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综述.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89157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综述.doc

《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综述.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综述.doc

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综述

摘要:

目前国内外对乡土景观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但缺乏统一的归纳梳理和对比。

本文以国内外乡土景观相关著作和文献为研究对象,从乡土景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阐述了乡土景观的研究现状。

结果表明,我国的乡土景观研究缺乏实践经验的支撑。

最后讨论了本文对后续研究者的意义。

关键词:

乡土景观;景观设计;风景园林

Keywords:

VernacularLandscape;LandscapeDesign;LandscapeArchitecture

“乡土”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主题,但学界对“乡土景观”的正式研究却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

西方对乡土景观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50年代,早期并未对“乡土景观”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因而很多研究都是隶属于“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研究的范畴。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如今西方的乡土景观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其研究内容也是具备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

我国学者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乡土景观这一领域,研究多集中于自然地理学、民俗学、建筑学、人类学等领域。

从90年代起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所涉及的内容也日益丰富。

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对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试图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同时也为相关人士从整体上把握乡土景观的研究提供参考。

1.乡土景观的理论研究

1.1乡土景观的概念

“Vernacular”一词源于拉丁文“verna”,意为在领地的某房子中出生的奴隶(J.BJackson,1984)[[]Jackson,J.B.DiscoveringtheVernacularLandscape[M].NewHavenandLondon:

YaleUniversityPress,1984.

],在英文中意为“白话的、方言的、当地的”[[]CollinsUK.CollinsEnglishDictionary[M].Landon:

HarperCollinsUK,2010.

]。

美国著名景观地理学家J.BJackson在其著作《DiscoveringtheVernacularLandscape》中较早地把“vernacular”与“landscape”相关联,作为文化景观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展开详细阐述,形成了极具启发性的思想认识,同时也成为西方关于乡土景观较早的并颇具权威性的系统论述。

“VernacularLandscape”在国内有多种翻译,一般译为“乡土景观”,此外,也有译成“风土景观”,以及从字面含义直接翻译成“白话景观”的,在本综述中取第一种翻译——“乡土景观”。

《辞海》中对“乡土”的解释为:

“家乡、故土”,“亦泛指地方”[[]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

与“乡土”的概念一样,“乡土景观”也面临着概念模糊的困境。

学界对“乡土景观”概念界定有着众多不同的见解,但大体可以概括为如下四种不同的视角:

(1)强调乡土景观形成原因的主体视角:

有学者认为乡土景观是“人们出于自身生活需要而自发创造形成的一种文化景观[[]Venturi,Robert&Brown,ScottD.&Izenour,Steven.LearningfromLasVegas:

TheForgottenSymbolismofArchitecturalForm[M].Cambrdge,MA:

MITPress,1972.

]”(RobertVenturi,1972);另一种观点认为乡土景观是“一种并非专业设计的人工户外环境类型[[]Alanen,AmoldR.ConsideringtheOrdinary-VernacularLandscapePreservationinAmerica[J].JournaloftheAmericanInstituteofPlanners,1978(9):

45-50.

]”(AmoldR.Alanen,1978)。

(2)强调乡土景观表现形式的客体视角:

一种认为乡土景观的形式具有本土性、地域性特征[[]Heimann,Jim.CaliforniaCrazy:

RoadsideVernacularArchitecture[M].SanFrancisco,CA:

ChronicleBooks,1981.

](JimHeimann,1981);另一种则认为乡土景观的形式特征主要在于其寻常性与普通性[[]Upton,Dell&Vlach,JohnM.CommonPlaces:

ReadingsinAmericanVernacular[M].Atlanta,GA:

UniversityofGeorgiaPress,1986.

](DellUptonandJohnM.Vlach,1986)。

(3)强调乡土景观所在地域的空间视角:

即将乡土景观与乡村景观等同、或是与城市景观对立[[]苏少锋,刘维团.村庄规划过程中有关乡土景观保护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6(10):

24-28.

](苏少锋等,2006)。

(4)强调乡土景观系统性特征的综合视角:

认为乡土景观是“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当时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是包括自然和历史文化在内的整体系统[[]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华中建筑,2005,23(4):

123-126.

]”(俞孔坚,2005);认为乡土景观是指“以大地景观为背景,以乡村聚落景观为核心,由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构成的景观环境综合体[[]张弢,苏婧.保护·模仿·再生——新农村建设中保持乡土景观元素的探析[J].林业科技开发,2008(4):

126-129.

]”(张弢等,2008)。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外景观研究领域中,与乡土景观概念相近又有所区别,且极易引起混淆的的概念有“乡村景观(RuralLandscape)”、“本土景观(LocalLandscape)”和“寻常景观(CommonLandscape)”。

“乡土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区别实际上是“乡土”与“乡村”的区别,“乡土景观”不是“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也不属于一个分类范畴。

乡土景观是一种自然与人类生活和谐的景观形式,在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设计中都可以运用乡土景观的设计手法。

而“本土景观”和“寻常景观”只反映了“乡土景观”地域性、寻常性的特征,并不能与“乡土景观”的概念等同。

除此之外,随着乡土景观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概念也得到不断的拓展,近些年来乡土景观领域还诞生了“当代乡土(ContemporaryVernacular)”和“新乡土(Neo-vernacular)”等新概念。

1.2乡土景观的内涵

任何有价值的概念都应有其独特的存在意义,往往表现为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并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这种价值和本质属性之和也即成为概念的内涵。

国内外对乡土景观内涵的研究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

(1)强调内在驱动力的非物质层面视角:

J.BJackson(1984)认为乡土景观的核心内涵是“将景观形式与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相关联来认知世界[1]”,从这一核心内涵出发,他将乡土景观进一步界定为“非政治性因素驱动下的文化景观[1]”。

他将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分为“政治景观(PoliticalLandscape)”和“乡土景观(VernacularLandscape)”:

政治景观由政府建立和维护,由法律和行政机构来管理,寄望于永久并有计划的演进;乡土景观则几乎没有由行政力量组织空间的迹象,并且具有风俗上的地方性、对环境具实效的适应性以及不可预期的机动性等特征。

他强调乡土景观实际上是一种与政治景观相对立的、由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文化景观。

他认为这两种景观样式对立的根源在于营造者看待世界的不同态度,以及由之产生的组织空间与时间的不同思路与方法[1]。

(2)强调外在形态的物质层面视角:

认为乡土景观是“对当地原有空间形态的延续,是一种不断生长的历史的、过程的产物;强调地方材料和传统技术的使用;注重同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富有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李倞,徐析.论乡土景观设计的内涵与外延[J].山东林业科技,2008(4):

87-88.

]”(李倞等,2008)。

(3)强调系统性的综合视角:

认为乡土景观是“自然风光、乡村田野、乡土建筑、民间村落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具有自然、社会、文化三个方面[[]孙新旺,王浩,李娴.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J].中国园林,2008(8):

37-40.

]”(孙新旺等,2008)。

1.3乡土景观的构成

景观是包含了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构成景观的元素是多种多样的。

依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可以把学界对乡土景观的构成研究归纳为:

(1)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

认为乡土景观是“适应于当地自然与土地的,是当地人的,是为了生存和生活的,三者缺一不可[9]”,因此其构成可以划分为:

乡土景观的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三个方面。

其中乡土景观的主体指的是当地居民,他们是乡土景观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客体指的是由主体(当地居民)创造出来的乡土景观;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指的是乡土景观形成过程中,人类通过自身的行为创造着环境,环境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两者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9](俞孔坚,2005)。

(2)从构成元素的属性角度:

认为乡土景观的构成可以划分为:

乡土的“物”、乡土的“事”和乡土的“意”。

乡土的“物”指的是实质性的景观元素,如乡土建筑、乡土植物、乡土材料等实体元素;乡土的“事”指地方习俗、民族风俗、地方典故等乡土地域上的事件性元素,表现为非物质形态;乡土的“意”指乡土所蕴含的地方精神、地方情结、乡土意境等可感知元素,也是一类非物质形态的元素[12](孙新旺等,2008)。

1.4乡土景观的价值

乡土景观作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文化景观,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和价值巨大,关于乡土景观价值的研究具体可以归纳为景观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1)景观价值

乡土景观的独特性对形成多样化的地域景观作用巨大,能有效避免全球化形势下的景观趋同现象[11](李倞,2008)。

(2)生态价值

乡土景观的生态价值体现在其适应自然、巧妙利用当地生态资源的一种生态观[[]沈雷洪.浅谈乡土景观与小城镇规划[J].城市规划学刊,2008(5):

115-119.

](沈雷洪,2008)。

(3)文化价值

乡土景观是是乡土经验的载体,具有历史继承性,是人类历史和地域文化发展历程的见证[9](俞孔坚,2005);乡土景观对于建设具有传统内涵的人类聚居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黄昕珮.论乡土景观——《DiscoveringVernacularLandscape》与乡土景观概念[J].中国园林,2008(7):

87-91.

](黄昕珮,2008)。

(4)社会价值

乡土景观设计理念是自发或半自发的、有机的互动设计[11](李倞,2008);它强调自下而上的人文关怀,对自上而下的现代规划思维方式有重要启迪作用14(黄昕珮,2008);基于乡土景观理论的设计是充分尊重当地人、当地文化、当地自然的和谐的设计理念[9](俞孔坚,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