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讲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5504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7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社会心理学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社会心理学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社会心理学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社会心理学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讲义.docx

《社会心理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讲义.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讲义.docx

社会心理学讲义

社会心理学讲义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与个体间的相互作用1研究社会,他人和群体如何影响个体心理与社会行为的。

2研究个体心理与社会行为是如何影响社会,他人和群体的。

(二)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1社会行为:

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如合作与竞争,吸引与拒斥,助人与侵犯等。

勒温认为,行为是个体及其情景的函数,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即:

B=f(P,E)2社会心理:

社会原因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环节,如社会态度、权力动机等。

社会原因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三)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1个体心理:

个体与现实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如个体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等。

2群体心理:

普遍存在于全体成员中的,反映群体特点和特定社会关系的共同心态与占优势的心理倾向。

如群体气氛、士气、群体凝聚力等。

3两者关系:

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四)社会交互作用与交往1社会交互作用:

人与社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现象,如大众社会心理现象中的社会影响和相符行为(时髦、时狂、流言)。

2人际交往:

人与人直接的人际接触,以及由此形成的人际关系,如社会促进、合作与竞争、人际沟通等。

3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亲密与疏远的心理关系,如人际吸引。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重视从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入手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

2重视采用心理学的实验法研究社会心理学。

(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1除了从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外,还重视从社会与群体(社会组织、社会规范和社会群体)角度入手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

2重视采用社会学的社会问卷、社会调查等社会科学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

(三)社会心理学定义

综合上述两种观点,可以认为: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社会互动条件下,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或“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三社会心理学的任务

(一)理论任务:

揭示各种社会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基本规律,完善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二)实践任务:

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运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理解、预见和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并为人的自身发展服务。

四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学和心理

学之间,并有自己独立研究对象的边缘学科。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哲学的思辨阶段

(一)基本特征:

根据哲学思辨和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基本理论孕育于哲学之中。

(二)两种观点

1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观点

他们认为,人性虽无法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控制,但却深受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教育和社会能改变人性。

德国的康德和法国的卢梭进一步发展了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指出只因有缺陷的社会才使人趋向邪恶,故应当首先改变社会才能改变人。

2亚里斯多德的观点

他认为,人性主要由人的生物本能的力量所决定。

社会源于人的本性。

意大利的马基雅维里和英国的霍布士发展了他的观点,认为人生来就邪恶,故必须以法律强制和引导人们以文明方式去行动。

二经验的描述阶段

(一)基本特征:

强调应根据经验来描述和分析人们的社会行为。

(二)两种角度

1社会学角度:

主要研究人们“面对面”的相互作用,从而对个体的行为进行调节的过程,注重“模仿”,“暗示”等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1)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研究民族心理与民族文化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2)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塔尔德以模仿来解释人们的行为,并认为模仿是产生一切社会现象的原因。

“占人口1%的发明者是一切进步的源泉,其余99%是带有服从心理的模仿者。

(3)罗斯的“社会优势“与“个人优势”

罗斯认为,个体与社会和群体是相互作

用的,重视“风尚”,“习俗”,“舆论”,“谣

言”等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社会优势:

社会力量和多数人通过时尚、舆论、谣言等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个人优势:

非常人物,如发明者和领袖等对社会和群体的影响以及改造社会的作用。

2心理学角度: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以麦独孤为代表,认为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都来源于“本能”,他们认为“先天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

三实验的分析阶段

(一)基本特征:

运用实验的方法和数量分析来研究个体与群体心理,分析产生的原因,揭示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并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应用。

(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二)主要社会心理实验

1特里普利特的“竞赛中的群体效应”

特里普利特通过实验发现,自行车运动员在“共骑”时的速度快于他们在“单骑”时的速度,这是受他人影响所致。

2奥尔波特的“社会促进论”

奥尔波特的实验发现,合作群体中存在的社会刺激(他人存在)会使个体工作在速度和数量方面有所增加。

这一增加在体力与简单活动中比在复杂智力活动中表现得更明显。

四社会心理学的产生1908年,麦独孤发表了《社会心理学引论》,同年,罗斯发表了《社会心理学》,标志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1924年,奥尔波特发表了《社会心理学》,被看成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开端。

五社会心理学的发展1937年,两位墨菲发表了《实验社会心理学》,大大推动社会心理学向更科学化的方向进。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方法

一实验法

二非实验法

(一)参与观察

(二)档案研究

(三)问卷研究

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派别与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派的社会心理观

(一)刺激--反应理论

1桑代克迷笼实验

(1)实验(略)

(2)结论

①机体在一个“问题情境”中会表现出多种尝试性的反应,直到偶然有一个正确反应出现,将问题解决为止。

②正确反应由于能有效解决问题,让机体获得满意的效果而逐渐保留下来。

③其它反应由于不能解决问题,不能让机体获得满意效果而逐渐减弱,直至消失,不再出现。

④机体行为来源于后天学习。

2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

食物分泌唾液

灯光凝视

(两条黑线是无条件反射,红线是条件反射)。

3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

(1)斯金纳实验(略)

(1)

(2)结论

·

①个体行为会因“强化”而

增强。

②“刺激—反应”的联结是个体行为的形成机制。

③个体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后天学习的产物。

(二)社会学习论(班杜拉)

1班杜拉实验(略)

2基本观点

(1)人的行为可以在榜样的示范和观察者的模仿基础上形成。

(2)对榜样示范行为的强化可以增加榜样示范行为被观察者模仿的可能性。

(3)榜样身价在观察者心目中的提高(榜样引人注目,被人赞扬,有声望,有专长,有能力等)都能提高榜样被观察者模仿的可能性。

(4)对观察者模仿行为的“直接强化”,对榜样示范行为的“替代强化”,观察者模仿行为达到自己预先设定的标准后自我满足所带来的“自我强化”是个体模仿行为产生的机制。

3评价

由于社会学习理论不仅重视“强化”,而且重视“认知”(观察者的观察)与“自我强化”,所以更加接近人类的学习。

(三)社会交换理论基本观点(霍曼斯)

1人的特定行为受奖越多,就越会表现出这种行为。

2人们的互动行为如果能使双方获益,造成一种公平互惠的关系,那么这种互动行为与关系就会保持与发展。

只要双方或一方感到得不偿失,这种行为与关系就难以持续下去。

3互惠与交换包括人际关系中的社会心理(如互爱)与社会行为(如互助)的交换

(四)行为主义有关学习的机制

联想(联结)、强化、模仿。

二认知学派的社会心理观

(一)格式塔学派社会心理观

1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核心是认知问题,认知是行为的先导与决定因素。

任何一种环境要引起人的行为反应,都必须通过一种有组织的,通体相关的认知活动。

2“整体不决定于部分,而部分却决定于整体”,人的行为不是对孤立刺激的简单反应,而是在认知整合的基础上,对整体环境中包括自身在内的所有事物的完整认知(心理物理场)的产物。

(二)群体动力学理论(勒温)

1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通过人的自我状态(需要,欲望,意图等)与心理环境(个体心目中的外部环境)两种力量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而发生的。

2人的行为不是对物理环境的反应,而是对心理环境的反应(如人们敬鬼神,而鬼神仅存在与心理环境中,不存在与物理环境中)。

3群体中的个体,其行为还要受群体心理动力场(人际关系,群体决策,舆论,群体气氛等)的制约。

三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心理观

(一)弗洛伊德理论

1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部分:

(1)意识:

人们当前注意到的,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

人在清醒时对自我和周围事物的觉知状态就是意识范畴。

(2)潜意识:

又称无意识,指个人的本能

冲动和先天欲望,因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被压抑在意识之下,不能被个体用语言表达,但仍在意识深处影响个体的情绪与心理,常以梦和口误的形式再现。

“失忆”缘于内心深处的爱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精神病医院谭贵星等

贵州女生雯雯在课堂晕倒,醒后不认识同学和老师,改讲普通话,说自己叫“霞霞”。

同学们将她急送回家,雯雯则说这不是自己家,见到父母也说不是自己的父母。

父母焦急,问她家在那理,她说记不太清,隐约记得“自家”有一幢五层楼房子,并说出家里的电话号码(区号属福建)。

接下来的日子里,雯雯照常上学。

同学们发现他性格较前开朗,花钱比以前大方,并注重梳妆打扮,但所学知识无损,学习、交往如常。

熟悉她的同学反映,大约两年前,有个福建小伙子来此地作农资生意,经常找本地女孩玩耍,曾夸耀家里有一幢五层楼。

半年多前那小伙子回老家了,雯雯曾与他通过几次电话。

患病前一天,雯雯再拨那个电话时已成了空号。

雯雯的父母感觉她变了个人似的,特别是听她总说要回“自己的家”很痛心,故而四处求助。

此病在精神医学上称为癔病,是一种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

雯雯对自我身份无法正确识别和部分过去记忆的丧失称为解离症状。

本病多具有癔病性人格基础,如好表现、好幻想、戏剧性,夸张性的情感表达,情感肤浅,暗示性高等,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常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

从心理分析角度看,此案例中电话“空号”成了发病的心理诱因。

患者雯雯艺进入情窦初开的年龄,在与福建小伙的交往中,暗暗产生了感情,并幻想与他过上甜蜜富裕的生活(住在五层楼房子)。

但由于自己年龄还小,又在读书,意识层面不允许这种情感滋长,故而未向小伙表白。

小伙离去后,由于仍有电话联系,尚可勉强满足雯雯的情感需求。

但当电话突然“空号”后,她突然意识到爱情之线从此断裂因而潜意识冲突加剧。

为了缓解冲突,在潜意识里使用了解离症状来实现愿望——充当福建小伙爱人。

这种戏剧性和夸张性的情感表达方式是癔症病人常用的,患者往往乐意保持这种角色,好像做了美梦而不愿醒来。

治疗此病常用心理分析,使病人明白潜意识愿望与冲突:

想成为福建小伙的爱人而小伙不知身在何方。

一旦潜意识内容意识化后,“解离症状”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病人便“梦醒”了。

他为什么想掐死孩子

湖南衡阳是心理卫生中心谭贵星

小时候我常挨父亲的打,因此非常盼望得到父亲的关爱与鼓励。

小学三年级期末考试我得了全班第三名,十分高兴地高地告诉父亲,他却毫无反应。

我从此心生反叛,故意写错作业,上课不听讲,打架滋事,逃学,不回家,到六年级成了老师眼中最坏的学生。

初中未毕业我就昏如社会,四处流浪。

18岁那年我认识了去年才成为妻子的女朋友,当年他的爱情及其父母的温暖使我重新振作,改变离我以往的人生轨迹。

五年前,我突然觉得恋人很肤浅、世俗,并非我理想中的爱人,单良心不允许我弃她而去,犹豫了几年后还是与他结了婚。

婚后我很不开心,常常莫名其妙地打妻子。

得知她怀孕后,心理更烦,见到幼儿就有一种想掐死的冲动。

我的孩子很快就要出世了,我不明白为何会有这么奇怪的冲动。

王力

王先生想掐死孩子的冲动数与强迫意向,其原因是潜意识中本我的冲动和欲求太强,超我又给予严厉压制,使得自我难以承受而启动“替代”的防御机制,以使心理能量移植释放。

从介绍的情况看,王先生是位矛盾感很强的人:

在意识层面,他要遵守孝道及知恩图报,因此没有正面顶撞父亲,与不相爱的人结了婚;在潜意识里,他怨恨父亲,疏远妻子。

婚后控制不住地打妻子,是源于潜意识中对不满婚姻的攻击。

妻子怀孕后,他将“离婚”的念头强行压了下去(压抑),但随着孩子出世日期的临近,内心冲突加剧:

孩子一出世就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道义和责任,进一步增加离婚的心理难度。

时间的紧迫性要求尽快做出抉择,因而焦虑不安,心神不定。

想掐死孩子是不希望自己孩子出世的潜意识表白(置换)。

上述心理历程反映出王先生习惯化了的神经症性防御机制,严厉的父亲是他从小不敢正面反抗,被迫使用压抑和被动攻击等防御,故意写错作业,做坏孩子,婚姻延迟,想掐死孩子等均是使用压抑、被动攻击和置换的结果。

王先生要彻底解除人生的困惑,必须勇于面对现实,学会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去应付生活难题。

(3)前意识:

个体当前未意识到,但经提醒或集中精力回忆很容易进入意识层面的心理活动部分。

2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

(1)本我:

又称伊特,是由肉体提供能量,并库存在无意识中的先天本能和基本欲望构成。

它按“快乐原则”行事,要求立即满足。

它与外部世界没有联系,属于无意识范畴。

(2)自我:

随着个体成长而产生的人格第二部分。

它代表“理性”,是意识的重要部分。

它按“现实原则”行事,指导“本我”以社会道德规范允许的方式满足自己。

(3)超我:

人格中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

它随个体的成长而产生,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社会道德观念的“内化”。

它包括“良心”与“自我理想”两部分。

它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让“本我”适度适时的以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方式满足自己。

因此,它按“至善原则”行事。

正常情况下三者处于平衡之中,使个体适应环境。

如果三者失衡,就会出现变态人格和失常行为,以及“焦虑”与“压抑”的情绪。

如果“超我”“自我”太弱,不能控制“本我”,就会出现不道德行为。

如果“超我”“自我”太强,不能让“我”得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出现“压抑”与“焦虑”的情绪。

(二)阿德勒的“补偿理论”

1“追求优越”是支配人的行为的“内驱力”。

2在某一方面不如人而自卑的人,会在另一方面奋力向上,进行“补偿”。

如自幼残废者,会努力学习,获得好名次来弥补缺陷。

3自卑也会因“补偿”不当,形成病态心理与行为。

如奴颜、固执、空想。

(三)卡伦·霍妮“文化因素”理论

1人的行为与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人在充满敌对的社会环境中寻求安全的需要。

2人对不安全的恐惧会导致基本焦虑,进而形成各种防御策略与行为:

趋向他人(讨好、依从),避开他人(孤独、退缩),反对他人(敌视、伤害)。

这些防御策略与行为一旦固定下来,成为行为模式,就会构成人格的特征。

四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个体利用语言文字符号对外部刺激(世界)的解释过程,强调人的主观作用。

(一)米德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1人有别于动物,在于人有运用语言符号的能力来相互协调,相互合作,以求生存。

2个体通过语言符号将外部事物内化为主观世界,从而认识外界,认识自我、他人与社会(即保存经验,形成心智);也通过语言符号赋意义于外部客体,从而处理、控制自我与外部世界(外化)。

3社会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来塑造个体,让个体在符号互动中学会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行事,个体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来维持和改造社会。

(二)角色理论

1每一个体总在扮演许多不同的角色。

2个体的社会地位与身份(角色)都可以用语言符号来标志(命名)。

3个体的角色行为既取决于它对角色符号的理解(角色领悟),也取决于它的角色扮演才能。

(三)参照群体理论

1所谓“参照群体”,指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其中,自觉以其规范指导自己行为的群体。

2个体借助参照群体及其规范评价自己与他人,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心理向参照群体靠近。

3个体选择参照群体的同时,也就选择了自己的行为方向。

第二章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的概念

一什么是社会化

(一)社会化定义:

所谓社会化,指个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即成为一个能有效地参与社会,被社会接受和认同的人的过程。

1社会化是社会对其成员在思维、情感、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社会教化的过程。

2社会化是个体主动接受社会影响和社会文化的熏陶,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过程。

总之,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和他人互动,接受社会文化影响,学习与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意义

1个体通过社会化而得以适应社会。

2社会通过社会化来培养与获得合格的继承者。

(三)社会化的条件

1人的遗传素质客观地决定了人类独有的接受社会化的可能性。

2社会化的本质是社会经验的传递,人类独有的语言现象使人类祖先的经验得以积累,构成了社会化赖以进行的文化环境,为社会经验的传递提供了客观条件。

(四)社会化的载体

1家庭: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2学校:

正式性,严格性。

3大众传媒:

能绕过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避免逆反心理。

4参照群体:

其规范是个体行为的指南,指导个体行为的参照框架。

二社会化的分类

(一)横向角度的分类(社会化的内容)

1社会生活技能社会化

(1)生活自理技能社会化

(2)谋生技能社会化

2行为规范社会化

(1)法律规范社会化

(2)道德规范社会化

3社会角色社会化:

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不同场合承担的的社会角色的过程。

4心理素质社会化(心理健康、职业心理)

5政治社会化:

接收统治阶级的政治观点与政治制度。

(二)纵向角度的分类

1早期社会化(掌握语言,即语言社会化,内化社会规范与价值观,学会人际交往)

2预期社会化(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即角色社会化,以及性别角色社会化)

3发展社会化(成年人随环境的变迁不断扮演新角色,承担新义务的过程)

4反向社会化(青年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一代的过程)

5再社会化(个体在某一方面与过去一刀两断,将截然不同的规范与价值观内化的过程)

三社会化的特点

(一)终身性:

社会化是个体持续一身的过程,终身性使个体与社会同步发展。

(二)能动性:

社会化是个体主动适应社会,又主动改变社会的过程。

(三)社会化与个性化的辩证统一:

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

1社会对于一个特定群体有着相对一致的期望和对待,导致他们形成大致相似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使社会化的目标得以实现。

2个体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经历和独特生活,不同的选择性与主观能动性,以及他的执行机构和执行人的独特特征,导致个体形成与他人不同的具有高度个人色彩的个性心理与个性行为,实现个性化目标。

3社会化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延续与文化的传留,个性化使得个人具有超越现实、改善现实的独特性与创造性。

一个社会如果只允许社会化而扼杀个性化,它就可能长期在一种水平上简单重复。

另一方面,一个社会如果过分强调个性化而忽视社会化,有可能发生失范与动乱的危险。

第二节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一角色引导机制

(一)角色:

所谓角色,值个体某一社会身份所要求的某一行为方式及其相应的内在心理状态,本质上是社会对个体这一社会身份的要求与期待。

(二)角色引导机制

1“社会认可”是个体自我价值的最重要来源,是自尊、自信和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2偏离社会后将被社会抛弃(即得不到社会认可)的焦虑与恐惧迫使人们在角色行为上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社会要求,与社会保持一致,这成为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二社会比较机制

(一)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导致自我评价的需要越来越强烈,获得成就感与自我肯定感的需要越来越强烈。

(二)社会生活中根本不存在进行社会评价的绝对标准,人们必须动过将自己与同质人群进行比较,才能形成明确的自我评价。

(三)为了获得成就感与自我肯定感,人们在社会比较中倾向于选择比自己优秀的人作比较对象,导致他们心理与行为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从而实现社会化。

三社会学习机制

(一)个体可以通过榜样的示范与自己的观察学会各种社会行为。

(二)社会对观察者模仿行为的“直接强化”,对榜样示范行为的“替代强化”,观察者达到自设模仿标准后产生愉快情绪的“自我强化”是个体愿意模仿示范行为,进而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四亚社会认同机制

(一)个体直接生活其间的亚社会是社会化的直接背景和认同对象。

(二)个体对亚社会的认同不仅让他内化了存在于亚社会之中的大社会的思想观念与行为规范,还获得了亚社会特别要求的行为规范、价值观与技能,从而逐步社会化与个性化。

第三节社会化与自我意识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特点和人际关系的觉察,由此形成了物质的自我、精神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

自我意识又叫自我概念。

二自我意识的形成机制

(一)库利“镜中我”理论:

库利认为,在个体与他人互动中,社会和他人就像一面镜子,让他从中看到了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由此产生相应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

(二)米德“镜中我”理论:

米德进一步认为,我们所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个体不是依据个别人或某些独特群体对自己的反应与评价来形成自我认识,而是将他们转换成抽象的“一般他人”,并设想“一般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进而形成自我意识的。

三自我意识的结果

(一)分析自我:

分析自我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和评价。

它对协调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有较大的影响。

(二)表现自我:

表现自我是主体在不同的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自我的不同方面。

心理学家琼斯认为可以有迎合、恐吓、自我促进、示范和祈求五种表现自我方式。

(三)控制自我:

乃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行的控制,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制约作用。

它表现为“发动”和“制止”两反面。

四自我意识的功能

(一)保持个体内在一致性功能: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比他的真实自我对他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

(二)解释经验功能:

不同自我概念的人对一个相同的事件会有不同的认识与理解。

(三)决定期望功能:

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会决定他的自我期望,进而会影响他的行为表现,而他的行为表现又会最终决定他人对他的期望。

五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一)生理自我:

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二)社会自我:

对自己社会角色的认识。

(三)心理自我:

对自己心理特征的认识。

六自尊

(一)自尊:

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二)詹姆士自尊公式

自尊=成功/抱负

附: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

1我认为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与别人不相上下。

(1)非常同意

(2)同意(3)不同意

(4)非常不同意

2我觉得我有许多优点。

(1)非常同意

(2)同意(3)不同意

(4)非常不同意

3总的说来,我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1)非常不同意

(2)不同意(3)同意

(4)非常同意

4我做事可以做得和大多数人一样好。

(1)非常同意

(2)同意(3)不同意

(4)非常不同意

5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地方。

(1)非常不同意

(2)不同意(3)同意

(4)非常同意

6我对自己持有一种肯定的态度。

(1)非常同意

(2)同意(3)不同意

(4)非常不同意

7整体而言,我对自己感到满意。

(1)非常同意

(2)同意(3)不同意

(4)非常不同意

8我要是能更看得起自己就好了。

(1)非常不同意

(2)不同意(3)同意

(4)非常同意

9有时我的确感到自己很没用。

(1)非常不同意

(2)不同意(3)同意

(4)非常同意

10我有时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