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画家黄慎人物绘画作品欣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86958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著名画家黄慎人物绘画作品欣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清代著名画家黄慎人物绘画作品欣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清代著名画家黄慎人物绘画作品欣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清代著名画家黄慎人物绘画作品欣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清代著名画家黄慎人物绘画作品欣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代著名画家黄慎人物绘画作品欣赏.docx

《清代著名画家黄慎人物绘画作品欣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著名画家黄慎人物绘画作品欣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代著名画家黄慎人物绘画作品欣赏.docx

清代著名画家黄慎人物绘画作品欣赏

清代著名画家黄慎人物绘画作品欣赏

黄慎雍正十二年(1734年)作羡门论道图立轴88.2×96cm

钤印:

黄慎、恭寿(2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黄慎》14印,1143页)

题识:

紫阳真人遇羡门先生于山中,乞以长生之术。

羡门曰:

子已名注丹台矣,何忧不仙乎?

紫阳乃再拜而谢之。

雍正十二年夏四月,闽中黄慎写。

签条:

清黄慎羡门论道图真迹。

作于一七三四年,时四十八岁。

蓝塘书屋珍藏。

钤印:

维·洛

鉴藏印:

庐江吴氏博全藏书记、李维洛鉴藏印

说明:

李维洛,近代香港收藏家,室名蓝塘书屋。

按语:

黄慎善人物,以中年时期严缜规整者为佳。

此帧作于雍正十二年黄氏四十八岁时,写道家故事,所云“遇羡门于山中”而不画松岩泉瀑,仅作仙丈侍童数人,然应对盼顾,神情生动而疏密有致,用笔则严谨劲健,与晚作之粗率有野气者有别,是其佳作。

分享图片

黄慎爱菊图

黄慎(1687~约1770)捧花仙翁镜片25.7×32cm

款识:

海上归来鬓已华,凭相九转试丹砂。

世人且识先生面,且看头额三朵花。

黄慎。

钤印:

黄慎(白)?

恭寿(朱)

黄慎赏琴图镜心21.8×32.5cm

题识:

伊珠弦之雅器,含太古之遗美,扣清澄于云和,激流泉于绿绮,神女落霞,蔡邕焦尾陶潜抚之,以寄意宓子弹而为治,周公之善越棠(裳)。

文王之拘羑里传古法嵇康。

感幽灵于女子。

若乃前广后狭之制,圆天方地之仪,或悬壁以为戒,或去轸以观辞卫女具归之引伯奇违养之悲,玩之有龙鸾之状,听之有志羲之思师,襄既拱于夫子伯牙亦哀于子期。

则有寒山之干。

龙门之枝,空桑之美,峄阳之奇,则九星之象六合。

应八风而发四时。

钤印:

黄、慎

黄慎钓鱼翁镜心87.5×126cm

黄慎1732年作韩魏公簪金带围图127×66cm

题识:

韩魏公簪金带围图。

雍正十年春三月,作于广陵春来草堂。

黄慎。

钤印:

黄慎

藏印:

时帆珍秘

“韩魏公簪金带围”是中国古代名典,典出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韩魏公即宋代名臣韩琦,因与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推行“新政”被贬出京城,出知扬州。

时扬州盛产芍药,名种不少,但其中一种花形、花色尤为特别,十分罕见,其花朵上下为红色,中间有一圈黄蕊,形似身穿红色官袍、腰系金色腰带的宋朝官员,因此,当时的人们便称此种芍药为“金缠腰”,或称其为“金带围”。

按当时官制,只有宰相才有资格穿红色官袍、系金色腰带,因此,官员们都以能观赏到此花为升官的吉兆。

而百姓们更是口口相传:

出现了“金带围”这种芍药,当地就要出宰相了。

沈括书中记载,韩琦园中芍药‘一干分四歧,歧各一花’,得“金带围”四朵,异之,因邀王安石、陈升之、王珪三人,共四人以应四花之瑞,赏花吟诗、饮酒作乐,‘至中筵,剪四花,四客各簪一枝,甚为盛集。

’后三十年间,四人皆为宰相。

由此,“韩魏公簪金带围”就成为具有美好寓意的典故。

 

黄慎(1687~约1770)寿星图立轴102×48.5cm

黄慎(款)1732年作卖花翁立轴85×33cm

题识:

雍正十年二月,瘿瓢子黄慎画。

钤印:

瘿瓢

说明:

附入境单。

带盒。

冯渔隐、潘玙、意山老人等题跋。

黄慎人物立轴63×33cm

 

黄慎高士图立轴124×39cm

钤印:

黄慎、恭寿

黄慎人物册册页(十开)27×27cm×10

题识:

(一)黄慎。

印文:

黄慎、恭寿、言之不足

(二)蛟湖黄慎。

印文:

黄慎、恭寿

(三)道至长沙之沙东。

黄慎。

印文:

黄慎、恭寿、言之不足

(四)书于吴成草堂蛟湖。

印文:

黄慎、恭寿、蛟湖黄慎

(五)采菊乐篱下,悠然见南山。

飞鸟相与还。

瘿瓢写。

印文:

黄、慎

(六)七十老史黄慎。

印文:

黄、慎

(七)瘿瓢。

印文:

黄、慎

(八)黄慎。

印文:

黄慎

(九)瘿瓢黄慎写。

印文:

黄、慎

(十)瘿瓢子写。

印文:

黄、慎

黄慎渔父图立轴96×31cm

钤印:

黄慎、瘿瓢

款识:

篮内江鱼换得钱,买酒被里醉孤眠。

每逢风雨不归去,红翏滩头泊钓船。

八十三叟老人瘿瓢黄慎。

鉴藏印:

丹林藏画、愙斋藏画(吴大澄)、子宽眼福、子孙永宝

黄慎1759年作苏武归朝图卷28.5×443cm

黄慎南极老人立轴122.5×64cm

钤印:

黄慎、恭寿

款识:

雍正四年竹秋月,作于广陵草堂。

闽中黄慎。

黄慎花鸟山水人物立轴对屏22×50cm×6

款识:

江南江北杳烟波,夜雨渔灯冷钓蓑。

又见王孙春草绿,丝丝偏系客情多。

慎。

钤印:

[躬懋][瘿瓢山人][黄慎印][恭寿]

藏印:

[金匮宝藏陈氏仁济][春雨楼][可园珍玩][怀辛斋珍藏印][番隅张瑞钟藏书画印][梁氏天景楼藏][韵湖心好目玩][金匮室主]

著录:

《金匮藏画评释》

黄慎牧羊图立轴90×121cm

款识:

白羊成队难收拾,吃尽溪边巨胜花。

瘿瓢。

钤印:

黄慎瘿瓢

鉴藏印:

刘楷审定书画印子俊秘玩刘氏珍藏□氏珍藏琴心剑胆

黄慎1743年作多子多福立轴174×93.5cm

款识:

海榴本是神仙物,种托君家云异根。

不独长生堪服食,又期多子应儿孙。

乾隆八年立春后,正月作黄慎写。

钤印:

[黄慎][瘿瓢]

黄慎寿石高士立轴177×95cm

款识:

惟椅梧之所生兮诧峻岳之崇,冈披重坡以诞载兮参辰极而高骧含天地之醇和兮吸日月之休光。

郁份纭以独茂兮飞英蕤于昊苍化夕纳景虞渊兮旦晞斡于九阳经千载以待价兮寂神而永康。

宁黄慎。

钤印:

[恭寿][黄慎][黄慎字恭寿]

骑牛图

黄慎(1687~约1770)仙家送丹图镜片165.5×87.8cm

款识:

_纷纷何事皆言醉,仙家独向送中醒。

金丹投出飞昇去,冲破长空一点青。

八十老人黄慎。

钤印:

黄慎(白)?

瘿瓢(白)

黄慎丙子(1756)年作寻道图镜心136×162cm

题识:

政事纷纷皆若醉,仙家独向道中醒。

金丹放出飞升去,冲破秋空一点青。

乾隆丙子秋写于振古堂,瘿瓢子慎。

印鉴:

黄慎、瘿瓢山人、东海布衣

黄慎 狩猎图尺寸:

92×29cm×4原装旧裱文物商店旧藏

黄慎清苏武牧羊图立轴135×46cm

黄慎(1687-1766),清代著名画家,字恭懋,后已改字恭寿、菊庄,号瘿瓢,又称东海布衣。

福建宁化人。

幼家贫,后长期寓居扬州,卖画为生。

读书常有古庙佛殿的长明粉下。

初师上官周,学工细人物山水。

后变化为粗笔挥写,以简驭繁,气势雄伟,笔意纵横,于粗犷中见粗炼。

他拟定民人物除历史故事、神仙佛像之外,多从民民间生活取材,常画劳动人民的形象。

专画流丐、纤夫、渔民等,往往只用寥寥数笔,便能形神兼备。

写山水、花鸟、虫鱼等,也无不工妙。

为“扬州八怪”之一。

黄慎乐天炼句图立轴172×93cm

黄慎在清代人物画家中可谓独树一帜,他的作品风格个性鲜明,以简驭繁,笔意纵横,于粗笔挥写中十分形象地传达出人物的神貌。

作为清代画坛影响深远的“扬州八怪”之一,黄慎笔下的人物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它往往在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中提取素材,尤其多画劳动人民的形象,如渔夫、纤夫、乞丐等,以寥寥数笔便将人物形神兼备地表现出来。

这幅作品描绘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正与一老妪一起讨论自己所写的诗歌。

白居易写的诗歌妇孺皆知、广为传唱。

因为他每写一首诗都要读给身边没有文化的老妇人们听,如果她们听不懂,白居易会修改,直到听懂为止。

于是,白居易留下了许多语言浅显易懂、流传广泛的诗篇。

此画描绘的正是这一情景,人物表情丰富,两人似在字斟句酌。

人物的衣纹勾勒清晰、均施淡墨,显出了他将草书入画的特点。

其线条连绵不断,气脉贯通。

作画时用笔迅速肆意,一气呵成,决不重复。

他的画初看上去十分粗犷,但细细品味则意蕴丰富,逸趣百出。

尽管有些狂纵夸张,但技巧手段皆不悖古法,在清代画坛堪称自成一家。

《渔翁渔妇图》清黄慎纸本淡设色纵118.4厘米横65.2厘米南京市博物馆藏

《渔翁渔妇图》画一渔翁身背鱼篓,手拈鱼钩,钩上挂一小鱼,笑容可掬,面向渔妇,似叙家常;而渔妇则回首目对渔翁,聆听其述,渔翁渔妇,动态生动,呼应密切,充满生活之乐趣。

此画人物衣纹作铁线描,连勾带染,洒脱随意,更加以草书之笔入画,极为自由流畅,属水墨大写意,仅于渔翁面部、手部略施淡赭。

《蹴鞠图》黄慎立轴绢本设色纵115.6厘米横125.3厘米天津历史博物馆藏

作者以白描的手法写人物,线条顿挫有致,笔力雄健,写中带工,浓墨淡彩相映成辉。

此图写宋太祖与宋太宗、赵普以及大臣内侍玩蹴鞠的场面。

图中宋太祖身着龙袍,与赵普正在争抢。

人物用笔细劲削力,顿挫自如,有草笔行书之意。

玩者之动态与观者之静态,相映成趣。

人物神情刻画生动,笔意奇趣不俗。

《捧花老人图》清黄慎纸本设色纵182.3厘米横97.8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此图写捧花老人,长袖曳垂,须发皆白,似醉非醉之态,呼之欲出。

用笔迅疾,衣纹顿挫,线条硬折虬结,墨色浓淡相间,面部信笔写出,细笔复线,体现了画家成熟后不拘成法、灵活多变的绘画风格。

此图章法颇妙,人物侧面俯顾,恰与右上草书自题构成整体。

黄慎人物图

黄慎(白)恭寿(朱)

鉴藏印:

子锦珍藏(朱)少甫氏珍藏(朱)

红尘新初至山家,日蹦峰头玉女茶。

归去溪冻拟满袖,软风撩乱碧桃花。

瘿瓢。

黄慎八仙

黄慎作品

黄慎作品

黄慎渔夫图册页21.9×28.2cm德国私人收藏品

黄慎(传)执梅仕女立轴126×44.5cm

黄慎乐天炼句图立轴172×93cm

黄慎在清代人物画家中可谓独树一帜,他的作品风格个性鲜明,以简驭繁,笔意纵横,于粗笔挥写中十分形象地传达出人物的神貌。

作为清代画坛影响深远的“扬州八怪”之一,黄慎笔下的人物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它往往在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中提取素材,尤其多画劳动人民的形象,如渔夫、纤夫、乞丐等,以寥寥数笔便将人物形神兼备地表现出来。

这幅作品描绘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正与一老妪一起讨论自己所写的诗歌。

白居易写的诗歌妇孺皆知、广为传唱。

因为他每写一首诗都要读给身边没有文化的老妇人们听,如果她们听不懂,白居易会修改,直到听懂为止。

于是,白居易留下了许多语言浅显易懂、流传广泛的诗篇。

此画描绘的正是这一情景,人物表情丰富,两人似在字斟句酌。

人物的衣纹勾勒清晰、均施淡墨,显出了他将草书入画的特点。

其线条连绵不断,气脉贯通。

作画时用笔迅速肆意,一气呵成,决不重复。

他的画初看上去十分粗犷,但细细品味则意蕴丰富,逸趣百出。

尽管有些狂纵夸张,但技巧手段皆不悖古法,在清代画坛堪称自成一家。

黄慎锺馗195×104cm

钤印:

黄慎瘿瓢山人东海布衣

款识:

正直刚方其貌堂堂威仪章章其心孔良手持圭璋通福降祥厥德称昌宁化黄慎敬写

黄慎山水人物(二帧)立轴32.3×43cm×2

题识:

一、修竹隐茅屋,高人养性情。

蕉心涵宿雨,笔影写秋声。

古石疏空翠,柴门尽日横。

皇陵去有路,即此葆长生。

黄慎。

钤印:

黄慎

二、小艇破烟水,行行望酒家。

旗招风荡漾,枯树竦桠杈。

两岸余新草,孤村既落霞。

明朝题壁去,一路兴无涯。

黄慎。

钤印:

黄慎

黄慎(1687~约1770)听琴图立轴135.5×63cm

介绍:

款识:

莲日春晴花尽开,小园长共踏春来。

桃边不辨桃花雨,竹里偏宜竹叶杯。

并语黄鹂休自得,双飞蝴蝶岂相猜。

晚来月出人将醉,最爱花荫满绿苔。

黄慎。

钤印:

黄慎(白)

跋文:

黄瘿瓢闽人而以画知名于维扬,后世为八怪之一之称。

此听琴图是其晚笔人物,衣纹洒落而床几兼用界划,亦所稀见也。

甲戌冬十月二十三日友人携视率题数语于右,徐邦达。

钤印:

徐邦达印(白)

说明:

徐邦达边跋。

跋者简介:

徐邦达(1911~),字孚尹,号李庵,蠖叟。

浙江海宁人。

生于上海。

幼年从李醉石习画。

后师从吴湖帆学书画鉴定,所作以山水为主。

现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局咨议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名誉理事等。

黄慎渔翁立轴118×59cm

题识:

篮内河鱼换酒钱,芦花被里醉孤眠。

每逢风雨不归去,红蓼滩头泊钓船。

瘿瓢子慎。

钤印:

黄慎、恭寿

黄慎爱菊图立轴210×117cm

题识:

宁化瘿瓢子慎。

钤印:

黄慎、瘿瓢山人

黄慎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并以人物画最为突出,题材多为神仙佛道和历史人物,也有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多从民间生活取材,不少作品塑造了纤夫、乞丐,流民、渔民等下层人物形象,如《群乞图》取材现实生活,描写灾荒年中,乞丐们流落街头,受人欺凌的悲惨画面,表现出他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画神仙佛道如《醉民图》,多操大幅,用笔设色,泼辣大胆,于迷离扑朔中见形象神韵。

描绘文人生活的有《东坡玩砚图》,用笔迅疾,衣纹顿挫,线条硬折结,墨公浓淡相间,人物轩昂、富有气势,为其成熟后的代表画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