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909360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docx

《最新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docx

最新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等式的性质:

2: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6、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7、检验格式:

60-4X=20解4X=60-204X=40X=10①检验:

把X=10代入原方程,左边=60-4×10=20,右边=20,左边=右边,所以,X=10是原方程的解.②检验:

方程左边=60-4×10=20等于方程右边所以,X=10是原方程的解

8、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9、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

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和=(首项+末项)×项数÷210、偶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

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

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注意:

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1、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这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2、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步骤:

  ①写标题和统计时间;  ②注明图例(实线和虚线表示);  ③分别描点、连线、标数;  ④实线和虚线的区分(画线用直尺)。

注意:

先画表示实线的统计图,再画虚线统计图。

不能同时描点画线,以免混淆。

(也可以先画虚线的统计图)

第三单元:

因数和公倍数

1、几个非零自然数相乘,每个自然数都叫它们积的因数,积是这几个自然数的倍数。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绝不能孤立的存在。

 

2、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找因数的方法:

成对的找,一般从小到大排列。

3、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从自然数1、2、3、……分别乘这个数)

4、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5、按照一个数因数个数的多少可以把非0自然数分成三类①只有自己本身一个因数的1②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作质数(素数)100以内的素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二十五个。

最小的质数是2。

在所有的质数中,2是唯一的一个偶数。

③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作合数。

(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最小的合数是4。

按照是否是2的倍数可以把自然数分成两类偶数和奇数。

最小的偶数是0.

6、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符号(,),举例:

(24,18)=6。

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作互质数

7、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符号[,]表示。

举例:

[15,24]=120.。

两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8、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举例:

3×5=15,15是合数。

9、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

举例:

[6,8]=24,(6,8)=2,24是2的倍数。

10、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列举法、图示法、短除法、辗转相除法......)①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举例:

15和5,[15,5]=15,(15,5)=5②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这两个数不是倍数关系时互质。

不含相同质因数的两个合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奇数是互质数。

例如49与51。

两个相差4的奇数是互质数。

例如49与53。

大数是质数的两个数是互质数。

例如97与91。

小数是质数,大数不是小数的倍数的两个数是互质数。

1和任何自然数(0除外)都是互质数。

)举例:

[3,7]=21,(3,7)=1③一般关系的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用列举法或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用大数翻倍法或短除法。

 

11、质因数:

如果一个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是它的质因数。

12、分解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作分解质因数。

13、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

相邻的偶数(奇数)相差2。

14、2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是0、2、4、6、8。

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是0或5。

3的倍数的特征:

各位上数字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和与积的奇偶性: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个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偶数(因数中只要有一个偶数)奇数×奇数=奇数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2。

3、举例说明一个分数的意义:

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

3/7吨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

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a/b(b≠0)5、4米的1/5和1米的4/5同样长。

6、求一个数是(占或者相当于)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算式计算。

方法:

是(占或相当于)前面的数除以后面的数写成分数。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3。

(注: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的意义是把男生人数看作3份则女生有这样的4份。

7、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8、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9、所有分母相同且分母为大于2的自然数的最简真分数和一定为整数。

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

反过来,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

(用分子除以分母)

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带分数是

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例如,4/3就可以看作是3/3(就是1)和1/3合成的数,写作

,读作一又三分之一。

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11、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12、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

13、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14、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

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15、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

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为指定的分母)。

16、大于3/7而小于5/7的分数有无数个;分数单位是1/7的分数只有4/7一个。

17、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它和整数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类似。

18、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

19、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约分方法:

直接除以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20、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也叫做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过程中,相同的分母叫做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

通分时,一般用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21、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

(1)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

(2)化成小数后再比较。

(3)先通分子转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

(4)十字相乘法。

球的反弹实验  球的反弹高度实验的结论:

(1)用同一种球从不同高度下落,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大致不变,这说明同一种球的弹性是一样的。

(2)用不同的球从同一个高度下落,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不同的球的弹性是不一样的。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22、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为带分数;计算后要验算。

23、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数相加,得数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和。

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数相减,得数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差。

24、真分数的分母分子相差越大,分数就越接近0;分子接近分母的一半,分数就接近1/2;分子分母(分母特别大)越接近,分数值就越接近1。

25、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没有小括号,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26、整数加法的运算律,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可以在分数加、减法中运用,使计算简便。

乘法分配律也适用分数的简便计算。

27、裂项公式(用于特殊的简便计算) 裂项规律

 

第六单元圆

1、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以前所学的图形如长方形、梯形等都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3、用圆规画圆的过程:

先两脚叉开,再固定针尖,最后旋转成圆。

画圆时要注意:

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

4、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

(d=2r,r=d÷2)

5、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就是直径。

6、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所以要比较两圆的大小,就是比较两个圆的直径或半径。

  扇形是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

扇形的大小是由半径的大小和圆心角决定的。

(半圆与直径的组合也是扇形)

7、正方形里最大的圆。

两者联系:

边长=直径  画法:

(1)画出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

(2)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以边长为直径画圆。

8、长方形里最大的圆。

两者联系:

宽=直径  画法:

(1)画出长方形的两条对角线;

(2)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以边长为直径画圆。

  

9、同一个圆内的所有线段中,圆的直径是最长的。

  

10、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路程就是车轮的周长。

  每分前进米数(速度)=车轮的周长×转数  11、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读pài)表示。

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π=3.141592653……  我们在计算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3.14。

π>3.14

12、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C=πd或C=2πr

13、求圆的半径或直径的方法:

d=C圆÷π

r=C圆÷π÷2=C圆÷2π

14、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

 C半圆=πr+2r 

C半圆=πd÷2+d

15、常用的3.14的倍数:

3.14×2=6.283.14×3=9.423.14×4=12.563.14×5=15.73.14×6=18.84 3.14×7=21.983.14×8=25.123.14×9=28.26  

16、圆的面积公式:

S圆=πr2。

圆的面积是半径平方的π倍。

17、圆的面积推导:

圆可以切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即S长方形=S圆);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半径(即b=r);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即a=c/2=πr)。

即:

S长方形=a×b  S圆=πr×r =

 注意:

切拼后的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了两条半径。

C长方形=2πr+2r=C圆+d

18、半圆的面积是圆面积的一半。

S半圆=

÷2C半圆=C/2+d

19、大小两个圆比较,半径的倍数=直径的倍数=周长的倍数,面积的倍数=半径的倍数的平方 【圆的半径扩大a倍(a≠0)圆的直径扩大a倍、圆的周长也扩大a倍、圆的面积扩大a的平方倍】 20、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周长最短。

21、求圆环的面积一般是用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还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S圆环=

-

=π(

-

22、常用的平方数:

=121

=144

=169

=196

=225

=256

=289

=324

=361

=400

第七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1、运用转化的策略可以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规则的图形,转化前后图形变化了,但大小不变。

2、计算小数的除法时,可以把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3、在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时,可以把异分母分数装化成同分母分数来计算。

4、在进行面积公式推导时,可以把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来计算。

5、运用转化的策略,从不同的角度灵活的分析问题,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简易方程错题训练

1、填空题。

⑴苹果每千克6.5元,买4千克,付出a元,应该找回(      )元。

⑵妈妈买了单价2.4元的西瓜x千克,付出30元,应找回(    )元。

⑶比a少2.4的数与x相乘的积是(         )。

a与x和的2倍是(         )。

⑷食堂运来大米x千克,已经吃了3天,每天吃b千克,还剩(         )千克。

⑸学校花a元买了15个排球,每个排球的单价是(       )元。

⑹一辆汽车2.5小时行驶m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    )千米,这辆汽车平均行驶1千米需要(       )小时。

⑺x的2.5倍比它的1.5倍多12,列方程是(              )。

⑻x与a的差的一半,再乘2.4的积是(          )。

⑼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x×8×a=(          )  2.3×b=(          ) 

x×1.5×x=(          ) (b-x)×6.5=(         )

⑽m+m+m+m=(               )    m×m×7=(           )

2、用字母a,h分别表示三角形底及这个底上的高,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那么三角形的面积s是多少?

当a=3.8dm,h=2.5dm时,三角形的面积s等于多少?

 

 

 

 

 

3、康师傅方便面每桶2.5元,用式子表示a元买方便面的数量。

当a=15时,可以买多少桶方便面?

 

 

 

4、张明去超市买水果,他花15.75买了2.5千克苹果,还准备买4.5千克香蕉,已知苹果的单价是香蕉的元1.5倍,买香蕉应该付多少元?

 

 

 

 

5、李兵和妈妈在早市买了3.5千克黄瓜和2千克西红柿,付出15元,找回1.4元。

西红柿每千克2.6元,黄瓜每千克多少元?

 

 

 

 

6、两地相距35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5小时后两车相距35千米。

甲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乙车每时间行驶多少千米?

 

 

 

 

7、同学们到平台基地参加实践活动,每6人一个房间,有23人没有房间,每10人一个房间,有3个人没有房间。

这次活动去了多少人?

 

 

 

 

 

 

8、同学们给西部灾区捐款,五年组捐款2346.25元,比四年级的3倍少12.65元,四年级捐款多少元?

◆典型错题1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米,每段是这根铁丝的()。

1:

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

2:

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块,每个孩子分得的是这些饼的()。

3:

一块2公顷的菜地,平均分成8份,3份是()公顷,3份占这地的()。

4:

小明29分钟走了2千米路,平均每分钟行()千米,每分钟行的占总路程的()。

◆典型错题2把5米长的钢筋平均截成9段,每段的长度是()。

1.把3米长的彩带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米,每人分到总数的()。

2.小红去学校,15分钟到学校,刚好行了500米,平均每分钟行()米,每分钟行的路程是全程的()。

◆典型错题35公顷土地要平均分成3天耕完,每天耕地()公顷,每天耕这片土地的()

1.一根绳子长2米,平均剪成8段,每段长()米,每段是1米的(),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2.小明做语数英三课家庭作业要2小时,做数学用了

小时,做英语用了

小时,做语文用了()小时。

3.小明做语数英三课家庭作业要2小时,做数学用了所有时间的

,做英语用了

,做语文用了全部时间的()。

◆典型错题4题目:

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

米,第二次截去绳子的

,()截去的多。

A.第一次B.第二次C.一样多D.无法确定

对比练习:

1.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

米,第二根截去绳子的

,()截去的多。

A.第一根B.第二根C.一样多D.无法确定

2.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

米,第二次截去绳子的

,还有剩余,()截去的多。

A.第一次B.第二次C.一样多D.无法确定3.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

米,第二次截去绳子的

米,()截去的多。

A.第一次B.第二次C.一样多D.无法确定

4:

(1)一根铁丝长5米,剪去

,还剩()米。

(2)一根铁丝长5米,剪去

米,还剩()米。

◆典型错题5一根长10米的绳子,用去

米,还剩()米;一根长10米的绳子,用去它的

,用去了()米。

专项练习:

1、一根钢管原来长9米,

(1)截去了

,截去了()米。

(2)截去了

米,还剩()米。

2、有一筐72千克的苹果,第一天吃了它的

,第二天吃了它的

(1)还剩下几分之几?

(2)还剩几千克?

◆典型错题6错题:

甲线段的

等于乙线段的

,()线段长。

画图:

练习:

把一根铁丝剪成两段,第一段占全长的

,第二段长

米,()根铁丝长。

◆典型错题7题目:

张师傅5分钟作了2个零件,平均每分钟能做()个零件,平均做一个零件需要()分钟。

 

◆典型错题8填空题:

45分钟=()小时200平方米=()公顷15分=()小时

125分=()小时()分25秒=()分20秒=()小时40公顷=()平方千米250千克=()吨53秒=()分150平方厘米=()平方米18小时=()日1.2小时=()分

◆典型错题9

题目:

在100克的水中加入10克盐,那么盐占盐水的(),水占盐水的();如果再加5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水占盐水的()。

◆典型错题10错题:

方方和圆圆比赛打字,方方3分钟打字350个,圆圆5分钟打字583个。

谁打字的速度快?

为什么?

王师傅5分钟加工零件17个,李师傅6分钟加工零件20个,张师傅7分钟加工零件23个,他们三人哪个做的最快,哪个最慢?

◆典型错题11一节科学课共

小时,老师讲课花了这节课的

,学生做实验花了

小时,其余时间做作业,做作业时间占这节课的几分之几?

◆典型错题12题目:

一根长9/10米的绳子,第一次剪去它的1/10,第二次剪去它的3/5,还剩全长的几分之几?

◆典型错题13题目:

a÷b=2,a和b都是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练习:

1.m是n的倍数,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2.a=9b(a、b都是整数),那么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

◆典型错题141、有一块长72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玻璃,把它裁成边长是整厘米数、面积都相等的正方形,恰好无剩余,最多可以裁多少块?

2、有若干个长是18厘米,宽是12厘米的长方形,把这些长方形拼成一个最小的正方形,最少要用几个这样的长方形?

针对性练习:

1、一张长方形纸,长75厘米,宽6分米,把它剪成相同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

最少可以剪多少个?

(画出示意图)2、城建队要用长5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的长方形地砖在广场的中央铺一个正方形场地。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多少?

最多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画出示意图)3、小玲和小青都经常去图书馆,小青每4天去一次,小玲每6天去一次。

3月2日两人同时去图书馆后,几月几日他们再次相遇?

几月几日第三次相遇呢?

4、已知大约有不少于30名学生参加绘画比赛,现进行分组。

按每组6人或每组8人都能恰好分成几组。

参加绘画比赛的至少有多少人?

5、花店有72枝红玫瑰和48枝白玫瑰,扎成花束出售。

如果要所红玫瑰、白玫瑰平均分在每束花中,最多可以分成多少束?

每束花有多少枝?

6、一盒铅笔,平均分给5人差2枝,平均分给6人也差2只。

这盒铅笔至少有多少枝?

五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

一、填空: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y除3的商(),a的平方加上a的2倍()。

2.如果

-3.5=7.5,则4

=()。

3.如果三个连续的奇数的和是117,则这三个奇数为(),(),()。

4.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5.等式两边同时()或()()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6.小华坐在班上的位置,无论从哪个方向用数对表示都是(4,4),这个班共有()人。

7.比零大的任意两个相邻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

8.(判断)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不可能比这两个数小()

9.4A=B,那么A、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0.如果a与b是两个不同的素数,那么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1.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80,最大公因数是30,其中一个数是60,另一个数是()

12.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60,其中一个数是5,两外两个数是()或()。

13.24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最大公因数的()倍。

14.(判断)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比这个两个数都小()。

15.如果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那么最小公倍数一定是()。

16.所有自然数的公因数是()。

17.把()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的数叫做分数。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

18.

米表示把()米平均分成()份,表示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