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项目与企业生产合作模式探讨研究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92429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训项目与企业生产合作模式探讨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实训项目与企业生产合作模式探讨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实训项目与企业生产合作模式探讨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实训项目与企业生产合作模式探讨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实训项目与企业生产合作模式探讨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训项目与企业生产合作模式探讨研究结题报告.doc

《实训项目与企业生产合作模式探讨研究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训项目与企业生产合作模式探讨研究结题报告.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训项目与企业生产合作模式探讨研究结题报告.doc

《实训项目与企业生产合作模式探讨》研究结题报告

机械电气教学部机械数控教研室课题组

执笔人赵东泉

课题组组长:

狄瑞民

成员:

赵东泉、邓荣琦、丁健健、肖荣强、沈超、秦超等。

一、概念界定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来源于就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直接服务于企业,职业教育的培养过程有赖于企业的参与和支持。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校企合作的关键是激发企业的积极性。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急需人才,因此,实施“订单式”培养是推进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在国际上称为“合作教育”,是指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工作部门之间的共同合作,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

职业技能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运用知识或技术,完成相应职业活动的智力活动方式或实际操作能力。

我们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通过校企双方目标、利益和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企业等部门的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互惠共赢,着力构建一种相互渗透、整体发展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合作模式。

二、理论依据

1、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奠基人黄炎培先生在1926年提出:

“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沟通联络。

”并强调办职业教育,“着重在社会需要”,“必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

2、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成功的范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这是世界上首推的一种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

其主要做法是: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

学生一边在企业里训练实际操作,一边在职业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企业训练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企业训练为主,学校教育为辅的职工培训模式。

其它如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加拿大的CBE模式等。

学校完全可以在吸收和借鉴国外这些成功的教学模式,结合我国各类高职院校和企业实际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3、当今国际职教理论界最有影响的学者福斯特积极倡导“产学合作”的办学形式,提出了实践课尽量在企业内进行,尽力缩小正规学校职教与实际工作情景之间的距离的观点。

这些思想可以说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先导。

4、富尔在《学会生存——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书中指出,“学会生存”是让学生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具有适应环境变化,求得自身生存发展的应变能力,包括思考、想象、分析、判断以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强调要实现“社会化学习”(开放式学习)和“终身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为他们终身从事学习打好基础。

5、《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新知识观和学习观”,强调教育要有创造性的革新精神以及“学会怎样学习”,提倡终身教育。

再一次强调21世纪的现代人必须具备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任务学习的本领。

 

6、杜威把“从做中学”贯穿到教学领域的各个主要方面中去,诸如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以“从做中学”的要求为基础。

形成了“不仅塑造了现代的美国教育,而且影响了全世界”的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

三、研究目标

1、调整职业技能素质培养体系。

学校要紧跟市场需求,把握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及人才市场的新特点,使人才规格不断适应新的时代发展需要。

参照国家职业标准,结合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在企业和专家的协助下,构建切实可行且富有本校特色的“职业技能素质结构体系”和“职业技能素质实施标准”等内容。

2、创新校企合作方式。

对已有的校企合作的做法、经验和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与探讨研究,努力形成比较系统先进的校企合作模式、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的理论。

增强全体教师的主动性和紧迫感,拓展合作思路,将校企合作作为提升教师素质的战略,创新办学思路,与企业建立全方位的紧密的合作关系。

3、培训基地研究。

按照专业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与企业互动,建设一批融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考核、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素质培养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加大投入,建设高水平的校内实践实训基地,满足基本的校内实践教学。

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实训基地的作用,聘请各类素质高、能力强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创建培养计划。

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领导和专家参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订工作,认真听取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由校企合作委员会商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上,有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指导;在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中,以企业车间、实验室、研发中心、教学工厂为基地;在顶岗实习、就业安置过程中,以合作企业为主体。

5、创新改革课程教学

学校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标准,以各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为平台,聘请企业领导、技术骨干参与课程改革,校企双方按照人才需求设置课程。

从行业、企业聘请一大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给学生授课、开设讲座、作学术报告,把来自经营管理第一线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经验传授给学生。

企业为学校提供一大批校外实习基地,并由企业的业务骨干、技术能手、管理精英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

从而形成校企合作共建课堂、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机制。

四、研究内容

实现校企合作,建设集实践教学、技术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功能为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强化实训教学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机械电气部先后与滕州大地机床厂,滕州港台数控、滕州公交公司等企业合作,将生产车间搬到校园,同时把实训项目搬到企业进行生产性实践教学,从而建立了校企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生产模式。

本课题围绕实训项目与企业生产如何有效实现长期合作模式展开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五个基本问题展开探讨:

(1)、认识学生实训项目对学生专业能力培训的重要性,精心选择实训项目和实训内容。

(2)、研究当前企业生产特点,设备特点,新技术的应用等生产因素,针对性企业的生产特点选择学生实训项目。

(3)、探索建立校企共赢的企业生产和学生实训长期有效的教学模式,

(4)、实训教学方式向以提高学生专业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中心的导向转变。

(5)、探索校企合作环境下实训教学顺利实施方案.研究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五、研究对象、实施教师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确定为在校期间的中职学生和教师群体。

2、实施教师

本课题研究过程具体的实施者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学校形成一套研究实施机制。

(1)理论机制:

组织学习有关德育生活化的研究理论,进一步达成共识,加强学习,提升观念。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德育方式方法的转变,及时收集相关资料,把握中职德育改革动态,鼓励教师主动积极地投入实践之中。

(2)研究机制:

由教科室组织,积极提供教师学习所需的理论资料,开展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和校本研究。

通过教师“教育随笔”、“作自我的教育反思”、“撰写案例”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3)保障机制: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筹措必要的经费,奖励在课题研究中成绩突出的教师。

(4)活动机制:

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讲座交流研究心得,征集论文或研究报告。

组织必要的外出考察活动,也可邀请专家讲座。

课题成员根据所任学科进行德育教育改革,及时总结经验,将好的经验在教师中推广本课题总体上以行动研究为主,并辅之以各种研究方法。

坚持课题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际工作为目标,强调研究与行动相结合。

在总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设立多个子课题进行块状研究,构建网络化课题研究管理系统。

3、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个案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撰写有关论文,提升到理论,揭示其规律,深化研究,指导实践。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从2011年6月开始,具体步骤如下:

(一)课题准备阶段:

(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

1、进行前期论证和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学习,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拟定方案。

2、对实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3、制订子课题研究方案

(二)实施方案阶段:

(2012年2月至2012年7月)

1、依据课题的总体构思和各自承担的任务,具体实施。

2、撰写阶段实验报告、经验论文、个案分析。

(三)课题总结阶段:

(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

1、撰写总课题、子课题结题报告

2、收集、编印成果材料,邀请专家鉴定。

七、研究成果

(一)、确立了校企合作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重要地位,为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首先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着重抓好五个方面工作,其中第三个方面就要继续加强职业教育。

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温总理的报告阐明了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和当前的主要任务。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

职业教育的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大批应用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同时,行业、企业是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应当适度分担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和职业教育发展责任。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校企深度合作,对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近三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学校内涵为目标,确定校企合作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重要地位,采取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加强校企联姻,推动了学校事业全方位、跨越式发展。

学校积极创建国家中职示范校、机械,数控,电气等专业被评为市级和省级骨干专业,,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使学校跻身于枣庄市职业教育“正规军”的行列,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二)、大力推进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创造了较好的外部条件。

学校在原有校企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实训基地的建设,先后6个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与多个企业建立了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依托这些企业,及时了解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用人需求,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实习、实训工作的开展,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学校的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肯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红火,毕业生供不应求。

对于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与企业签订产品加工协议,由企业提供流水线生产设备和材料,根据企业的要求由学校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每有新的业务时企业派出技术人员若干名对相关学生进行岗位培训与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产品的安装方法。

学校可以适当降低工时费,这样校企能互惠互利,即企业成本低,学校能减少纯消耗实习实训的费用,增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就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达到了校企双嬴的目标。

(三)、逐步形成了我校学生开展实习实训工作的模式,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近三年来,学校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等到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就业推荐等工作的开展,目前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了实习实训工作的四种模式:

第一种是一年级中专学生的参观见习,即中专学生在一年级期间安排进联合办班的企业参观见习,由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企业情况介绍、专题学习或参观学习等,让学生了解联办企业的情况及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感受联办企业的企业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