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85517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

《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x

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

一、名词解释

1、地方政府体制:

地方政府是设置于地方各级行政区域内的公共行政管理机关。

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2、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3、人事行政:

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

4、公文管理:

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C)。

A.普耳B.斯密C.欧文D.斯图亚特

2.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A)。

A.里格斯B.古立克C.德鲁克D.高斯

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A)。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

4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B)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A.法B.美C.中D.英

5.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C)。

A.选任制B.考任制C.委任制D.聘任制

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A.政府职能B.行政监督C.行政决策D.行政体制

7.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C)。

A.内阁制B.总统制C.半总统制D.委员会制

8.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A)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A.英国B.美国C.日本D加拿大

9.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B)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A.《行政学原理》B.《论译书》C.《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D.《行政学》

10.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A)的行政区。

A.特殊型B.发展型C.传统型D.现代型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BCDE)。

A.法律制度B.意识形态C.道德伦理D.价值观念E.教育

2.国家公务员的培训主要有(BCDE)等几种形式。

A.综合培训B.更新知识培训C.任职培训D.业务培训E.初任培训

3.下列国家实行总统制的有(AD)。

A.墨西哥B.德国C.新加坡D.埃及E.丹麦

4.较有代表性的领导行为理论有(ABCDE)。

A.四分图理论B.领导作风理论

C.领导系统模式D.领导方格理论E.PM型领导模式

5.科学合理的机关日常工作程序应注意的环节有(ABCDE)。

A.计划安排工作B.组织实施工作

C.协调控制工作D.检查总结工作E.奖惩教育工作

四、简答题

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有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别。

就是在同一种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区别

(2)这种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

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素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行政效率高低等方面。

2、简述机能制的优点和缺陷。

答:

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

(1)机能制的优点是:

①可以扩大公共组织的管理职能。

②专业分工,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

③分权管理,有利于调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机能制的缺陷是:

①职能分化过多,会造成政府机构过多,因而会造成对社会和经济干涉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后果。

②分工过细,会造成权力交叉,影响行政效率的后果。

五、论述题

1、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必须正确界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你认为政府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答:

要实现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就必须正确确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事业单位、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1)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管理的目的和宗旨都是为社会服务,任何背离这一根本价值的政府行为都必然削弱政府的合法性。

因此,政府在社会中的作用应当定位在除了政府必须行使政治统治职能之外,社会管理职能是有限度的,政府只管理社会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社会事务,而那些凡是社会能够进行自我管理的领域,政府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管。

这就要求政府不能垄断所有的社会权力,不能包揽所有的社会事务,必须分权给社会,否则政府就会既管不了,也管不好。

(2)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内容。

政府与市场在各自领域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互相代替的。

市场是以利润为基础的,它在资源配置方面优于政府;政府是以权力为基础的,它在规范市场和公平方面优于市场。

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是依法管理,是宏观控制和间接管理,是按市场规律进行管理,是低限度的干预。

同时,政府必须弥补市场的失效,不能经常用行政手段去干预市场,否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建立起来。

(3)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求企业作为独立法人资格进入市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有灵活的应变能力,要有自主权和自决权。

政府除了管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之外,其他的权力都应该归还给企业。

政府与企业分开,政府不再扮演企业经营者的角色,有利于廉政建设。

政府一般不直接从事以赢利为目的生产经营活动,因为行政权力进入市场是没有竞争对手的,必然造成垄断。

(4)正确处理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

事业单位是我国比较特殊的现象,这些年来,政府对它们进行了改革。

在我国除了确保基础教育和基础科学研究之外,其余的都可以走入市场。

事业单位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是单位制。

就是单位办社会。

现在必须进行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这些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5)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社会组织是指除了企事业单位之外的其他社会组织。

在改革开放之后,这类社会组织发展很快,在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能够减轻政府的负担。

许多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社会事务都由它们承担。

它们是社会自组、自助、自理的组织。

尤其是社会中介组织,起着沟通与桥梁的作用。

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又方便了公众。

政府放手让中介组织承担一些社会责任。

这些社会组织虽经授权有行政管理职能,但它们并不是政府,也不是变相的政府。

(6)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在任何社会中,政府为公民提供服务,公民离不开政府。

尤其是现代社会,许多事情公民更无法离开政府,必须靠政府予以解决或给予帮助。

但政府对公民的责任是有限的,不能像在全能政府条件下,政府包揽一切事务,政府必须摆脱那些不应该由其管理的而应该由公民自理的事情,只有那些确实依靠自身力量不能解决的,不能自理自立的,政府应该给予帮助。

政府不能对公民负责一切,公民也不能事事依赖政府。

政府责任有限,公民必须自立自理。

2、如何理解行政领导责任和其行政职位、行政职权是统一的?

答:

首先,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位,即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所处的法律地位和担任的行政领导职务,这是行政领导者行使职权、履行责任的前提。

其次,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权,即来自于行政职位的权力,它是行政职位所具有的一种由法律规定的权力,是行政领导者履行责任的必要依据。

第三,行政领导者要履行行政领导责任:

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处于一定的职位,具有一定的职权,就要承担国家所委托的一定工作任务,并对国家负有责任,这就是行政领导者的行政领导责任。

作为领导者,责任是第一位,权力是第二位的,权力是尽责的手段,责任才是行政领导的真正属性。

行政领导者决不仅仅是掌权者、管人者,而首先要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负责,忠实于自己的责任,以工作成绩和贡献表明自己的责任心,表明自己对工作的胜任,否则,就不是一个称职的行政领导者。

行政领导者履行责任,完成工作任务,也是对国家应当承担的一种义务,对渎职、失职和不称职的行政领导者要追究其责任,并做出必要的处理,在行政领导者中树立起责任观念。

公共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

一、案例分析

请你运用行政领导的有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

1.重庆市政府通过的《暂行办法》实行官员问责制度的内容,主要体现了行政领导者的哪方面责任?

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2.行政领导者的责任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本案例中欠缺的责任是什么?

3.结合行政学原理简谈我国实施\官员问责\制的益处。

(回答此问字数不少于300字)

答:

1.重庆市政府通过的《暂行办法》实行官员问责制度的内容,主要体现了行政领导者的行政工作责任。

行政领导者的行政工作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自己的岗位责任即行政领导者担任某一职务所应承担的义务和应尽的责任。

行政领导工作责任的具体内容有:

(1)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

(2)主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3)负责制定行政决策,决定公共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4)正确地选拔、使用人才;(5)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检查;(6)做好协调工作。

2.行政领导者责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责任。

政治责任一般是由直接或间接选举的行政首长对国家宪法和立法机关以及对公众负的责任。

(2)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违背或触犯有关法律所形成的责任,根据所造成的后果轻重不同,受到法律的处罚与制裁。

这是行政主体与管理对象发生的法律关系。

(3)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处理公务时,违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所形成的责任。

行政责任是一种管理责任。

(4)道德责任。

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恪守行政道德和社会道德。

如果违背了行政道德和社会道德,将受到处分。

在案例中,所欠缺的是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以及道德责任。

政治责任即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因违反特定的政治义务或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导致的政治上的否定性后果,以及所应受到的谴责和制裁。

法律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因违反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或应负的责任。

3.增强官员的责任心;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陋习;有利于整肃吏治。

自2003年以来,行政问责广泛地应用于公共行政领域,这显示出中央致力于建立“责任政府”的坚定决心。

在中央的强力推动下,不少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问责制度,强化了官员的责任意识。

从近年实施的情况看,问责制确实达到了推进责任政府建设、促使掌握公共权力的官员忠实履行职责的目的。

如果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来看,问责制度可以看做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民主政府的一个重要途径。

行政问责在我国自启动以来,无论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和社会进步,还是对重塑政府责任和形象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实施导致一批官员被追究责任,此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民众拍手称快。

另外,从制度设计和目前各地行政问责的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