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建设项目
1.1.2项目业主
****民政局
1.1.3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内6个乡镇的相关村社:
1、****紧急避难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选址地点位于****;
2、****紧急避难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选址地点位于****;
3、****紧急避难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选址地点位于****;
4、****紧急避难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选址地点位于****;
5、****紧急避难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选址地点位于****;
6、****紧急避难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选址地点位于****。
1.1.4项目性质
新建项目
1.1.5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计划实施进度为2011年11月—2013年4月,共计18个月,其中建设期为13个月。
1.2研究内容及依据
1.2.1研究内容
我公司受****民政局委托,对****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并提交可研报告,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项目建设条件及选址、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节能减排、环境评价、项目组织管理、项目招标、实施进度、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风险分析、社会评价、结论与建议等。
1.2.2研究目的
在对项目现状及建设背景的调查研究和社会效益评价基础上,对本项目的建设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及实施可能性提出综合性论证报告,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完成本项目的建设。
1.2.3主要编制依据
1、“十二五”发展规划;
2、《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计》(GB21734-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4、《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5、《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9、《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发改委、建设部);
10、2007年《四川省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11、2009年《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
12、2008年《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规范》;
13、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
1.3项目建设的内容
项目占地面积共计12000m2,建设6所救灾物资储备库6000m2,硬化紧急避难场所1000m2。
具体经济指标如表1-1所示。
表1-1项目建设经济指标
项目名称
项目所在乡镇名称
选址地点
规划占地面积
规划紧急避难场所硬化面积
规划建设物资储备点面积
㎡
m2
㎡
****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
****
2000
150
1000
****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
****
3000
250
1000
****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
****
2000
150
1000
****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
****
1500
150
1000
****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
****
2000
150
1000
****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
****
1500
150
1000
合计
6个
12000
1000
6000
1.4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4.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万元,包括建筑工程费用、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基本预备费。
投资构成如表1-2所示:
表1-2投资构成明细表
序号
费用名称
投资额(万元)
投资比例
1
工程费用
1322
52.88%
2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432
17.28%
3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626.95
25.08%
4
预备费
119.05
4.76%
5
总投资
2500.00
100.00%
1.4.2项目资金来源
****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自筹****万,申请国家重建补助资金及省配套资金****万元。
1.5可研报告结论
项目的建设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经济适用”的原则,项目的实施能够使****救灾物资储备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满足突发性自然灾害受灾人口和常年民政救助对象所需救灾物资的储备及紧急避难的要求。
本项目在经济上具有合理性、在技术上具有可操作性,建成后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建设背景
2.1.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投资政策和规划
乡镇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建设项目项目,对于加快民政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进程,提高民政救助对象保障服务水平意义重大。
项目建设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四川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民政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川民发[2007]127号)、四川省民政厅《关于报送2012年民政规划项目的通知》等法律、法规、政策和文件精神。
项目建设是符合相关政策规定。
2.1.2****民政事业现状
****辖48个乡镇,522个村,90个社区,2410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3383平方公里,总户数21.2万户,总人口70万,其中农业户16.5万户,农业人口60.98万人。
2010年,全县三种产业结构比例为44.4:
26.7:
28.9,全县人均GDP6699元,人均财政收入137.9元,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194元、86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34元,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380元、914元,现有绝对贫困人口1.29万户,5.8万人,分别占全县总农户和农业人口的6.1%、8.2%;低收入人口3.36万户,12.44万人,分别占全县总农户和农业人口的15.8%、17.7%。
****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四川省汶川大地震重灾县。
2010年末,全县农村五保对象5349人,其中:
孤老2690人(含城镇孤老481人),孤残1835人,孤儿824人(含城镇孤儿127人),有城镇低保15783人;全县有60岁以上的老人7051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7%,其中:
城镇老人1.0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9%;全县农村特困家庭有未成年人1.53万人,城镇特困家庭有未成年人0.38万人;全县有残疾人4769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7%,其中0-6岁残疾儿童2813人,占残疾人总数的5.9%,60岁以上的残疾老人21045人,占残疾人口总数44.1%,加上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受灾人口,全县常年民政救助对象达50余万人,需各类救灾物资近5000立方米以上。
本项目的建设,将使****救灾物资储备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年库容量可达到8000立方米以上,就近调运救灾物资,能满足突发性自然灾害受灾人口和常年民政救助对象所需救灾救济物资的储备及紧急避难需求。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救灾物资储备及紧急转移安置灾民的迫切需要
2010年末,全县农村五保对象5349人,其中:
孤老2690人(含城镇孤老481人),孤残1835人,孤儿824人(含城镇孤儿127人);有城镇低保15783人;全县有残疾人4769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7%,其中:
0-6岁残疾儿童2813人,占残疾人总数的5.9%,60岁以上的残疾老人21045人,占残疾人口总数44.1%;有绝对贫困人口2.19万户,8.1万人(因地震返贫2600户、7600人),分别为全县农户和农业人口的13.6%、14.6%;低收入人口3.36万户,12.44万人,分别占全县总农户和农业人口的20.9%、22.4%,全县常年需救济人口总数近50余万人,需储备救灾救济物资5000m3以上,现有的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虽然容量基本满足全县救灾需求,但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后,难于及时调拨,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困难,因此,必须尽快建立紧急避难场所及乡镇救灾物资储备点,才能适应全县防灾减灾工作的要求。
2.2.2是民政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根据国家《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四川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民政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四川省民政厅《关于报送2012年民政基础设施项目规划的通知》精神,尽快实施乡镇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救济物资储备点建设项目,为全县开展防灾减灾救济工作储备足够的救灾和捐赠物资,为受灾群众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是尊重和保障城乡救助对象的生存权、发展权,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民政“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的具体体现,是民政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2.2.3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迫切需要
民政部门承担着保障老人、残疾人和孤儿等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权益的重要任务。
《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已将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列为公共服务重点工程,把加强民政设施基础建设作为民政工作的重点任务。
实施该项目,就是落实重点工程和重点任务,就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的重要举措。
第三章建设条件及选址
3.1建设条件
3.1.1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位于四川东北边缘米仓山南麓,毗邻陕西汉中市和广元旺苍县,古属巴国,迄今已有1480多年的历史。
****距成都463公里、西安432公里、重庆520公里。
辖48个乡镇、522个村、90个社区,幅员面积3383平方公里,总人口70.36万人,有耕地面积28236公顷,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地震重灾县、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
图1****行政区域图
2、地形地貌
****境内地势北高南低,最低海拔370米(凤仪乡桑树坝村),最高海拔2507米(光雾山),平均海拔1100米。
南北长84.3公里,东西宽31公里。
境内地形复杂,溪沟纵横,山水相依,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光雾山位于****北部边缘,距县城70公里,到陕西汉中市70公里,主峰海拔2500米,景区面积400余平方公里,气势雄伟辽阔,地形复杂,峰峦迭嶂,峰林俊美,洞穴幽深,山泉密布,云蒸雾绕,林海浩荡,胜景众多。
3、气候
****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雨量充沛,夏季无明显高温时段,年平均气温15℃以上,年总积温在5475℃以上,大于等于10℃的积温4600℃,年均降水量900-1100毫米左右,80%的年份集中在5-10月,为1025毫米,每年均日照数1570小时,无霜期295天。
4、工程地质
本项目选址处原始地貌单元均为缓冲坡地平台地貌,场地宽阔,起伏小,地质构造稳定,无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隐患。
3.1.2基础条件
1、交通
本项目六个建设点选址处均距乡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以内,交通十分方便,省、县主干公路或村道可直通选址处。
2、通讯
项目所在地邮电通讯设施先进。
邮电通讯网络覆盖全县城乡,电话己实现了交换数据化,传输数字化,并开设了国内国际直拔电话,无线寻呼,C、G网移动通讯,多媒体、英特网等业务。
新建的邮政大楼,日处理信件、包裹5万余件,同时开通了EMS快递业务,以微波、光纤、移动通讯为特征的高效、立体、多功能的现代化通信网络的形成,给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供电
项目所在地电力网络比较完善,属县城国家电网覆盖区,24小时电力供应有保障。
3.1.3施工条件
1、天然建筑材料:
本工程施工所需要的砂料、卵石、石料、上料等全部能在区内市场采购。
2主要外来材料的供应:
本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包括钢材、木材、水泥等,均能在区内市场采购。
3、施工电源:
本工程施工电源由****电力部门供应。
因此,本工程的施工供电可靠,电量充足,能满足施工要求。
4、施工队伍及设备:
施工队伍通过招投标方式,择优选择有能力承担本工程施工的专业施工企业。
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由中标企业自行解决。
****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可为本工程提供充足劳动力。
3.1.4社会环境及政策法律条件
1、社会环境
项目所在地及周边社会稳定,治安状况良好,可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政策法律条件
四川省具有完备的建设施工法律及规范,本项目建设均符合相关规定,并得到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
3.2项目选址
3.2.1选址基本原则
1、地势较高,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
2、远离火源、易燃易爆厂房和仓库等;
3、交通运输便利;
4、地势较为平坦,视野相对开阔。
3.2.2项目选址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四川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
3、《四川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
3.2.3选址结果
本着节约利用土地,坚持以人为本,预防地质灾害的原则,结合****的发展规划,经过综合考虑****的实际情况,拟建的项目位于****内六个乡镇。
详见表3-1项目选址基本情况表。
表3-1项目选址基本情况表
项目名称
项目所在乡镇名称
选址地点
****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
****
****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
****
****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
****
****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
****
****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
****
****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
****
合计
6个
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4.1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储备点库房、紧急避难所场地硬化、应急停车场、供水、供电、消防、总平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
1、主体建筑面积6000m2;
2、紧急避难场所硬化1000m2;
3、道路硬化1000m;
4、应急停车场面积3500m2;
5、绿化2000m2。
4.2建设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共计12000m2,建设6所救灾物资储备库6000m2,硬化紧急避难场所1000m2。
具体经济指标如表4-1所示。
表4-1项目建设经济指标
项目名称
项目所在乡镇名称
选址地点
规划占地面积
规划紧急避难场所硬化面积
规划建设物资储备点面积
㎡
m2
㎡
****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
****
2000
150
1000
****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
****
3000
250
1000
****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
****
2000
150
1000
****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
****
1500
150
1000
****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
****
2000
150
1000
****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
****
1500
150
1000
合计
6个
12000
1000
6000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5.1设计依据及原则
5.1.1设计依据
1、《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JB121-2009);
2、《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计》(GB21734-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4、《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5、四川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民政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
6、《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1.2设计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适度超前、留有余地”原则,建筑物应实用、安全、美观、朴素、庄重,杜绝铺张浪费。
2、建筑平面布局合理紧凑,充分利用空间。
5.2工程概况
建筑层数:
2层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建筑分类:
普通公共建筑
建筑概况:
一层层高6米,二层层高7米,建成“一字型”,管理、办公、配套等用房安排在二楼。
建筑类别:
二类
抗震设计:
6度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
防水等级:
屋面为II级;
建筑耐火等级:
II级
5.3总平布置
5.3.1布置原则
1、结合场地现状,合理布局,按功能分区;
2、在满足工作生活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电力、供排水管线,降低成本;
3、满足消防要求,严格执行有关设计规范,节约能源;
4、适当预留建设用地,确保可持续发展。
5、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用地应根据节约用地的原则和总平面布置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确定。
6、库房宜与生产辅助用房毗邻,并与管理用房和附属用房隔开。
7、救灾物资储备库内外道路应通畅便捷。
5.3.2总平面布置
各乡镇紧急避难场所及救灾物资储备点,均根据选址处的地形地貌确定朝向,紧急避难场所建在储备点前的开阔地,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视其主体建筑布局情况进行合理安排,沿道路设置绿化及停车场。
5.3.3建设方案
项目主体建筑以方便救灾物资输送以及群众避难为基础进行平面布局。
建筑以“一”字型为基础,形态间接完整,强调立面处理与内部功能相结合。
建筑色彩与建筑体量、建筑造型和周围环境相协调。
5.4建筑设计
5.4.1单体设计
1、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造型设计旨在塑造一个现代化的,简洁大方又不失庄重和典雅的建筑形象,建筑立面以线条为主要元素,坚向与横向交错结合,立体感强。
建筑层高为一层层高6米,二层层高7米,建筑外墙面材料以石材和玻璃为主,虚实结合,体现稳重的建筑特点和现代的建筑风格。
2、建筑平面设计
拟建的储备点库房均设计为二层,整体平面布置为矩形,简洁合理,建成“一字型”,一层主要为储备点库房的仓库,二层为管理、办公、配套等用房。
每层都设有饮水室和厕所。
3、装修装饰标准
(1)内墙面、顶棚普通抹灰,刷白色乳胶漆,外墙采用白色外墙乳胶漆。
(2)地面:
地面贴普通地砖,卫生间地面贴防滑地砖。
(3)屋面:
平屋顶,屋面作刚性柔性防水处理。
(4)门窗采用:
走廊为蓝色通玻塑钢推拉窗,节能木门,便民服务中心大门为蓝色玻璃地弹门。
5.4.2建筑构造做法
1、防水
(1)屋面防水
防水等级:
Ⅱ级
防水层次:
二道设防(一刚一柔)
防水材料:
防水卷材
设防要求:
按卷材屋面做法;所有防水卷材的四周均卷至屋面檐口位置,屋面屋脊处及檐沟、口处等阴阳转角处应附加一层同性防水卷材。
(2)卫生间防水
防水材料:
防水涂料
防水层次:
一道设防
设防要求:
披向地漏的坡度应≥1%;空心砌块等轻质隔墙地面200mm高处,应捣C20混凝土墙基,同墙厚;卫生间内墙防水处理作至2000mm高处,厨房作至500mm高,阴阳转角处应附加一层防水涂料。
(3)外墙防水
防水材料:
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砂浆
设防要求:
空心砌块外墙门窗洞口周边200mm范围内应用实心砌体或者C20细石混凝土填实。
外墙不同材料交接处应在找平层中附加金属网,网宽为300mm。
找平层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与墙体基面的抗拉粘结强度不宜低于0.4MPa。
2、墙体工程
(1)内外围护墙采用MU7.5烧结空心页岩砖砌块,用M5砂浆砌筑。
地面±0.000以下墙体均用MU10实心砖,用M7.5水泥砂浆砌筑。
(2)墙身防潮层做法防潮层采用1:
2.5水泥砂浆20厚,内掺5%防水剂。
室内地坪±0.000以上者采用,在室内地坪以下0.60米处设防潮层。
(3)所有砌体的外形尺寸尽量要求准确统一,砌筑时砂浆应饱满,不得有垂直缝现象。
(4)墙角、.窗台、.窗口竖边等棱角部分必须做成小圆角。
3、门窗工程
(1)门窗玻璃的选用应遵照《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和《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运行[2003]2116号及****市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安全玻璃的使用范围:
吊顶、室内玻璃隔断、玻璃大门、屋顶雨蓬采光玻璃、有框的玻璃门、单块面积大于1.5m2的窗等,必须使用安全玻璃。
(2)塑钢门窗、玻璃厚度但不得小于如下规定:
塑钢型材壁厚:
门2.0mm,窗1.4mm;铝合金型材壁厚:
门>2.0mm,窗>1.4mm;玻璃:
门5.0mm,窗5.0mm,屋面采光顶8.0mm。
(3)建筑外门窗抗风压性能分级为6级,气密性能分级为IV级,水密性能分级1-6层为Ⅲ级,保温性能分级为Ⅱ级,隔声性能分级为4级。
(4)所有门窗的小五金配件必须齐全,不得遗漏。
5.4.3建筑装饰
1、屋面:
屋面采用有保温隔热层的屋面,Ⅱ级防水。
2、楼地面:
(1)底层走道及门厅地面采用花岗岩;
(2)底层除走道、应急厕所外所有室内地面采用地砖地面;
(3)卫生间地面采用防滑地砖地面;
(4)除卫生间外所有室内楼面以及走道楼面采用地砖楼面;
(5)卫生间楼面采用防滑地砖楼面。
3、内墙面
除卫生间厨房外所有内墙面采用乳胶漆内墙面;卫生间内墙面采用瓷砖内墙面。
4、天棚
公共走廊顶棚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楼梯、设备用房为乳胶漆面层。
5、油漆
所有外露铁构件采用金属漆面,所有木门、窗采用木材面色漆。
5.5结构设计
5.5.1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7、《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03);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03-2001);
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5.5.2设计荷载
楼面荷载标准值:
1、管理、办公等房屋:
2.0KN/m2
2、大厅:
2.5KN/m2
3、卫生间:
2.5KN/m2
4、外廊、楼梯:
3.5KN/m2
5、上人屋面:
2.0KN/m2
6、不上人屋面:
0.5KN/m2
5.5.3地基基础设计
以松散卵石层为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设计埋深2.0米;基础开挖时,应对照地勘报告并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开挖深度。
在开挖的过程中,应作好降水排水工作,作好基坑护壁,防止基坑垮塌,保证施工安全。
基坑挖好后,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程施工。
5.5.4基坑回填
1、回填施工应均匀对称进行,并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50,机械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300,并应防止损伤基础及地梁及柱。
2、若以砾石、卵石或块石作填料,分层夯实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0;分层压实若以时不宜大于200。
3、不得使用淤泥、耕土、冻土、膨胀性土、生活垃圾以及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作填料。
4、回填土压实系统要求:
地面以下不小于0.94,采用砂土回填时,干密度不小于1.65t/m³。
5.5.5砌体
±0.000以下部分采用MU10型页岩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