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摄影教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2821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摄影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商业摄影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商业摄影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商业摄影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商业摄影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业摄影教案.docx

《商业摄影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摄影教案.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业摄影教案.docx

商业摄影教案

《商业摄影》教案

课程名称

商业摄影

任课教师

授课班级

14美术

(2)

授课类型

实训课

教学计划

第1周

第一章摄影基础知识-开机、简单拍摄

第2周

第二章摄影工作室器材认识-快门光圈、ISO、曝光补偿、白平衡、三脚架

第3周

第三章产品拍摄

第4周

第四章静物拍摄

第5周

第五章工业产品

第6周

第六章配饰拍摄

第7周

第六章化妆品拍摄

第8周

第七章钟表拍摄

第9周

第七章首饰珠宝拍摄

第10周

段考

第11周

第八章饮品拍摄

第12周

第九章食品拍摄

第13周

第十章人像拍摄

第14周

第十章人像拍摄

第15周

第十章人像拍摄

第16周

综合训练

第17周

综合训练

第18周

期考

1摄影基础知识——相机

实训项目

相机的认识

实训内容

认识不同的相机及其功能

实训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1、能了相机的概念

2、能掌握不同相机类型

3、能学会使用相机

1、理解镜头的概念

2、掌握相机的运用

3、熟悉相机的功能

1、通过对相机基础知识的讲解,提高他们对相机的认识。

2、培养对摄影的兴趣。

项目分析

相机是摄影的必备工具,所以必须熟悉相机的使用和操作,才能很好运用。

本节课讲解不同的相机类型,在不同中找相同。

让学生学会使用相机。

项目实施

任务一:

1.提出任务:

学会相机的分类

2.任务分析:

不通过的相机有不同的作用,针对不同的用户人群,因此要熟悉相机的分类。

3.操作步骤

(1)步骤一:

介绍相机品牌。

(2)步骤二:

介绍相机分为135相机、120相机、中画幅相机、大画幅相机;数码相机分为半幅机、全幅机、数字后背。

(3)步骤三:

镜头分为鱼眼镜头(是像鱼眼一样具有180°视角的超广角镜头。

因此鱼眼镜比广角镜的视角更广,周边变形现象更厉害。

所以,根据拍摄角度可以使地平线向上或向下弯曲。

在接近被摄物体时,可以将地面拍摄成圆形。

鱼眼镜头在外形上也跟其他镜头不同。

首先,前组镜片像鱼眼一样向外凸出。

广角镜头中的超广角镜头,其前组镜片也是凸出的,而超广角的鱼眼镜头都是这样。

)、

超广角镜头:

视角范围特别广的镜头(80—110度)才这样称呼。

在35毫米相机上,多指15—20毫米的镜头。

广角镜头:

广泛用于大场面风景摄影作品的拍摄。

能增加摄影画面的空间纵深感;景深较长,能保证被摄主体的前后景物在画面上均可清晰的再现。

所以,现代绝大多数的袖珍式自动照相机(俗称傻瓜照相机)采用38-35毫米的普通广角镜头;镜头的涵盖面积大,拍摄的景物范围宽广;在相同的拍摄距离处所拍摄的景物,比使用标准镜头所拍摄的景物在画面中的影像小;在画面中容易出现透视变形和影像畸变的缺陷,镜头的焦距越短,拍摄的距离越近,这种缺陷就越显著。

对于市场上大部分热销的数码相机而言,其广角焦段一般在35-38mm之间。

而真正的广角数码相机其实就是镜头焦距涵盖了28mm广角的产品。

由于28mm的广角视野要比数码相机上最常见的35mm、38mm的广角更宽,28mm广角视野是76度视角,而35mm则只有62度,因此可以产生很独特的视觉效应,容纳更宽广的场景。

这也是为什么消费者更看好28mm广角数码相机的原因。

广角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拍摄广阔的范围,具有将距离感夸张化,对焦范围广等拍摄特点。

使用广角时可将眼前的物体放得更大,将远处的物体缩得更小,四周的图像容易失真也是它的一大特点。

广角还能使图像中的任意一点都调节到最适当的焦距,使得画面更加清晰,也可以称之为完全自动对焦。

广角镜头的基本特点是,镜头视角大,视野宽阔。

从某一视点观察到的景物范围要比人眼在同一视点所看到的大得多;景深长,可以表现出相当大的清晰范围;能强调画面的透视效果,善于夸张前景和表现景物的远近感,这有利于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中焦镜头:

焦距为85MM~135MM的镜头——比标头焦距大1.5~4倍的焦距的镜头,一般称为中焦,这个焦段拍摄的照片变形最小,能正确体现被摄体的形状,而且设计成超大光圈也相对容易,在人像摄影当中,中焦是最常用的。

长焦镜头:

(望远镜头)焦距为200MM以上的镜头——很少远近感,对景观的远近透视有压缩效果。

(易抖动,尽量使用三脚架)。

除此还有移轴镜头、滤色镜等。

4.操作要点提示:

镜头的分类极为广泛,在35mm底片的135相机上,有8mm鱼眼、16mm鱼眼、14mm、18mm、20mm、24mm、28mm、30mm、35mm、50mm、85mm、105mm、135mm、180mm、200mm、300mm、400mm、500mm、600mm、800mm、1000mm,反射镜、微距镜头等,在数码单反相机(DSLR)上还有OnlyDegitor的DX镜头等,单反相机的初学者要对镜头有所认识。

135相机的定焦镜头如下:

8mm鱼眼:

拍摄的照片为球状影像,有180度的视野,变形极为严重。

16mm鱼眼:

左右呈桶形变形,有180度的视野,适合大景的拍摄和夸张描写。

18mm超广角镜头:

有100度的视野,适合大景的拍摄和夸张描写,近距离拍摄时,左右两边会有变形。

20mm超广角镜头:

94度的视野,适合大景的拍摄和夸张描写,近距离拍摄时,左右两边会有变形。

24mm超广角镜头:

94度的视野,适合大景的拍摄。

28mm广角镜头:

74度的视野,适合一般的旅游照、风景照、纪实摄影等。

30mm广角镜头:

70度的视野,适合一般的旅游照、风景照、纪实摄影等。

35mm广角镜头:

62度的视野,适合一般的旅游照、风景照、纪实摄影等。

50mm标准镜头:

45度的视野,视野和透视感最接近人眼,几乎不变形,适合团体摄影、人像、生活照写真、纪实摄影等。

85mm人像镜头:

28度的视野,极适合拍摄七分身、半身、大头照。

105mm人像镜头:

23度的视野,极适合拍摄七分身、半身、大头照,有略微压缩感。

135mm人像镜头:

18度的视野,极适合拍摄七分身、半身、大头照,有轻微压缩感。

180mm望远镜头:

13度的视野,极适合拍摄七分身、半身、大头照、全身照,中等压缩感,能将远处的景观拉近。

200mm望远镜头:

12度的视野,极适合拍摄七分身、半身、大头照、全身照,中等压缩感,能将远处的景观拉近。

300mm望远镜头:

8度的视野,能将远处的景观拉近,压缩感明显,适合拍摄荷花、大型鸟类、体育摄影等。

400mm望远镜头:

6度的视野,能将远处的景观拉近,压缩感明显,适合拍摄荷花、大型鸟类、体育摄影等。

600mm望远镜头:

4度的视野,能将远处的景观拉近,压缩感明显,适合拍摄一般鸟类、野生动物等。

1000mm望远镜头:

2度的视野,能将远处的景观拉近,压缩感明显,适合拍摄小型鸟类、野生动物等。

135相机上的变焦镜头:

17mm~35mm=超广角至广角,适合一般风景、建筑、旅游、新闻,属于两倍镜。

18mm~35mm=超广角至广角,适合一般风景、建筑、旅游、新闻,属于两倍镜。

24mm~70mm=广角至人像镜,适合一般风景、建筑、旅游,属于三倍镜。

24mm~80mm=广角至人像镜,适合一般风景、建筑、旅游,属于三倍镜。

28mm~70mm=广角至人像镜,适合一般风景、建筑、旅游,属于三倍镜。

28mm~80mm=广角至人像镜,适合一般风景、建筑、旅游,属于三倍镜。

28mm~105mm=广角至人像镜,适合一般风景、建筑、旅游,属于三倍镜。

35mm~70mm=广角至人像镜,适合一般风景、建筑、旅游,属于两倍镜。

35mm~105mm=广角至人像镜,适合一般风景、建筑、旅游,属于三倍镜。

70mm~200mm=人像镜至望远镜,适合人像、人文、体育、新闻特写等,属于三倍镜。

80mm~200mm=人像镜至望远镜,适合人像、人文、体育、新闻特写等,属于三倍镜。

28mm~200mm=一镜走天涯型,但往往画质较差,最大光圈值往往很小。

28mm~300mm=通称旅游镜,但往往画质较差,最大光圈值往往很小。

200mm~400mm=望远镜头,适合野外的荷花、鸟类等的拍摄。

135相机上的微距镜头

60mm=适合拍摄花草和不会动的生物,可用于复制微小商品。

90mm=适合拍摄花草和一般生态。

105mm=适合拍摄花草和一般生态。

180mm=适合拍摄花草和一般生态、蜻蜓、蝴蝶、青蛙等。

200mm=适合拍摄花草和一般生态、蜻蜓、蝴蝶、青蛙等。

400mm=适合拍摄一般生态、蜻蜓、蝴蝶、青蛙等。

28mm~105mm=变焦微距镜头,适合复制、拷贝微小商品,一比二的大小比例

35mm~70mm=变焦微距镜头,适合复制、拷贝微小商品,一比二的大小比例

80mm~160mm=变焦微距镜头,适合拍摄花草和一般生态、蜻蜓、蝴蝶、青蛙等。

DX镜头:

DX镜头专门为DSLR设计,只限APS-C的DSLR使用,在传统的胶片相机上不能使用,各个品牌目前均以开发出这种镜头,以尼康为例:

12mm~24mm(相当于135相机的18mm~35mm),是一只广泛使用的超广角~广角镜,十分实用。

18mm~55mm(相当于135相机的27mm~80mm),是一只广泛使用的广角~人像镜,十分实用。

18mm~70mm(相当于135相机的27mm~105mm),是一只广泛使用的广角~人像镜,十分实用。

项目拓展

任务二:

项目总结及成绩评定

1.项目总结:

2.成绩评定:

课后作业

2摄影基础知识——快门与光圈

实训项目

快门与光圈

实训内容

学会运用快门与光圈

实训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1、能了解快门与光圈的概念

2、能掌握快门与光圈的运用

3、能学会使用快门与光圈

1、理解快门与光圈的概念

2、掌握快门与光圈的运用

3、熟悉快门与光圈的功能

1、通过对快门与光圈的讲解,提高他们对摄影的认识。

2、培养对摄影的兴趣。

项目分析

相机是摄影的必备工具,所以必须熟悉相机的使用和操作,才能很好运用。

本节课讲解不同的相机类型,在不同中找相同。

让学生学会使用相机。

项目实施

任务一:

1.提出任务:

学会相机的分类

2.任务分析:

不通过的相机有不同的作用,针对不同的用户人群,因此要熟悉相机的分类。

3.课程讲解:

(1)快门速度:

是数码相机快门的重要考察参数,各个不同型号的数码相机的快门速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在使用某个型号的数码相机来拍摄景物时,一定要先了解其快门的速度,因为按快门时只有考虑了快门的启动时间,并且掌握好快门的释放时机,才能捕捉到生动的画面。

(2)通常普通数码相机的快门大多在1/1000秒之内,基本上可以应付大多数的日常拍摄。

快门不单要看“快”还要看“慢”,就是快门的延迟,比如有的数码相机最长具有16秒的快门,用来拍夜景足够了,然而快门太长也会增加数码照片的“噪点”,就是照片中会出现杂条纹。

另外,主流的数码相机除了具有自动拍摄模式外,还必须具有光圈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

光圈优先模式就是由用户决定光圈的大小,然后相机根据环境光线和曝光设置等情况计算出光进入的多少,这种模式比较适合照静止物体。

而快门优先模式,就是由用户决定快门的速度,然后数码相机根据环境计算出合适的光圈大小来。

所以,快门优先模式就比较适合拍摄移动的物体,特别是数码相机对震动是很敏感的,在曝光过程中即使轻微地晃动相机都会产生模糊的照片,在使用长焦距时这种情况更明显。

在选购数码相机时,你最好选购具有这几种模式的机型以保证拍摄的效果。

(3)B快门功能:

至于单反相机常见的B快门功能,虽然可由你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拍摄弹性更高,不过目前大多数的消费性数码相机都还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较慢速度的默认值。

(4)范围,这个范围也是很重要的。

所有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至少都有以下的快门速度(也许会更多):

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和1/1000秒。

有些相机的速度会使用简略方式,如把1/30秒标记为“30”。

为了区分秒和分之一秒,一般会在机身上使用不同的颜色或其特殊的标记标示这些数字。

例如,Nikon和Canon的机身通过在数字2后面加一个分号(")标记来表示秒,因此2"表示2秒而不是1/2。

仔细阅读你的相机的说明书,看看你的相机是如何进行区分的。

看了上面一系列的快门速度会发现,每一个快门速度都是前一个速度的一半,而是后一个的两倍。

例如,1/125秒是1/60秒的一半,而是1/250秒的两倍。

它们都相差一“挡”,每一挡都相差一半或一倍的时间。

从1/125秒到1/250秒移动了一挡(时间减半),到1/500秒又移动一挡(再次减半),到1/1000秒就移动了三挡。

来个小小的考试:

从1/30秒到1/500秒需要移动几挡?

再往相反方向(往速度慢的快门方向),从1/30秒到1/2秒需要移动几挡?

你知道正确的答案吗?

答案很简单:

都是需要移动4挡。

当相机设置为某种特定的自动曝光模式时,大多数相机可以实现“无级”的快门速度。

也就是说,快门速度可以被电子装置决定并设置为任何快门速度,而不受固定的挡位的限制。

但即使相机被设置为这种模式,“减半”和“加倍”的概念依然存在。

在最近几年新上市相机中,大部分相机的快门速度可以进行1/3挡的增减。

例如,某Nikon相机的快门挡位包括:

1/8、1/10、1/13、1/15、1/20、1/25、1/30、1/40、1/50、和1/60秒等等。

从1/30到1/60秒是一挡,同样的,从1/20到1/40和从1/13到1/25也是一档。

当你改变了快门速度时,同时也改变了运动物体被记录在底片上的方式。

快门速度越快,运动物体就会在底片呈现更清晰的影象,反之,快门速度越慢,运动的物体就越模糊。

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的直径

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5,F64

光圈的档位设计是相邻的两档的数值相差1.4倍(2的平方根1.414的近似值)相邻的两档之间,透光孔直径相差根号2倍,透光孔的面积相差一倍,底片上形成的影像的亮度相差一倍,维持相同曝光量所需要的时间相差一倍。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光圈F值越小,通光孔径越大(如右图所示),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越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好是下一级的两倍。

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

F5.6的通光量是F8的两倍。

同理,F2是F8光通量的16倍,从F8调整到F2,光圈开大了四级。

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F11。

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F后面的数值越小,光圈越大。

光圈的作用在于决定镜头的进光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反之,则越小。

简单的说就是,在快门速度(曝光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光圈F数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比较亮;光圈F数值越大光圈越小,画面比较暗。

光圈及快门优先

高端数码相机除了提供全自动(Auto)模式,通常还会有光圈优先(AperturePriority)、快门优先(ShutterPriority)两种选项,让你在某些场合可以先决定某光圈值或某快门值,然后分别搭配适合的快门或光圈,以呈现画面不同的景深(锐利度)或效果。

光圈优先模式

由我们先自行决定光圈f值后,相机测光系统依当时光线的情形,自动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可为精确无段式的快门速度)以配合。

设有曝光模式转盘的数码相机,通常都会在转盘上刻上“A”代表光圈先决模式。

光圈优先决模式适合于重视景深效果的摄影。

由于数码相机的焦距比传统相机的焦距短很多,使镜头的口径开度小,故很难产生较窄的景深。

有部份数码相机会有一特别的人像曝光模式,利用内置程序与大光圈令前景及后景模糊。

项目拓展

任务二:

光圈种类

固定光圈

最简单的相机只有一个圆孔的固定光圈——沃特侯瑟光圈。

最初的可变光圈

只是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圆孔排列在一个有中心轴的圆盘的周围;转动圆盘可将适当大小的圆孔移到光轴上,达到控制孔径的效果。

十九世纪中叶约翰·沃特侯瑟发明这种光圈。

猫眼式光圈

猫眼式光圈由一片中心有椭圆形或菱形孔的金属薄片平分为二组成,将两片有半椭圆形或半菱形孔的金属薄片对排,相对移动便可形成猫眼式光圈。

猫眼式光圈多用于简单照相机。

虹膜型的光圈

是由多个相互重叠的弧形薄金属叶片组成的,叶片的离合能够改变中心圆形孔径的大小。

有些照相机可以借助转动镜头筒上的圆环改变光圈孔径的大小,而有些照相机则是利用微处理器芯片控制微电机自动地改变光圈的孔径。

弧形薄金属叶片可多达18片。

弧形薄金属叶片越多,孔形越接近圆形。

通过电子计算机设计薄金属片的形状,可以只用6片薄金属叶,得到近圆形孔径。

瞬时光圈

单反相机的光圈是瞬时光圈,只在快门开启的瞬间,光圈缩小到预定大小。

平时光圈在最大位置。

兼快门光圈

有的简便照相机的光圈兼有快门的功能,这类兼快门光圈大多是双叶片的猫眼式光圈,与单纯猫眼式光圈不同的是:

兼快门光圈平时是完全关闭的:

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双叶片光圈开启到预定的孔径后,保持这孔径到一段预定快门开启时间之后,立刻闭合:

如此一来,光圈便又兼快门的功能。

光圈大小

光圈的作用在于决定镜头的进光量。

在快门不变的情况下,F后面的数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比较亮;值越大,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画面比较暗。

光圈作用

1.能调节进入镜头里面的光线的多少,举例来说:

家养的小猫,白天的瞳孔总是缩成一条线,到了晚上,就自动地打开成为一个圆孔。

所以,同样道理,在拍照时,光线强烈,就要缩小光圈,光线暗淡,就要开大光圈。

也就是说F值越小的相机(其他参数不变),越有利于夜景拍摄。

旋转镜头上的调节环或者数码相机机身上的旋钮,就是用来调节光圈大小的。

2.光圈是决定景深大小最重要的因素,光圈大(光圈值小),景深小,光圈小(光圈值大),景深大!

举例来说:

患有近视眼的朋友,不戴眼镜的话,总是习惯性地眯起眼睛看东西,这样往往看得清楚一些,套用摄影的术语,这就叫做:

缩小光圈(瞳孔),增加景深!

项目总结及成绩评定

1.项目总结:

2.成绩评定:

课后作业

摄影基础知识——感光度与白平衡

实训项目

感光度与白平衡

实训内容

学会运用感光度与白平衡

实训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1、能了解感光度与白平衡的概念

2、能掌握感光度与白平衡的运用

1、理解感光度与白平衡的概念

2、掌握感光度与白平衡的运用

1、通过对感光度与白平衡的讲解,提高他们对摄影的认识。

2、培养对摄影的兴趣。

3、能学会使用感光度与白平衡

3、熟悉感光度与白平衡的功能

项目分析

相机是摄影的必备工具,所以必须熟悉相机的使用和操作,才能很好运用。

本节课讲解不同的相机类型,在不同中找相同。

让学生学会使用相机。

项目实施

任务一:

1.操作步骤

(1)感光度(也就是ISO)指的是感光体对光线感受的能力。

在传统摄影时代,感光体就是底片,而在数字摄影的时代,相机则采用CCD或是CMOS作为感光原件。

感光度越高(也就是ISO值越高)时,拍摄时所需要的光线就越少,感光度越低时,对拍摄时所需要的光线就越多。

(2)低感光度ISO50以下为低感光度

在这一段可以获得极为平滑、细腻的照片。

只要条件许可,只要能够把照片拍清楚,就尽量使用低感光度,比如,只要能够保证景深,宁可开大一级光圈,也不要把感光度提高一挡。

中感光度ISO100~200属于中感光度

在这一段,需要认真考虑这张照片做什么用,要放大到什么程度,假如你能够接受噪点,中感光度设定降低了手持相机拍摄的难度,提高了在低照度条件下拍摄的安全系数,使成功率提高。

高感光度ISO400以上是高感光度

在这一段噪点明显,使用这样的设置,拍摄的题材内容的重要性,往往超过了影像的质量,毕竟有的时候拍摄的条件太差,拍到一张质量稍差的照片,总比根本捕捉不到影像好。

(3)白平衡,字面上的理解是白色的平衡。

白平衡是描述显示器中红、绿、蓝三基色混合生成后白色精确度的一项指标。

白平衡是电视摄像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它可以解决色彩还原和色调处理的一系列问题。

(4)色温:

在了解白平衡之前还要搞清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色温。

所谓色温,简而言之,就是定量地以开尔文温度(K)来表示色彩。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黑体物质,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

“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便会因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

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550℃时,就会变成暗红色,达到1050-1150℃时,就变成黄色,温度继续升高会呈现蓝色。

光源的颜色成分与该黑体所受的热力温度是相对应的,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这个温度就用来表示某种色光的特性以区别其它,这就是色温。

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

色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相信人们对它并不陌生。

钨丝灯所发出的光由于色温较低表现为黄色调,不同的路灯也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天然气的火焰是蓝色的,原因是色温较高。

正午阳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5600K,阴天更接近室内色温3200K。

日出或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K,烛光的色温约为1000K。

这时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

色温越高,光色越偏蓝;色温越低则偏红。

某一种色光比其它色光的色温高时,说明该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蓝,反之则偏红;同样,当一种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蓝时说明该色光的色温偏高,反之偏低。

(6)自动白平衡

自动白平衡通常为数码相机的默认设置,相机中有一结构复杂的矩形图,它可决定画面中的白平衡基准点,以此来达到白平衡调校。

这种自动白平衡的准确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在光线下拍摄时,效果较差,而在多云天气下,许多自动白平衡系统的效果极差,它可能会导致偏蓝。

钨光白平衡

钨光白平衡也称为“白炽光”或者“室内光”。

设置一般用于由灯泡照明的环境中(如家中)当相机的白平衡系统知道将不用闪光灯在这种环境中拍摄时,它就会开始决定白平衡的位置,不使用闪光灯在室内拍照时,一定要使用这个设置。

荧光白平衡

适合在荧光灯下作白平衡调节,因为荧光的类型有很多种,如冷白和暖白,因而有些相机不只一种荧光白平衡调节。

各个地方使用的荧光灯不同,因而“荧光”设置也不一样,摄影师必须确定照明是哪种“荧光”,使相机进行效果最佳的白平衡设置。

在所有的设置当中,“荧光”设置是最难决定的,例如有一些办公室和学校里使用多种荧光类型的组合,这里的“荧光”设置就非常难以处理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试拍”了

显微摄影白平衡

在显微镜下,当不同色温的光源照射在样品上时,CCD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这是因为在不同的光线下,由于CCD彩色信号输出的不平衡性,造成CCD彩色还原失真。

作为显微摄像头的默认设置,自动白平衡通过一张结构复杂的矩形图,来决定画面中的白平衡基准点,以此来达到白平衡调校。

但作为某些特殊情况,还需要通过手动白平衡,区域白平衡的方法来防止偏色,主要的方法是把显微镜的物镜移动到载玻片的样品以外的区域。

室内白平衡

室内白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