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33.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4536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3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3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3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3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3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33.docx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3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33.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33.docx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33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基础知识练习(2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鱼凫(fú)朔(suò)漠崔嵬(wéi)急暮砧(zhēn)

B.石栈(zhàn)幽咽(yàn)银篦(bì)迁谪(zhé)

C.环珮(pèi)虾(há)蟆陵抚膺(yīng)嘲哳(zhā)

D.霓裳(cháng)青冢(zhǒng)红绡(xiāo)宵柝(tuó)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渚清沙白鸟飞回(回来)画图省识春风面(省察)

B.连峰去天不盈尺(距离)使快弹数曲(迅速)

C.凡六百一十六言(话)以手抚膺坐长叹(坐下)

D.尔来四万八千岁(那)艰难苦恨繁霜鬓(极)

3.下列句中全都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

A.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去紫台连朔漠

B.暮去朝来颜色故铁骑突出刀枪鸣

C.老大嫁作商人妇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D.凄凄不似向前声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4.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梦啼妆泪红阑干B.所守或匪亲

C.万里悲秋常作客D.丛菊两开他日泪

5.下列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难于上青天

B.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C.转徙于江湖间

D.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6.下列句子解释有误的一项()

A.间关莺语花底滑——像黄莺在花下啼叫一样婉转流利。

B.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使枫树林凋落了。

C.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守关的将领有的不是自己的亲信,就会变成叛乱者。

D.蓝田日暖玉生烟——表示美好的愿望終如蓝田之烟云,可望而不可即。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南方多地降雪,空中喷温水秒变冰雾,地面倒水瞬间结冰,人们在

室内坐了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②春节期间,交警部门加大了对“在高速公路上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为的查处力度,长此以往,占用现象一定能得到有效遏制。

③如果校园足球能够突破现有瓶颈,推进体育真正融入、回归到教育体系中,无需揠苗助长,

足球苗子就会源源不断的涌现。

④WIFI发射器的辐射极小,一米以外的辐射值就已经微不足道。

不过,还是建议将发射器放置在距离床头一米范围之外。

⑤这座建筑密度极低的城市,垂柳袅袅,花香阵阵,置身于这柳暗花明的静谧中,立感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⑥温庭筠的词错彩镂金,意境婉约,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他评价甚高。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⑤⑥

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许多走红的网络文章文辞并不精美,甚至不通文墨,言不达意,却因其观点与网友的心理相契合而被追捧。

②每年的旅游旺季,均有多艘邮轮途经香港却过门不入,是因为香港没有一个可容纳巨大邮轮的码头。

③“蚁族”品牌的创始人郑剑辉独具只眼,找准了市场切入点,将电子商务事业打理得风生水起,旗下多所店铺单品月销售量过万。

④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几十年教书育人,捐赠毕生积蓄,帮助近3000名贫困学生完成了高中学业。

这位被人誉为“炭火教授”的优秀党员,其品其德,山高水长。

⑤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⑥为倡导清廉风气,使干部职工都能洁身自好,该银行组织全体员工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接受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⑤⑥D.③④⑥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地名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是国家和民族历史的见证、情感的寄托,切忌不可因长官意志或眼前经济利益而“任性”修改。

B.冯小刚在电影行业颇有影响,从几年前的《非诚勿扰》到而今的《芳华》,票房令业内人士羡慕,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C.会议指出,要全力推动地籍管理和不动产登记工作再上新台阶,确保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落地,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发新停旧”。

D.“全国向上好青年”推选活动旨在寻找、发现、推选身边的好青年,引领广大青年崇德向善,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1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听说贵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存在困难,如需帮助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B.某政府民意网留言板块回复网民留言:

收到您冒昧的留言后,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将立即调查处理。

C.我校校友在校庆典礼上发言说:

“作为学子,我愿为母校的发展繁荣尽绵薄之力!

D.天猫宠物领养日活动即将启动,作为妈妈,我将为令爱精心挑选一只小宠物。

1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人类的语言文字可以有两种极端的发展,一端是发展成为法律条文,另一端是发展成为诗。

法律条文务求精密准确,以分明的条目来阻绝任何暧昧性,所以现在国际法、公约等通用的语文是法文,因为法文在辞类的界定上是全世界最严格的语言。

________,所以有很多人认同《诗经》很美,却不会有人说那本六个门类法律法规汇编而成的《六法全书》很美。

A.因为中国语文是最不精确的、最模糊的,但它非常美,美常常是不准确的,准确往往不美

B.而中国语文则是最不精确的、最模糊的,但它非常美,因为美常常是不准确的,准确往往不美

C.因为美常常是不准确的,准确往往不美,所以中国语文是最不精确的、最模糊的,但它非常美

D.而中国语文则是最不精确的、最模糊的,但它非常美,因为准确往往不美,美常常是不准确的

二、填空题(14分)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

在朱光潜先生看来,人生的悲剧尤其能给人带来惊心动魄的震撼。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为人生多悲剧而悲观厌世,他却认为人生有价值,__①__。

他看到了悲剧的积极意义。

他甚至还说:

“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__②__。

”这话表面看来,矛盾至极,但是其实含有至理。

因为如果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

所以,__③__,才是我们应有的人生态度。

13.名句名篇默写。

(8分)

(1)《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锦瑟》诗中“______,_______。

”两句,抒发了“此情”的无尽怅惘,别说现在追忆,就是当时就已经无尽的怅然若失了。

(4)运用侧面衬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和熹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

父训,护羌校尉;母阴氏,光烈皇后从弟女也。

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

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

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

“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

”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

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

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

母常非之,曰:

“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

“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

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

永元七年,后与诸家子俱选入宫,入掖庭为贵人,时年十六。

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和帝深嘉爱焉。

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

后言于帝曰:

“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

上下交损,诚不愿也。

”帝曰:

“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

”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

元兴元年,帝崩。

殇帝生始百日,后乃迎立之。

尊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

是时新遭大忧,法禁未设。

宫中亡大珠一箧,太后念,欲考问,必有不辜。

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首服。

左右莫不叹服,以为圣明。

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

(选自《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有删节)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

B.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

C.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

D.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

15.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母常非之责备B.深自抑损贬损

C.辄下意难问虚心D.父训异之奇怪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贵人”,皇帝妃嫔封号之一。

东汉光武帝时始置,其位仅次于皇后,清代置贵人于嫔位之下,后世也把贵人当作对地位尊崇的人的尊称。

B.“诸生”,古代经过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的生员,“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里面“诸生”即为此意。

C.“从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

D.“掖庭”,即永巷,汉武帝时改为掖廷。

宫中旁舍,在帝后寝宫的东西两侧,通常作为嫔妃所居,也是宫女居住的地方。

17.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邓皇后识大体明大义,不娇宠。

她入宫后虽深得皇上恩宠,但她对皇上特许她母亲和兄弟入宫探病且久留一事予以拒绝。

B.邓皇后恭良孝顺,善解人意。

祖母为她剪发时不小心弄伤了她的额头,她为了不伤害老人家的好意,就忍住痛苦没有出声。

C.邓皇后心忧黎民,厉行节约。

她主政时,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她关注民生疾苦,减少自己的生活用度,天下恢复了丰足。

D.邓皇后宅心仁厚,明察秋毫。

有一次宫里丢了大珠,她不想严刑逼问导致伤害无辜,而是通过察言观色将作案者揪出。

18.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

⑵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19-20题。

(11分)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①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毂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东坡:

地名,在湖北黄冈,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冈时所写。

②毅纹:

水中细小的波纹。

19.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上片首句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寄情于纵饮的心境。

B、“归来仿佛三更”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回寓所的时间之晚,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当时酒醉的情态。

C、上片后三句写家童鼻息如雷导致作者无法入眠,只好转而谛听江涛汹涌的声音,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奈。

D、下片前两句写出了作者的叹息:

遗憾自己总是身不由己,总免不了劳苦奔波。

E、一叶小舟在作者眼前的江面上飘逝,不由得让作者感慨万千,希望能将自己的后半生寄托在这广阔的江海。

20.清代王夫之说: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这首词中也有这样的词句,请指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

(11分)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宋】李之仪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

江山重叠倍销魂。

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

清愁满眼共谁论?

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注释】①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

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期间的某年春天。

②“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

2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起句照应诗题,“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望”字领起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

B.“春光已过三分”紧承首句,写登台远望的整体印象,既点明时令已是暮春,又在平淡的叙述中寄托着强烈的情感。

C.飞花、坠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飞花姿态优美,坠絮落地无痕,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

D.“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E.此词是咏怀词。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但写景也是为了抒情。

词人借登凌歊台抒发了内心的感慨。

2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23-25题。

朱先生退兵

陈忠实

那天清晨,朱先生正在书房里诵读。

门房老者张秀才来报告,说省府衙门有两位差人求见。

朱先生头也不抬:

“就说我正在晨诵。

”张老秀才回到门口如实报告后,两位差官大为惊讶,随之上了火:

“晨诵算什么?

我这里有十万火急命令,是张总督的手谕,你问先生接不接?

”张秀才再来传话:

“先生正在晨读。

愿等就等,不愿等了请自便。

”两位差官只好等着。

朱先生晨诵完毕,接了差官的信,果然是张总督的亲笔手谕。

张总督信中说举事时逃跑的清廷巡抚方升,从甘肃宁夏拢集起二十万人马反扑过来,大军已压至姑婆坟扎下营寨,离西安不过二百里路,要与革命军决一死战,古城百姓将必遭涂炭。

因此想请朱先生前往姑婆坟,以先生之德望,以先生与方升之交谊,劝方升退兵。

朱先生看罢,对两个差人说:

“儒子只读圣贤书,不晓军事,又无三寸不烂之舌,哪有回天之力!

”说罢就转身走了。

两个差官气得脸色骤变,气呼呼跳上车走了。

朱先生听得门口清静下来,收拾行李,夹了一把黄油布伞就出了白鹿书院。

午时,两位差官又驾着汽车来了,而且带来了张总督的秘书。

门房老者张秀才如实相告:

“走了。

先生躲走了。

傍晚时分,在张总督的总督府门前,一位背着褡裢夹着油伞的人径直往里走。

荷枪实弹的卫兵横枪挡住。

那人说:

“我找张总督。

”卫兵嘴里连续呼出五个“去去去去去!

”那人就站在门口大声呼叫起张总督的名字,而且发起牢骚:

“你三番两次请我来,我来了你又不让我进门。

你好不仗义!

”这时候一辆汽车驶到门口停下,车上跳下两个人来,顺手抽了卫兵一记耳光,转过身就躬下腰说:

“朱先生请进。

”朱先生一看,正是早晨破坏他晨诵的那两位差官,便跟着差官走进总督府见了张总督。

张总督挽着朱先生坐下,亲昵地怨喧道:

“先生你是腿上的肉虫儿不得死了?

放着汽车不坐硬走路!

”朱先生说:

“我是土人,享不了洋福,闻见汽油味儿就恶心想吐。

”张总督说:

“我真怕你不来哩!

正准备三顾茅庐,我亲自去你的书院哩。

”朱先生笑说:

“纵是孔明再生,看见你这身戎装,也会吓得闭气,何况我这个土人。

第二天一早,张总督起来时,已经找不着朱先生,连连叹惋:

“这个呆子,书呆子!

”随之带了一排士兵乘车追出城去。

朱先生已经踏上成阳大桥,一身布衣一只褡裢一把油伞,晨光熹微中,仍然坚持着晨诵,连呜呜吼叫的汽车也充耳不闻,直到张总督跳下车来堵住去路,朱先生才从孔老先生那里回到现实中来,连连道歉:

“总督大人息怒!

我怕打扰你的瞌睡就独自上路了。

”张总督好气又好笑说:

“这十二个卫兵交给你,请放心。

我已经给他们交待过了。

”朱先生转过身瞅一眼站成一排溜儿的兵士,摇摇头说:

“这十二个人不够。

把你的兵将一满派来也不够。

要是你能打过方升,你还派我做什么?

回吧回吧,把你这十二个兵丁带回去护城吧!

”张总督不由脸红了说:

“那你总得坐上汽车呀!

”朱先生不耐烦了:

“我给你说过,我闻不惯汽油味儿……”说罢一甩手走了,嘴里咕咕嘟嘟又进入晨诵了。

张总督追上来再次相劝。

朱先生却轻轻松松地说:

“你诵一首咸阳桥的诗为我送行吧!

”张总督心不在焉又无可奈何地诵道: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朱先生击掌称好之后,自己也吟诵起来: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朱先生吟诵至此,热泪涌流,转过身扯开步径自走了。

两日后,朱先生回到省城复命张总督。

这时,方巡抚已经罢兵,带领二十万大军撤离姑婆坟,回归甘肃宁夏去了。

张总督立即传令备置酒席,为朱先生接风洗尘压惊庆功。

朱先生从褡裢里掏出食物,大吃大嚼起来。

张总督难为情地说:

“先生这不寒碜我吗?

”朱先生不以为然。

吃罢喝了一杯热茶,背起褡裢告辞。

张总督死拉住不放:

“我还想请先生留下墨宝。

”朱先生又放下褡裢,执笔运腕,在宣纸上写下两行稚头拙脑的娃娃体毛笔字:

脚放大,发铰短

指甲常剪兜要浅

张总督皱皱眉头不知所云。

朱先生笑说:

“我这回去姑婆坟,一路上听到孩童诵唱歌谣,抄录两句供你玩味。

”说罢又背起褡裢要走。

张总督先要用汽车送,又要改用轿子,又要牵马驮送。

朱先生说:

“不宜车马喧哗。

”(节选自陈忠实《白鹿原》,有删节)

2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张总督的信,既交代了社会背景,又说明了诚请朱先生的理由,刻画了一个爱好和平、一心为民的革命军将领形象。

B.咸阳桥送行,张、朱二人分别吟诵了两首古诗,但心境、用意不同,前者迫于无奈,是应景之诵;后者发自肺腑,是对自已此行安危的忧虑。

C.主人公朱先生形象生动鲜明,令人印象深刻。

小说刻画了他爱读诗书、不畏权贵、低调淡泊、勇敢从容的性格特征。

D.作者在塑造心中的理想人物朱先生的形象时,主要采用语言、动作及心理描写,将人物放和典型环境中加以凸显。

24.本文语言很有特点,请简要概括分析。

(5分)

 

25.朱先生帮助张总督实现了愿望,但又处处拒绝张总督。

小说这样写有何用意?

请谈谈你的理解。

(6分)

 

五、写作(60分)

2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60分)

嗅梅

(唐)无尽藏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是一首很有意蕴的诗,请根据你读这首诗的体会,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C2D3A4B5B6C

7、D(席不暇暖:

指连坐席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

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长此以往:

长期这样下去,多指不好的情况。

揠苗助长:

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微不足道:

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柳暗花明:

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比喻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错彩镂金:

形容诗文的辞藻十分华丽。

8、D(①不通文墨:

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

本句中用来指文章,使用对象错误。

②过门不入:

路过家门却不进去。

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

本句用于邮轮途经香港,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③“独具只眼”:

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

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见解高超。

本句使用正确。

④山高水长:

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山和水一样永久留传。

后比喻恩德、情意深厚。

本句使用正确。

⑤遇人不淑:

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

后泛指结交了不正派的人。

⑥洁身自好:

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去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的利益。

本句使用正确。

9D(A否定失当,去掉“不可”。

B中途易辙,在“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前加上“影片”。

C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发新停旧”后加上“任务”。

10C(A项,“不吝赐教”是敬辞,不能用于自身,应为全力协助。

B项,“冒昧的留言”不得体,“冒昧”是谦辞,一般用于自己。

D项,对自己的女儿不能称“令爱”,一般称“小女”。

11B与“法文在辞类的界定上是全世界最严格的语言”衔接的最好的是“而中国语文则是最不精确的、最模糊的”;与“所以有很多人认同《诗经》很美,却不会有人说那本六个门类法律法规汇编而成的《六法全书》很美”前后顺序相对应的是“美常常是不准确的,准确往往不美”。

12根据“朱光潜能从人生悲剧中看到人生有价值”可推知①处的内容应为“正因其有悲剧”;根据“这话表面看来,矛盾至极”可推知②处的内容应为“它是最不完美的”;根据“所以”一词,可知③处是总结性的句子,可拟写为“乐观地看待人生中的不完美”或“正确地看待人生中的悲剧”。

(示例)①正因其有悲剧 ②它是最不完美的 ③乐观地(正确地)看待人生中的不完美(悲剧)

1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14A15D16.B17.D

18⑴宫中禁地至为重要,却让外戚久留宫中,对上让陛下蒙受宠幸偏爱的指责,对下使我获得不知足的评议。

采分点:

“外舍”,外戚“内省”,宫中“幸私”,宠幸偏爱“讥”,指责“讽”评议(议论,批评)

⑵因接连遭受皇帝死丧的事,老百姓深受差役之苦,殇帝的随葬品以及各项丧葬之事,事事都减省节约,(只有常规的)十分之一。

采分点:

“以”,因为“大忧”,皇帝死丧“苦役”受差役之苦,“减约”,俭省节约“十分居一”,十分之一。

19C3分、E2分【C项“家童鼻息如雷导致作者无法入眠”理解错误,词中是说敲不开门,所以去听江声。

E项从上下文来看,“小舟从此逝”并非实写,而是作者超越现实的浪漫主义想象,是作者旷达襟怀的一种寄托。

20、①上片叙述作者夜饮归来,敲门无应而“倚杖听江声”,作者置身于宁静、旷阔的大自然中,人世的得失荣辱仿佛被一笔勾销,令人感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其中充满超然物外的理趣。

②下片中“夜阑风静毅纹平”一句,既是写的夜深风停、水面平静之景,也是作者所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的一种体现,是作者渴望生活自由、希望精神解脱的愿望的一种表达。

21B、C[B项“强烈的情感”理解有误,该句在写景中流露出淡淡的惊讶、遗憾和惆怅,情感并不强烈;C项“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对诗意理解错误,这两句生动描写飞花与坠絮的情态,并无赞美前者有情、贬斥后者无情之意。

(也有人认为飞花、坠絮本都是自然形态的东西,但经过诗人的渲染,便都变成了含情物:

飞花指他人之乘风直上,舞态翩跹,得意非常;坠絮喻己身之遭谤被逐,堕地沾泥,了无痕迹。

)](5分,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22.①伤春之情:

看到眼前春光将尽,流露出遗憾伤感之情;②思归之情:

作者登台远眺,只见江山重叠,阻断望乡(望京)之路,更觉愁苦;③被排挤(或政治不得志、被贬谪)的郁闷:

词人因触犯权贵被编管太平州,前途无望,旧恨新愁,异常苦闷;④无人理解的落寞:

词人满怀愁绪,却无人可以倾诉,内心无限寂寞惆怅。

(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思想感情”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3.C(A“爱好和平、一心为民”不准确,B“对自己此行安危的忧虑”不妥,D心理描写不是主要方式。

每项2分)

24.①人物语言极具个性,朱先生的语言文言化、书面化,张总督的语言粗鲁、口语化。

②叙事语言简约、平实,大多直陈其事,少有修饰。

③古雅厚重有韵味,多有诗词歌谣入文。

25.①使故事更曲折,增强了文本张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在矛盾中,刻画并丰富了二人的性格,尤其是显示了朱先生的人格和威望。

③强化主题,通过拒绝,表明朱先生此行的目的是为民请命,赞美了知识分子的担当。

(每点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