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8.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5698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2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8.docx

《高考地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8.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8.docx

高考地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8

第三节地球上的水

图8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

完成26-27题

【2018.安徽卷】26.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27.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

【答案】26.C27.C

【解析】26.伏尔加河流域位于较高纬度,气温较低,蒸发作用弱;属内流河,注入里海,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促进里海水热平衡;因欧洲西部平原宽广,来自大西洋的西风能给该流域带来一定降水,形成补给水源;其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7.油气和水能从能量来源来看都属太阳能,油气资源来自于沉积岩,先需要经过沉积作用之后还要有长期的地质时期才可形成,本区的油气主要依靠管道输往欧洲西部。

石油、天然气开发的中后期需要大量的水回填矿区,所以需要伏尔加河的水资源。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图3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回5-6题。

【2018.四川卷】5.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6.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A.棉花纺织B.甘蔗制糖C.葡萄酿酒D.大豆加工

【答案】5.D6.C

【解析】

5.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水循环;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根据图表降水量的逐月累计曲线变化图分析:

某月降水较多,曲线的变化幅度越大;1、2月降水量各达100mm;7、8月降水量小,曲线变化小;12月降水量达150mm。

所以该地地区冬季降水量大,亚热带地区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河流径流量大,水汽输送量大,水循环活跃。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6.根据图示判断该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典型的农产品有葡萄、油橄榄等。

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干旱,有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所以适合发展葡萄酿酒工业。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图9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

图10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17~18题。

【2018.江苏卷】17.图9甲处的洋流与图10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8.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B.形成著名的渔场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2018.海南卷】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

法国罗纳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1668年被废弃。

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图7左侧图中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图7右照片)。

通过比较断桥处河流左右岸附近河水的深浅及流速差异,说明该断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

【答案】桥梁修建在河流弯曲河段,右岸为凹岸,水深、流急,对河流的冲蚀剧烈;(5分)左岸为凸岸,河水浅、流速缓,对桥的冲蚀作用较弱。

(5分)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的侵蚀作用。

根据题目叙述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

据图分析圣贝内泽桥修建于河流弯曲处,河流右岸为凹岸,受河流侵蚀作用显著,所以河流较深,流速较快;而河流左岸为凸岸,河流堆积作用显著,流速慢,泥沙淤积,河道较浅,河流对桥的冲蚀作用较弱。

所以断桥能保存至今。

【2018.重庆卷】12.(26分)图5为某河段示意图,图6表示该河段上①、②两观测点所测得的年流量变化。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当地政府为了提高甲河道流量,计划在图5中A、B两点之间修建拦河坝,该措施可能使河水对C点河岸的冲刷____________。

(2分)为使甲河道流量在汛期提高不致太多,请对如何修建该拦河坝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4分)

(2)与观测点②相比,观测点①测得的流量较_______。

(2分)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分)

(3)请在答题卡的图6上绘出图5中点③所在断面1-7月的流量变化曲线趋势。

(4分)

(4)表1是该河段所在地区部分社会经济指标。

据表1指出该地区近10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4分)并分析原因。

(8分)

【答案】

(1)加剧。

建议:

控制堤坝高度,修调节水闸

(2)大(多)乙河道的分流作用。

(3)

(4)趋势:

粮食总产量和播种面积减少

原因:

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生产技术进步较慢,单产提高不明显,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解析】

(1)本题考查河流的外力作用。

河流的侵蚀作用与河流的流速与水量有关。

在AB之间修建拦河坝,河坝未修之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支流量大,北支流量小;河坝修建之后,向南分支流入的水量减少,向北分支流入的水量变多,所以C岸受侵蚀加剧。

为使甲河道流量在汛期提高不致太多,可以控制堤坝高度,因为汛期水位升高,超过堤坝高度,水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南分支流入增多;也可以在堤坝修建调节水闸。

(2)图中未体现河流的补给,从河流①处流向②处,经过河道中沙洲的分流,所以②处水量小。

②③处水量之和约等于①处水量。

(3)根据②③处水量之和约等于①处水量,所以绘制的曲线应为①流量与②流量之差。

应先描点,再连线。

本题只需要绘制1-7月,容易将8-12月的也一并绘制。

按要求回答问题。

(4)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根据图表数据分析:

该地城镇人口增加,城市化水平提高,耕地面积减小,粮食总产量降低,粮食单产提高不明显。

【2018.重庆卷】13.(30分)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

指出图7中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特点,(6分)并分析其对地下水量的影响。

(6分)

(2)某公司拟在图8乙地利用地下水设立饮用水生产厂。

与甲地相比,请指出在乙地设厂的优势。

(6分)

(3)分析乙地大量发展种植业可能对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8分)并就不同负面影响分别提出一条防治措施。

(4分)

【答案】

(1)特点:

地表组成物质以松散风化物为主,厚度大;地形起伏和缓。

影响:

地表组成物质疏松,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厚度大,地形和缓,有利于延长地表水下渗的时间;最终有利于地下水水量的补给增加。

(2)土地价格较低;有利于水源地的保护;(或远离城市密集区,环境污染小)劳动力成本低。

(3)负面影响:

消弱了土层的涵养水源的能力,对地下水水源补给能力降低。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措施:

防止水土流失(或增加森严覆盖率);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或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使用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

【解析】

(1)本题考查地下水的形成条件。

地表水经过下渗形成地下水。

根据图示判断该地地表组成物质以松散风化物为主,厚度大;地形起伏和缓。

对地下水的影响是地表组成物质疏松,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厚度大,地形和缓,有利于延长地表水下渗的时间;最终有利于地下水水量的补给增加。

(2)本题考查工业区位。

可以从土地价格,水源,劳动力成本方面考虑。

乙地区土地价格较低;有利于水源地的保护;劳动力成本低。

(3)本题考查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导致地下水补给量变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容易导致地下水污染。

采取的措施应从产生问题的原因入手。

针对水土流失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农药化肥的使用应提倡生态农业等。

【2018.福建卷】A.[选修2——海洋地理]图13示意我国南方某滨海城市局部海岸的变迁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海岸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9分)

(2)简述该区域合理利用海洋空间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

【答案】

(1)海岸不断向海洋推进,推进速度变快,海岸线变平直。

城市建设用地的需要(或填海造陆);港口工程建设;河流泥沙淤积。

(2)因地制宜利用海洋空间;避免无序开发和过度利用,防止海洋环境污染,保护海洋生

态环境。

【解析】

(1)本题考查海岸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海岸变化特点从面积、方向、海岸线曲折来描述。

根据图示:

海岸不断向海洋推进,推进速度变快,海岸线变平直。

海岸扩张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

自然:

河流泥沙堆积,人为:

填海造陆、港口建设等。

(2)本题考查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

合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主要从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空间以及海洋环境保护方面来回答。

【2018.江苏卷】30.A.【海洋地理】2018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中沙、南沙群岛的260多个岛礁及2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

图21是南海海域8月份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与同纬度太平洋相比,南海表层海水盐度偏,主要原因是。

(2分)

(2)当前,三沙市可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有、。

(2分)

(3)三沙市的海岸类型主要属于生物海岸中的海岸,据此,其适合发展的产业为。

(2分)

(4)为解决三沙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淡水资源稀缺问题,拟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2分)

(5)设立三沙市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有。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