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91483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docx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六》有六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在认识几个处所名称的同时引导学生认字。

“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准确写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能猜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写话”结合本单元的内容,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

“展示台”延续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的主题,展示了班级图书的管理及借阅情况,引导学生爱惜图书。

“日积月累”安排了古诗《悯农(其一)》,教育学生尊敬劳动者,激发学生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爱阅读”通过学习《最大的“书”》这篇短文,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8个生字,认识一些单位处所的名称及其功能。

2、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汉字,能和同学交流理解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3、能用自己的话写出心中关于大自然的疑问。

4、展示各班图书管理现状,增强学生爱惜图书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识字加油站”可采用图文对照的教学方法教学。

2、“写话”可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学。

3、通过学生自主质疑、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词语,学习古诗和短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2、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懂得尊敬劳动者,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读背《悯农(其一)》,感悟诗意。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写出心中关于大自然的疑问。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字卡。

学生:

搜集李绅的资料,去户外观察大自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8个生字。

2、正确规范地写字,不要多写或少写笔画。

3、理解词语的意思,和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4、展示班级图书角的图书管理情况,增强学生爱惜图书的意识。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8种单位处所的名称及相应图片。

博物馆 展览馆 科技馆 体育馆

研究所 派出所 哨所  诊所

2、请学生认一认。

3、简单介绍一下这些单位处所具体的职能。

4、出示生字:

博、馆、览、育、研、究、哨、诊。

5、同桌互认生字。

6、游戏识字,玩看图说名称的游戏。

三、字词句运用

(一)下面这些字你能写对吗?

1、在书中田字格里书写“含、迎、留、荡、满、敬”。

2、比一比,看谁写得漂亮。

3、请写得好的同学说一说自己写字时注意了什么。

4、教师点评、总结。

同学们在写字时,一定要注意字的结构,不同结构的字每部分的大小和位置是不一样的。

同时,我们在写字的时候不能多写或少写笔画。

(二)猜猜加点词语的意思,和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1、出示书中的句子,学生自由读,想一想词语的意思。

◇他并没有明说,只是用眼神暗示我。

◇这件事情你可得保密,不能泄露半点儿消息。

◇渔船靠岸了,原本安静的码头一下子喧闹起来。

2、和同桌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名先说句子的意思,再说词语的意思,其他同学补充。

4、教师点拨。

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联系句子的上下文,如“泄露”,句子的前半部分是说“这件事情你可得保密”,从“不能”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件事情不能让别人知道,所以“泄露”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

还可以用同义词代替的方法,如“喧闹”可用“热闹”代替,所以“喧闹”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热闹”。

当然理解词语的意思还可以直接查词典。

暗示:

不明白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语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

泄露:

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

喧闹:

喧哗吵闹。

四、展示台

1、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说说大家是怎样爱惜图书的。

3、全班交流。

五、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

博 馆 览 育 研 究 哨 诊

含迎留

荡满敬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朗读《最大的“书”》,知道最大的“书”是指什么。

2、背诵《悯农(其一)》。

二、日积月累

(一)启发谈话。

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

谁能给大家背一背?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有关农民的诗,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板书课题:

悯农(其一),老师教读,学生齐读。

(二)初读古诗。

1、投影列出学习步骤: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三)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检查读。

(同桌交流)

2、理解词语的意思。

(小组合作)

悯:

同情。

粟:

谷子,小米。

这里泛指粮食作物的种子。

四海:

泛指全国各地。

犹:

还。

3、提出不懂的地方,全班交流质疑。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

李绅是唐代诗人。

《悯农》是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鲜明,富有哲理。

(四)品析体会。

过渡:

古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富有想象的人能从中读出各种画面,那么,透过这首诗,你又读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1、学生独立想象,畅所欲言。

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2、结合发言,适时引导学生品析诗句,深化理解与体会。

(1)“春种”“秋收”概括了什么?

(粮食的生长规律)

(2)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写出了什么?

(3)从前三句诗中,你读出了怎样的画面?

(农民辛勤地种着田,期待丰收)

(4)可农夫等到的结果又是什么?

(5)议一议:

这真是触目惊心的结局!

一个“犹”字,发人深思:

到底是谁剥夺了他们的劳动成果,陷农夫于死地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导朗读,读出悲愤与同情)

(五)读读背背。

1、齐读古诗。

2、学生自由背诵。

三、我爱阅读

(一)导入。

同学们,据我观察,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喜欢看书,你能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看什么书吗?

(学生自由交流)

那接下来,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篇和书有关的短文。

(板书:

最大的“书”,齐读课题)

通过读题,你们发现这篇文章的题目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指名说)

(二)细读品味。

1、读书品味:

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岩石)

(2)从哪些句段中你知道“书”指的是岩石呢?

请生读相关段落。

指导朗读:

岩石就是书啊!

你看,……

(3)看插图,比较思考:

岩石和普通的书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

相似点:

都蕴藏着丰富的知识。

不同点:

岩石是石头,普通的书是纸质的。

2、品读感悟:

为什么把岩石称为最大的“书”?

(1)生自由读书,分组讨论。

(2)提问交流,师相机指导。

(3)拓展延伸,介绍化石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

悯农(其一)

最大的“书”

第三课时

一、课时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写出心中关于大自然的疑问。

二、激趣导入

1.播放《自然传奇》片段,引导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

2、同学们,大自然如此神秘又美丽,你对它有什么好奇之处?

今天就写写你的疑问。

三、谈谈自己眼中的大自然

1、结合本单元课文谈谈。

2、结合自己了解到的课外知识和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说一说。

四、质疑大自然

1、将你的发现与小组同学交流。

2、指名说。

3、齐读书本上的一段话。

4、请学生尝试回答书上的问题。

学生都无法回答的问题由老师解答。

5、除了这些,你对大自然还有什么疑问呢?

(指名说)

6、你能将自己的问题写下来吗?

①鸟儿为什么会飞?

②青蛙为什么冬眠?

③乌龟的寿命为什么那么长?

④树叶到了秋天为什么会变黄?

⑤鱼睡觉时眼睛为什么睁着?

⑥哪些植物会发光?

五、独立写话

1、出示写话要求:

(1)每句话写完后用问号。

(2)一行只写一个问题。

(3)注意书写规范。

2、学生独立写。

3、展示一两篇优秀写话作品。

4、小组内互相读一读自己的问题,并请小伙伴解答问题,要是无法解答,回家后请爸爸妈妈解答。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大自然可真神奇。

可是,只要我们敢于探究,细心观察,大自然中的每一个问题都会被我们解决。

所以,我们要多观察周围的事物或现象,保持一颗好奇心,多问“为什么”。

七、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

1、每句话写完后用问号。

2.一行只写一个问题。

3.注意书写规范。

八、教学反思

在这个《语文园地》的教学中,我特别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汉字,注意字的结构,把字写得规范、美观。

我还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看看同学们是怎样管理图书角的,从中受到启发。

我在引导学生仔细读写话部分的示例时,让学生自主发现提问时前面要写上“为什么”,句尾要用“?

”。

此外,我还带领学生朗读感悟《最大的“书”》,从中了解化石的神奇,从而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同样也是运用朗读感悟的方式,在教学古诗时,学生通过品读、交流,感受到了农民生活的悲惨,感受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从而明白了要尊重劳动人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