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89036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电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电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电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电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x

《电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ocx

电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电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前儿童健康教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细胞间质的增加。

表现为各组织、器官和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重量的增加;发育则比较复杂,是指各组织,器官、系统在功能、技巧、心理、智力各方面的改变,是质方面的改变。

2.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

是指身体及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体重和身肩。

3.身体指数评价法:

是根据人体各部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数学公式将几项有关身体发育的指标联系起来,以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一种方法。

4.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即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1.青枝骨折由于儿童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

就像鲜嫩的柳枝,被折后,外皮还连着。

儿童的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疼痛不如骨头完全断裂时明显,伤肢还可以做些动作,因此这类骨折容易被忽略

2.脑震荡颅骨没有受伤,只是因为外力波及脑部,使脑部组织受到震荡,最初可有数分钟的意识丧失。

清醒后,对于受伤经过不能回忆感到头痛、头晕,并有呕吐。

经休息后症状减轻,不留后遗症。

3.必需氨基酸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二十余种,其中有八种不能再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称为必需氨基酸。

4.合理膳食:

是全面地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平衡膳食。

1.佝偻病:

佝偻病是三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系因缺乏维生素D所致,因此又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

2.传染源:

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后,就会在体内繁殖,这种被感染的人或动物就教务传染源。

3.学前儿童体育教学活动俗称体育课,是学前儿童体育的重要形式,是幼儿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学,以全面发展学前儿童身体、掌握基本动作技能、学习初步的体育知识、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促进学前儿童个性和谐发展为基本任务的学前儿童体育的组织形式。

4.队列队形练习:

队列队形练习是指幼儿按一定要求,大家做协同一致的动作。

5、帮助法:

练习者尚不能独立完成动作,需要给予一定的助力或各种信号的基本方法。

1.环境污染:

指有害物质对大气、水质、土壤和食物的污染,并达到致害的程度,以及噪声、恶臭、放射性物质等对环境的损伤。

2.家庭治疗法:

是把家长、孩子及其他家庭成员当着一个自然单位,旨在改进这一家庭单位的整体功能的治疗过程,即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来造成个体的改变。

3.沙盘疗法:

又称箱底疗法,是指给被治疗者提供一个沙盘,让被治疗者通过沙盘来呈现发生在个人内在或外在的世界状况。

4.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是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整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并作出反应。

当感觉系统无法正常运转时,就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前儿童新陈代谢的特点是(同化)作用显著大于(异化)作用。

2.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3.2001年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四条幼儿园健康领域总目标,它表明了(身心和谐)、(保护与锻炼并重)、(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

4.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包括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和(健康服务的评价)、(健康环境的评价)

1.骨折的急救原则是限制伤肢再活动,避免断骨再刺伤周围组织,减轻疼痛。

这种处理叫(固定)。

2、由于电视机的普及,为保护学前儿童的视力,看电视时应主意以下几方面:

(电视机的调整、照明、眼与荧光屏的距离)。

2.易物入体主要是指(气管异物)、(鼻腔异物)、(外耳道异物)、(咽部异物)。

2、糖类由(碳、氢、氧)三元素构成。

3.三大产热营养素是指(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

4.微量营养素包括有(矿物质)、(维生素)。

1.幼儿园的园内场地配置主要包括:

房舍、活动场地、绿化地带、道路场地。

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生理的影响、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

其中生理的影响具体又指遗传、脑损伤、病毒感染。

3.行为疗法的基本方法有惩罚、消退、塑造。

1.病原体必须离开传染源经过外界环境才能传播,它的传播方式有(接触传染)、(空气和飞沫传染)、(经过水传染)、(经过食物传染)、(经过土壤传染)、(昆虫对疾病的传播作用)。

2.学前儿童体育中徒手操的动作分为(头颈动作)、(上肢动作)、(躯干动作)、(下肢动作)。

1、影响人体健康的四大因素(环境因素、卫生保健服务因素、生物学因素、生活方式)。

2、根据积极健康观,健康可被理解为(生物、心理、社会)三维组合的概念。

3、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包括(睡眠、盥洗、进餐、饮水、入厕、入园、离园)。

4、(瘦肉、鱼、奶、蛋)四类都是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1)游戏尽可能在户外进行。

(2)避免负担过重。

(3)注意安全。

(4)使学前儿童有愉快的情绪

2、幼儿园的劳动活动需要注意哪些卫生问题?

(1)注意环境清洁和安全

(2)劳动要适合各班的年龄(3)注意个别差异(4)严禁用劳动惩罚学前儿童

2.简述铁缺乏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量也比较大。

我国儿童铁缺乏高达30%~40%。

铁营养状态不良的儿童,精神发育和运动发育与正常儿童存在显著差异,典型表现为易激动或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

铁缺乏影响机体免疫功能、造成反复感染。

当贫血儿童处于污染的环境中时,有毒重金属(如铅、镉等)吸收增加,即使贫血被纠正,铁缺乏性贫血对儿童脑的损伤也是不可逆转的。

重度贫血的儿童死亡率增加,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如果合并其他营养不良,死亡的危险性更高。

3.什么叫“蛋白质的互补”?

它对合理调配膳食有什么意义?

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后营养价值提高,这种情况称为不同蛋白质的互补。

例如,谷类食物中赖氨酸含量较少,蛋氢酸含量较多,而有些豆类食物中,赖氨酸含量较多,蛋氨酸含量较少,如果将这两类食物混合食用,使两种氨基酸含量互相补充,在比例上接近人体的需要,就提高了这两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我国人民的膳食习惯是兼食粗粮与细稂、主食与副食、荤菜与素菜等。

如果搭配合理,就可以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其生理价值。

1.如何预防学前儿童佝偻病?

(1)预防先天性佝偻病

(2)提倡母乳喂养(3)多晒太阳(4)补充维生素D

2.简述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

学前儿童的体育游戏在不同年龄段中有很大的不同。

小班体育游戏的特点一般是所有儿童做同一动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在游戏中常常不分组,规则简单,不带限制,易于操作和实施。

中班体育游戏开始在动作上有所增加,游戏规则更加复杂,难度也增大并且有限制性。

大班儿童的体育游戏开始分组,在难度、动作的复杂性和要求上也开始提高,同时要求在规则的设定方面开始充分考虑儿童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3.简述学前儿童体育对儿童走的基本要求。

答:

走时躯干要直,头摆正,眼看前方,自然挺胸,不耸肩。

两臂前后自然而轻松地摆动,五指自然并拢,摆臂时肘部稍弯曲,前摆臂的高度不超过胸。

两脚依次进行蹬地向前迈步,后脚跟先着地,然后迅速过渡到前脚掌。

两脚走时不擦地,落地要轻,步幅不大不小。

集体走时不抢步,不落后,使自己走的速度、方向同集体协调一致,并能保持前后距离适度。

1.简述学前儿童环境教育的目标。

环境教育的目标是让学前儿童懂得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纠正不爱护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养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防止环境污染对学前儿童的危害,保障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

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评价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与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相结合(2、防止评价误差(3、发展性评价

3.简述学前儿童性心理特点。

当学前儿童开始意识到有男女性别的不同之后,可能会产生好奇心,很想看看异性的生殖器究竟是什么样的。

如果发现儿童有这种情况,不应打骂,否则,女孩容易产生“性罪恶”观念,成年后易出现性冷淡,男孩则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成年后易出现“窥阴癖”。

1、简述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卫生要求。

答:

(1)培养儿童各种正确的姿势。

由于儿童骨骼容易变形,因此,教师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姿势。

(2)儿童坐得桌椅高矮要合适。

如果桌子低、椅子高或照明不足,易形成驼背;如果桌子高、椅子低,易形成脊柱侧弯。

(3)加强锻炼,促进肌肉群的发展。

但活动要合理安排,避免疲劳,预防肌肉损伤。

2、简述如何做好儿童睡眠的各项管理工作。

答:

幼儿园在学前儿童睡眠时要做好儿童睡眠的各项管理工作,以保证他们睡眠的质量和安全。

(1)培养儿童正确的睡眠姿势,纠正不良的睡眠习惯。

(2)要顾及儿童对睡眠需要的差异性(3)注意发现儿童的健康问题。

(4)注意环境的动态变化

3、合理的膳食有哪些卫生要求?

(1)膳食的营养成分能够充分满足学生身体生长发育、调节各种生理活动、促进健康的需要。

(2)食物必须新鲜,对人体无害。

(3)食物的运输,储存,选配加工符合卫生要求,使食物易于消化吸收,营养素损失少。

(4)膳食多样化,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和一定的饱腹感。

(5)有合理的膳食制度和进餐环境。

(6)有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4、简述学前儿童营养教育的目标。

答:

营养教育的目标是让学前儿童初步了解食物有不同的名称、种类及特点,不同食物有不同的营养,懂得平衡膳食的基本道理;纠正学前儿童偏食、挑食、过食、不注意饮食卫生的态度和习惯;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自己进餐和掌握使用餐具的技能;防治儿童营养不良,促进其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

5、学前儿童患肥胖症有什么危害?

答:

肥胖除了使人行动笨拙、体型不美观以外,还会影响健康;儿童期肥胖易致扁平足,虽然走路不多也会感到腰疼、腿疼。

由于腹部脂肪堆积,横膈上升,使呼吸不畅,儿童易感疲乏。

儿童肥胖还会造成高血脂症,成为动脉硬化的发病基础;肥胖继续发展,延续到成人,更易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患;肥胖还会带来种种心理问题,如常被人取笑,因而很少交朋友,产生孤独感。

由于肢体活动不灵活,在体育活动上往往成绩不佳,进而不愿意参加集体游戏,产生自卑感。

6、简述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的目标。

答:

疾病防御教育的目标是让学前儿童初步了解疾病防御的常识和技能,树立关心自己和他人身体健康的意识,纠正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学前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形成初步抵御疾病的意识,防治疾病侵扰对学前儿童的危害,保障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

7、简述学前儿童体育对跑的基本要求。

答:

逐渐学会跑时躯干正直稍前倾,眼看前方。

前脚掌着地自然跑,快跑时脚会用力后蹬向前奔跑,两脚左右距离不过宽。

两臂屈肘于体侧,两手半握拳,拳眼向上,随下肢动作前后自然摆动。

8、简述进行户外体育游戏的注意事项。

答:

要充分保证儿童户外体育游戏和活动的时间,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儿童在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能少于1小时。

同时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要注意儿童的安全;确保场地的安全性;确保游戏动作的幅度和速率不能伤及幼儿本人或他人;加强对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指导,防止游戏活动的失控。

如果户外游戏活动时间比较长,要注意安排儿童在整个活动中动静结合,防止儿童过度疲劳,同时要注意提醒幼儿上厕所。

9、如何为幼儿园选购文具?

答:

学前儿童的文具包括蜡笔、色笔、铅笔、练习纸等。

铅笔、蜡笔、绘画用的彩色笔等文具都不应含有有毒色素或其它有毒物质。

笔杆上的颜料表面应有一层不易脱落、不溶于水、不溶于唾液的透明漆膜。

练习纸的纸张要致密,纸质应比较结实。

大班学前儿童学写字所用铅笔的笔心应软硬适中。

10、简要谈谈开展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能性。

答:

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首先对于学前儿童自身来说,他们对心理健康和心理治疗没有形成误解(认为心理问题就是精神问题;认为进行心理治疗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等等),能迅速并愉快的接受专业人士、教师和家长对其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人士的治疗。

其次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幼儿园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可以是家园合作对某个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干预;也有专业人士进行的游戏治疗,感觉统合训练等,这些教育和治疗采用的大多是游戏的形式,能让学前儿童获得在游戏中恢复心理健康的效果。

13、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说出我国提出的四条幼儿园健康领域总目标有哪些?

答:

第一,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第二,生活、卫生习惯良好,

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第三,指导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第四,喜欢参加

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14.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

第一,要培养他们用鼻呼吸,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第二,要通过谈话,唱歌等,培养儿童均匀有节律地呼吸,增强呼吸的深度。

第三,教育儿童不要用手指挖鼻孔,以防鼻腔感染或出血,同时要教会儿童正确地擤鼻涕,以防中耳炎。

第四,要教育儿童每天携带手帕,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并且不要面向别人。

最后,教师要言传身教,起表率示范作用。

15、体育锻炼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有哪些?

 

(1)体育锻炼有助于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2)体育锻炼能调节和发展学前儿童的情绪(3)体育锻炼有助于幼儿意志品质的发展(4)体育锻炼有助于幼儿完善个性的发展

五、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一、.为什么说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请谈谈您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统一的,二者联系密切,互相影响,相辅相成。

(1)儿童的生理不适应可影响心理,儿童的疲倦或饥饿是由于生理上不适应而产生的,转而可影响情绪。

(2)儿童的情绪可以影响生理功能,。

(3)儿童生理的缺陷可引起心理不正常,(4)精神影响身体的外形。

(5)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同样重要,生理方面食物不足或不平衡能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但是过量的饮食又会造成消化不良或肥胖症。

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十分注意儿童生长发育中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影响,要使二者统一协调发展。

二、论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2.学前儿童营养教育3.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4.学前儿童体育

5.学前儿童环境教育。

(1)懂得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前儿童环境保护意识。

(3)培养学前儿童保护环境的习惯。

6.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2)培养社会交往能力(3)性教育(4)学前儿童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预防。

三、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是同化作用明显大于异化作用,因此睡眠对于儿童来说非常重要。

请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讨论如何做好睡眠前的各项准备。

幼儿园做好学前儿童睡眠前的各项准备,可保证儿童及时入睡,并有益于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

(1)创设良好的睡眠环境。

卧室要空气流通,室温宜人,安静,无亮光刺眼。

(2)准备舒适的睡眠用具。

被褥要厚薄适宜、干净,枕头不要过高。

(3)睡眠前饮食要适量。

睡眠前不宜让学前儿童吃得过多,以免妨碍横膈肌的运动,加重心脏的负担,也不要空腹睡眠。

(4)睡眠前提醒儿童入厕小便。

(5)平定儿童的情绪。

(6)给予儿童准备睡眠的信号。

四、三大产热营养素指哪些?

它们对生理功能有何影响?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第一,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组织的主要成分,约占体重的18%。

第二,蛋白质能调节生理机能。

第三,蛋白质可以使机体对外界某些有害因素保持高度的抵抗力。

第四,蛋白质是供给人体热能的营养素之一。

(2)脂类的生理功能。

第一,脂类是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脂类能供给身体热能。

第三,脂类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第四,脂类有保护功能。

第五,脂肪能延缓胃的排空,增进饱腹感,增加食物的色香味,促进食欲。

(3)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第一、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人体三分之二的热能由糖供给。

第二、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的一种重要物质。

第三,碳水化合物能维持心脏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五、我国儿童龋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普及口腔卫生知识乃当务之急。

请论述引发儿童龋齿的病因以及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

1.病因

(1)口腔中细菌的破坏作用。

(2)牙面牙缝中的食物残渣。

(3)牙齿结构上的缺陷。

2.预防

(1)注意口腔卫生。

应从小培养儿童饭后漱口和睡前刷牙的习惯,以便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

(2)多晒太阳,注意营养。

要供给儿童合理的膳食,多晒太阳,以保证牙齿的正常钙化,加强牙釉质的抗酸能力。

(3)氟化防龋。

口服氟化自来水是预防龋齿的一项有效、安全、经济的公共卫生措施。

(4)定期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龋齿,早期治疗。

如龋洞尚未穿通牙髓,可补牙。

六、.学前儿童的早操往往是学前儿童在园一日生活的开始,对儿童身体健康和培养良好的习惯都有重要作用。

请结合幼儿园活动实际谈谈早操活动的设计过程。

第一步:

明确目的。

在早操设计和选编之前要明确所面对的对象,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确定早操活动的类型。

第二步:

设计单节动作。

确定单节中身体的姿势,包括起始姿势、动作姿势和结束姿势。

第三步:

整套动作的整合。

注意动作的连贯性,注意整套动作的自然和优美。

第四步:

选配早操音乐。

早操音乐的选配基本原则是节奏明了清晰,旋律动听易记,整体感觉活泼轻快。

第五步:

修改和完善。

在早操选编和设计初步完成的基础上,看哪些动作需要进行改善,同时注意哪些动作儿童可能会有困难,需要教师重点指导。

七、简述幼儿园防止污染的措施

(1.建立环境卫生制度。

幼儿园应建立清扫、粉刷园舍、喷洒药物和消灭蚊蝇、老鼠、蟑螂、树木病虫害等制度,并建立岗位责任制。

(2.搞好清洁卫生。

无论室内、室外都应搞好清洁卫生,搞清洁时提倡湿式扫除,防止尘土飞扬,预防传染病,保障呼吸卫生。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从小就要让幼儿树立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4.绿化。

幼儿园要重视绿化工作,要尽一切可能使幼儿园的一切空地绿化。

八、联系实际论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发展正常。

2、情绪反应适度。

3、和谐的同伴关系。

4、安全的依恋关系。

5、行为表现正常。

学前儿童的行为表现正常指心理健康的学前儿童既不过分兴奋,又不迟钝,面对新的环境能作出恰当的回应,不过分夸张也不过分退缩。

因此看待一个儿童是否心理健康,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这里所说的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是为教师和家长在进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时树立一个方面和目标,而不是用这个标准来去评定某个具体的儿童是否是健康。

案例分析

1.某某幼儿园幼儿排队下楼准备做早操,突然,大班某一幼儿芊芊推倒了另一幼儿齐齐,致使齐齐从二楼楼梯滚下,当场并未出现明显外伤。

但齐齐惊吓过度,呼吸和心脏暂停。

问题:

假定您是该幼儿园的教师,您将如何对齐齐采取口对口吹起法和挤压心脏法?

答:

齐齐为大班幼儿,呼吸、心跳同时停止,胸外心脏挤压与口对口吹气需同时进行。

可每吹一口气,做心脏挤压4~5次。

为了避免吹气和挤压互相干扰,吹气时,挤压的动作暂停。

吹气方法:

对较大的儿童:

救护者深吸一口气,捏住病儿的鼻孔,用嘴贴紧病儿的嘴,向里吹气。

吹完一口气,嘴离开,放松病儿鼻孔,轻压其胸部,帮助呼气。

这样有节奏地进行,每隔3~4秒钟吹一次。

如果病儿牙关紧闭,也可对着鼻孔吹气,方法与口对口吹气法一样。

挤压心脏:

对年长儿童:

救护者把右手掌放在胸骨偏下方,左手压在右手上,呈交叉式,以助右手之力,每分钟按压60~80次。

在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时,要垂直向下用力,挤压面积不可过大,以免伤及肋骨,更不能挤压左胸乳头处,该处为坚硬的肋骨,非但起不到按压心脏的效果,还可能造成肋骨骨折,刺伤肺脏,使病情加重。

1.芊芊,女,1岁,身高70cm,体重9kg,其父母想知道她是否发育正常。

问题:

(1)请用Kaup指数评价法来评价芊芊是否发育正常?

附:

Kaup指数评价法公式;其标准是15—18为正常,小于15有瘦的倾向,大于18有肥胖倾向。

体重(kg)

Kaup指数:

身高(厘米2)×104

(2)请说出还有哪些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1)经计算其Kaup指数:

18.3,所以有略微肥胖倾向。

(2)身体指数评价法、发育离差评价法、发育年龄评价法、发育百分位数评价法、相关回归评价法等。

2.峥峥,女,某幼儿园学前班学生,身高1.3米,体重却已48公斤,同学们背后都叫她“胖猫”,她知道后很不高兴。

由于肥胖而自卑、压抑,她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

问题:

假定您是峥峥的家长,您将如何用非指导性治疗模式对她进行矫治?

(1)治疗者必须和幼儿建立一种友好关系。

(2)治疗者必须完全接纳幼儿,要有极大的耐心。

(3)治疗者必须建立宽容的气氛,不强迫幼儿,不提窥探性的问题。

(4)治疗者必须保持敏感,阐释幼儿行为要符合事实。

(5)治疗者必须始终尊重幼儿、相信幼儿。

(6)治疗者应追随幼儿,不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评价,不建议、引导、督促幼儿。

(7)治疗者不能人为加速治疗进程。

(8)建立治疗室规则,给幼儿安全感和责任感。

3.按照专家的建议,宝宝的爸爸每天都要做一次“五彩米饭”。

在白米之外,锅中还放了甜玉米、甜豌豆、胡萝卜小粒、蘑菇小粒,再点上几滴香油,米饭变得格外美丽诱人,使宝宝兴趣大增。

妈妈新做了口味多样的“什锦蔬菜沙拉”,还陆续添了不少口味清新的凉拌蔬菜。

家里不再做炖肉菜,总是在炒肉的时候配些芹菜、青椒等蔬菜,炖肉时配上土豆、胡萝卜、蘑菇、海带等蔬菜。

吃面条的时候不再仅仅放点炸酱,还配上了黄瓜、豆芽、焯白菜丝、烫菠菜叶等多种蔬菜。

父母的努力很快大见成效,宝宝每天吃进去的蔬菜多了不少。

问题:

请结合案例谈谈如何为幼儿园儿童合理选择食品?

答:

要合理选择食品,必须掌握各类食品的营养特点。

人类食品来源,分为动物和植物两大类。

以其功能分为供热食品(即主食、如谷类、油、糖),以及保护性食品(即副食,如鱼、肉、蛋、乳类、蔬菜、水果和豆类)。

主食品:

粮食是我国的主食。

粮食食品含有大量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一般约占总热量的80%;也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约占蛋白质的50-60%,但粮食中所含蛋白质和量不及动物性食物高。

副食品:

弥补主食中蛋白质质量较差、脂肪含量低、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满足需要的缺陷。

(1)蛋白质:

动物性食品都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且质量较高,其中以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最适合人体需要。

因此,在选择动物性食品时,应该根据供应情况,首先选择蛋类为好。

植物性食品中,以大豆类及其制含蛋白质较高,其营养价值可与动物性蛋白质媲美,而且容易消化吸收。

(2)脂肪:

在我国的膳食中,油脂所占比例不高,影响着必需脂肪酸的供给,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脂肪比例在逐渐提高。

在油脂中植物性脂肪比动物性脂肪的营养值高。

(3)无机盐:

钙和铁是膳食中容易缺乏的无机盐,尤其是钙,粮食中含量低,而且由于种种原因,钙的吸收受到影响。

因此,在选择食品时,要注意利用含钙丰富的食品,如虾皮、虾米、豆制品、马铃薯、白菜、青菜等。

要尽量少选含草酸高的菠菜、茭白、笋、苋菜等。

另外,还应增补乳类及乳制品、肝、蛋类,以增加钙和铁的摄入量。

缺碘地区,要经济选择含碘丰富的食品如海带、紫菜等。

(4)维生素:

蔬菜是维生素C、胡萝卜、维生素B2的主要来源,应该大量选用。

水果也是多种维生素的丰富来源,应适当选用。

在我国膳食中最易缺乏的维生素是VA和核黄素,尤其要注意选择含量丰富的食物。

各种食物都有一定的营养意义,但没有一种食品可以全面满足人体需要。

必须搭配、平衡膳食,才能满足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素。

在编制食谱时,首先是根据主要营养素的来源,决定每日膳食应包括哪些种类的食物,并进行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