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遥控自卸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91436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PLC的遥控自卸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于PLC的遥控自卸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于PLC的遥控自卸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基于PLC的遥控自卸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基于PLC的遥控自卸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PLC的遥控自卸车设计.docx

《基于PLC的遥控自卸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PLC的遥控自卸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PLC的遥控自卸车设计.docx

基于PLC的遥控自卸车设计

目录

中文摘要........................................................

1可编程控制器概述…………………………………………………..2

1.1PLC的由来.....................................................2

1.2PLC的定义.....................................................3

1.3PLC的基本结构.................................................7

1.4PLC的主要功能.................................................

1.5PLC的特点....................................................

2遥控自卸车模型的PLC控制

2.1遥控自卸车简介.................................................

2.2小车动作过程.................................................

2.3试验面板引用及说明.............................................

2.4运行时序图....................................................

2.5顺序功能图...................................................

2.6小车运行控制梯形图.............................................

2.7硬件接线图.....................................................

2.8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3、结束语.................................................参考文献...................................................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的对象是遥控自卸车模型,我们根据设计需要可以对自卸车进行相应的遥控控制。

遥控自卸车模型是工程车仿真模型中的一种,这种模型基本是按1:

30的比例制作而成的,以自卸车为例,它可以前进——后退,左转——右转,料斗上升——下降,并且模型具有减震器,后桥差速器等,它只是提更给逻辑控制试验的一个试验模型,只要是逻辑控制器件都可以实现对其控制,本次设计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对它进行控制。

本课程设计以三菱FX2为例对它进行控制设计。

实验过程中如果要求小车按某种要求完成某种动作,可按要求对PLC进行编程,将PLC的输出点按要求进行连接,再经过必要的程序调试,当执行该程序时,小车即可通过PLC的控制完成预定动作。

1

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

1.1PLC的由来

在PLC问世之前,工业控制领域中是继电器控制占主导地位。

继电器控制系统有着十分明显的缺点:

体积大、耗电多、可靠性差、寿命短、运行速度慢、适应性差,尤其当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继电器控制装置就需要经常地重新设计和安装,十分费时,费工,费料,甚至阻碍了更新周期的缩短。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69年公开招标,要求用新的控制装置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并提出了十项招标指标,即:

编程方便,现场可修改程序;维修方便,采用模块化结构;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竞争;输入可以是交流信号隔离变送器115V;输出为交流信号隔离变送器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接触器等;在扩展时,原系统只要很小变更;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

根据上述要求,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第一台PLC,在美国通用汽车自动装配线上试用,获得了成功。

这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以其简单易懂,操作方便,可靠性高,通用灵活,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很快地在美国其他工业领域推广应用。

到1971年,已经成功地应用于食品,饮料,冶金,造纸等工业。

这一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的出现,也受到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高度重视。

1971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新技术,很快研制出了日本第一台PLC。

1973年,西欧国家也研制出它们的第一台PLC。

我国从1974年开始研制。

于1977年开始工业应用。

1.2PLC的定义

PLC问世以来,尽管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

为了使其生产和发展标准化,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NationalElectricalManufactoryAssociation)经过四年的调查工作,于1984年首先将其正式命名为PC(ProgrammableController),并给PC作了如下定义:

“PC是一个数字式的电子装置,它使用了可编程序的记忆体储存指令。

用来执行诸如逻辑,顺序,计时,计数与演算等功能,并通过数字或类似的输入/输出模块,以控制各种机械或工作程序。

一部数字电子计算机若是从事执行PC之功能着,亦被视为PC,但不包括鼓式或类似的机械式顺序控制器。

”以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又先后颁布了PLC标准的草案第一稿,第二稿,并在1987年2月通过了对它的定义: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

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总的来说,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学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工业自动控制装置。

它面向控制过程、面向用户、适应工业环境、操作方便、可靠性高,是现代工业三大支柱之一。

PLC控制技术代表着当前程序控制的先进水平,PLC装置已成为自动化系统的基本装置。

1.3PLC的基本结构

1)一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的控制中枢。

它按照PLC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

当PLC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

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可靠性,近年来对大型PLC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

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2)存储器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

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

3)PLC常用的存储器类型:

①RAM(RandomAssessMemory)这是一种读/写存储器(随机存储器),其存取速度最快,由锂电池支持。

②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这是一种可擦除的只读存储器。

在断电情况下,存储器内的所有内容保持不变。

(在紫外线连续照射下可擦除存储器内容)。

③EEPROM(Electrical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这是一种电可擦除的只读存储器。

使用编程器就能很容易地对其所存储的内容进行修改。

 

1-3PLC基本结构图

1.4PLC的主要功能

PLC在不断地发展,其性能不断地完善、功能在不断地增强。

其主要功能有:

开关量逻辑控制;闭环过程控制;定时控制;计数控制;顺序(步进)控制;数据处理;通信和联网。

1.5PLC的特点

PLC有以下特点:

1、高可靠性

所有的I/O接口电路均采用光电隔离,使工业现场的外电路与PLC内部电路之间电气上隔离;各输入端均采用R-C滤波器,其滤波时间常数一般为10~20ms;各模块均采用屏蔽措施,以防止辐射干扰;采用性能优良的开关电源;对采用的器件进行严格的筛选;良好的自诊断功能,一旦电源或其他软,硬件发生异常情况,CPU立即采用有效措施,以防止故障扩大;大型PLC还可以采用由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有三CPU构成表决系统,使可靠性更进一步提高。

2、丰富的I/O接口模块

PLC针对不同的工业现场信号,如:

交流信号隔离变送器或直流;开关量或模拟量;电压或电流;脉冲或电位,强电或弱电等,有相应的I/O模块与工业现场的器件或设备,如:

按钮;行程开关;,接近开关;传感器及变送器;电磁线圈;控制阀等直接连接。

另外为了提高操作性能,它还有多种人-机对话的接口模块;为了组成工业局部网络,它还有多种通讯联网的接口模块,等等。

3、采用模块化结构

为了适应各种工业控制需要,除了单元式的小型PLC以外,绝大多数PLC均采用模块化结构。

PLC的各个部件,包括CPU,电源,I/O等均采用模块化设计,由机架及电缆将各模块连接起来,系统的规模和功能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行组合。

4、编程简单易学

PLC的编程大多采用类似于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梯形图形式,对使用者来说,不需要具备计算机的专门知识,因此很容易被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所理解和掌握。

5、安装简单,维修方便

PLC不需要专门的机房,可以在各种工业环境下直接运行。

使用时只需将现场的各种设备与PLC相应的I/O端相连接,即可投入运行。

各种模块上均有运行和故障指示装置,便于用户了解运行情况和查找故障。

由于采用模块化结构,因此一旦某模块发生故障,用户可以通过更换模块的方法,使系统迅速恢复运行。

6、网络通信

PLC提供标准通信接口,可以方便地进行网络通信。

7、其他

PLC还有许多特殊功能模块,适用于各种特殊控制的要求,如:

定位控制模块,CRT模块。

 

2遥控自卸车模型的PLC控制

2.1遥控自卸车简介

遥控自卸车模型是工程车仿真模型中的一种,这种模型基本是按1:

30的比例制作而成的,以自卸车为例,它可以前进——后退,左转——右转,料斗上升——下降,并且模型具有减震器,后桥差速器等,它只是提更给逻辑控制试验的一个试验模型,只要是逻辑控制器件都可以实现对其控制,这里我们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对它进行控制。

这里以三菱FX2为例对它进行控制设计,其I/O接线图如下图所示。

如果要求小车按某种要求完成某种动作,可按要求对PLC进行编程,将PLC的输出点按要求进行连接,再经过必要的程序调试,当执行该程序时,小车即可通过PLC的控制完成预定动作。

2.2小车动作过程

小车一个周期要完成一组动作为:

小车前进、调头、倒车到位、翻斗卸料后、调头回到出发时的原位,行驶路线如下。

如果将小车的动作顺序细分则工步为:

小车启动—前进2s—前进左转转90°1s—短直进1s—短停1s—短直后退1s—后退右转90°1s—直退2s—停车及翻斗抬升卸料和翻斗下降复位3s—直进2s—前进右转90°1s—短直进1s—短停1s—短直后退1s—后退左转90°1s—直退回原位—结束。

小车大概动作路线如下:

2-1小车动作路线图

2.3实验面板引用及说明

实验面板引用:

 

2-2实验面板

说明:

上图中下面两排接线孔,通过防转叠插锁紧线与PLC的主机相应的输入输出插孔相接。

Xi为输入点,Yi为输出点。

当小车在一个周期内前进时Y0有输出,即LED0亮;左转弯时Y1有输出,即LED1亮;前进左转弯时,Y0、Y1都有输出,即LED0、LED1同时亮;后退时Y2有输出,即LED2亮;右转弯时Y3有输出,即LED3亮;后退右转弯时Y2、Y3都有输出,即LED2、LED3同时亮。

编程后,根据显示灯的显示效果判定小车运行状态。

2.4运行时序图

 

遥控自卸车运行的时序图如上所示:

X000为初始输入量,当给其加一个初始量时,则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其一直处于常闭状态。

此时Y000有输出,遥控车前进,3s之后,Y001输出一个1.5s右转信号,右转状态结束后,小车继续短前行1s,然后过来一个短暂停信号,时间约为1s。

在这段时间内,小车完成了前行和右转调头。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小车运行路线大致如下:

倒车1s—左转1.5s—倒行3s—翻斗卸料8s,至此,小车第一阶段工作完成。

下面的这个过程是小车的返回过程,在上图虚线3右半部代表小车返回时的时序图,其动作路线与以上大致相似,但是在返回以后,其左转和右转的次序发生了变化,在返回过程中,小车先左转,后右转,这个过程完成以后,再前进一段距离,小车整个动作步骤基本完成,经过循环程序,其过程将不间断进行,直到人为中断。

2.5小车运行控制梯形图

2.7硬件接线图

2.8电路安装与调试

 

3结束语

本次课程设计为期两个星期,时间安排比较合理。

经过不断努力,我完成了规定任务。

通过这次设计实践,我学会了PLC的基本编程方法,对PLC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对理论的运用中,我们的工程素质得到了提高,在没有做实践设计以前,我们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比较模糊,全部都是理论知识。

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输入程序不能运行,机子出现了死机等问题。

通过课程设计,我们平时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从根本上掌握了理论知识。

另外,我们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以前不懂的课程设计现在也学会了方法。

还有,我们从也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差别,知道了实践的重要性。

经历了这次课程设计之后,我的见识与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认识到自身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将努力对自身进行改进,从多方面锻炼自己,特别在实践这方面。

我也会向同学和老师虚心学习,把该掌握的知识掌握牢。

  

参考文献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其应用》吴中俊黄永红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王跃球。

2008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