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oogleEarth影像的唐山市土地利用规划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90307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GoogleEarth影像的唐山市土地利用规划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GoogleEarth影像的唐山市土地利用规划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GoogleEarth影像的唐山市土地利用规划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GoogleEarth影像的唐山市土地利用规划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GoogleEarth影像的唐山市土地利用规划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GoogleEarth影像的唐山市土地利用规划分析.docx

《基于GoogleEarth影像的唐山市土地利用规划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GoogleEarth影像的唐山市土地利用规划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GoogleEarth影像的唐山市土地利用规划分析.docx

基于GoogleEarth影像的唐山市土地利用规划分析

史燕茹1,2张银玲1

(1.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焦作454000;2.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郑州,450052)

摘要

利用ArcGIS软件对唐山市2010年的GoogleEarth影像数据进行目视解译,统计城市用地、城乡居民点、耕地、河流水域、工业用地、园林用地、沼泽滩涂和交通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利用现状。

以当前的研究为基础,结合研究区的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具体分析所研究区土地利用规划现状。

关键词土地利用类型影像解译现状分析

引言

土地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任何部门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资源的支撑,土地利用方式、程度和结构的变化映射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1]。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管理的“龙头”和依法行政的基本依据[2],是各级人民政府为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时期和区域内,根据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开发潜力和各业用地需求,对城乡土地利用所做的统筹安排和综合部署,是国家调控土地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3]。

自然环境是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分布的基础条件,而社会、经济、技术等人文因素则对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4]。

如何采取合理措施,以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高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5]。

1研究区概况

唐山市是河北省东北部沿海的一座混合型重工业城市。

位于华北平原东部,界于北纬38°55′~40°20′,东经117°30′~119°19′之间。

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与秦皇岛市隔河相望,西与天津毗邻。

明清以来,唐山就是“京之肘腹”,京东之重镇,首都之屏障,处于连接华北与东北广大地区的枢纽地带。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是唐山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

研究区位于东经117°46′36″~118°35′29″,北纬39°10′01″~40°03′56″,总人口数为285.18万人。

该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1~11.2℃,全市平均降水量为634mm,地理上由南向北增加,土壤主要为棕壤、褐土、潮土、沼泽土等,总面积为3874km2[6]。

2材料与方法

2.1数据获取

通过GoogleSatelliteMapDownloader软件获取研究区2010年GoogleEarth影像。

影像较清晰,易于目视解译。

自然景观清晰易读,植被表现为绿色,水体表现为蓝色,城镇建筑表现为淡紫色,基本符合人的视觉习惯。

另外还有一些辅助资料,包括唐山市1:

20万地形图、2008年唐山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其它统计资料等。

2.2研究方法

本文以唐山市1:

20万地形图为参考底图,对Googleearth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校正误差控制在0.5个像元以内。

以2008年唐山市土地利用现状图边界裁剪Googleearth影像。

在ArcGIS中,对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参照全国的土地分类方法,将唐山市的土地利用分为耕地、园林用地、城市用地、城乡居民点、河流水域、工业用地、沼泽滩涂和交通用地等8种土地利用类型。

并统计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等信息,得到唐山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图1)。

图1唐山市土地利用现状图

3结果与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是明确规划区域土地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找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确定规划目标和选择实施规划目标的途径、措施提供依据。

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土地利用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分析;②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及其动态变化分析;③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分析;④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⑤土地利用问题分析。

参照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和内容以及研究区的具体情况确定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指标,包括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及其所占比例、人均土地、人均耕地、人均园林地、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土地建设利用率、土地农业利用率、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系数和人口密度等。

其具体数据如表1,表2。

表1各土地利用类型现状统计

面积(hm2)

各土地利用类型比例(﹪)

耕地

城乡居民点

园林用地

水域

城市用地

交通用地

工业用地

沼泽滩涂

246410

39212

22669

12771

11230

8848

7511

1768

70.3

11.2

6.5

3.6

3.2

2.5

2.2

0.5

表2评价指标

人均土地(m2/人)

人均耕地(m2/人)

人均园林地(m2/人)

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m2/人)

土地建设利用率(﹪)

土地农业利用率(﹪)

土地利用率(﹪)

土地垦殖系数

人口密度(人/km2)

1358.44

864.05

79.50

137.50

17.25

72.75

90.45

0.636

736.14

3.1农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唐山市农用地主要包括耕地、园林用地和水域,总面积为281850hm2,占全市面积的80.4﹪。

其中耕地246410hm2,占全市面积的70.3﹪;园林用地22669hm2,占全市面积的6.5﹪;河流水域12771hm2,占全市面积的3.6%(表1)。

由于研究区地势较为平坦,土壤以棕壤、褐土为主,适宜作物生长,因此耕地占了绝大部分,而且分布相对均匀。

研究区人均土地为1358.44m2/人,低于河北省人均土地水平(0.27hm2),人地矛盾较为突出。

研究区人均耕地为864.05m2/人,稍低于河北省人均耕地水平(0.092hm2),而土地的垦殖系数达到了0.636,远超全国的平均水平。

土地的破坏浪费、城镇乡村居民点人均用地偏高和用地结构不合理是造成耕地利用现状的主要原因。

研究区的园林用地面积较少,只占全是总面积的6.5%,人均只有79.5m2/人,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研究区的土地农业利用率为72.75%,高于全国的68.95%平均水平。

研究区的人口密度为736.14人/km2,人口密度过大,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伴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和非农业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人均土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亦将继续下降,人地矛盾将日趋尖锐。

3.2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建设用地是边缘区用地中优先考虑的土地类型,其定位、定量首先服从城市的性质、功能、发展方向[7]。

唐山市的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城乡居民点、城市用地、交通用地和工业用地等,总面积为66801hm2,占全市面积的19.1%。

其中城乡居民点39212hm2,占全市面积的11.2%;城市用地11230hm2,占全市面积的3.2%;交通用地8848hm2,占全市面积的2.5%;工业用地7511hm2,占全市面积的2.2%(表1)。

城乡居民点成零散状分布,中部地区城市周围相对较多;城市用地和工业用地组要集中在市区、丰南区和古冶区。

研究区的土地建设利用率达到17.25%,远远超过全国3.71%的平均水平。

土地建设利用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3.54个百分点,说明城市在向外加速蔓延,城镇居民的用地规模也在不断加大。

从而使其他类型的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其中转换最多的为耕地,每年转变成其他类型土地的耕地和补充的耕地差值在拉大,从而破坏了转变与补充的动态平衡;又因为唐山市是沿海的重工业城市,首钢矿山、开滦煤矿、陡河电厂、冀东油田、京沈高速公路、唐津高速公路、唐港高速公路、沿海公路等大型工业项目和交通项目的建设时期过于集中,使耕地保护的形势变得十分严峻,从而造成唐山市现在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的现状。

3.3未利用地现状分析

唐山市的未利用土地为36981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55%,主要包括苇地和田坎等。

未利用地占的比例很大,因此加快未利用地向其他类型用地,特别是耕地的转变对缓解人地矛盾具有积极的意义。

唐山市的土地利用率达到了90.45%,高于全国的土地利用率水平(72.5%)(表2)。

4结论

影响唐山市土地利用的因子有自然的和社会经济的。

其中社会经济因子在土地利用的变化中起主要作用,例如人口增长、工业生产建设、开发区建设、交通建设、城市扩展及居民点建设等。

此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定时期,政策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变化产生了直接影响。

今后,唐山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及其变化仍将会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及政策因素的深刻影响。

为了使唐山的土地利用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必须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合理布局和开发利用土地,加强生态建设以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加强法制建设,进行科学管理,保证土地的合理利用等。

参考文献:

[1]王兵,臧玲.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近期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

(2):

86-91.

[2]董祚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手册[M].北京:

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

[3]胡银根,吴冲龙.目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新趋势[J].特区经济,2008(5):

36-38.

[4]张希彪.泾河中上游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与驱动因子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5,19(6):

137-152.

[5]刘盛和,吴传钧.基于GIS的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分析模式[J].地理学报,2000(7):

407-416.

[6]河北省建设厅.河北省城市、县城统计年报[Z].2008.

[7]沈阳,周生路,李春华.城市边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初探[J].经济地理,1999,19(3):

36-40.

基金项目: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2300410148);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计划项目(10LJRC193)

第一作者简介:

史燕茹,女,1985年6月11日生,现为河南理工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1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省郑州市陇海中路64号,450052.

电话:

13663008679

ThelanduseplanninganalysisaboutTangshanCitybaseonGoogleEarthimage

ShiYan-ru1,2,ZhangYin-ling1

(1.SchoolofSurveyingandL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454000,China;2.InstituteofGeography,HenanAcademyofSciences,Zhengzhou450052,China)

Abstract:

Interpretingvisually2010GoogleEarthimagedataaboutTangshanCityusingArcGIS,

cityland,urbanandruralresidents,land,riverwater,industrialland,gardenlandandtrafficland,swampbeachlandutilizationstatusisaddedup.Onthebasisofthecurrentstudy,combinedwithnatural,economy,technologyandsocialfactorsaboutthestudyarea,landuseplanningstatusisanalysisedspecificly.

keyword:

landusetypeimageinterpretationcurrentsituationanalysi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