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上《俯瞰祖国大地》WORD版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94829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上《俯瞰祖国大地》WORD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上《俯瞰祖国大地》WORD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上《俯瞰祖国大地》WORD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上《俯瞰祖国大地》WORD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上《俯瞰祖国大地》WORD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上《俯瞰祖国大地》WORD版教案.docx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上《俯瞰祖国大地》WORD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上《俯瞰祖国大地》WORD版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上《俯瞰祖国大地》WORD版教案.docx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上《俯瞰祖国大地》WORD版教案

《俯瞰祖国大地》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行政区划,首都,人口,地势,地形,资源和海域,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学准备〗

地球仪,两半球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可能需要的各种书籍,杂志,画报等(尽可能是社会声誉较好的出版社的出版物).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在四年级认识家乡的活动中,我们都知道了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生长的地方.下面就让我们去寻访祖国,了解我们生息的国土吧."

2.情感引导.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作为背景音乐,可配以歌词的朗诵,观察教科书第30页呈现的地图,了解祖国的轮廓,阅读教科书第31页的文字,知道我国的基本轮廓形状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

3.阅读教科书第30页豆博士的话.

4.布置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确定开展"漫游中华"活动的寻秘方向,学生可以按小组为单位,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寻秘小组,认领寻秘的任务.教师将准备好的各种资料分发给学生."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探究方向:

(1)我们祖国的位置,国土面积和海域;

(2)我们祖国的大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祖国的行政区划;

(4)祖国的首都北京;

(5)祖国的地势,地形特点;

(6)全国人口及资源分布.

5.分组开展寻秘活动,如果需要,可以将这一活动延伸到课后.

家庭作业

按照认领的寻秘任务收集资料,进行探究.

第二课时

1.导入."我们祖国的领土如此辽阔,要寻访伟大的祖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借助于地图.从三年级开始,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在地图上确定方向,让我们利用课桌桌面(或举起一本教科书)来复习一下."组织学生通过摸桌角,模拟确定地图上的8个方位.

2.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一:

我国的位置.

(1)学生结合地球仪,两半球图或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图介绍:

"我国位于世界的东方,在东半球的北半球,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

(2)全班同学确认,并开展识图活动,练习在地球仪或教科书第32页的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图上认识我国的位置.

3.学生继续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一(教师要主持交流,注意把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我国的面积和海域.

(1)阅读教科书第33页的课文.

(2)学生结合教科书第30页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或教科书第32页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图介绍要点:

①我国国土辽阔,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②我国东临太平洋,靠近大陆的部分是海.我国的海域辽阔,我国的东部由北向南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③距我国海岸线12海里以内的海域是我国的领海.距海岸线200海里以内,我国还拥有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权.

(3)识图练习.组织学生在地图上查找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指图练习.指名由学生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在指导学生指教学挂图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辅导:

指图者要站在教学挂图的侧面,面向学生,手执教鞭指图,叙述的语言要与指图的动作一致.

4.作业(如果课堂上时间不够,也可以布置为家庭作业).组织学生补充和完善自己在地图学习中的积累和收获,完成教科书第33页的作业.

家庭作业

指图练习:

在地图上指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绕着边境走一圈》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我国的范围,进一步感受到祖国的辽阔,产生深深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2.学习在地图上查找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提高识图能力.

3.探究邻国的社会状况,收集相关资料,增强学生的国际理解.

教学准备

一幅较大的中国政区图.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检查复习.识图练习,我国的位置和海域.

2.导入."我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我国疆域辽阔,从东部海滨到最西部的帕米尔高原有5200千米,乘坐特快列车也要走两天多;从最北面的黑龙江省漠河到最南端的曾母暗沙相距5500千米.陆地上的疆界有两万多千米."

3.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二:

我国的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在中国政区图上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查找我国的陆上邻国,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查找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教师可以让不同的小组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

4.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

(1)我国的陆上邻国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5个国家.

(2)各小组选派代表指教学挂图介绍我国的陆上邻国.

(3)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各小组选派代表指教学挂图介绍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5.课堂作业.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第34页的练习.

6.布置家庭作业000查找有关邻国的位置,面积,气候,人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语言,宗教,食品,服装等资料.

 

第二课时

1.复习检查.

(1)我国的国土面积.

(2)识图练习: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讨论."由于我国与这些国家国土相邻,山水相依,相互了解,我国与邻国有着良好的贸易往来,很多边境地区都设有边境通商的市场.你知道我国所遵循的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原则吗"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明确,"长期以来,我们国家遵循着和平共处的原则,与这些国家友好相处,互通有无."

3.小组活动.交流探究活动的成果.由学生介绍所收集的资料,有关邻国的位置,面积,气候,人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语言,宗教,食品,服装等.

4.讨论.教师提醒学生:

"你还知道我们这些邻国最近的发展变化吗"学生可以谈他们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中了解到的有关邻国的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变化.

5.从学生收集的材料中精选一部分图片和文字,制作一期班级板报.

家庭作业

识图练习:

在中国政区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认一认祖国政区》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幅员辽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知道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中国政区图,学生进行制作活动需要的白纸,硬纸板,胶水,剪刀等用具.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复习检查.

(1)我国的国土面积.

(2)识图练习: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导入."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每个地方的情况又很不相同,国家为了管理方便,就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的行政区,我们来认一认祖国的政区."

3.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三:

祖国的行政区划.

(1)学生介绍:

"我国太大了,各个地方的情况又不同,为了管理方便,就把全国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中国政区图上每一个不同颜色的区域,就是一个省级行政区的范围.这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一共是34个省级行政区."

(2)学生结合中国政区图,指图介绍:

"自治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省级行政区.我国的5个自治区分别是:

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直辖市是由国家直接管辖的省级行政区.我国的4个直辖市分别是: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

香港和澳门."

(3)朗读教科书第37页的《祖国行政区歌》,结合《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简表》,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识图练习,看谁记得快,记得多,指图准确.教师不必要求学生把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都记住,但可以提倡尽量记住我国的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和自己家乡所在的省份.

(4)趣味练习:

"在地图上,找一找我们的家乡在哪个省(市,自治区)省会(自治区首府)是哪里与我们家乡所在的省相邻的省(市,自治区)是哪些它们的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又是哪里"

4.识图比赛,看谁记得多,指图正确,并给予表扬.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使用中国政区拼图做拼图游戏.

5.课堂练习.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填写教科书第37页的表格.

6.布置家庭作业:

(1)识图,指图练习000我国的省级行政区.

(2)结合每天晚上电视"新闻联播"后的"全国天气预报"节目进行识图练习.

 

第二课时

按照教科书第38~39页的步骤,组织学生制作祖国政区拼图.

家庭作业

通过识图,复习本课学习的我国的行政区划.

 

《首都北京》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知道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

2.认识北京的位置,知道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还是一座国际化,现代化的大都市.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可能需要的各种书籍,杂志,画报等(尽可能是社会声誉较好的出版社的出版物).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复习检查.指挂图练习:

指出我国的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和家乡所在的省(自治区),省会(自治区首府).

2.导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4个直辖市中,为首的是首都北京.你知道什么是首都吗首都是一个国家最高的政权机关和政府机构所在地的城市.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来了解我国的首都000北京."

3.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四:

首都北京.教师要主持交流,注意把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1)阅读教科书第40页的课文.

(2)学生结合中国政区图或中国地形图介绍要点:

①可以观看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庄严的升旗仪式录像作为导入,介绍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党和国家领导机构的所在地.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北京有哪些党和国家领导机构.

②边指中国地形图边介绍,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它的西北方是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东南面临华北大平原和渤海湾",所以,平常又说北京是"北依山险,南控平原",位置十分重要.

③结合相关的图片资料介绍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她作为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前后有近800年的历史了.""北京有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天安门城楼,有世界上最大的广场000天安门广场,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宫殿建筑群000故宫,有我国古代最宏伟的建筑000长城,还有众多的宫苑,坛庙等古建筑群."

④结合教科书第40页的图片资料介绍:

"天安门广场中央矗立着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场北面是雄伟的天安门城楼,西面是人民大会堂,东面是国家博物馆,南面是毛主席纪念堂."

阅读教科书第41页豆博士的话.

4.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科书第41页的填空,并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

1.复习检查.指挂图练习:

首都北京的位置.

2.阅读教科书第42页图片和课文:

"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座充满着传统

气息的古都."

3.学生继续"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

①观察并确认教科书第42页图片的内容;

②学生们还可以介绍北京还有哪些名胜古迹,介绍富有特色的北京的传统文化.

4.阅读教科书第43页图片和课文:

"北京还是一座充满生机的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通过交流明确:

北京是一座有着10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公路,铁路和航空线把北京和祖国各地以及世界联系起来.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建设得越来越好,更加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5.学生讨论:

"你们知道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吗这和北京的建设,发展有什么关系""你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吗""关于首都北京,你还知道什么有什么加以补充"

6.识图练习.

(1)在中国地图上找到首都北京的位置.

(2)查找地图,从我们家乡去北京怎么走

 

《三级阶梯上的国土》

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多样的地形地貌.

2.知道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中国地形图,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可能需要的各种书籍,杂志,画报等(尽可能是社会声誉较好的出版社的出版物).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复习检查.

(1)指挂图练习:

指出我国的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家乡所在的省(自治区),省会(自治区首府).

(2)教师讲解: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学习地图的时候,认识地图上的图例和颜色十分重要.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首歌谣押'平原,低地用绿色,高原,山地黄棕色,河湖,海洋用蓝色,雪线以上用白色,密集的小点是沙漠.'"

2.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五:

祖国的地势.教师主持交流,并注意把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1)阅读教科书第44页的课文.

(2)学生结合中国地形图介绍要点:

①在中国地形图的陆地部分,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就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高度.

②识图练习.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我国西部棕色地区,中部黄色地区,东部绿色地区的海拔高度各是多少通过查找中国地形图明确:

我国西部棕色地区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中部黄色地区的平均海拔在2000~1000米;东部绿色地区的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

③结合教科书第45页的中国地势剖面图,认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④小结:

"我国地势总的特点是西高东低,从西向东逐级下降,十分像三级阶梯.""但是同学们要注意,一般我们讲的台阶,是把最低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高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在认识祖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时,是把最高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低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最低的叫做第三级阶梯."

3.识图练习.通过中国地形图上颜色的区别来指图,我国三级阶梯的区域范围各从哪里到哪里.

4.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五:

祖国的地形.教师主持交流,并注意把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1)阅读教科书第44页的课文.

(2)学生结合中国地形图介绍要点:

①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五种地形都有分布.

②识图练习.组织全班同学在中国地形图上逐项查找,并由负责汇报的学生向全班同学指图介绍.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5.查找中国地形图并讨论:

"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的哪一级阶梯上属于什么地形区"

家庭作业

识图练习:

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黄河东流水》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体验并感受祖国地域环境的博大,从对母亲河的热爱,升华为更加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

2.学习优秀中华儿女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格,感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受到优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提高通过识图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4.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线索,了解流域内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教学准备

1.中国地形图,黄河流域图.

2.歌曲录音:

《黄水谣》《黄河颂》《我的祖国》.

3.有关黄河流域中华文明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起源,生存,延续都离不开水的滋养.自古以来,人类就懂得择水而居,沿河湖而居的生存方式.从古代的祖先到现在,我们中华民族一直生活在世界上两条著名江河的怀抱之中,这就是黄河和长江.黄河,长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自豪地称她们为我们民族的母亲河."

2.朗读教科书第50页的课文.

3.讨论."为什么人类要择水而居,沿河湖而居为什么几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都以河流为标志"简单提及印度的恒河文明,巴比伦的两河文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埃及的尼罗河文明,中国的黄河文明等,只要学生能够理解水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便于发展农业生产等即可.

4.欣赏教科书第50~51页的通页照片,播放歌曲《黄水谣》并朗读歌词.

5.分小组布置任务."看着照片,我们感受到黄河以她英雄的气概出现在亚洲的原野,我们想知道她是怎样从高山之巅,穿过中原大地,流入大海的怀抱,更想知道自古以来,黄河母亲是怎样哺育我们中华民族的.要想探究这么多的内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先确定调查了解的方向.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确认调查的范围,做好分工,然后分头进行准备."

教师出示探究,调查的方向和范围:

(1)黄河的发源地,流程情况;

(2)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3)黄河凝聚的民族精神;(4)变"害河"为"利河";(5)拯救母亲河.

各小组在确认了探究,调查的方向和范围后,就要讨论和分配各位小组成员的任务,教师要在各组间巡视,帮助各小组制定出合理的计划,以确保探究,调查任务的完成.

6.教师小结.教师要肯定学生分工和制定计划的成绩,同时建议他们可以利用地图,报刊,杂志,各种旅游手册等,从中收集需要的资料和图片.要求各小组在课下多做交流,发挥合作的优势,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和补充,使之尽量充实.

家庭作业

按照认领的探究任务收集资料.

 

第二课时

1.导入.

(1)播放歌曲《黄河颂》(我站在高山之巅……).

(2)教师引导: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黄河.先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和流程."

2.借助中国地形图或黄河流域图进行讲授.

(1)导入."我国古代伟大诗人李白曾经有过歌颂黄河的著名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你们明白其中的含义吗诗句其实是描述了黄河的流程,形象地说明了万古奔流直向大海的黄河之水,发源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因为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青藏高原地处我国的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2)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北麓,黄河的源头是高山融化的雪水形成的.

(3)黄河发源后,沿地势曲折东流,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全长5460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4)指导学生练习."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到黄河的发源地,并寻找黄河流经的9个省(自治区),再查找这9个省(自治区)的简称."

(5)朗读并记忆歌谣.朗读并记忆教科书第51页的歌谣.

(6)学习并理解教科书第52页的课文"九曲黄河天上来".

3.识图练习.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黄河的源头,流经的省(自治区)和入海口.

4.学生开展"探究黄河源头和流程"活动的成果汇报.由学生指中国地形图汇报黄河源头青海段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其要点是:

黄河的源头是高山积雪融化而形成的,黄河源头是高原草甸地区,那里黄河的河水是清澈的,并不浑黄;黄河源头地区主要是藏族同胞生活的地区;龙羊峡高坝是黄河第一坝;这一地区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畔有鸟岛自然保护区;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塔尔寺是藏传佛教的圣地.

5.教师小结.

家庭作业

在中国地形图或黄河流域图上查找黄河的源头和流经省(自治区),注入的海洋.

 

第三课时

1.检查复习.识图练习:

在中国地形图或黄河流域图上指出黄河的源头,流经的省(自治区)和注入的海洋.

2.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到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高山积雪融化的雪水汇聚成黄河的源头,蜿蜒流出青海省以后,在甘肃,四川省绕了一个弯,又进入了甘肃省."

3.学生继续开展"探究黄河源头和流程"活动的成果汇报.由学生借助中国地形图汇报黄河甘肃段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其要点是:

黄河流下青藏高原,进入甘肃;黄河流经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是我国西北最大的工业城市,20世纪初在黄河上建造的第一座铁桥是用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至今还横跨在兰州市区的黄河河面上.

4.学生继续开展"探究黄河源头和流程"活动的成果汇报.由学生借助中国地形图汇报黄河宁夏段,内蒙古段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其要点是:

黄河经过上游最大的水利工程刘家峡水电站以后,就流出了甘肃,进入了宁夏.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回族同胞最集中的地区;回族同胞信奉伊斯兰教,在银川市建有南关大清真寺."九曲黄河富宁夏",黄河造就了宁夏的"塞外江南".

黄河流出宁夏就进入了内蒙古的河套地区,这里是内蒙古最富饶的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蒙古族同胞最集中的地区;蒙古族同胞善骑射,以放牧为生,逐水草而居,居住的帐篷很有特色,叫做蒙古包,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5.教师小结."对河流的流程,一般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前面我们了解了黄河从发源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的情况,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市是黄河上游的结束地点,再往下黄河就进入中游地区了."

6.学生继续开展"探究黄河源头和流程"活动的成果汇报.由学生借助中国地形图汇报黄河中游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其要点是:

黄河流过河口市以后,拐了一个90度的弯,向南穿过陕西,山西,成为这两个省的省界,到了三门峡,又拐了个直角,向东流去,直到河南省的孟津,这一段是黄河的中游.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在这里冲刷并携带了大量的泥沙,使得河水变成浑黄不堪了.

7.学生继续开展"探究黄河源头和流程"活动的成果汇报.由学生借助中国地形图汇报黄河下游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其要点是:

黄河下游是平原地区,地势变得平坦了,水流平缓,河面也更加宽阔了.从河南孟津以下,黄河经过河南省的省会郑州,它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河水继续流向东北,进入山东省,最后汇入渤海.

8.朗读教科书第52页的课文000"九曲黄河天上来".

9.教师借助教学挂图进行总结: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自治区),注入渤海,全长5500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10.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黄河的源头,流经的省(自治区)和注入的海洋.

 

第四课时

1.检查复习.

(1)朗读或背诵歌谣.

(2)识图练习:

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黄河从源头开始,流经的省(自治区).

2.引言:

"滔滔的黄河水养育了中华民族,从遥远的古代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在黄河流经的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所以黄河是养育我们民族的母亲."

3.学生继续开展"探究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活动的成果汇报.学生借助中国地形图汇报有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的资料,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其要点是:

在距今100万年以前,蓝田猿人就生活在黄河流域.后来,中华民族的祖先又在这一区域创造了半坡文化.被誉为我们民族"人文始祖"的黄帝,带领我们的远古先人在这里扎下了民族的根基.

黄河的上游地区有着著名的古丝绸之路.兰州市就位于丝绸古道上.在丝绸之路的甘肃段,很多遗迹记录着中华民族辉煌的古代文明:

著名的麦积山石窟,万里长城的西止点嘉峪关,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

黄河中游地区的西安,咸阳,洛阳,开封等历代古都,龙门石窟,云岗石窟,佛教圣地五台山,悬空寺,应县木塔,晋祠,平遥古城……都留下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

4.朗读教科书第53页的课文000"造就华夏文明的黄河".

5.教师总结:

"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