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产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全).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85991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老产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养老产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养老产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养老产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养老产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老产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全).doc

《养老产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产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全).doc(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养老产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全).doc

养老产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全)

2015-04-11

   投资要点:

  养老市场规模巨大。

1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达到1万亿元,预计到20年、30年、40年分别将达到3.3万亿、8.6万亿、17.5万亿。

而从14年至50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增长到106万亿,GDP占比从8%增至33%。

我国将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政策+老年人消费行为,三大动力促使养老产业的春天来临。

我国从2000年始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14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8亿,占总人口比例为10.1%,预计2020年这一比例会达到12.8%。

近两年国务院、各部委就制定发布了养老相关政策十余条,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服务标准化、养老机构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并轨等多方面指导、支持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

其中2015年2月25日,民政部、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预示我国养老产业迎来新的阶段。

同其他消费群体相比,老年群体由于在生理、心理、经验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老年市场的消费行为也具有了其自身的特征,包括自住消费性强、习惯稳定和行为理智、追求实用便利等。

老年人的这些消费特征也决定了养老用品和服务与其他相比存在着不同之处,从而形成了特殊老年人消费市场。

  结合国际经验,居家养老模式在中国将成为领先模式。

国际案例:

从日本、美国的养老模式来看,居家养老也是海外国家最主要的养老方式。

部分有社交需求经济状况较好的老年人可以选择在养老社区享受晚年生活,与地产商合作进驻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日常的照护服务。

只有很少部分不能自理或者子女没有照顾能力的老年人会入住养老院进行养老。

综合观点:

在中国最佳的养老解决方案,居家养老模式,其中首推Natali和安康通,优点:

易于复制,成熟的经验可以在中国复制。

  养老产业链将持续受益于老龄化的加速到来,推荐标的如下。

养老住宅:

凤凰股份(600716,股吧)、宜华健康(000150,股吧)、华业地产(600240,股吧)。

养老软件及信息系统:

七喜控股(002027,股吧)、东华软件(002065,股吧)、银江股份(300020,股吧)、易华录(300212,股吧)、东软集团(600718,股吧)、数字政通(300075,股吧)、奥维通信(002231,股吧)、万达信息(300168,股吧)、延华智能(002178,股吧)、卫宁软件(300253,股吧)。

综合性医护服务:

雅戈尔(600177,股吧)、双箭股份(002381,股吧)、南京某上市百货公司。

文化生活:

金陵饭店(601007,股吧)。

老年金融:

中国平安、新华保险(601336,股吧)。

  养老产业链的痛点。

居家养老亟待健康管理信息化;医养结合不充分:

养老地产缺乏医疗资源、居家养老缺乏一体化的远程医养提供商、中医养老是我国养老产业一大待挖掘特色;专业化护工缺乏;养老院入住率低;缺乏长期照护险,老年人负担能力低。

正因为养老产业链存在如上的痛点,养老产业才有发展空间,有关的个股既有成长潜力。

   我们的观点

  养老市场规模巨大。

全国老龄办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达到1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3万亿元,2030年达到8.6万亿元,2040年达到17.5万亿元。

而从2014年至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

我国将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政策+老年人消费行为,三大动力促使养老产业的春天来临,行业空间巨大。

  我国从2000年始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14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8亿,占总人口比例为10.1%,预计2020年这一比例会达到12.8%。

  政策支持加大,仅近两年国务院、各部委就制定发布了养老相关政策十余条,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服务标准化、养老机构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并轨等多方面指导、支持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

其中2015年2月25日,民政部、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预示我国养老产业迎来新的阶段。

  同其他消费群体相比,老年群体由于在生理、心理、经验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老年市场的消费行为也具有了其自身的特征,包括自住消费性强、习惯稳定和行为理智、追求实用便利等。

老年人的这些消费特征也决定了养老用品和服务与其他相比存在着不同之处,从而形成了特殊老年人消费市场。

  结合国际经验,居家养老模式在中国将成为领先模式。

  国际案例:

从日本、美国的养老模式来看,居家养老也是海外国家最主要的养老方式。

部分有社交需求经济状况较好的老年人可以选择在养老社区享受晚年生活,与地产商合作进驻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日常的照护服务。

只有很少部分不能自理或者子女没有照顾能力的老年人会入住养老院进行养老。

综合观点:

在中国最佳的养老解决方案,居家养老模式,其中首推natali和安康通,优点:

易于复制,成熟的经验可以在中国复制。

   1、日本养老模式对我国养老产业的启示。

  完善养老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体系。

日本在法律法规、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体系上的建设走在了世界前列。

日本养老体系层次分明,政府、社会、个人角色清晰,相互配合。

同时日本独具特色的介护保险制度对于我国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也是极好的案例。

  可借鉴居家养老+养老服务的模式。

日本和我国家庭观念相似,均以居家养老为主,同时日本强调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也适合我国的国情,具有借鉴意义。

大力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尤其是护工。

日本的《介护保险法》规定,在养老机构里,每3位入住者必须配备1名有介护士资格的专业人员。

介护士和护士是不同的专业,介护士都是来自大学社会福利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持有2级资格证。

日本有着优质的介护士培养体系,为养老产业培养了专业性人才。

而专业的护工人才的短缺正是我国当今养老产业的一个痛点所在,日本在这方面树立了典范。

  2、美国养老模式对我国养老产业的启示。

  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强调市场化。

美国三支柱体系的养老保障制度(国家强制的社会养老保险、政府及雇主养老金计划、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强调养老保障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担责任,个人储蓄养老金比例逐步扩大,反映出养老力量从政府逐步到社会、个人力量转变的趋势。

我国在社保基金在预期的未来会出现缺口,政府可以适当的鼓励个人自主的参加各种商业保险予以不足个人养老需求。

  可适当借鉴养老社区+专业护理。

美国独立自主的家庭观念和个人老年可支配的经济情况使得美国的养老模式和日本有所不同。

相较于前述国家居家养老为主的模式,美国的养老社区、专业护理机构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针对我国高收入和独立自主观念比较强的老年人群体,社会资本可以适当的发展养老社区+专业护理的养老模式。

   3、预判符合我国的养老模式。

  2011年2月,民政部发布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9073”的养老模式:

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护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截至目前,全国60岁以上老人达到2.12亿,60-69岁的老年人达到1.2亿(全国人口占比8.72%),是养老产业的主要群体。

他们基本可以自理只是行动不便,更多的是需要上门日常家务处理、远程健康管理和偶尔的上门照护服务,居家养老是该老年群体养老的主要选择。

  因此,适合我国的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和入住养老院为辅,原因有三:

a.生活基本可以自理的老年人所需要的照护较少,家庭和社会服务完全可以满足其养老需求;b.我国的“孝”文化和社会观念决定了老人自身和家庭更愿意让老人呆在家中养老;c.我国老年人支付能力有限,居家养老的成本更低。

未来养老产业最大的细分市场即居家养老市场,远程医疗及照护服务提供商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养老产业链将持续受益于老龄化的加速到来

    1、养老住宅:

  凤凰股份(600716):

13年末决定投资5亿元进军养老,淡出地产,已开展整合,先后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和江苏仁医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利用各自优势共同发展健康养老产业。

  华业地产(600240):

为成熟社区提供附加值而涉足养老产业,其全资子公司华业康年负责运营养老事业及托老所,21.5亿元收购的捷尔医疗,为三甲医院提供设施和服务。

  宜华健康(000150):

7.2亿收购的众安康致力于医疗后勤管理服务,在全国设有24家分公司、4家子公司,开展首个卫计委许可的网络医院。

  2、养老软件及信息系统

  七喜控股(002027):

向养老院提供智能可穿戴设备。

  东华软件(002065):

依托丰富的三甲医院HIS系统资源与互联网服务商共同推进互联网医疗与大健康管理业务。

  银江股份(300020):

智慧城市总包商,智慧医疗业务已在多地落地,将有望凭借区域医疗平台搭建与运营切入智慧养老领域。

  易华录(300212):

智慧城市总包商,有望借智慧医疗平台搭建与运营切入智慧养老领域。

  东软集团(600718):

东软熙康以硬件可穿戴设备为载体打造“智慧养老”平台。

  数字政通(300075):

与北京天健合作切入智慧医疗领域,有望基于区域医疗平台开展智慧养老业务。

  奥维通信(002231):

与老龄委携手打造全国养老信息化平台,已在多个城市落地开展养老服务。

  万达信息(300168):

搭建了科技养老服务平台,运用物联网、呼叫中心、大数据分析等技术。

  延华智能(002178):

发力C端养老、慢病管控,在浙贵沪开展O2O养老和健康管理,走民政部专项资金购买服务的路线。

  卫宁软件(300253):

结合丰富的HIS资源与政府及互联网服务商合作推进慢性病管理移动应用。

已与上海六院合作推出糖尿病健康管理app康信。

  3、综合性医护服务:

  雅戈尔(600177):

设立健康产业基金,有望通过会员制渠道做大健康产业、老人健康管理等。

  双箭股份(002381):

完成桐乡和济养老服务投资有限公司的增资扩股。

  南京某百货上市公司:

大股东与以色列Natali成立中国分公司,进军国内社区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

  4、文化生活:

  金陵饭店(601007):

公司已通过养老地产项目进军养老产业,有条件利用自身的服务优势打造养老服务连锁经营。

  5、老年金融:

  中国平安(601318):

投资170亿元打造“桐乡平安养生养老综合服务社区”,未来将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西南部、海南岛等五个地区规划养生养老地产项目。

  新华保险(601336):

养老产业为重点布局领域之一,目前已有三个养老社区项目处于建设或规划中,待运营试点后,或有更大规模投资计划。

  养老产业链的痛点

  1、居家养老亟待健康管理信息化;

  2、医养结合不充分:

养老地产缺乏医疗资源;居家养老缺乏一体化的远程医养提供商;中医养老是我国养老产业一大待挖掘特色;

  3、专业化护工缺乏;

  4、养老院入住率低;

  5、缺乏长期照护险,老年人负担能力低。

  他山之石---国外养老产业模式借鉴

  日本养老产业模式

  日本是全球老龄化率最高、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早在1970年日本便步入了老龄化社会。

1970年日本拥有65岁老年人口739.33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7.03%,达到老龄化社会标准,到2013年,这一比例攀升到25.08%,即4个日本人中就有1个为65岁以上老人。

  成熟的养老保障体系

  老龄化问题给日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促使日本较早就开始养老保障体系的研究和建设,通过多项举措和设计,日本社会的养老保障体系已经基本成熟,形成了养老年金保险制度、介护保险和长寿医疗保险的“一体两翼”格局。

  养老年金保险制度

  日本从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