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912064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1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牛顿运动定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牛顿运动定律.docx

《牛顿运动定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运动定律.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牛顿运动定律.docx

牛顿运动定律

第十讲牛顿运动定律

教学目标

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不同认识,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

验及其推理过程和结论,知道理想实验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通过实验归纳,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含义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知道单位制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

算中的作用,并正确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并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运用惯性概念,解释有关实际问题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3)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

(1)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2)认识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力之间的关系(正比性、同体性、瞬时性和矢量性)

(3)会区分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教学方法建议

讲练结合;讨论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历史的回顾:

(1)亚里士多德观点: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错误)

(2)伽利略观点:

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会保持自己的速度不变。

(依据是他想象的理想斜面实验)

2.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反映

 

注意:

一切物体(包括质量大的、小的)不论在什么状态(包括静止、匀速运动、变速运动)都有惯性。

3.运动状态的改变:

指的是速度(包括大小或方向)的改变(或两者同时改变)。

4.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存在不为零的合外力即存在加速度,可见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注意:

力不是产生速度的原因。

5.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物体惯性的大小,完全取决于质量,与是否受力、速度大小等因素完全无关。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2.公式:

F=kma(如果公式中各量均取国际单位制单位,则k=1,从而使公式简化为F=ma),

即1N=1kg·m/s2。

变形式:

a=

,m=

(指出了一种用牛顿第二定律测质量的方法)。

 

3.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①明确研究对象;

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

③求出合力F合;

④由F合=ma列方程解题。

三、牛顿第三定律

1.物体之间的作用:

总是相互的。

2.作用力、反作用力定义:

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

(可以把这一对力中的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则另一个就叫反作用力)。

3.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注意:

此定律的成立是无条件的,即与物体形状、质量、运动状态等无关。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同与不同处:

同大小、同性质、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一直线,不同方向、不同作用点(物体)。

4.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

“二力平衡”是指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效果能互相抵消的两个力,两个力性质可不同。

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根本谈不上两个力是否抵消,且两个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5.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人走路、轮船前进、汽车前进时牵引力的产生。

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明确了惯性的概念:

定律的前半句话“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的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定律的后半句话“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时为止”,实质上是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即原来运动的保持其速度不变;原来静止的保持静止)。

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但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与不受外力在效果上是等效的,这就使牛顿第一定律具有了实际意义。

2.对惯性的理解

(1)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3)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无关,由质量惟一量度。

有的同学总认为:

“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有关,速度大惯性就大,速度小,惯性就小”,理由是物体运动速度越大,越不容易停下来,速度越小越容易停下来。

产生这种错误认识的原因是“把惯性大小理解为把物体从运动改变为静止的难易程度”。

事实上,在受到相同阻力的情况下,速度不同质量相同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减小量是相同的,这说明质量相同的物体,它们改变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惯性是相同的,与它们的速度无关。

3.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与变化

一个物体,如果它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则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也就是说我们是用速度这个矢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的。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物体的速度发生了变化。

由于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只要其中之一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了变化。

这时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三种情况:

①只是速度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②只是速度方向改变,大小不变;

③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4.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虽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出,当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但是不能说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况。

牛顿第一定律有其自身的物理意义和独立的地位,如揭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给出了惯性的概念等,是整个动力学的出发点;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牛顿第二定律才进一步阐明了物体的加速度与力及质量三者间的定量关系。

5.力的单位

通过探究实验得到了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kma,教材中说“由于没有规定多大的力作为力的单位,因此,在F=kma这个关系中,比例系数k的选取就有一定的任意性,只要是常数,它就能正确表示F与m、a之间的比例关系。

”虽然这句话不难理解,但这里仍是学习的难点。

由于k=

,说明k的数值跟F、m、a所选择的单位有关,如果物体的质量m=1kg,得到的加速度a=1m/s2,那么,这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F的数值就等于k的数值,把这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定义为“1个单位力”,k的数值就等于1,力的单位就是“千克·米每二次方秒”,称做“牛顿”,用符号N表示,则1N=1kg·m/s2,也就是说1N的力使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

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F=ma解决问题时,F、m、a的单位必须分别为N、kg和m/s2,即都取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6.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物理学中有很多物理量,这些物理量中又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用关系式把某些物理量联系起来,这些关系式在确定物理量的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单位关系。

我们没有必要给每一个物理量定义一个单位,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关系式确定另外一些物理量的单位。

(1)基本单位:

被选定的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基本单位,在力学中被选定为基本量的是:

长度、质量、时间,它们的单位是米、千克、秒。

(2)导出单位:

由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关系式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如速度的单位“m/s”,加速度的单位“m/s2”、力的单位“N”等。

(3)单位制:

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的单位系统叫单位制,1960年第八届国际计量大会制定了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7.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应用

(1)根据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可以利用公式推导出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并确定该公式的比例常数。

如在国际单位制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为1N,即1N=1kg·m/s2,这时F=kma中,k=1所以F=ma。

(2)根据物理量的单位发现错误。

在查阅资料或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某公式在单位上有问题,或所求结果的单位与采用的单位制中该量的单位不一致,那么该公式或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

(3)在物理计算中,如果问题中的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同一单位制表示时,计算结果也一定是用同一单位制表示的。

因此,用同一单位制进行计算时,可以不必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要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的单位就可以了。

8.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用公式表示,即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

对牛顿第三定律应从以下几点加以理解:

(1)同时性: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所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人为的名称,究竟哪个力是作用力,哪个力是反作用力,可任意选择,没有主次之分。

当确定了相互作用的物体中其一为研究对象时,它受到的力即为作用力,另一个力即为为反作用力。

(2)同一性: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即作用力是万有引力,反作用力也是万有引力;作用力是弹力,反作用力也是弹力;作用力是摩擦力,反作用力也是摩擦力。

(3)异体性: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自对自己的受力物体产生作用效果,所以它们产生的作用效果不会抵消,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永远不能相互抵消,永远也达不到所谓平衡。

(4)普遍性: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是接触力,也可以是非接触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适用于静止物体之间,也适用于运动物体之间,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参考系的选择也无关。

在经典力学讨论的范围内,牛顿第三定律有其普遍意义。

9.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一对平衡力均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力。

然而,它们又具有以下更重要的区别(如下表):

类别

不同点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平衡力

作用对象

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作用时间

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不一定同时产生或同时消失

力的性质

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不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作用效果

因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各自产生作用效果,故不能作为使物体平衡的条件

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

温馨提示:

区别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方法是:

看两个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还是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但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能说就是作用力反作用力,还必须是因互相作用而产生。

 

 

类型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A.人只有在静止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才会落在车厢的原来位置

B.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内,竖起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C.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D.人在沿直线减速前进的车厢内,竖起向上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解析〗依据牛顿定律可知,人竖直跳起离开车厢瞬时,人与车的水平方向上的速度相同,如果车子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则依据第一定律,人都将落回原地,如果车加速前进,则在相同时间内人的水平位移比车子的位移小,故落在起跳点后方,C正确;反之,如果车子减速前进,则在相同时间内人的水平位移将比车子的水平位移大,故落在起跳点的前方。

答案:

C

【例题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惯性是只有物体在匀速运动或静止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

B.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仍保持原来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有惯性;受外力作用时,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因而就无惯性

D.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无关

〖点拨〗惯性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故A错误;有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但运动状态的改变不等于物体惯性的改变.“克服惯性”、“惯性消失”等说法均是错误的,不管物体是否受外力作用,其惯性是不能被改变的,故B、C均错误;物体惯性由物体本身决定,与运动状态和受力无关,故D正确。

〖答案〗D

 

归纳:

正确理解惯性概念,应领会以下几点:

1.物体的惯性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与运动状态是否变化无关。

2.物体的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与受力的大小和方向无关。

3.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

4.惯性不是一种力,不能这样说: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是因为受到了惯性力.对惯性的理解,应抓住物体的惯性是物体所固有的,是不需要条件的,也是不可改变的,除非改变物体本身。

 

针对训练

1.在一艘匀速向北行驶的轮船甲板上,一运动员作立定跳远,若向各个方向都用相同的力,则()

A.向北跳最远

B.向南跳最远

C.向东向西跳一样远,但没有向南跳远

D.无论向哪个方向都一样远

〖解析〗由于惯性,运动员在跳起前与轮船有相同的水平速度,所以无论向何方跳都一样。

〖答案〗D

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B.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的运动速度大时惯性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解析〗对惯性的概念的理解应掌握“一切”的含义是指:

不论物体的种类、质量大小、是否受力、是否运动、做何种运动都不例外。

物体的惯性只有大小之分,决无不存在可言。

物体的惯性的大小仅与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大;质量小,惯性小。

故ABC选项错,D选项正确。

〖答案〗D

类型二、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例题2】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结果甲队获胜,则比赛过程中()

A.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B.甲队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于乙队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C.甲、乙两队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点拨〗考查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

〖解析〗以两队及绳子为整体进行研究,水平方向外力就是地面分别对甲、乙两队的摩擦力,由题知甲队获胜,一定是地面对甲队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队的摩擦力,故B对C错。

由于绳子上张力处处相等,甲拉绳的力与绳拉甲的力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同理乙拉绳的力与绳拉乙的力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则D对A错,故正确答案为B、D。

〖答案〗BD

 

归纳:

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最直观的区别就是作用点的区别。

二力平衡时,此两力作用点一定是同一物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点一定是分别在两个物体上;但作用点分别在两个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力不一定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还要看它们是否是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针对训练

1.大人与小孩进行比力气,结果大人把小孩拉过来了。

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大人拉小孩的力一定比小孩拉大人的力大

B.大人与小孩间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C.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一定大小相等

D.只有在大人把小孩拉动的过程中,大人的力才比小孩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

大人与小孩手拉手比力气时,无论是在相持阶段还是小孩被大人拉过来的过程中,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所以说法B、C正确。

〖答案〗BC

2.如图所示,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作用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解析〗作用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因此A错误;作用力F作用在物体上,而物体对墙壁的弹力作用在墙壁上,这两个力不能成为平衡力(且由于不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因此也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B错误;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还受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由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因此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正确。

〖答案〗CD

类型三、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题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水平放置一密闭的装有水的瓶子,瓶内有一气泡,如图所示,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气泡相对于瓶子将()

A.向前运动

B.向后运动

C.无相对运动

D.无法判断

〖点拨〗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解析〗首先确定本题需要用惯性知识来分析,但此题涉及的不仅是气泡而且还有水。

由于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分布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而水的密度远大于气泡密度。

当小车突然停止时,水和气泡整体的质量有向前运动的趋势,当水相对瓶子向前运动水泡向后运动整体的质量是向前运动,反之是向后运动。

所以选项B正确。

〖答案〗B

针对训练

1.在向前行驶的客车上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姿势图所示,则对客车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客车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客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客车可能是突然减速

D.客车可能是突然加速

〖解析〗根据乘客向前倾斜,人体的上部有保持原来较大速度的性质,故客车可能是突然减速,选项C正确。

〖答案〗C

2.一天,下着倾盆大雨。

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

列车进站过程中,他发现水面的形状如图中的()

〖解析〗列车进站时速度减小,由于惯性,水向前涌,波面形状和选项C一致。

〖答案〗C

类型四、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

【例题4】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上面固定一块质量不计的薄板,竖立在水平面上,在薄板上放一重物,用手将重物向下压缩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将手撤去,则重物将被弹簧弹射出去,则在弹射过程中(重物与弹簧脱离之前)重物的运动情况是()

A.一直加速运动

B.匀加速运动

C.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

D.先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

〖点拨〗本题考查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

〖解析〗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弹簧弹力的作用,刚放手,弹簧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物体向上加速运动,但随着物体上移,弹簧形变量减小,弹力随之变小,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当弹簧弹力减至与重力相等的瞬间,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此时的速度最大;此后,弹簧弹力继续减小,物体受到合力向下,物体做减速运动;当弹簧恢复原长时,二者分离。

〖答案〗C

归纳:

对于弹簧问题,受力平衡时加速度为零;压缩或者伸长最大时,加速度最大。

 

针对训练

1.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今用一小物体m把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静止,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A到B速度越来越大,从B到C速度越来越小

B.物体从A到B速度越来越小,从B到C加速度不变

C.物体从A到B先加速后减速,从B到C一直减速运动

D.物体在B点受合外力为零

〖解析〗物体在A点时受两个力作用,即向右的弹力kx和向左的摩擦力F′。

合力F合=kx-F′,物体从A→B过程,弹力由大于F′减至零,所以开始一段合力向右,中途有一点合力为零,然后合力向左,而v一直向右,故先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在A到B中途有一点加速度为零,速度达最大,接着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减速运动,物体从B→C过程,F合=F′为恒力,向左,所以继续作加速度不变的匀减速运动。

〖答案〗C

2.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水平恒力F作用于A,使A和B以相同的加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起撤去F,在以后的运动中,当弹簧处于原长时A与B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当弹簧分别最短和最长时,A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则其关系为()

A.可能有v1>v2

B.可能有v1<v2

C.一定有a1=a2

D.一定有a1≠a2

〖解析〗在撤去F的瞬间vA=vB,此时弹簧是伸长的,所以A受到向左的力做减速运动,B受到向右的力做加速运动,当弹簧恢复到原长时vB>vA,即v1<v2;因为v1<v2,则A、B两物体之间距离缩短,当两物体运动速度相同时,物体间的距离最短,此后A受到弹簧力的作用向右做加速运动,B则向右做减速速运动,当弹簧恢复原长时,v1>v2;撤去F后,A、B所受弹力大小时刻相等,别a1=a2,所以ABC正确。

〖答案〗ABC

类型五、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

【例题5】

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行驶,在车厢上悬挂的摆球相对小车静止,其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如图所示。

问小车的运动情况如何?

加速度多大,方向怎样?

 

〖点拨〗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

〖解析〗小球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知,F合=mgtanθ。

所以加速度a=

=gtanθ,方向水平,与小车相对静止,其加速度也与小球的加速度等大同向,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有两种情形:

1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

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用正交分解法求解

小球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sinθ=ma

Fcosθ-mg=0

由①②得:

a=gtanθ

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gtanθ方向水平向左。

针对训练

1.质量为8×103kg的汽车以1.5m/s2的加速度加速,阻力为2.5×103N。

那么,汽车的牵引力是()

A.2.5×103N;B.9.5×103N;

C.1.2×104N;D.1.45×104N。

〖解析〗按照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第一步:

选研究对象是汽车;

第二步:

对汽车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汽车的运动状态是向前加速;

第三步:

汽车受到的合力是:

F合=F-f;

第四步:

由F合=ma得:

F-f=ma,

∴F=ma+f=8×103×1.5N+2.5×103N=1.45×104N。

〖答案〗D

2.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处静止释放后竖直下落,在某时刻受到的空气阻力为F,加速度为a=

g,则F的大小是()

A.F=

mgB.F=

mg

C.F=mgD.F=

mg

〖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a=

g可得空气阻力大小F=

mg,B选项正确。

〖答案〗B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B.小球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惯性不存在了

C.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物体仍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

D.物体的惯性仅与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惯性大,质量小的惯性小

2.关于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假想的,没有科学依据

B.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科学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C.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有力的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D.在科学发展的今天,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

3.下列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是产生并维持运动的原因

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种理想情况,无实际意义

D.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惯性的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