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 历史A卷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927440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 历史A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 历史A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 历史A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 历史A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 历史A卷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 历史A卷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 历史A卷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 历史A卷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 历史A卷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北省襄阳四中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历史A卷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本试题卷共18页,4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涂黑。

考生应根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

答题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答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左传》记载,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

仲尼曰:

‘以臣召君,不可以训。

’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

’”据此可知

A.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王室衰微

B.孔子学术思想严谨,政治思想保守

C.批判审查历史文献,方能治史

D.中国古代史学受儒学影响为尊者讳

25.据统计,战国时秦有官名52种和爵20等,齐有官名33种,楚有官名98种,赵有官名58种,魏有官名32种,韩有官名19种,燕有官名19种。

与春秋时期相比,战国时官名明显增多,这反映出当时

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B.封建地主阶级迅速崛起

C.世卿世禄制快速发展D.官僚体制的逐步发展

26.《唐律疏议·户婚律》规定:

“诸应分田宅及财物者,兄弟均分”。

宋朝《户令》规定:

“在法:

父母已亡,儿女分产,女合得男之半。

”上述法律条文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

A.财产继承只限于男性成员

B.妇女社会地位到宋朝时有所提高

C.财产继承深受宗法制影响

D.财产继承方面女性处于依附地位

27.宋代是我国古代发行货币最多的朝代之一,但宋代也是历史上一个经常闹“钱荒”(一种铜币短缺现象)的朝代。

据《宋史》记载,“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

宋代的“钱荒”现象

①反映了商品经济繁荣②说明国家财政困难

③表明传统货币政策急需改革④说明宋代政府对社会管理弱化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8.1895年4月28日日本驻俄公使西德二郎回电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贵大臣若觉到底不能抵抗彼等,则如本使前电,抛弃接续朝鲜之土地……。

放弃永远占有辽东半岛,惟作偿金之担保,一时占领该半岛,而大增其金额,使中国永久不能还清为上计……”西德二郎的真实意图是

A.从经济上掠夺、控制并拖垮中国

B.暂时放弃辽东,集中力量占领台湾

C.勒索更多赔款,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D.对俄德法三国妥协,联合瓜分中国

29.表二是20世纪初我国有关历史

1904年

第一个近代学制开始实施

1905—1908年

各种民营厂矿增加了两倍有余

1907年

中国试行司法独立

1909年

各省(除新疆外)先后完成议员选举程序,成立谘议局

1910年

第一个近代行律颁布

1911年

国家财政收入达到近三个亿

表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近代化进程进展顺利

B.晚清十年的改革真假难辨

C.清末新政的成就难能可贵

D.辛亥革命的理由并不充分

30.下面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

决定表三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1953—1957

1958—1962

1963—1965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

38.7

54.9

48

流入农业的资金(%)

7.6

11.4

18.4

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

53.7

33.7

33.6

表三

A.产业结构现状B.经济建设成就

C.国家政策调整D.国际格局变化

31.1972年3月1日,美国《太阳报》载:

“由于在访问结束时发表了公报,尼克松和中国领导人似乎完成了这种不可能的事。

”作者认为的“不可能的事”是

A.中美两个大国摆脱了意识形态干扰致力于合作共赢

B.美国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的唯一合法地位

C.中美两国由敌对开始走向合作为世界和平提供保障

D.中美关系的解冻从根本上动摇了世界两极格局

32.罗马法的旧式诉讼程序规定,以神官司审判一职,原、被双方供托保证金或牛羊于神圣之处所,诉讼结束后,没收败诉者之保证金或牛羊归于国库。

该规定

A.充分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确保了司法审判的严肃公正

C.充斥着宗教迷信和野蛮习俗

D.看似公允实则保护富人利益

33.《西方文明史》谈到: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

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

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被人所认识,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对此解释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十八世纪科学的进步

B.主张按自然的原则构建人类社会

C.社会学完全摆脱了神学束缚

D.启蒙思想家崇尚科学和理性

34.美国麦迪逊曾说:

“共和国无论多小,为了防止少数人结党营私,代表必须达到一定数目;同时,共和国无论多大,为了防止人数过多的混乱,代表必须限于一定数目。

”下列说法符合他的主张的是

A.既要实现民主又要防止出现“多数人的暴政”

B.应该采取中庸原则,充分体现社会各阶层的意志

C.应该把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

D.代表机构既能体现广泛性又要精干有效

35.美国学者罗宾认为政治恐惧会使我们树立某种特定政治观念的价值。

比如说对内战的恐惧,会期望产生对法制的尊重;对极权主义的恐惧,会期望迎来对自由民主的推崇。

按照这一说法,下列事件基于对冷战的恐惧的是

A.《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B.万隆会议和不结盟运动兴起

C.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D.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非选择题共13题(含选考题),共160分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传统家训是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唐人刘禹锡在《名子说》中说:

“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候余易哉”。

宋代学者倪思在《经锄堂杂志》中说:

“富家有富家计,贫家有贫家计,量入为出,则不至乏用矣。

明人姚舜牧在《药言》中说“士、农、工、商各居一艺,士为贵,农次之,工商又次之。

”清人张英《恒产琐言》有:

“人家富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

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与读两字。

——摘编自徐少锦《中国家训史》

材料二

晚清家训已经出现革新思想的变化,如左宗棠在给儿子孝威的信中说:

“近来时事日坏,都由人才不佳。

人才日少,由于专心做时下科名之学者多,留心本原之学者少……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

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

”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

“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

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张之洞在《与子书》中说:

“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累失,腹地亦危。

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因送汝东渡。

当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

勿忘!

勿忘!

”梁启超给梁思成(建筑大师)的家信中说:

“我替你们打算,到英国后折往瑞典、挪威一行,因北欧市容极严整有新意,必须一往……回头折入瑞士看些天然美,再入意大利,把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彻底研究了解。

——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家训内容的主要特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1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近代家训内容的变化。

(11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五1607年,英国圈地调查委员会报告关于7个郡圈地状况统计表

圈地面积

(英亩)

报告涉及村庄数(个)

被毁房屋数(千间)

流离失所人数(千人)

沃里克郡

5373

28

62

33

莱切斯特郡

12290.5

70

151

120

北安普敦郡

27335.5

118

201

1444

白金汉郡

7077.5

56

29

86

贝德福德郡

10004

69

47

259

亨廷顿郡

7677.5

52

59

290

林肯郡

13420

合计

83178

393

549

2232

注:

从14、15世纪起,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开始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建立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表六新中国土地改革运动结束时(1952年)的状况表

阶级分类

户数(%)

人口(%)

耕地(%)

户均耕地(市亩)

大牲畜(头/百户)

贫雇农

54.5

52.2

47.1

12.5

46.73

中农

39.3

39.9

44.3

19.0

90.93

富农

3.1

5.3

6.4

25.1

114.86

地主

2.4

2.6

2.2

12.2

23.19

其他

0.7

对比表五、表六,提取两项关于表五、表六的不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请考生在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右边的方框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商鞅变法)其中究竟有哪些新东西呢?

第一次变法条令,其中只有关于什伍连坐、奖励耕织,以及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实行严厉处罚的内容,算是独创的。

其他如奖励军功、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确立等级爵位制的改革,当初齐、楚、燕、赵、魏、韩亦各皆然。

商鞅的第二次变法条令,也是各国都已实行过了的。

   ——程念祺《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 

“简而言之,商鞅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能够对其全部人口实施总体性控制的中央集权的科层制(官僚制)国家,建立这样一个国家的主要意图在于最大程度地从社会中汲取人力与物质资源以更有效率地进行战争。

商鞅在他的文章中曾经对农业生产与战争的关系作了直截了当的表述,他认为对农业生产予以更多重视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而且能造就一个易于控制和易于进行战争动员的农民群体。

  ——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的“独创性措施”对秦国的贡献。

(9分)

(2)有人说“商鞅变法是一次典型的‘国进民退’式改革”,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6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为委员者,将出其所学,以济民之困而养民之和。

凡军国大政,其权虽决于君上,而度支转饷,其权实操诸庶民。

是君民相维,上下一德,皆此例为之。

矧[shěn况且]其[西方]无处不设日报馆,无人不观日报,中外之事,老少咸知。

我学校尚未振兴,日报仅有数处,公举议员之法殆未可施诸今日也。

盖议院为集众是,以求一当之地,非聚群嚣以成一哄之场。

必民皆智慧,而后所举之员乃贤。

议员贤,而后议论措置乃得有真是非。

否则,徒滋乱萌。

……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使四万万之众如一人,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

(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概括黄宗羲、郑观应认为影响社会政治的因素各有哪些?

(8分)

(2)两人的政治主张在本质上是否有一致之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7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贪婪占领亚洲,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7.12

材料二

西部的斯拉夫民族(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长期处于奥地利的殖民压迫之下,一些知识分子呼吁斯拉夫各民族以斯拉夫人共同的民族起源、民族历史、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为纽带,建立斯拉夫各民族的联邦国家,联合对付外敌的侵略和殖民压迫。

由于斯拉夫各民族居住的分散和力量的弱小,相当多的斯拉夫民族自然地把联合斯拉夫人、摆脱异族统治和建立斯拉夫国家的希望寄托在政治经济独立并且国际地位处于上升阶段的俄国身上,从而为沙皇政府宣扬和利用泛斯拉夫主义创造了条件……1867年在莫斯科召开了首届斯拉夫人代表大会,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亲自出席大会的开幕式,会议上俄罗斯的学者和政客们大谈“没有俄国,斯拉夫民族不会得救”、“俄语是斯拉夫统一的手段和基础”。

——张建华:

《俄国知识分子思想史导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奥结盟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

(9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如胡绳指出,李鸿章把面对外国侵略者势力的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地位说得如此地软弱无能,把外国侵略者的力量吹嘘得如此地不可抵御。

他的这种害怕外国侵略者的心理,可以代表在慈祥太后统治时期的整个官僚集团中的主导思想。

所谓“中兴”、“自强”,都不过是自欺欺人之谈。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陈旭麓认为,李鸿章是洋务运动——近代化第一步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十九世纪后期那个特定时期的开拓性人物。

另一方面,李鸿章毕竟还是属于封建“体”里面的人,他本身并没有超过这个“体”,只是从封建的“体”里绽开一个缺口,这是评论李鸿章与近代化关系的一个基点,如果越出了这个基点,就同当时的历史不相符合。

(陈旭麓《李鸿章:

向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

——学术界评价《走向共和》重要人物之李鸿章

(1)根据材料,概括胡绳和陈旭麓对李鸿章的不同评价。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绳和陈旭麓对李鸿章作出不同评价的原因。

(9分)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历史部分

A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C

D

B

C

A

C

C

C

D

D

D

B

B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B

A

D

B

C

B

A

C

C

A

C

C

40.(25分)

(1)特点:

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突出灌输忠孝观念(或树立社会责任感);强调治家理财;重视耕读立业传家。

(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影响:

有利于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形成符合儒家道德规范的家风,维护家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承发展;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8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2)述:

(变化)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注重培养世界视野。

(3分)

评:

近代家训为中国传统家训教化带来一股“新风”;爱国救亡意识的感召、近代经济的发展、西学的传播、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影响都使家训增加了新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家训内容的变化体现了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强国御辱之道,挽救民族危机的愿望,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8分,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均可展开评论,言之成理即可。

41.(12分,以下信息任答2点即可)

信息1:

表五反映了在圈地运动中英国农民失去土地;表六反映了新中国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大量土地。

(2分)

说明:

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海外市场拓展;英国工场手工业特别是毛呢业的发展;政府支持圈地。

新中国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为恢复经济,巩固政权,人民政府实行土改。

(4分)

信息2:

表五推行的是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土地所有制;表六推行的是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

(2分)

说明:

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依靠暴力手段,从农民手中掠夺大量土地,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建立,为农业、工业的现代化和资产阶级革命创条件;新中国依靠政权的力量,把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保存和发展了小农经济,从长远来看,不是农业现代化之路。

(4分)

信息3:

表五损害英国农民的利益;表六保护新中国农民的利益。

(2分)

说明:

英国圈地运动以暴力方式对农民进行掠夺,严重损害农民利益,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但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在农村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新中国土地改革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恢复和政权巩固,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4分)

信息4:

表五反映了英国农村人口流失,表六反映中国农村人口结构基本稳定。

(2分)

说明:

圈地运动使英国农民被迫从土地上分离,为英国工业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手工工场和城市化发展;新中国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的恢复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但是农民仍然被束缚在农村,不利于中国城市化进程。

(4分)

45.

(1)实行连坐法,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奖励耕织,调动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增加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抑制商业,有利于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9分)

(2)认识:

商鞅变法使秦国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从而极大扩展了政府自身权力。

(3分)商鞅变法将社会控制、战争动员、国力提升结合起来,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3分)

46.

(1)黄宗羲认为一是国民应有较高的素质和宽大的气度;二是学校应该成为论政议政、判断是非的舆论场所。

郑观应认为一是有学校、日报传播信息和引领舆论;二是国民应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

(8分)

(2)有。

两人都反对专制、倡导民主。

(3分)黄宗羲的思想萌发于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的背景之下,他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学校(舆论)而非君主;郑观应的思想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结果,他主张“君民相维”,即君主立宪。

(4分)

47.

(1)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盛行;德、奥同属德意志民族;奥、俄在巴尔干的激烈争夺。

(2)一战前夕,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在这一思潮影响下,欧洲列强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民族主义思潮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奥匈帝国对巴尔干的扩张激怒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导致了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一战的导火线。

48.

(1)不同评价:

胡绳认为李鸿章害怕外国侵略者,维护清朝腐朽统治,出卖国家利益,是卖国贼。

(3分)陈旭麓认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的主要代表人物。

(3分)

(2)两者史观不同:

胡绳运用革命史观评价李鸿章;而陈旭麓则从近代化史观评价李鸿章。

(4分)

关注史料不同:

胡绳关注李鸿章镇压大平天国运动,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出卖国家主权,淡化洋务运动;陈旭麓关注李鸿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洋务企业,为近代工业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5分)

(学生只回答史观不同,关注史料不同等,无具体分析,得4分。

能具体指出不同的内容,且有史实支撑得9分。

只简单罗列史实,没有观点提炼,最高不超过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