟古诗

教后反思

 

教师引导、点拨案

(教师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案

(学生活动)

执教教师修改案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大家还记得吗?

请大家一起背一背。

2、这节课我们将去领略另一首古诗的迷人风光。

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古诗,在读的同时用铅笔勾出生字,多读几遍。

2、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读生字?

(师出示生字卡片)

3、独立思考:

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最快。

4、全班交流思考的结果。

(说得好的教师给予表扬,同时重复强调,让生加深印象。

5、对生字进行扩词训练。

三、学习古诗。

1、对苏轼进行简要介绍。

2、第一步:

1).谈谈你对苏轼的了解。

2).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教师点拨。

第二步:

1、组合作,利用字典、注释、插图自学古

 

学生交流

 

 

小组合作

 

教师引导、点拨案

(教师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案

(学生活动)

执教教师修改案

诗互相交流。

重点词:

潋滟、空蒙、奇、西子

2、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

全班交流。

3、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大家解决(集体解决)

4、学生说说本诗的意思。

教师可做适当讲解。

5、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描绘的画面。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抽学生上黑板把想到的画面画下来,结合画面讲述。

第三步:

1、用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能体会多少就体会多少,教师适当点拨)

2、交流。

第四步:

1、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先自由读,再读给全班听。

2、背诵这首诗。

四、完成课后练习。

 

小组合作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过关展示案

执教教师修改案

 

背诵《饮湖上初晴后》

 

目标引导案

设计老师

审核人

于江菱

执教老师

执教时间

课型

新授

序号

学习内容

17、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1、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3、会朗诵、背诵这首古诗。

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17、古诗三首

执教教师修改案

课前预习

读熟古诗

教后反思

 

教师引导、点拨案

(教师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案

(学生活动)

执教教师修改案

一、导入新课。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2、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字梦得。

洛阳人。

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

所著有《刘宾客集》。

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注:

介绍刘禹锡生平和洞庭湖考察学生课前搜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读诗的欲望。

正所谓“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熟读古诗,人人过关,是下步教学的良好开端。

(2)理解读,洞察美。

 

学生交流

 

学生自学生字词

 

 

 

教师引导、点拨案

(教师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案

(学生活动)

执教教师修改案

1、导入:

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

相互和:

和谐镜:

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

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

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

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

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小组合作

 

教师引导、点拨案

(教师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案

(学生活动)

执教教师修改案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

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和。

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水色,

  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四)延伸读,升华美。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教师引导、点拨案

(教师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案

(学生活动)

执教教师修改案

 1、投影映示:

  题君山题君山

  烟波不动影沉沉,曾于方外见麻姑,

  碧色全无翠色深。

闻说君山自古无。

  疑是水仙梳洗处,元是昆仑山顶石,

  一螺青黛镜中心。

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过关展示案

执教教师修改案

1、写一写:

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

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

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目标引导案

设计老师

审核人

于江菱

执教老师

执教时间

课型

序号

学习内容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知道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了解西沙群岛的特点: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重点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对课文有个总体印象。

板书设计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执教教师修改案

课前预习

熟读课文

教后反思

 

教师引导、点拨案

(教师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案

(学生活动)

执教教师修改案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日月潭》吧,她在祖国的宝岛台湾。

(出示地图)在祖国的南海上,有一群岛屿,叫西沙群岛。

(板书课题,解释“岛”。

2、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对西沙群岛有了哪些了解?

交流一下,好吗?

(随机对认真预习的学生给以表扬、鼓励。

)你们还很想知道什么?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富饶的西沙群岛的。

二、学生自学:

1、读课文;

2、圈画、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

3、思考问题:

全文主要讲的什么?

弄清每自然段讲的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生字纠正读音

2、读生词

3、全文共7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四、学习课文 

 

学生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引导、点拨案

(教师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案

(学生活动)

执教教师修改案

1、齐读第1自然段:

画出重点句子,认识总述句(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此段在全文起总述的作用。

2、怎样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1)自渎2~6自然段,弄清每段讲的什么。

(2)小组讨论每段内容;

(3)说说每段的内容,方法:

逐段朗读、讨论,同时板书;

(4)结合板书小结。

 

学生交流

 

 

过关展示案

执教教师修改案

一、在加粗字正确的读音上画“√”。

因为(wéiwei)  全身披甲(pīpēi)  绽开(zhàndìng)

蠕动(rǔrú)   栖息(qīxī)    瑰丽(guīguì)

二、看拼音写汉字。

fùráo   duījī   fēngjǐngyōuměi

(    )  (    )  (            )

féiliào  shìyè   hǎifángqiánshào

(    )  (    )  (             )

 

目标引导案

设计老师

审核人

于江菱

执教老师

执教时间

课型

序号

学习内容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学习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

2、学习2~7自然段,了解内容。

3、读句子,理解意思,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句意写具体的。

4、鼓励学生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1、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课后第2题,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写具体的。

板书设计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执教教师修改案

课前预习

读熟课文

教后反思

 

教师引导、点拨案

(教师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案

(学生活动)

执教教师修改案

一、复习导入:

(见上节课板书)

二、提出本节课内容、要求:

学习后几个自然段,感情朗读课文,知道每段写的什么,理解句意,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句意写具体的。

三、学生自读3~6自然段

1、自渎自了解;

2、小组交流:

说说西沙群岛物产怎样丰富?

四、讨论回答:

西沙群岛怎样丰富?

(同时板书)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重点指导3、4段(出示挂图,指指海底有些什么)

(1)指4人分句分段朗读评议指导

(2)齐读

(3)出示小黑板句子:

(第4段的最后一句)

a、说说对句子的理解(是说西沙群岛海底的鱼很多);

b、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句意写具体的,在文中将“有的……有的……”打点再读一读、说一说。

(形状各异)

 

学生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引导、点拨案

(教师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案

(学生活动)

执教教师修改案

2、感情朗读5、6段

(1)指导感情朗读

(2)出示句3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说说句子的意思(西沙群岛的鸟多)

课文是怎样写具体的?

(用鸟蛋多、鸟粪多说明鸟多。

3、齐读第7段

(1)说主要内容,把与第1段相似的句子找出画“~~~”

(2)知道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总结的作用)

 

学生合作

 

 

过关展示案

执教教师修改案

一、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

五(   )十(   )有(   )有(   )成(   )结(   )

千(   )百(   )各(   )各(   )四(   )朝(   )

二、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像蚯蚓一样慢慢移动。

(   )

2.极大的意思。

(   )

3.本课指鸟类停留、休息。

(   )

4.形容色彩鲜艳,颜色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