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87092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市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京市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京市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京市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新.docx

《北京市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新.docx

北京市推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2—2015年)

2012-11-2313:

41:

02

根据《北京市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智慧北京行动纲要》和《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加快推进本市北斗应用产业化进程,建成国际领先的导航与位置服务综合应用示范城市,结合北京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高度谋划布局,紧抓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契机,面向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坚持创新驱动、加强统筹协调、突出要素聚集、积极先行先试、加快成果惠民,充分发挥北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尖兵作用,打造自主创新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集群,促进和引领本市产业转型升级,为北京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做出贡献。

(二)发展原则

创新引领,兼容并举。

加强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采用以北斗为核心的兼容技术路线,带动软件、硬件和位置信息服务融合发展,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聚焦两头,协同推进。

围绕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关键环节,“抓两头带中间”,即优先发展核心芯片和应用服务,带动元器件、终端、基础软件、导航地图、运营平台等环节的发展。

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加强上下游企业协同,整体推进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

培育龙头,集群发展。

优先支持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以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为核心业务的龙头企业,强化对产业链重点企业的“一企一策、一事一策”服务,聚集创新资源,加强业务合作,打造产业集群。

示范引领,深化应用。

按照“智慧北京”建设总体要求,推动北斗导航位置服务的普及,提升城市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发展目标

保持北京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在全国的领先优势。

到2015年,全市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实现营收超过500亿元,开展行业典型应用示范超过100个,培育形成50亿级营收规模的企业,将北京打造成为全国最具影响的北斗产业聚集区,建成国际水平的导航与位置服务应用示范城市,为2020年形成千亿元量级的产业打好基础。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

依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北斗关键技术研发,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

重点突破高集成度、小体积、低功耗的卫星导航芯片及系列模块,服务规模化应用;突破室内外融合无缝导航技术,实现位置导航的全方位自由切换;攻克全息位置地图获取与更新技术,适应更精确、更智能的服务要求;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与导航位置服务的融合,满足海量用户智能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二)壮大优势产品,健全产业链条

依托重点骨干企业,加速北斗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提高本市优势产品的产能与市场份额。

重点发展“两芯两端一件”,即高精度高性能系统级芯片和通用导航芯片,导航终端和授时终端,3S(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软件,带动产业链整体发展。

加快芯片及相关的天线、板卡的产业化步伐,显著缩短与国外产品的差距。

推进终端制造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增强产品生产能力,建成全国重要的终端生产和系统集成产业基地。

进一步支持3S软件企业扩大规模,丰富产品,积极向服务一体化方向转型,并加强向海外市场的拓展。

(三)发展运营平台,打造新型业态

发展一批以云计算技术为支撑,以新型智能终端为载体,集成导航定位、通信、信息增值服务的位置运营服务平台。

优先支持基于自主地图搜索引擎的移动互联网位置平台,丰富信息内容,创新业务模式,突出特色服务。

重点面向交通管理、物流、渔业、农业等领域,建设一批服务全国的行业性位置运营平台。

加快建设和完善车联网运营平台。

(四)推广典型应用,提升城市智能

发展和推广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解决方案,重点在城市运行保障、智能交通、现代物流、重要系统授时、环境资源管理、精准农业等六大领域开展行业位置服务应用,在公众出行、社会网络、旅游娱乐等开展公众位置服务应用,在智能搜救、灾害救援及重大活动等开展区域位置服务应用,整体提升北斗应用水平,支持重点企业综合北斗导航技术和信息技术提升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支撑智慧北京。

(五)建设特色园区,促进产业聚集

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推进“一城两园”(中关村科学城,国家北斗产业园、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的产业发展格局。

中关村科学城依托特色产业园丰富的创新资源,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北斗技术创新和标准创制中心,辐射带动全国北斗产业的发展。

国家北斗产业园和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围绕国家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聚集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完善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强化创新创业孵化功能,培养创新型领军人才,建成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知名专业化基地。

四、重点工程

(一)应用示范工程

围绕北京特大型城市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需求,以地理位置和时间信息为纽带,开展基于北斗的试点示范,并重点建设一批面向全国服务的示范项目,促进城市运行服务水平和应急能力的提升。

政府投资的相关项目优先采用北斗系统,鼓励和引导社会用户积极应用北斗系统,推广超过10万个北斗行业应用终端,每年实施超过20个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示范应用项目。

在试点示范中探索形成行业应用规范,推动形成行业应用标准。

(二)知识产权工程

开展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专利研究,大力推进北斗产业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

加强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申请资助,提高北斗企业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的数量和质量。

依托现有产业联盟,组建北斗知识产权联盟,探索北斗专利池建设。

(三)公共平台工程

积极吸引和支持国家级导航与位置服务公共平台落地北京,面向全国提供基于空间、位置、导航、时间的一系列公共数据和技术支撑服务。

鼓励产业联盟等机构建立面向中小软件开发者的开放平台,通过提供创新创业孵化服务,营造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环境,促进新型服务业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根据国家总体部署,建设提高导航与定位精度的地面信息基础设施,增强高精度位置服务的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服务

成立本市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协调机制,由主管市领导牵头,相关委办局参加,负责制订促进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相关政策,协调北斗应用与产业化重大事项,加强与国家部委和部队等北斗相关单位的对接服务。

(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建立北京市导航与位置服务项目库,将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重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纳入本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统筹资金支持范畴,将北斗项目纳入中关村现代服务业试点支持范畴,并积极争取国家相关资金的支持。

将北斗相关技术和产品纳入中关村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认定目录。

对于进行北斗试点示范的项目,探索推行对基础元器件的集中采购。

将北斗企业优先纳入“四个一批”工程,集中资源扶持大企业、新型企业和快速成长企业。

(三)拓宽投资融资渠道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鼓励面向创新创业型企业提供“投资+全方位孵化”等产业培育服务,支持基于打通北斗产业链的集群投资。

引导北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企业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促进北斗产业做大做强。

(四)完善创新联盟建设

支持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相结合的北斗产业创新联盟,加强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推动高水平的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形成完整的产业技术创新链。

支持产业创新联盟以项目为纽带,以解决方案和技术标准为支撑,以开放协作为标志,推进北京资源向全国的辐射。

(五)加快人才培养与引进

鼓励企业与高校建立企业实践实训基地,加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鼓励北斗企业参加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高级项目经理培训,推荐企业高管参加“科技北京”领军人才和科技新星的评选。

建立北斗专家库,为北京智慧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

运用中央“千人计划”、本市“海聚工程”等人才政策,加快高端芯片设计、位置运营平台体系构架设计、地理位置海量数据分析等方面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六)做好新闻宣传与推广

利用中国(北京)国际软件博览会、智慧城市高层论坛等会议活动,加强北斗政策法规、技术创新、解决方案、典型应用、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加大对北斗应用的宣传推广,增强公众对北斗的认知。

征集、遴选北斗应用最佳实践并进行推广。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2012年11月8日印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