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优秀作文报告附标杆文优秀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949274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高考优秀作文报告附标杆文优秀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高考优秀作文报告附标杆文优秀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高考优秀作文报告附标杆文优秀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高考优秀作文报告附标杆文优秀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高考优秀作文报告附标杆文优秀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高考优秀作文报告附标杆文优秀文.docx

《浙江高考优秀作文报告附标杆文优秀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考优秀作文报告附标杆文优秀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高考优秀作文报告附标杆文优秀文.docx

浙江高考优秀作文报告附标杆文优秀文

2017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报告(附标杆文、优秀文)

【试题回放】作文(60分)

有位作家说,人要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

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

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套作。

【评分标准】

对于阅卷评分标准,我们向来遵循的原则有两条,第一,尊重试题。

笫二,联系考生实际,打分标准要从我省大多数考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首先来看这道题的命题思路:

根据《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能写三类文体(应用类、论述类、文学类)要求,针对近年来缺乏客观、冷静、理性的思考,不具备论证思维的基本范式,以及少整体结构感,空疏而又欠严谨的“伪抒情/文化散文”的泛滥,浙江省加强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特别是思辨能力的培养,所以此次命题仍着重于论述类文章,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突出语言、思维与表达品质的提升;对于文体虽无显性的规定,却有隐形的指向,在题干中有“对此你有什么思考?

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一句话,引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

但是从题目看,毕竟又和去年的写作要求不同。

去年是明确要求考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今年只是使用了两个关键词:

思考、评说。

所以,今年在文体上就不能像去年那样一定要求考生写成论述类文章,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又不能忽略试题上的提示,这两个关键词是指向论述类文体的,在阅卷时又必须有所体现。

这个作文题要求考生理解作家的话。

三本书的说法,第一本书是指平常我们部在阅读的书籍。

第二本书是指生活,也可以说是社会实践。

这样的理念其实我们古代就有,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意思。

把社会实践说成是读“无字之书”,其实是一种文学性的比喻,这比较好理解。

但“心灵之书”却是题目材料中提到的作家——卢新华的“创造”。

作家写文章常常是无所顾忌的,所以,他这样说也无不可。

他那篇文章的说法,有这么一段:

它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籍,而是三本大书。

一本叫有字的书,一本叫无字的书,一本叫心灵的书。

当然,也可以是一本叫“书本知识”,一本叫“自然与社会”,一本叫“自己的心灵”。

而如果遇到有对佛学感兴趣的朋友,我也会对他们说:

“一本是‘文字般若’,一本是‘实相般若’,一本是‘心灵般若’。

很明显,经过作家自己的解释,这三本书的说法就容易理解多了。

然而,题目中只出现了三本书的说法,而无进一步解释,就可能给一部分考生带来困感。

网上就有人质疑,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在逻辑上是合理的,但又冒出一个心灵之书来,让人感到逻辑混乱。

其次。

有字之书是指我们常看的纸质书(当然也可包括电子书等);无字之书就是一种比喻,读无字之书是指社会实践(也可包括接触大自然),这个还比较好理解;而心灵之书是更隐晦的一种比喻,这就增加了考生审题的难度。

命题和阅卷是辩证互补的关系,尤其是心灵之书这个概念,大致是说自我反省、精神层面的追求、精神修炼等等,如果有其他解释,能说得通的,都算对。

当然,也不能离本意太远。

总之,作文试题中的作家之说仅放在他的文章里是比较合理的,但单独拎出来做题目材料,则不够完善。

我们阅卷时应该适当放宽。

作文应该着重从这样四个方面评价:

第一,审题;第二,文体;第三,思想深度;第四,语言。

第一,审题。

分档标准:

第一档(55-60)对“三本书”的理念及相互关系有准确的理解和阐释,并有较深刻的思考与评说。

第二档(50~54)对“三本书,,的理念及相互关系有较准确的理解和阐释,并有一定的思考与评说。

第三档(45-49)对“三本书’,的理念及相互关系有较准确的理解和阐释。

第四档(40-44)对“三本书’’的理念及相互关系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阐释。

第五档(36-39)对“三本书’’的理念及相互关系的理解不清晰。

今年还有一种情况,考生如果只讨论一本书,该打多少分?

因为题目没有规定必须把三本书综合起来看,所以只写一本书也可以。

但是,这个作文题“三本书”之间是统一的,应该联系起来,才能来开思维的路径论辩的路径,才能准确理解。

从这个角度分析,作文必须先从理解“三本书”的理念及相互关系入题,再转到对其中一本书的讨论。

根据作文的质量,正常给分。

如果作文一开始就只讲其中一本书,应该适当扣分,一般在49分以下打分。

以上五档的区分是指审题,但是判断一篇作文的成绩,需要全面考虑,特别要结合以下三个方面。

第二,文体。

除了审题之外,一定要符合文体要求,也就是说,要求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要求。

简单地讲就是说,一旦考生选择使用论述类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文体和语体要符合论述类文章的要求。

同样,如果考生选择文学类文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文体和语体也必须符合这种文章类型的规定。

一旦阅卷老师判定该生所写作文不符合文体要求,总分不能超过49分。

也就是说,第一、第二档的文章,按照等级评分标准,应符合文体要求。

第三,思想深度。

高中生的作文,思想深度永远是一项重要打分指标。

在思想深度上,50分以上的作文应该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如果只是简单地阐释三本书的理念及相互关系,就基本可以判断缺乏思想深度。

如果对作家的理念有一定的分析、比较、辨析,表现出考生的主观能动性。

就是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作文。

对作家的观点,不要求只是顺从,对于不同于作家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我们应该鼓励,只要考生能够自圆其说,就是好文章。

一定意义上,我们更应该鼓励考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敢于质疑,敢于有自己的看法,只要能够证明观点,就是一篇好文章。

第四,语言。

语言的要求也一样,总体上看,除了语言本身的通顺、流畅等区别之外,还要考虑理性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差异。

论述类作文在语言上要求简洁、清晰、鲜明,力求客观理性,如果一篇作文的分数处于50分之上,这方面的要求就越严格。

反之,则可以适当放宽。

【标杆作文】

【一类文中】

评分

内容

表达

发展

总分

24

22

8

54

我们都是读“书”人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言:

“如果天堂存在的话,那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人立于世,世界就是一本大书。

诚如材料中作家所言,人生三本大书是为“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

但我认为,这三者并非并列。

作为新时代的读“书”人,应当将心灵融入“有字”与“无字”中。

有字之书,是文化的积累的传承。

中国古代造纸与印刷二术并存,为后世留下了不竭的典籍资源。

步入现代社会,网络媒介下的书应运而生。

无论是平板上的电子书还是电脑中的进制码,它们都可以被视为有“字”,因为这是一种记载,暂时无关人心。

无字之书,是文化的拓展的领悟。

社会以其复杂性裹挟着人们,而人们确也从中学到了处世之法。

除社会之外,无字之书仍包举宇内。

诚如经历、经验与教训,带给我们学识、认知、涵养、想象、精神甚至万物法则。

它们来自自身领悟,具有无字之书的一切意义与特征——但我要说,这仍然不够,因为它们不具有心灵的尺度。

在人的心灵介入之前,这一切只是存在;只有心灵介入之后,才称得上真正意义。

心灵之书凌驾于有字与无字之上,是我们这代读书人理应的追求。

如不融人心灵这一必要条件,有字之书将成为谬误,无字之书将成为偏倚的社会价值。

当下中国,人均受教育程度逐年上升,但社会期望看到的和谐景象却迟迟未现。

地铁藏书热从欧洲席卷至中国,而北上广的各地铁站、车厢中尽是随意丢弃的书本——这难道不是对有字之书的践踏吗?

资深的大学教授对否定其意见的老人大打出手,社会戾气日益显现——这难道不是无字之书的遗憾吗?

缺少了心灵之书的“阅读”,一切其他方式都显得徒劳。

如果—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心灵的必要辅助不见踪影,和谐的社会氛围就会被急躁打破。

总之,人们戴着“读书人”的帽子却退化为无知的受众,那么文化的灭亡就在劫难逃。

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于将心灵之书读透。

将其融入有字与无字的系统中。

关键更在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

在日常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毫无争议的读书人。

而读书的过程,是把握好心灵的途径。

我们势必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然后用心去悦纳它,实现自我价值。

我们是用心读书的入。

读得最完美的,一定要是“心灵”这本大书。

张载的名旬可以作为训诫: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我愿意一读终生。

◇阅卷组意见:

本文概念辨析十分清晰,概括明确,思路清楚。

开头以“但我认为,这三者并非并列……”总起全文,接着分三段论述:

分别详细阐释概念内涵——人的自我反省、精神层面的追求修炼;提出如何读书的策略,最后以张栽的名言作为训诫,表明终生读此三书的意愿。

【一类文中】

评分

内容

表达

发展

总分

23

23

8

54 

读人生三书,创美好未来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又有俗语说:

“活到老,学到老。

”有作家提出:

人生要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三本书,我很赞同这位作家的看法,这三本书即人生之书。

所谓成长,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我。

在我看来,有字之书就是我们通过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得的阅读,无字之书则是指我们在生活中学到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心灵之书就是我们在已有的基础上净化自己心灵的一门学问。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从进入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有字之书。

从一开始的声母、韵母到词句再到文章,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

我们徜徉在文字的海洋中,纵观古今,吸收着文字中的精华。

成就更好的自己。

不论是课本、名著、小说还是网络阅读,文字都让我们有所收获。

人生的第一步,读好有字之书。

成就博学多识的自己。

而人生的第二本书——无字之书则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学习、揣摩。

不论我们生性是孔子所说的善还是孟子所说的恶,我们都需要从生活中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原则。

人不是生来就会为他人考虑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是我们从生活的无字之书上学到的;人不是生来就懂得分享的,慷慨大方是我们从生活的无字之书上学到的;人不是生来就讲文明懂礼貌的,彬彬有礼是我们从生活的无字之书上学到的。

台湾作家简嫃学了无字之书后道出了人不可锋芒毕露的道理;蔡元培学了无字之书后抛开了与学生发生口角的不愉快,为该学生写了推荐信。

读好无字之书,不是为了让自己变得圆滑世故,而是让自己有了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准则。

人生的第三本书。

也是最难读懂的书—一心灵之书。

有人说“把心磨平,波澜不慷”,这是一种境界,只有读懂了心灵之书你才能达到如此境界。

退休教师韦思浩捐出了自己的退休工资,为失学儿童提供读书机会,自己却游走在生活边缘;印度男子库玛虽生活困难,但他乐意为饥饿的陌生兄妹点餐;孔子、颜渊淡泊名利,将富贵看作浮云,一心倡导仁义。

他们都读懂了心灵之书,不论是对他人还是对整个社会乃至国家,他们都净化了自己的心灵,将大爱传递给他人。

读好心灵之书,提升自己的境界,做一个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

时光匆匆,漫漫人生路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长。

在人生路上,多学习这三本人生之书,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创造出自己美好的未来。

◇阅卷组意见:

本文赞同作家看法,观点明确,中心突出,符合论述类文章的一般要求;而且对“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的概念阐释非常到位,只是作者未能彻底理解、说明“心灵之书”是一本怎样的书,该怎么读懂。

第四段里个别语句说得太绝对,有自说自话的感觉。

【优秀作文】

在书本与大地中浇灌心灵

  曾有作家言人生不可或缺三本书:

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窃以为他所言极是。

人唯有在书页蹁跹于指尖,双足扎根于生活,同时不断翻阅,省察,增删,直面截然不同于外界的内心,方能成器。

  杨绛曾说“现在的年轻人,读得愈少,想得愈多,造成了许多无谓的烦恼。

”可见“有字之书”是奠定个人思想的基础。

古人精挑细选出《古文观止》为蒙学教材,正是因为白纸黑字间的前人经验,智慧能为阅历尚浅的少年素绢般人生底色上绘上万紫千红。

“有字之书”贯通了个体与群体,当代与未来,让人的双脚还不够坚实时,眼光便能深邃至整个世界。

这些字中所传达的思想,描绘的历史,奔涌的情愫为我们在信息化洪流裹挟下的灵魂提供了一丝以文学对抗“存在的荒芜”的可能。

  然而纸上得来总觉浅,皓首穷经迸发不出莫言对高密乡的热情,也无法让陈忠实笔下的白鹿原拥有如此悲壮的关怀。

从有字之书中得到的箴言,体悟,终究要在无字之书中得到验证与升华。

那是独一无二的社会阅历,人生轨迹所淘洗出的精粹与沉淀。

于生活的无字之书中,沉潜于书页上的人生百态被淋漓演绎,比起做一个旁观者,置身其中的感受更加鲜活也更加残酷,它让人们避免陷入“群体无意识代替个体无意识”思维吞并,让农村妇女范雨素质朴的文字也能直击人心。

无字之书鞭挞虚幻,让阅读他的人们时刻保持着清醒与冷静,同时又保有温热的关怀和悲悯:

站在时代制高点上的关怀与感同身受的悲悯,这或许正是曹文轩所呼吁的儿童文学中缺乏的“无字之书”!

  无论有字无字,眼见耳闻,终归是要落实于心。

再多的有字之书,倘若不内化于心,不过是附庸风雅地卖弄墨水,再多的无字之书,倘若不内化于心,也只落得“海归”变“海龟”般尴尬境地。

黑塞的一句话如同黄钟大吕,“世界上最让人恐惧的恰恰是通往自己的道路”。

翻开心灵之书,是近乎严酷的自省,是修剪不必要的枝枝蔓蔓,增添来自有字和无字之书的吸纳与内化,是冷静地直面内心,与自我对话的过程。

“吾日三省吾身”,不妨说日阅心灵之书。

这是一个更需要勇气与意志的过程:

带着剜肉补疮的决绝,携着刮骨疗伤的清醒,将如附骨之疽般的狭隘、嫉妒、自私悉数斩断,成就“心如明镜台”。

在信息与行动严重不对等的时代,科技经济等理性力量逐渐占领人文关怀的当下,我们更要以书本和大地浇灌心灵。

这位作家的话,无疑振聋发聩。

我能读我,方成大我

  书者如灯,“是知灯者,破愚暗而明斯道。

”有人说,人生须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三本大书。

吾与之也——有字之书为传承,知识在其中;无字之书为体悟,阅历在其中;心灵之书为本然,我能读我,方成大我!

  少年之时习句读,或观古今之言,有字之书为师为友。

以文字为媒介,书籍带着我们走向新的世界,教会我们许多知识,前人的经验与智慧,虚幻的欢笑与泪水,令我们沉醉、助我们成长。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的古训仍在耳边。

正是有字之书告诉了我们“老鱼跳波瘦蛟舞”的诗意,正是有字之书让我们体味出“天荒地老无人识”的苦涩,有字之书塑造着最初的我们,正如加缪评卡夫卡,“他书中的每一页都强迫我去读它”,有字之书,有益之书的每一页也都“强迫”着我们去阅读。

  年龄稍长,阅历增加,经历了若干人若干事,无字之书的书页也渐渐增加,其中内容悲喜自知。

无字之书,是阅历,是经验的积累、情感的积淀,是人生路上经过的一个个路牌。

它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前进的方向,开启一扇扇不同的门。

我们自己牵着自己,跟着无字之书的指引。

  有字之书,无字之书,说到底其传授之物均源于外,你化而用之,或上坦途,或坠深渊。

心灵之书,却是由你而发,由你守候。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你的心灵之书,只须本然,你要去读懂。

何谓读懂?

群居不倚,独立不惧,问心无愧,即为读懂。

孔子困于陈蔡,问弟子是否行道真的不可为,或说不可为,或说应与世推移,颜回却说:

“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

”不容何病?

读懂自己的心灵之书,遵循本心,遵循良心,那么从心所向,从欲而行,致力于其中,岂不是人人都是“匠人”?

也正是心灵之书,才能让人舍生取义,因为它就是我们的“我”!

  有字之书以为梯,学山为顶峰为己。

无字之书以为舟,破江渡海见真力。

心灵之书以为己,遵之循之莫为逆。

三者缺一而不可,人生漫漫需砥砺!

  三者缺一不可,然而知前两者之重要之人,恒河沙数,故我能读我,方成大我!

善读心灵之书

  人生有三本大书:

“无字之书”,即最一般意义上的书;“无字之书”,代指生活中的经验;“心灵之书”,则是对生命对世界最本质的追求与省思。

如我所言,三本书各有侧重,但首要的是读好“心灵之书”。

  “有字之书”是我们获取知识最主要和直接的来源。

我们出生,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再一起进入学校让心灵得到教化。

诚然,“有字之书”不可或缺,正如赫尔曼·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所指出的:

阅读,特别是经典的阅读,对人学识教养的获得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有字之书”相较于个体总是显得抽离,其中固然有醒世名言,但却难为人所获得。

譬如前些年的“药家鑫案件”及“复旦投毒案”,他们的学识毋庸置疑,但他们却未将其内化为自己真正遵循的准则。

  相较于“有字之书”对具体知识技能的侧重,“无字之书”则让人以亲身经历的方式懂得教训。

正是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以范雨素为代表的一批文学爱好者便是其中典范。

他们大多学历低,但这并不阻挡他们对文学的爱好。

他们将亲身经历成文,这现实便是他们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

“无字之书”以其亲历性与直观性在人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

  然而,“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纵然有许多不同,但他们仍有一个巨大的共同点:

便是仍桎梏于现实之中。

两者都取法于现实,以现实的方法呈现,但真正重要的东西却是以抽象、以心灵呈现的。

这“心灵之书”,某种程度上可以与哲学等价,即philosophy,爱智之学。

遥想古希腊哲学三子,再回想中国思想大解放的诸子百家时期,他们生活在书籍与经验都匮乏的千年以前,但却以自己的头脑与心灵产生了多么伟大的思想!

柏拉图的“理型论”,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质料”,科圣墨子都(对)自然各种规律的洞悉与理解……很难想象他们能在那样的年代达到那样的智慧。

反观自己,不过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智慧比之他们不及分毫。

  我们现在是缺乏“心灵之书”的。

因为世界的发展与物质的积累,我们有时过于沉浸于现成的“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而忘却了对自己“心灵之书”的深度挖掘。

其实从“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也是可以得到“心灵之书”的智慧的,但真正关键之处在于摒弃外物的纷扰,用自己的心灵去与那些伟大的灵魂产生共鸣。

从苏格拉底到笛卡尔,从斯宾诺莎到黑格尔,历代哲学家都大声呐喊,让人们以一种爱智的崭新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他们知道,真正的智慧只能来自于每一个人的内心。

  善读“心灵之书”,是它让我们摆脱现实的奴役,在广阔而自由的宇宙中寻回人生最本初的价值。

兼读三书,精读心书

  人要读三书:

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

此三者涵盖了一个人所需的实用之学,处世之学与精神之学,因而需要“兼读”。

而其中,我认为心灵之书又是最高层面的,故须对其“精读”。

  有字之书,在我看来即一个人所需的专业性知识与工具性知识,即每个人都要识字,能认读拼写,这是当今社会人人需备的,它使人远离无知与文盲困境。

我国推行的九年义务制教育便是主要教授“有字之书”,它是各类书乃至阅读的前提。

  而“无字之书”,即为人处世之书,它强调的是生活性。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生存已离不开社会与人。

社会学家涂尔干讲的“有机社会”便是人与人相联系的社会,那么在这当中,我们要读“无字之书”——于日常生活言行中,于耳濡目染中,使我们不至于成为迂腐刻板的“怪人”。

  此二者均要读,但仅此是不够的,还应读“心灵之书”,即修养身心,提升思想,实现我们身为“独立的人”的目标。

这好比建造一幢居住的房子,打好地基,建好钢筋水泥甚至粉刷好墙壁,装好窗与大门,若没有内部必备的生活物品,这房子仍是不能使人安心栖居的温柔乡。

“心灵之书”便是“房子”内部的配置,而对此需精读。

  我们精读“心书”,是为了使自己成为有良知、有思想的独立人格的人。

刘瑜说过我们除了要对屋子添砖加瓦,更应“使头脑成为一支军队,对自己的心灵招兵买马”。

我们之所以为人,之所以与他人不同,在于我们“觉醒与思考的力量”。

仅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是不够的,我们要探讨更深层次的生命奥秘。

鲁迅的“立人思想”——使人除了成为社会中的人,更应是独立于群体的人。

孔子对生命价值本源的探索由“向天”转变为“在人”,均启示我们充实自身心灵与精神从而成为独特个体的重要性。

何况。

人人都阅读好“心灵之书”,人的素养会得到提升,社会的状况也能改善。

《希腊精神》里伊丽丝阐释了文明的最高境界:

那些我们无法准确衡量的东西成为至关重要的,如对心智的追求,礼貌周到的品质等。

只要人人能精读心灵之书,每个人必是有更高追求之人,他不会汲汲于丝毫得失,不会为了利二背义,处贫亦可乐道,那么社会的弊端或许也不会再有。

  “心灵之书”,是道德之书,是修身之书,是独立个体之书。

  有字之书是根本,无字之书是立世之方,而心灵之书则是成为至人之要。

兼读三书,使我们立世,精读心书,便可立人。

读心为魂

  阅读常被奉为一个民族的灵魂。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大本书:

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这话说得确实精辟,当仍想为其添上一种层次:

以“有字之书”为人之底,以“无字之书”为人之骨,以“心灵之书”为人之魂。

  “有字之书”指世间客观存在的一切文字内容,也是人们狭义上阅读之物。

杜拉斯曾说过“每一本书都是漫漫长夜”。

夜晚用一本书来填满闲暇的时光,一方面夯实了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开拓了人的视野。

培根也常强调“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但若仅仅停留在阅读“有字之书”,便易陷入苦读成疾的泥潭。

  “专读书也是有弊病的”,鲁迅鼓励人们使所学的知识活起来,这便是所谓的“无字之书”。

  “无字之书”深深根植于生活这片包罗万象的土地上,经历百态人生也是另一种阅读。

向生活寻求知识,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搭好身骨。

这本大书中没有直接易得的文字总结,它更需要人活化地看待,留心生活中的细节,从中撷取成长所需的营养,做到经世致用。

  读着这两本书,能拥有“谈笑有鸿儒”的展望,但真正贯穿人一生的更关键的是“心灵之书”。

  “心灵之书”似乎更为玄妙,大家如齐白石也只能说成“要常有古人之微妙在心间”。

我将这种微妙理解为一种自我意识,如果一个人永远是外在事物的反映,缺乏自我的内在焦点,那他仍是无用的。

特别在物欲快速膨胀的当下,潜心读书的人都已消失殆尽,更不用提回归本心,发出“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的深层自我反思!

拥有向内探寻的自我意识,才能回答人何以为人的终极难题。

而且每个人的心灵都脉动着不同人格的血液,借鉴他人确为一条捷径,但读懂自己内心更为重要。

常读“心灵之书”,为自己注入独立之灵魂。

  从另一方面来认知,“有字”与“无字”之书都是为了读透“心灵之书”服务。

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对读通心灵才为终极目标的明证。

他们是两条殊途同归的方式,“心灵之书”散落在世界的每一隅里。

  阅读向着领悟“心灵之书”出发!

为保有人鲜明生机的愿望,时刻铭记以读心为魂。

人生突围

  “无论人的一生是多么得(的)漫长复杂,他终将反应于一个时刻,那就是他大彻大悟究竟是谁的时刻。

”博尔赫斯如是说道,确然,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要学习那些由具体知识构成的文字之书,继而阅读由世事阅历垒砌的无字之书,最终读懂那本我们最熟悉的也是最陌生的心灵之书。

这一过程其实正如哲人苏格拉底所言:

认识你自己。

  人的一生不是一场盲目的追逐,相反地,那应是不断地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

马斯洛曾提出过“需求理论”,将人生概括为实现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精神五个需求的过程,而这五个需求实际上是递进达成的。

阅读有字之书,我们的头脑变得充盈,我们具有了保护自我安全,实现自我生存的能力;阅读无字之书,我们的人格开始健全,我们能够在社会中相处,甚至获得他人的尊重与褒美;而在实现了上述需求之后,心灵之书的书页向我们缓缓展开,以我们的知识与阅历为基础,我们有能力感知精神深层次的表达,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达到那个“大彻大悟”的清朗境界。

  然而观当今之世,读有字之书者泛泛,读无字之书者不鲜,唯读心灵之书者寥寥。

有人说,这是现实的压力逼着人们从精神世界中抽身,可的确应该这样吗?

我想起加缪用不无温情的笔触描绘的那个走下平原并感到幸福的西西福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