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语文衔接问题研究讲座.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3407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高中语文衔接问题研究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高中语文衔接问题研究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高中语文衔接问题研究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高中语文衔接问题研究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高中语文衔接问题研究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高中语文衔接问题研究讲座.docx

《初高中语文衔接问题研究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高中语文衔接问题研究讲座.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高中语文衔接问题研究讲座.docx

初高中语文衔接问题研究讲座

初高中语文衔接问题研究

南郑县大河坎中学张建发

一、问题的提出---课程背景

 镜头一:

“我初中时语文学习还算不错,怎么到高中就考这样的低分呢?

天啊,这高中语文可怎么学呀?

”一个初中时的“语文尖子生”初入高中就有了“无奈”的窘境。

镜头二:

师:

这么简单的内容,初中怎么就没学过呢?

生(齐声答):

真没学过。

师:

你们语文现在学些什么?

怎么连动词、名词、形容词都弄不清呢?

……

上述这些现象在高中语文课学习中屡见不鲜。

其中折射的就是初高中语文教学的不衔接。

调查一:

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具体感受

最喜欢的

体育、信息技术、外语、数学

最不喜欢的

政治、物理、数学、外语

压力很大的

数学、物理、外语、化学

实用性最差的

政治、历史、美术、数学

内容偏多的

数学、物理、政治、历史

内容太难的

物理、数学、化学、外语

调查二:

2012级高中学生(100人)问卷调查

你认为认为语文难度如何?

选项       很难    难     一般    容易    较容易

百分比     8.1% 30.6%   61%    4.7%    3.5%

你对学好语文

选项    很有信心   较有信心   一般    信心不足   没有信心

百分比   10.6%     34.9%     40.2%    2.3%       17%

你的高中语文成绩与初中相比

选项      进步       退步     差不多

百分比     12.4%     37.2%   53.3%

上语文课时

选项  专心听记笔记   记笔记     注意力不集中      常开小差

专心听       常忘记了听   忘记笔记       不听也不记

百分比  14%         10.5%        30%          39.7%

.你经常参与演讲、朗诵等有意义的语文活动吗

选项   经常     偶尔    几乎不参加

百分比  1.2%    20.9%    77.9%

你经常阅读课外书籍吗

选项      经常     偶尔    几乎不

百分比    52.3%    37.2%   10.5%

平时经常写观后感、读后感、读书笔记、日记吗

选项      经常    偶尔    几乎不写

百分比    24.3%   53%     24.9%

读书时,你经常圈点勾画吗

选项    经常    偶尔    几乎不写

百分比   26.7%  27.4%   40.9%

你认为你的语文学习效率

选项    很高    较高     一般    很低

百分比  1.1%     4.0%   77.6%  19.4%

通过对高一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是学习动机、兴趣、热情及学习心理基础等因素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质量。

如在“你经常参与演讲、朗诵等有意义的语文活动吗经常 1.2%。

  你经常阅读课外书籍吗?

经常 52.3%。

平时经常写观后感、读后感、读书笔记、日记吗?

经常  24.3%  。

你认为你的语文学习效率一般 77.6%

这些数据映证了那句话——“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对这些学生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挖掘有利的心理因素基础,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7年秋,我省高中开始进入新课程改革,而初中更早进入了新课改,国家新课程标准体现了的国家意志,规定了国民素养或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国家将高中和初中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学段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这就决定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会有所不同,会有各自阶段性的特点。

这也是造成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在教学上衔接不够的一个主要原因。

整个中学阶段无论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学习习惯还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应该体现着系统化和一致性。

由于教学目标的不一致,必然导致教学内容、教法学法、教学评价等等方面的区别。

由于初高中对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要求衔接不到位,学生无法很快适应高中的学习,这些都凸显了高初中衔接教学研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去了解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与过渡,从而使高一学生能迅速适应高中语文学习,同时,站在高中语文教学和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对目前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正视那些原本就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

而要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必然要了解初高中语文新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以及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现状。

二、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差异

初高中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有什么差异?

这是判断学生现阶段语文学习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我们完成初高中衔接,顺利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依据。

在研读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后,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有如下几点差异:

(一)两个阶段的目标要求的基本内容不同:

初中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高中课程标准则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提出发展要求。

不难发现,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偏重积累,主要是知识积累型,而高中则偏重积累基础上的运用,主要是知识能力运用型。

(二)从培养目标看,初中语文《新课标》:

“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标》是:

“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因而“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任务,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它在初中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全面拓展和延伸,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应由感性的无意识发展到理性的自觉的阶段。

(三)从阅读能力看,①在阅读方法上,由初中“熟练运用略读、浏览”,到高中“能根据不同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法”。

②理解方面,由初中“理解主要内容”到高中“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

③分析评价方面,由初中的“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到高中的“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

④鉴赏方面,高中更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不难看出,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高中语文教学能力层次由初中的理解层提升到应用,鉴赏的高度,要求“文本对话”深入读者内心世界。

这一心理变化过程,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

这样初高中教学中就出现了阅读、鉴赏等能力标准的断层。

1、思想内容理解能力的断层。

初中课标的“理清思路”与高中课标的“概括要点”之间有明显的层次感,可以清楚地分别界定给初和高中。

而初中课标的“理解主要内容”与高中课标的“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两者间就没有明显的层次感,根本无法清楚、具体地界定两者之间的层次差别。

因为从文章学的角度来看,初中标准中的“内容”可以包含高中课标中的“思想、观点和情感”等因素,两者之间是平级关系。

所以在这一标准上,初高中之间没有具体的分界点和衔接点。

2、语言分析能力的断层。

初中要求“体味推敲语言的意义和作用”,高中要求“理解语言的结构”和“揣摩体会语言的含义和表现力”。

这里,不仅两个阶段的标准之间缺乏层次感,而且两个阶段的标准都没有具体化。

首先“意义”和“含义”是两个近义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分度极小;其次到底是语言的(原始的、引申的、比喻的)含义,是语言的(结构的、句式的)作用,还是(修辞的、句式的)表现力?

这些标准都没有具体化。

因此,初高课程标准在语言理解标准上也缺乏具体的衔接点。

(四)从表达能力上看,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

“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课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而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

“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二万字”。

从质上看,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

“通过写作实践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等基本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由此可以看出,高中语文的作文,由初中感性思维提高到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无疑是一次质的飞跃与提高,这个变化过程,同样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素质衔接和心理衔接。

(五)文言文阅读方面:

由初中“理解基本内容”到高中的“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

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阅读能力要求明显增强。

这样也出现了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断层。

初中课标“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篇”,高中课标要求“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相对于初中课标,高中课标对文言文的要求难度跳跃性太大。

这里主要是指文言语法知识,由于文言语法知识都安排在高中,而现代汉语语法教学在初中处于无法落实的状态,所以要学生在高中阶段理解这些语法现象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初高中课标在文言文阅读的标准上也存在着语法教学的衔接困难问题。

(六)汉语语法、修辞知识方面: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淡化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知识。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建议”: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教学。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评价建议”:

“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3.语法修辞知识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所处的位置:

七年级下册:

附录《汉语词类表(实词)》

八年级上册:

附录《汉语词类表(虚词)》

八年级下册:

附录《短语结构类型表》、《句子成分简表》

九年级上册:

附录《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常用修辞格简表》

(二)高中对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的要求较高。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中提出:

(现代文)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选修课程-语言文字应用)”中提出:

联系语言文字应用中的现象和问题,阅读有关著作,尝试用所学知识和方法作出解释。

由于初中课标没有具体说明“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所包含的范围和对象,教材中也只附录了词类、短语、句子成分和常用关联词语的简表,必然导致初中语法教学的难以保障和落实。

因课程标准中“语法知识不作为中考内容”的要求,故中考语法修辞知识的考查只能隐性地进行,例如通过辨析修改病句来间接地考查语法,通过仿句间接考查修辞。

老师们平时在阅读教学中虽或多或少能讲授一定的语法修辞知识,但存在以下现象:

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语法、修辞专项训练较少或根本没有训练;语法教学的要求尺度不统一。

从以上比较中,我们看到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但在教学目标、内容上与初中存在明显差异,也可看出其中有些差异环节明显存在“断层”和脱节,使初中语文教学和高中语文教学之间不相衔接,因而需要我们去引导,进而达到高中新课标的要求。

三、初高中语文教法与学法差异

1.从选文的角度看,高中篇幅加长,有的文言文篇幅是初中的3倍,难度自然加大。

而且高中语文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除了要求背诵的60篇古诗文外均不要求死记硬背。

2.初中的一些教学目标也造成了与高中教学的脱节,如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的一些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初中课堂往往不涉及,这给学生的高中学习带来了很多问题。

因此教师要认真细致地研究初高中语文知识体系,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再根据需要来弥补,学生也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弥补。

3.初中属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受学生年龄等限制,在语文能力方面相对要求较低,这就决定了中考语文大部分试题是知识型的,尤其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是以课本为依据,能力型的相对较少。

这使得学生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对课本的死记硬背上,语言应用的能力没有完全培养出来。

升入高中后,部分学生仍然延续原有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过多地依赖老师,掌握知识也以机械记忆为主,而高中却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这种不同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学生的高中学习。

4.教学方法的差异

初中语文教学,一般采用的主要教学环节是:

导入新课――整体感知――研读赏析――拓展延伸。

在这样的教法学法中,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和把握学习内容,在课内所学的基础上得到适当的延伸可拓展。

体现了初中语文教材的知识技能密度小、难点少、要求低、坡度缓的特点

高中语文教学课程内容繁多,课时量少,高考压力大,在课堂上,生动活泼、畅所欲言、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较少,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形成文字表达的方式较多,这也更符合高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在课外,合作探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比比皆是,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所以多用一些分析、讨论、比较、启发的方法,注重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本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并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体现出高中语文教材的知识技能密度大、难点多、要求高、坡度陡的特点。

5.学习方法的差异

随着高中知识层次的加深、知识容量的扩大、能力培养的重视,学生应该改变初中过分依赖老师的不良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渐培养和发展自学、抽象思维和创新等能力,广泛阅读,拓宽知识面,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初中的语文学习方法较单一,有许多内容“读读背背写写”即可完成,相当一部分学生主要采用机械记忆识记的学习方法;过分依赖老师等,而高中语文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转变到对课文深入、细致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应该多用一些分析、讨论、比较、启发的方法,加强本学科知识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知识的迁移,注意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把过去的学会与现在的会学衔接起来。

所以,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方法纷繁多样。

四、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几个建议:

解决初高中语文教学断层问题的最好办法显然是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主要以两条教育学原则为依据:

一是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衔接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高中语文教学能否顺利地与初中衔接,直接关系到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首先要强化自觉衔接的意识;其次要善于分析衔接三要素,即课程标准、教材知识点和学生;最后要注重衔接的科学性,高中生的思维能力逐渐成熟,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课堂结构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方面都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找准衔接点,寻求有效途径,帮助学生顺利地由初中向高中过渡。

建议1.做好教材体例的衔接

所有语文老师应该有大局观,应该了解初高中教材的编排特点,了解初高中语文的学习特点,高中教师要研究初中教材,教学时能够自觉熟练地联系学生旧知识,利用学习的正迁移作用,降低新知识学习的难度,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初中语文老师也应该了解高中教材,教学时为高中教学做好铺垫。

建议所有初中学校图书室可以配置一定数量的高中语文课本,高中学校的图书室配置一定数量的初中语文课本,让老师熟悉整个中学阶段的语文课本体例,着眼于学生长远的语文素养的提高。

建议2.做好知识层次的衔接

通过课程标准的对比,从目前的高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高中语文必须熟练掌握现代汉语知识,尤其是语法、修辞和简单的逻辑。

文言文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如果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能简略地讲解一些在这方面的知识,到了高中,学生就可以驾轻就熟,学起语文来也不会一头雾水了。

(一)现代汉语方面

1、现代汉语字音、字形

高考对于语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从陕西省高考试题看,近几年没有设题,但是一直没有说不考,考纲依然作为一个知识点,这一项内容的考查重点不在声调上,范围以常用字为主;对于字形的考查,重点是识记常用现代汉字的字形,其范围是一些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多义字、错别字。

考查形式主要是客观选择题。

2、词法

从近几年的高考实际来看,现代汉语的词汇部分一般考查的重点是实词、虚词、成语(包括熟语)的正确使用。

设题一般为实词、虚词合为一题,出题形式大都采用选词填空样式,考查重点放在近义词辨析上,虚词也几乎是近义词。

这种题型近几年没有出现了。

成语、熟语(以成语为主)恰当使用这种题型年年必考,考查一般为选择题辨析型,所考内容大多为常用但又容易理解错误的成语。

例如:

2013陕西新课标卷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火石,让小余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气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答案】B【解析】A振振有词:

认为道理很足,说个没完。

贬义词。

B浩如烟海:

形容文献、资料等极其丰富。

修饰“中华典籍”,符合。

C电光火石:

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

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瞬间就消逝。

亦用作比喻行动迅速,出手先制。

对象用错。

成语都有固定的意思,相当多的成语,都能够用“先分析其结构成分的意义,再综合词语整体意义”的方法去理解和解释,但是一定要注意有的成语不要望文生义。

要熟练掌握成语的褒贬色彩、语意轻重、惯用句式、适用范围和对象。

3、语法知识:

初中要求了解“必要的语法知识”、高中要求“联系语言文字应用中的现象和问题,阅读有关著作,尝试用所学知识和方法作出解释”。

语法知识问题,语言可划分为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五个基本能级单位,那么初中语法教学至少应该落实这五个问题。

但由于初中淡化语法,中考不考,结果学生在学习高中文言文时遇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学生对特殊句式的分析,给高中语文学习造成了许多困难。

初中课标没有具体说明“必要”所包含的范围和对象,加上现在初中语法只学不考,目前初中教材、教学中没有“语素”“句群”知识的介绍,致使一些教师和学生的不重视语法知识,甚至有些老师根本就不讲授,介绍了的语法知识也得不到教学保障。

而高中课标中也只提对文言文语法知识的要求,既没有提及对初中语法知识的补充要求,也没有进一步的“语义、语境、语体、语用”知识介绍。

所以在语法知识标准上初中课标缺乏具体的铺垫,高中课标缺乏进一步的补充和提高。

高考对于语法的考查主要是辨析病句的形式。

病句辨析题每年必考,题型有两种:

一是选择题,出现在第一卷,二是综合改错题或者句子衔接题出现在第二卷。

掌握这一部分知识,学生需要补充掌握初中学习比较薄弱的句法知识。

首先应当掌握句子、句子成分、句子类型,然后应当正确掌握句子分析法。

单句成分分析和复句结构分析,这是句法基础知识的根。

句法知识又是分析理解句意的基础。

学生要切实掌握单句和复句的分析方法,熟练运用词、短语、句的组合知识,这样才能在病句辨析中游刃有余。

这一点期望我们初中的老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讲一讲句子成分的划分、常见的复句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及辨析和修改方法。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四种侧重于语法方面,后两种侧重于语意和逻辑方面,辨析和修改要掌握判断病句常用的三种方法:

语法结构分析法、逻辑事理分析法和表达效果分析法。

)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对于这种语言运用题会游刃有余了。

例如:

(2013陕西高考)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对于传说中这类拥有异常可怕力量的动物,尚武的古代欧洲人的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的。

B.杜绝过度治疗,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还要靠制度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调控盲目扩张的逐利行为。

C.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D.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

【答案】A【解析】B“调控”与“行为”搭配不当,可改“调控”为“制止”。

C“都能激发他的灵感”的主语是“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而“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的主语是“他”,结构混乱。

可在“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前加“使他”。

D成份残缺。

可在句末加“的现象”。

4、修辞:

修辞知识的考查在高考诗歌鉴赏题、现代文阅读、语言的运用中随处可见,甚至在作文中修辞效果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

修辞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①修辞手法:

根据表达的需要,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比较固定的语言形式,使所陈述的的事物或抒发的感情更加具体形象、新鲜活泼,这就是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格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双关、引用、顶真等。

这部分知识的掌握,重点不在概念本身,而是要求同学们能正确运用这些修辞知识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并能根据具体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是否得当,进而对修辞的效果和优劣进行分析,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②词语的选择、锤炼与句式变换

词语的选择和锤炼包括具体确切、协调鲜明、凝练含蓄、活泼新颖等意义锤炼的要求,还包括音节整齐匀称、声调平仄相间、韵脚和谐、谐音自然等声音方面的选炼。

这部分内容的考查通常与语意简明、语言得体等语言运用题目结合在一起,也有时让学生根据整段文字的意思改换词语。

句式的选择与变换包括主动句与被动句、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常式句与变式句等句式的选择与变换。

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与语言运用中的句子排序、句子衔接、句式变换紧密结合一起。

例如: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当代艺术博物馆今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

,。

,,,,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

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

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都体现出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

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

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

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

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想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

A.②⑥⑤④③①B.②③①④⑤⑥

C.④⑤②①⑥③D.④⑥⑤①③②

【答案】C【解析】由①中的“因此”可知,④⑤②句是原因,且从地域到内容到风格。

①⑥③是结果,且由“而且”可知①在⑥③前,③为总结。

另外,④中的“作品展示”应承前文而来。

(2012陕西高考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

例相同。

(5分)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

学会竖任: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

不要张扬。

(二)文言文知识方面

高考中对文言文的考查要求理解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了解常见的18个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常见的文言句式和用法。

考查的文言实词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

在“文中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