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施工.docx
《基础工程施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工程施工.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工程施工
基础工程施工
土方工程施工前通常需完成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在土方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整个基础工程施工期间的安全,尚须根据具体工程情况做好相应的辅助性工作。
一、土方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1.查勘现场
摸清场地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河流、运输道路、邻近建筑物、地下埋设物、管道、电缆线路,地面上障碍物、堆积物以及水电供应等,以便进行土方开挖。
2.清除障碍物
将施工区域内的所有障碍物,如电杆、电线、地上和地下管道、电缆、树木、沟渠以及旧房屋等进行拆除或进行改线,可利用的建筑物应充分利用。
3.设计排水设施
在施工区域内设置临时性或永久性排水沟,将地面水排走;或排到低洼处,再用水泵排水;或疏通原有排水洪系统,使场地不积水。
4.做好测量控制
设置区域测量控制网,包括基线和水平基准点,要求避开建筑物、构筑物、机械操作面及土方运输线路,做好轴线桩的测量及校核,进行土方工程量的测量工作。
二、土方边坡
根据《土方和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01-83)的规定,当地下水位低于基底,在湿度正常的土层中开挖基坑(槽)或管沟,且敞露时间不长时,可做成直立壁不加支撑,但挖方深度不宜超过1.5m。
挖土时,土方边坡太陡会造成塌方,反而增加土方工程量,浪费机械动力和人力,并占用过多的施工场地。
因此在开挖不符合规范条件的基坑时,就有确定土方边坡的问题。
基坑边坡的稳定,主要由土体抗滑能力来保持。
当土体下滑力超过滑力,土坡就会失去稳定而发生滑动。
边坡的滑动是沿着一个面发展的,这个面叫滑动面。
滑动面的位置和形状决定于土质和土层结构。
而土体抗剪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土的内摩擦系数与内聚力的大小。
土壤颗粒间不但存在低抗滑动的摩擦力,也存在内聚力。
内聚力一般由两种因素形成:
一是土中水的水膜和土粒之间的分子引力;一是化合物的胶结作用。
不同的土地,其各自的物理性质对土体抗剪能力的影响。
因此在考虑边坡稳定时,除了从实验室得到的内摩擦系数和内聚力的数据外,还应考虑施工期间气候的影响和振动的影响。
土体的下滑力在土体中产生剪应力。
土体下滑力的大小与基坑深度和边坡大小等有关,因为边坡越陡、基坑越深,土体的自重也越大。
此外基坑上边缘堆土和停放机械,或因下雨使土的含水量增加而使土的自重增加,地下水的渗流对土体产生的动水压力等都会增加土体的下滑边坡。
三、土壁支撑
开挖基坑(槽)时,如地质和周围条件允许,可放坡开挖,这往往是经较经济的,但在建筑稠密地区施工。
有时不允许要求放坡的宽度开挖,或有防止地下水渗入基坑要求时,就需要用土壁支撑或板桩支撑土壁,以保证施工的顺利和安全,并减少对相邻已有建筑物的不利影响。
本工程用板桩支护,板桩为一种支护结构,既挡土又防水,当开挖时基坑较深,地下水较高且有出现流砂的危险时,如未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则可用板桩打入土中,使地下水在土中渗流的路线延长,降低水力坡度,从而防止流砂产生,在靠近原有建筑物开挖基坑时,为了防止原建筑物基础的下沉,也应打设计板桩支护。
四、作业条件
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地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插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0.5m,然后才能开挖。
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来确定,编好施工方案。
施工区域动行路线的布置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五、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
对大型基坑土方,宜用机械开挖,基坑深在5m以内,宜用反铲挖土机在停机面一次开挖;深5m以上的基坑宜开挖坡道用正铲挖土机下到基坑分层开挖,对面积很大,很深的设备基坑或地下室深基坑,可采用多层阶梯式同时开挖的方法,土方用翻斗汽车运出。
为防止超挖和保持边坡坡度正确,机械开挖至接近设计坑底标高或边坡边界,应预留30~50cm厚土层,用人工开挖和修坡。
人工挖土,一般舸用分层分段均衡往下开挖,较深的坑(槽),每挖1m左右应检查边线和边坡,随时纠正偏差。
如开挖的基坑(槽)深于邻近建筑基础时,开挖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坡度,以免在施工时影响邻近建筑基础的稳定。
如不能满足要求,应采取在坡脚设挡墙或支撑进行加固处理。
挖土时注意检查基坑底是否有洞穴、暗沟或裂隙、断层的存在,如发现迹象,应及时协商处理。
弃土应及时运出,如需要临时堆土,或留作回填土,堆土坡脚至坑边距离应按挖坑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类别确定。
基坑挖好后,应对坑底进行抄平、修整。
如挖坑时有小部分超挖,可用素土地、灰土或砾石回填夯实至与地基土基本相同的密实度。
为防止坑底扰动,基坑挖后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工序时,应预留15~30cm厚覆盖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挖去。
六、成品保护
⑴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也不得从在龙门板上休息。
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检查是否正确。
⑵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形。
必要时,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⑶施工中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外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
在敷设地上或地下管道、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损坏管线。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⑴基底超挖: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均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⑵软土地区桩基挖土应防止桩基位移:
在密集群桩上开挖基坑时,应在打桩完成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对称挖土;在密集桩附近开挖基坑(槽)时,应事先确定防桩基位移的措施。
⑶基底未保护:
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0.3m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掉。
⑷施工顺序不合理;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进行,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⑸开挖尺寸不足:
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
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所需的宽度,在开挖前均应考虑。
⑹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
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
⑺施工机械下沉:
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推土机、铲运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m以上铲土;挖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重下沉。
正铲挖土机挖土方的台阶高度,不得超过最大挖掘高度的1.2倍。
⑻雨季施工时,基槽、坑底应预留30cm土层,在打混凝土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
八、土方开挖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配合:
(1)监护坑顶附近荷载不大于边坡设计算机时的附加荷载。
(2)开挖后投入足够的劳动力,减短基坑暴露的时间,缩短边坡位移周期。
(3)监督土方队伍的挖土方法,先严格挖沟,杜绝一次性开挖到位。
九、边坡、基坑、垫层等出现异常的措施
(1)进场后派专人进行测量,放线及护坡监测,边坡出现位移
(2)若出现垫层、砖胎膜不易干燥,则采用北京厂凝II型防水粉剂与中砂拌和1:
1.5刮抹0.5~0.7cm后,再粉SA防水砂浆。
1.支护渗漏水措施
(1)采取深搅拌外侧压力灌浆。
(2)若出现支护局部漏水,则采取插管堵塞的办法,即采用防水浆与水泥拌和,然后捍成团堵塞,并预留Φ32短管(一头铣好丝),水泥未凝固前让其自由从管内流出,水泥凝固后若流水量较小用堵头封死,若水压大采取软管有组织引水。
(3)若基坑沿支护下脚渗出,采取砖砌止水墙(标准M10水泥砂浆砌筑,防水砂浆粉刷)按10~15米设集水坑集水,潜水泵抽出。
2支护桩间出现流砂
(1)局部流砂实施网喷补救。
(2)支护桩若坑底脚出现流砂。
A块石或早强砼压实阴角。
B表面加被浇钢筋砼止水墙。
C回土保护沿支护边注浆固化后再开挖。
D加厚砼垫层厚度。
3防止支护外水源涌入基坑措施
(1)彻底搞清基坑以外各种老管网的确切情况,封堵一切可能灌入坑内的各种管道。
(2)支护锚梁上砌240砖墙,按@2000设构造柱,且上沿加设钢筋砼压顶,确保雨水不进入基坑内。
(3)对支护,观测井等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备足抢险人员,抢险材料随时加入应急施工。
十、土方回填
1.施工准备
⑴回填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优质土。
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应大于50mm,含水量应符合压实要求。
⑵石屑不应含有有机杂质
⑶填土基底已按设计要求完成或处理好,并办理验槽签证。
⑷基础、地下构筑物及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已进行检查和办好隐蔽验收手续,且结构已达到规定强度。
⑸大型土方回填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重要的填方工程和路基,其参数通过压实测试来确定。
⑹室内地台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道安装或间墙砌筑,并将填区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等清除干净后再进行。
⑺在建筑物地面以下的填方,若填筑厚度小于0.5m,应清除基底上的草皮和垃圾;若填筑厚度小于1m,应清除树墩及割去长草。
⑻填土前,应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
基坑(槽)或沟坡边上按需要的间距打入水平桩,室内和散水的墙边应有水平标记。
2.作业条件
填土基底已按设计要求完成或处理好,并办理验槽签证。
基础、地下构筑物及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已进行检查和办好隐蔽验收手续,且结构已达到规定强度。
大型土方回填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重要的填方工程和路基,其参数通过压实测试来确定。
室内地台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道安装(经试水合格)或间墙砌筑,并将填区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等清除干净后再进行。
在建(构)筑物地面以下的填方,若填筑厚度不小于0.5m,应清除基底上的草皮和垃圾;若填筑厚度小于1m,应清除树墩及割去长草。
填土前,应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
基坑(槽)或沟坡边上按需要的间距打入水平桩,室内和散水的墙边应有水平标记。
3.操作工艺
⑴当填方基底为积土或耕植土时,如设计无要求,可采用推土机或工程机械压实5~6遍。
⑵使用碎石类土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
铺填时,大块料不应集中,且不得填在分段接头处。
⑶回填土应水平层找平夯实,分层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的性能选定。
⑷墙柱基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侧对称同时进行。
两侧回填高差要控制,以免把墙挤歪;深浅两基坑(槽)相连,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标高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填夯。
⑸填土方的边坡应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如设计无说明而使用时间较短的临时性填方边坡,因当填方高度在10m以内,可采用高度1:
1.5;高度起过10m可做成折线形,上部采用为1:
1.5下部采用为1:
1.75。
4.质量标准
⑴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⑵回填土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⑶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
取样确定压实后的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不得大于0.08g/cm3。
且应分散不得集中。
5.产品保护
⑴施工时,应注意保护有关轴线和标准高程桩点、防止碰撞下沉。
⑵基础或管沟的混凝土上、砂浆应达到一定的强度,不致受损坏时方可进行回填作业。
⑶已完成的填土:
应将表面压实,路基宜做成一定的坡向排水
⑷基坑回填应分层对称,防止造成一侧压力,不平衡,破坏基础或构筑物。
6.施工注意事项
⑴回填土应按规定每层取样测量夯实后的干容重,在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后才能回填上一层。
⑵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厚度,禁止汽车直接卸土入槽。
⑶严格选用回填土料质量,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等是防止回填土下沉的重要环节。
⑷管沟下部、机械夯填的边角位置及墙与地坪,散水的交接处,应仔细夯实,并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
⑸雨天不应进行填方的施工。
如必须施工时,应分段尽快完居,且宜采用碎石类土和砂土、石屑等填料。
现场应有防雨和排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槽)内。
⑹路基、室内地台等填土后应有一段自然沉实的时间,测定沉降变化,稳定后才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七、砖基础
砖基础抗压性能好,整体性、抗拉、抗弯、抗剪性能较差,材料易得,施工操作简便,造价较低。
适用于地基坚实、均匀,上部荷载较小的一般民用建筑。
材料及主要机具
砖:
砖的品种,强度等级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
有出厂证明、试验单。
水泥:
本工程采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
中砂,应过5mm孔径的筛。
按要求配制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其它材料:
拉结筋、预埋件、防水粉等。
主要机具:
应备有砂浆搅拌机、大铲、刨锛、托线板、线坠、钢卷尺、灰槽、小水桶、砖夹子,小线、筛子、扫帚、八子靠尺板、钢筋卡子、铁抹子等。
作业条件
基槽:
混凝土或灰土地基均已完成,并办完隐检手续
已放好基础轴线及边线;立好皮数杆,并办完预检手续。
根据皮数杆最下面一层砖的底标高,拉线检查基础垫层表面标高,如第一层砖的水平灰缝大于20m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细石代替或用砂浆垫平,更不允许砍砖合子找平。
常温施工时,粘土砖必须在砌筑的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左右为宜。
砂浆配合比已经试验室确定,现场准备好砂浆试模。
工艺流程
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并由试验室确定,水泥计量精度为±2%,砂,掺合料为±5%。
宜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掺合料→水,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须在拌成后3h和4h内使用完,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
基础按一个楼层,每250m³砌体,各种砂浆,每台搅拌机至少做一组试块,如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变更时,还应制作试块。
组砌方法应正确,一般采用满丁满条。
里外咬槎,上下层错缝,采用“三一”砌砖法,严禁用水冲浆灌缝的方法。
基础大放脚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如一层一退,里外均应砌丁砖;如二层一退,第一层为条砖,第二层砌丁砖。
大放脚的转角外,应按规定放七分头,其数量为一砖半厚墙放三块,二砖墙放四块,以此类推。
砖基础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五层砖,随盘随靠平、吊直。
砌基础墙应挂线,24墙反手挂线,37以上墙应双面挂线。
基础标高不一致或有局部加深部位,应从最低处往上砌筑,应经常拉线检查,以保持砌体通顺、平直,防止砌成“螺丝”墙。
基础大放脚砌至基础上部时,要拉线检查轴线及边线,保证基础墙身位置正确。
同时还要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及标高,如有偏差时,应在水平灰缝中逐渐调整,使墙的层数与皮数杆一致。
暖气沟挑檐砖及上一层压砖,均应用于砖砌筑,灰缝要严实,挑檐砖标高必须正确。
各种预留洞、埋件、拉结筋按设计要求留置,避免后剔凿,影响砌体质量。
变形缝的墙角应按直角要求砌筑,先砌的墙要把舌头灰刮尽;后砌的墙可采用缩口灰,掉入缝内的杂物随时清理。
安装管沟和洞口过梁其型号、标高必须正确,底灰饱满;如坐灰超过20mm厚,用细石混凝土铺垫,两端搭墙长度应一致。
砂浆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石灰膏等掺合料应有防冻措施。
如遭冻,必须融化后方可使用。
砂中不得含有大于10mm的冻块。
砖应清除冰霜,冬期不浇水,应适当增大砂浆的稠度。
雨期施工时,应防止基槽灌水和雨水冲刷砂浆;砂浆的稠度应适当减少。
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收工时覆盖砌体上表面。
质量标准
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砂浆品种符合设计要,强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同品种,同强度砂浆各组试块的平均抗强度值不小于设计强度值。
任一组试块的强度最低值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5%。
砌体砂浆必须饱满密实,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外墙的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它临时间断处,留槎的作法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基本要求
砖砌上下错缝,每间无四皮砖通缝。
砌砖体接槎处灰缝砂浆密实,缝、砖应平直;每处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不小于5mm或透亮的缺陷不超过5个。
预埋拉结筋的数量、长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留置间距偏差不超过一皮砖。
留置构造柱的位置正确,大马牙槎先退后进,上下顺直,残留砂浆清理干净。
基础墙砌完后,未经有关人员复查之前,对轴线桩、水平桩或龙门板应注意保护,不得损坏。
抗震构造柱钢筋和拉结筋应保护,不得踩倒,弯折。
基础墙回填土,两侧应同时进行,暖气沟墙未填土的一侧应加支撑,防止回填时挤裂。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不允许向槽内灌水取代夯实。
回填土运输时,先将墙顶保护好,不得在墙上推车,损坏墙顶和碰撞墙体。
砂浆配合比不准:
散装水泥和砂都要车车过磅,计量要准确,搅拌时间要达到规定要求。
冬期不得使用水泥配制的砂浆。
基础墙身位移:
大放脚两侧边收退要均匀,砌到基础墙身时,要拉线找正墙的轴线和边线;砌筑时保持墙身垂直。
墙面不平:
一砖半墙必须双面挂线,一砖墙反手挂线;舌头灰要随砌随刮平。
水平灰缝不平:
盘角时灰缝要掌据均匀,每层砖都要与皮数杆对平,通线要绷紧穿平。
砌筑时要左右照顾,避免接槎处接的高低不平。
皮数杆不平:
抄平放线时,要细致认真:
钉皮数杆的木桩要牢固,防止碰撞松动。
皮数杆立完后,要复验,确保皮数杆标高一致。
埋入砌体中的拉结筋位置不准;应随时注意正砌的皮数,保证按皮数杆标明的位置放拉结筋,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并保证其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留槎不符合要求:
砌体的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否则应砌成余槎。
有高低台的基础应先砌低处,并由高处向低处搭接,如设计无要求,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
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过大;一般不得超过一步架的高度。
⑴砖基础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五层砖,随盘随靠平、吊直。
⑵砌基础墙应挂线,24墙反手挂线,37以上墙应双面挂线。
⑶基础标高不一至或有局部加深部位,应从最低处往上砌筑,应经常拉线检查,以保持砌体通顺、平直,防止砌成“螺丝”墙。
⑷基础大放脚砌至基础上时,要拉线检查轴线及边线,保证基础墙身位置正确。
同时还要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及标高,如有偏差时,应在水平灰缝中逐渐调整,使墙的层数与皮数杆一致。
⑸暖气沟挑檐砖及以上一层压砖,均应用于砖砌筑,灰缝要严实,挑檐砖标高必须正确。
⑹各种预留洞、埋件、拉结筋按设计要求留置,避免后剔凿,影响砌体质量。
⑺变形缝的墙角应按直角要求砌筑,先砌的墙要把舌头灰刮尽;后砌的墙可采用缩口灰,掉入缝内的杂物随时清理。
⑻安装管沟和洞口过梁其型号、标高必须正确,底灰饱满。
质量标准
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砂浆品种符合设计要求,强度必须符合。
砌体砂浆必须饱满密实,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外墙的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它临时间断处,留槎的作法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基本项目
砖砌体上下错缝,每间(处)无四皮砖通缝。
砖砌体接槎处灰缝砂浆密实,缝、砖应平直;每处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不小于5mm或透亮的缺陷不超过5个。
预埋拉结筋的数量、长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留置间距偏差不超过一皮砖。
留置构造柱的位置正确,大马牙槎先退后进,上下顺直,残留砂浆清理干净。
成品保护
基础墙砌完后,未经有关人员复查之前,对轴线桩、水平桩或龙门板应注意保护,不得碰撞。
对外露或预埋在基础内的暖卫、电气套管及其它预埋件,应注意保护,不得损坏。
抗震构造柱钢筋和拉结筋应保护,不得踩倒,弯折。
基础墙回填土,两侧应同时进行,暖气沟墙未填土的一侧应加支撑,防止回填时挤裂。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不允许向槽内灌水取代夯实。
回填土运输时,先将墙顶保护好,不得在墙上推车,损坏墙顶和碰撞墙体。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砂浆配合比不准:
散装水泥和砂都要车车过磅,计量要准确,搅拌时间要达到规定的要求。
基础墙身位移:
大放脚两侧边收退要均匀,砌到基础墙身时,要拉线找正墙的轴线和边线;砌筑时保持墙身垂直。
墙面不平:
一砖半砖墙必须双面挂线,一砖墙反手挂线;舌头灰要随砌随刮平。
水平灰缝不平:
盘角时灰缝要掌握均匀,每层砖都要与皮数杆对平,通线要绷紧穿平。
砌筑时要左右照顾,避免接槎处接的高底不平。
皮数杆不平:
抄平放线时,要细致认真:
钉皮数杆的木桩要求牢固,防止碰撞后松动。
皮数杆立完后,要复验,以确保皮数杆标高一致。
埋入砌体中的拉结筋位置不准:
应随时注意正在砌的皮数,保证按皮数杆标明的位置放拉结筋,其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并保证其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留槎不符合要求:
砌体的转角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否则应砌成斜槎。
抗震构造柱钢筋和拉结筋应保护,不得踩倒,弯折。
有高低台的基础应先砌低处,并由高处向低处搭接,如设计无要求,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
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过大;一般不得超过一步架的高度。
1完成基础施工,经监理、甲方、质检单位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地下室周围800mm以内采用粘土回填,回填中不得含有石块、碎砖、灰渣及有机杂物,回填时均匀对称进行并分层夯实,每皮不大于2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