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人文情怀成为生命的一个缺口.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86551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别让人文情怀成为生命的一个缺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别让人文情怀成为生命的一个缺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别让人文情怀成为生命的一个缺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别让人文情怀成为生命的一个缺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别让人文情怀成为生命的一个缺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别让人文情怀成为生命的一个缺口.doc

《别让人文情怀成为生命的一个缺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别让人文情怀成为生命的一个缺口.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别让人文情怀成为生命的一个缺口.doc

别让人文情怀成为生命的一个缺口

人文教育的缺失

  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要想使木桶多盛水,不是去增加最长的木板长度,而是要下功夫补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我们生命旅程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往往不是知识的贫乏,而是人文情怀的缺失!

  有个叫卢刚的学生,在李政道博士主持的一场考试中脱颖而出,被公派到美国爱荷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他被认为是最聪明、最有学问和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

  爱荷华有个一年一度的博士论文学术奖,卢刚的目标就是获得此奖。

当他知道自己落选时,难以接受这一事实。

嫉妒、失望困扰着这个从小就被父母和老师宠坏了的人,他竟开枪打死了四位世界著名太空物理学专家,继而仇杀了获奖者——自己的同胞同学。

这件事说明,我们培养了一个高分低德的畸形儿。

  清华大学的学生刘海洋,用硫酸对无辜的黑熊残忍地“搞实验”;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加爵狠下杀手,手起锤落,四个鲜活的生命一命呜呼……类似的事例还很多。

一个人,如果思想不健全,精神不健全,人格不健全,缺乏起码的对他人生命关怀的意识,缺少关爱人、关爱人的生命价值的意识,往往就会因为一点小事冲动,害人害己。

  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

人文教育的缺失,是导致孩子畸形成长的根源。

我们平时所说的教育和技能训练不同,训练是给人传授某种技艺;而教育则是给人提供一种精神品质,使人心中建立起精神的家园。

对孩子进行人文教育,比高分数、高学历、高地位都要重要。

学到的知识有可能忘掉,培养的品性却一辈子都不会忘掉。

  怎样对孩子进行人文教育呢?

  老师对学生美德的培育要高度重视。

比如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或讲故事时,不仅要注重知识性,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做人的道理,学会识别真善美、假恶丑,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要让学生学会爱护大自然,讲卫生,关心弱小的同学等。

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天长日久,终能养成学生良好的美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人文教育不能急功近利。

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是一个漫长过程,犹如细雨润物,悄无声息,人文教育不可能立竿见影,也许一二十年后才能见到人文教育的效果。

所以,教育者要经得起耐心的考验。

而且那个时候,学生才会明白,才会感激老师对他的一番苦心。

  要多指导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文精神的书籍。

健康的、贴近学生心灵的课外书,对学生的气质、智慧、修养、能力的提高,对他们人文精神的提升,能起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优秀的书籍中,学生能够找到滋润自己心灵的东西,积累起人类的精神财富。

  调查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家庭的幸福,80%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只有20%取决于智力因素。

而在非智力因素中,其主要内涵就是人格,就是人文素养。

大量事实证明,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专业人员,通常在专业活动中创造力更强。

历史证明,7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有很高的人文素养。

新奇的想象、巧妙的构思和闪光的灵感,一向爱光顾知识渊博、眼界开阔、情趣丰富的人。

  人文精神是人类创造的另一个太阳——照亮自己和照亮未来。

要想帮助学生走向成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必不可少。

  要对学生进行道义和责任的教育

  台湾的吴若权先生写过一篇《数学题中的人道精神》的文章:

朋友的孩子就读于私立小学五年级,这是个人人称羡的贵族学校。

但是最近为了协助孩子处理一道数学题,他气愤地跑去学校和老师理论。

题目的大意是:

发生山难,登山者王君获救,碰到张君和李君。

张君拿出4条面包,李君拿出5条,肚子饿了,3个人平分这些面包。

王君从身上掏出600元钱,张君和李君应该跟他要多少钱?

  数学题的正解是:

张君应得200元,李君应得400元。

因为张君自己吃了3条,只拿出一条给王君,而李君自己也吃了3条,拿出2条给王君。

张君和李君拿出的比例是1︰2,所以600元应该按照1︰2的比例,分配给张君200元,李君400元。

  从数学的观点,命题逻辑严密,解答正确。

但我的朋友看完题目之后,非常伤心。

“怎么会这样呢?

竟然教小孩子向发生山难的人收面包钱?

”“哪一家的面包会这么贵啊?

”他的太太也抱怨。

  他和校方约好时间,针对个题目给出自己接近人道精神的答案:

“应该不收钱。

”校方非常客气地接待了他,并说明参考资料不是学校老师所编,以后会请老师多注意等等。

  看了这则短文,我不由为我们的教育感到羞愧!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有两道题是我们老师永远不能绕过去的,因为它们关乎社会的道义和责任。

  第一个问题是:

你怎样去帮助别人特别是陌生人?

你从帮助别人的经验中学到了什么?

  第二个问题是:

面对社会上的不义之人和不义之事,你是怎样去努力消除的?

在这种努力中你有什么收获?

为什么单单提这两个问题?

因为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都是在享受他人创造的文明成果,从衣食住行到娱乐消遣,离开他人的帮助都将寸步难行,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道理。

教育者没有必要用大道理来哄孩子,而是要在生活的细节中让孩子明白:

一个人基本的人生目标就是要帮助别人,特别是要帮助那些没有自己幸运的人,去努力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以回馈养育自己的社会。

  有的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过分强调“不闻窗外事,只读圣贤书”,好像人生的目标就是考大学。

一个十七八岁的学生如果还没有帮助过别人,一个马上要进入大学却还根本看不到社会的不义,也没有为改正这些不义做出任何努力的人,就不配上大学。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又是在国家经济起飞的时代长大,他们生长的环境过于优越,他们享受的关爱过于幸福,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过于容易,就容易变得过于自我,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缺乏冒险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一遇到挫折就觉得自己是最不幸的的人。

这样的学生,缺乏最基本的道义,今后能有出息吗?

靠这样的人能够应付激烈的国际竞争吗?

  怎样对学生进行这两个“人生命题”的教育呢?

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精神。

  有个访美学者曾讲过他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情:

这位学者去美国一家医院,一进门就碰到一个朋友的孩子。

她说话还奶声奶气,却彬彬有礼地引导来访的人去相应的科室、病房,回答各种提问,忙而不乱,极有职业风范。

事后这位学者对孩子的妈妈夸奖这个女儿有出息,当妈妈的说:

“孩子今后要上好学校,这些义工不干不行呀,现在竞争太厉害了!

”虽然这个小女孩不仅仅是在做好事,还是在为“考好大学”做准备,但这种从小就培养孩子服务社会的意识,却颇值我们借鉴。

  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明礼知耻,循理导行,学会帮助别人,体验助人的高尚与快乐,学会消除丑恶,体验为正义而行的光荣与伟岸。

  摒弃德育量化评估

  每逢学期中和学期末,不少学校都要进行期中或期末总结,其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校政教处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估。

  怎么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估?

某学校学生德育量化评估表是这样的:

1.评分栏内“班评”即班主任、班委会集体评定;评分的依据是平时该同学的表现和班内日常纪检记载。

根据记载或有事实未记载的情况,在对应项目中扣分。

轻微而影响不大的扣该项分数的20%,较严重的扣40%,严重的扣80%~100%。

特别严重的报政教处直接将德育评估成绩定为不及格。

2.德育评估总分85分及以上的操行等第为优秀,75~84分的操行等第为良好,60~74分的操行等第为及格,60分以下的操行等第为不及格。

姑且不说此表是否合理科学,也不论此表内容是否全面,仅此将学生品德进行量化评估的方式,就让人觉得荒唐。

  试想:

如果某学生因为盗窃或污辱女生而扣去10分,另一学生因为经常迟到累计扣去15分,请问相比较而言,哪个学生的品质好?

即使相同的分数,因扣分原因不同,也不能说明他们的品德一样好或者坏。

笼统地用一个等级来评定学生,掩盖了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其结果不可信也不负责任。

  现在搞量化评估的比较多,其实量化有一定限度,产品的规格可以量化,但不是什么都可以量化的。

比如《红楼梦》中写一个女子的外貌,不能说眼睛多少厘米,鼻子多高,腰围多少。

如果这样量化,那就是法医对死人的鉴定。

学生的文明素养或道德品质,更不能用量化标准来衡量。

  德育评估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分数,也不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定性的评价结论。

评价学生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前进的方向,校正其成长过程中的错误。

人的思想是变化发展的,特别是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还处于不确定之中,可塑性强,因此,评价的导向尤为重要。

要把激励功能和发展功能作为评价学生的主旋律。

  我一直倾向于用文字而不是用分数来评价学生,提倡师生之间经常保持书信往来。

特别是在期中和期末,老师可以用书信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在书信中激励、引导、帮助学生,促进学生发展,这种评价模式远胜于量化评估。

  将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表现、个性特长等以分数的形式呈现出来,是极为荒谬的,因此,要坚决摒弃将德育量化评估。

  “情绪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很重要

  据报载:

南昌市一名交警在5分钟内向16辆停靠在路边的车辆开出罚单,罚金总额达到2550元。

有关人员解释说,该交警是由于家庭纠纷、情绪不佳而做出如此“情绪化”的举动,于是媒体将上述16张罚单命名为“情绪罚单”。

  有人质问:

“软”的情绪嘲弄硬的制度,谁该为“情绪罚单”埋单?

当然,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对学生进行“情绪教育”。

  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在于教他识多少字,考多少分,更重要在于将他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

其中,情绪教育是最关键的。

因为情绪与学生未来的心理健康、成长、做人、创新等都有关系。

  情绪问题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并没有被足够重视,教师、家长关注的仍是学业。

  据美国一位教授调查,中国的小孩比外国小孩少笑50%,对此,很多教师并不在意。

工程院院士韦钰则说,其实这是个大问题,孩子学习时有一个好情绪,脑子消耗的能量少,他可以集中精神学进去,没有好的情绪就不能学进去。

  我曾经收到高一年级的小华同学给我写的信说,她因为骂了别人一句“王八蛋”而招致很多同学的非议和辱骂,情绪糟透了,她说:

“老师,我该怎么办?

每次想到他们骂我的话,我心中好难受,我从来没想到我骂别人的一句‘王八蛋’会给我带来如此沉重的心理压力,现在我连读书也没了心思,他们常用一种讨厌的眼光看我,我觉得好孤立,我该怎么面对眼前的一切?

我撑不了多久了。

我不想和他们成为敌人,不想把关系弄僵。

老师,我该怎么办?

  这样的情绪,又怎么读得好书呢?

现在的中学生都在想些什么,这常常让人琢磨不透,因为他们总是警惕地把自己的想法掩藏起来。

家长们烦恼,现在的孩子不听话;老师们埋怨,如今的学生太难教;邻里们指责,当今的少年缺教养。

造成这些现象的症结何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

青少年情绪如长期受压抑,就会积郁成疾,导致忧郁症、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等等各种精神疾患,从而出现难管、难教等反常情绪。

那么作为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情绪呢?

  一是要善待学生。

老师要以尊重、信任、关心、耐心和谅解的心态对待学生,切忌用高压、侮辱、讽刺、挖苦等方式,要避免各类精神刺激。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做错了事,老师要坚持正面教育,不能动辄训斥,更不能运用体罚、罚款、恐吓、叫家长等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惩罚手段,否则,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老师敬而远之,这样不利于学生健康情绪的培养。

  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乐观、风趣、性格开朗、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富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

现在的学生在生活中受到的挫折太少,学习上受到的挫折又太多,抗挫折的能力很差,因此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

  三是可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来纠正心理缺陷、提高“情绪商”。

比如优柔寡断的心理缺陷可选择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跳远等体育活动。

任何犹豫、徘徊都将延误良机、招致失败,所以久练能帮助人增强果断的个性。

急躁易怒的心理缺陷应该多进行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长距离步行及游泳和骑自行车等缓慢、持久的项目。

这些体育项目能帮助人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使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