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24562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阳东广雅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月考

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材料题)两部分。

满分为100分。

测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孟子说: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

”而董仲舒说: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2、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

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  )

A.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B.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治基础

C.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D.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

3、西汉海昏侯墓西室考古发现一组漆器屏风,屏风表面上隶书撰有孔子生平的文字,并绘有孔子画像。

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

该材料说明(  )

A.画像风格与后世文人画相同B.西汉建立后有统一文字的举措

C.侧面反映出汉代尊儒的史实D.为研究孔子思想提供实物史料

4、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

“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明清汉学的转变”对出现这种转变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种转变表现为理学向经世致用思想转变

B.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这种转变的根源

C.这种转变彻底解决了宋明理学的弊端

D.这种转变受到了明清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

5、据叶德辉《书林清话》载,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板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运用

C.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D.雕版印刷仅限用于官方刻书

6、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9

A.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B.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

C.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D.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

7、《中华文化史》中写道:

“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

”这反映了宋代(  )

A.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的兴起B.创造了古典文化辉煌的顶峰

C.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的文化D.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强

8、中国戏曲、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并称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四世纪初,中国戏曲到十二世纪末也走向了成熟。

其共同原因是(  )

A.艺术的形式趋于高雅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封建统治的政治需要D.知识分子阶层的兴起

9、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

这反映出(  )

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B.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

C.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D.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

10、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的文章屡见不鲜。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

这些现象表明中国知识分子(  )

A.摒弃陈旧腐朽的儒家文化B.改变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

C.提倡全面学习西方的文化D.顺应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11、有文章认为“近代中国人一开始接受西学就呈现出两种不同的主题、目标和需求:

其一是国家的目标,其二是思想文化的目标。

前者表现为对富强的追求,后者表现为对公理的追求;前者的目标是船坚炮利、国强民富,后者的目标是民主、自由和人权”。

下列各项与此论断对应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C.洋务运动、清末新政D.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12、孙中山在1924年8月出版的《三民主义》一书中认为,民权应包括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四个方面。

这一解释的本质意义在于()

A.建立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B.实践美国林肯民有、民治和民享思想

C.在中国境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D.真正实现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13、《中共党史的“黄金时代”:

延安13年改革开放30年》一文指出:

延安13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

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黄金时代”提出了(  )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新民主主义理论

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D.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1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七大、十五大B.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D.八大、十三大

15、1922年孙中山说:

“中华民国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

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

”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

①实现国共合作 ②提出新三民主义 ③颁布《临时约法》

A.②③B.①②C.①③D.①②③

16、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里应该是(  )

A.新三民主义B.新民主主义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7、近代以来,优秀的中国人把人类先进的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  )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②三民主义 ③毛泽东思想 ④邓小平理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

18、《西方文化源流》一书中写道:

“希腊哲学与宗教的联系最不紧密,可以说是与神话世界观相决裂的产物。

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依照其本性而变化,并不受外在的神的任意支配。

”这段话说明()

A.古希腊哲学旨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B.古希腊哲学与民主政治息息相关

C.古希腊哲学完全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D.古希腊哲学从一开始就具有科学精神

19、“人应该与上帝平起平坐,因为两者同为世界主宰”。

主张这种观点的是(  )

A.古希腊的智者学派B.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者

C.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D.近代的儒学思想家

20、“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怀疑缘由于两大发现:

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围绕太阳转。

《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

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

”这一信仰危机引发了

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21、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

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D.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22、“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

”孟德斯鸠在此主张

A.中央和地方分权B.实行三权分立C.实行分权制衡D.实行君主立宪

23、中国先秦某位思想家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慈孝;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文饰)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据此判断,该言论体现的观点属于(  )

A.法家B.墨家C.道家D.儒家

24、《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

“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

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

”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

D.周桂钿先生说法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

25、有人说:

“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

”其中“不禁人的本能”与“禁人的本能”分别指的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信仰得救;致良知

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这表明黄宗羲(  )

A.主张建立代议制度B.主张以学校限制君权

C.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D.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

27、“革命派……专从满、汉的恶感方面鼓吹……他们用历史的方法,专搜罗明末亡国的故实,借以挑动汉人的亡国之痛,这种方法非常有效,不久革命思想便传遍了全国。

”这说明在当时广泛流传的是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国家主义

28、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

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是()

A.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

B.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C.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D.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29、蔡元培认为:

“三民主义虽多有新义,为往昔儒者所未见到,但也是以中庸之道为标准.”据此推断,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最符合蔡元培观点的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民国,实现共和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30、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

“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

”在此,孟德斯鸠旨在说明

A.自由与他人关系的社会性B.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

C.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D.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基础

第Ⅱ卷(材料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

31、.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以不同形式向西方学习以挽救民族危亡。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夫蛮狄羌夷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非谓本国而外,凡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

……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者,是瀛寰之奇士。

域内之良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

呜呼!

八荒以外,存而不论,乌知宇宙之大哉?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夫今日当大地忽通,万国竞长之时……各国治法、文学、技艺、制造、财富、武备之盛,迥非匈奴、突厥愚犷之风。

……皇上与诸臣,审时度势,图谋自强,亦固知法之不能不变矣。

徒以根本未变,大制未新。

少袭皮毛,未易骨髓。

……狂中国之体制,而不能保中国之民,与稍变其制,而能保其民,孰为轻重?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1898年1月)

材料三某政治派别主张: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魏源针对“不能再称西方文明之国为蛮夷”,而提出了什么重要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这一主张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对西方社会的认识。

材料二中的“稍变其制”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为此,该派掀起的那场政治运动对中国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32.(20分)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根据图一,回答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其历史意义如何?

(4分)

 

(2)根据图二指出,毛泽东所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的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方面提出了哪些正确的方针政策?

(6分)

 

(3)读图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6分)

 

(4)简要说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

(4分)

 

高二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CCCCB6--10、DDBCD11--15DDBAB

16--20、BCDCD21--25ACCAC26--30BABDC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

31、【答案】

(1)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作用: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了思想。

6分

(2)认识:

康有为认为西方社会的生产技术先进,财政富裕,武备强盛;西方的制度也优于中国等。

4分

“稍变其制”是指封建专制制度逐渐变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

2分

(3)“两位先生”:

民主、科学。

2分

影响:

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空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6分

32.

(1)三民主义。

历史意义:

三民主义集中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4分

(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可以带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方针政策:

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与和平赎买的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用逐步过渡的形式改造个体农业和手工业;中共八大提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6分

(3)内容:

邓小平理论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并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市场经济作了精辟的分析。

一国两制。

6分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大理论成果。

三个理论中,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三者是一脉相承的。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