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价值.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854415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价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价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价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价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价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价值.docx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价值.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价值.docx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价值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价值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价值、任务与策略

●陈旭光

胡锦涛同志指出: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未成年人和青年一样,都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

一、新的觉醒: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的使命和责任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面临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价值多元化、信息多样化的强烈挑战,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能否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而终结竞争则取决于未成年人的素质。

1从战略高度认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和责任

首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新成果,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教育发展的主体,又是教育发展的目的,强调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是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德才兼备,强调道德性、人文性、社会性、生命性;强调未成年人是我们的最大资源、最大财富、最高价值。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其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提高党执政的文化基础,同时还要充分调动一切力量,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只有造就一代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未成年人,才能使我们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第三,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措施。

有着五千年灿烂历史的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饱尽沧桑,历经磨难,她有许多令人自豪的辉煌,又有许多令人叹息的遗憾。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民族振兴的伟大保障。

2从历史高度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背景和境遇

首先,市场经济的冲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影响着未成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原有经济形态下形成的社会道德体系产生深刻的影响,市场经济促进了全社会道德观念的更新,竞争意识、开放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敬业意识、时效意识等一系列新的观念逐步形成,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道德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的文明水准不断加强。

然而,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全社会的道德风尚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极端个人主义滋生、拜金主义泛滥、

享乐主义风气蔓延,甚至在一些地方,在一些人群中,诚信失落、假冒伪坑蒙拐骗无所不尽

其极。

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在这些

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出现了一系列道德建设新问题。

其次,社会转型的冲击,多种价值观念并存,影响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多方位剧变的过程。

从社会等级、社会依附走向社会民主、社会平等;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从计划走向市场。

集中到一点,价值观念从一元走向多元,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波到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反映到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领域,表现为社会、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对价值主张的不一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从融合走向分离,如何帮助未成年人学会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成为道德建设的新课题。

第三,现代媒体的冲击,多种声音并存,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互联网在我国以极快的速度迅速普及。

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在信息传播史上引起了一次革命,它改变了以往报刊、广播、电视信息单向传播的局限,把信息传播变成了互动交流,在根本上改革了人们的空间与时间的概念,引发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的变革,创造了全新的网络文化。

对未成年人的行为模式、道德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的虚拟性使一些未成年人在交友、学习、娱乐、宣传甚至恋爱的过程中,在超越角色限制和时空限制、充分享受自由的同时,学会了逃脱责任和玩世不恭;网络的无限性使一些未成年人进入知识海洋的同时,又莨莠不分、是非不辩;网络的交互性,使一些未成年人在学会平等对话的同时,又学会了言谈随意、信口雌黄,更有甚者:

网上游戏、网上色情和网上聊天,像一个个美丽的陷井,使一些未成年人丢魂失魄、丧失意志、无心学习、荒废前途。

不良网吧已成为社会的障碍与顽症,成为家长忧焦和烦心的焦点。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如何利用这一阵地,弘扬先进文化,唱响主旋律,抵御不良诱惑,是新时期的新任务。

面对新的背景和新的课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何去何从?

二、新的任务:

区域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据此,我们提出实施“五四三行动计划”,开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发展。

1审时度势,突出五项重点教育

第一,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要求: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也要求:

“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中小学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牢牢把握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核心,把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与时俱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①加强民族传统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及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传

统美德,加强这些传统美德教育,对于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品德情操有着重要作用。

②加强民族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优秀文化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③加强民族苦难教育。

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一部与苦难抗争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外国列强等侵略掠夺,要教育学生不忘国耻、奋发有为、振兴中华。

④加强民族风俗教育。

民族风俗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要教育学生尊重民族风俗,

体会民族风俗中良好传统。

许多民族节日,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都有

着重要的纪念意义,通过这些节日,凝聚着炎黄子孙。

⑤加强民族英雄教育。

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他们在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过程中体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以民族英雄为学习的榜样,学习民族英雄的智慧、

精神、品质,更能使思想教育工作有很强的真实性和针对性。

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

要学生知道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反对民族分裂,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⑦加强民族责任感教育。

中华民族的团结、富强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要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而奋斗,特别是要让学生懂得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知道“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的内容,懂得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自觉同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

⑧加强民族艺术教育。

民族艺术丰富多彩,京剧、书法、国画是中国人民智慧和结晶,加强民族艺术的修养和艺术才能的培养,可以塑造学生良好的情操和个性品质。

⑨加强民族礼仪教育。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讲礼仪、讲文明是民族文明进步的象征,要告知学生礼仪风范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

⑩加强民族希望教育。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要增加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人有责。

未成年人是民族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要珍惜年华、发奋图强,

做优秀的龙的传人。

第二,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

①加强诚实教育。

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

②加强守信教育。

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责任,知错就改。

第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①重视心理健康师资的培养培训。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专兼职骨干教师队伍,逐步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员资格认证制度。

②全面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对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校,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科学性、计划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对尚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地方和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学生的人格;另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③开设心理健康咨询。

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设心理健康咨询网站,设立网上心理咨询室,

为学生提供咨询辅导。

团委、学生会、学生心理社团等组织要主动发挥作用,积极开展大中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利用校园网络、校刊、板报、宣传栏、张贴海报等方式介绍相关知

识,组织开展专家讲座、心理测量、心理健康论坛等互动的开放式的教育活动。

第四,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持之以恒地规范中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以新的守则和规范为标准,坚持从基础抓起,循序渐进抓好规范教育,持之以恒,逐步落实,把重点放在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上,重视文明行为的反复训练,通过严格的训练和管理,使学生养成在不同场合应具备的行为习惯。

第五,加强法制教育。

按照全国和教育系统普法规划的要求,以及教育部、司法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若干意见》的要求,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

进一步明确"四五"普法后期的指导思想、学习宣传的内容、方式和保证措施,抓好师生的普法学法工作。

依托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法律宣传教育活动,继续组织学习《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

人犯罪法》等法规,把法制课列入中小学课程,保证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

2持之以恒,加强四项保障建设

第一,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建设。

①加强师德建设。

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制定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师德轮训计划,有步骤地对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进行师德轮训,创办师德论坛,通过论坛来展示优秀教师风采,提高师德整体水平。

②建立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

针对当前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讨论活动,统一思想,使广大教职工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使每一位教师都要牢固地树立“教书育人”的观念,要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去,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方面去。

③加强骨干队伍建设。

班主任和中小学团队干部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最直接的操作者,要强化班主任和中小学团队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的有关规定,学校要严格班主任和中小学团队干部的任职条件,完善在优秀中小学教师选拔和培训班主任的制度,推荐、选派业务过硬、工作热情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青年教师做班主任和中小学团队干部。

要通过多种渠道提高班主任和中小学团队干部的道德修养和工作技能,同时,

要不断提高班主任和中小学团队干部的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大幅度提高班主任等德育干部

的津贴;定期开展表彰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教师、德育先进工作者、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

集体工作。

鼓励班主任和中小学团队干部敬业、乐业、开拓创新,通过班主任和中小学团队

干部的建设推动德育工作上水平。

④发挥社会各界的教育作用。

要壮大未成年人社会化工作队伍,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方式,

吸收热心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经验的社会人士和“五老”(老干部、

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加入志愿辅导员队伍,广泛开展“爱心助成长”志愿

服务活动,进一步发挥志愿辅导员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第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课程建设。

在实施新课程中,构建分层施教的德育课程体系。

根据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特征,构建分层施教的德育课程体系,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重点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各地各学校要组织编写优秀德育辅导读物,开展德育优质课评比活动,引导德育课教师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课时,保证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实施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各中学要深入实施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围绕思想道德教育、科技创新创造、技能训练、健康审美四个方面广泛开展活动,引导中学生自觉实践、自主参与,提高基本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第三,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建设。

要充分发挥德育资源的作用。

积极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祭扫烈士墓,缅怀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

组织学生参观城市、农村和名胜古迹,调查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要继续深入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主动发展。

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要积极建设未成年人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建立儿童主题公园。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基地的育人育德功能。

第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制度建设。

①建立读书学习制度。

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关心时政、关注社会,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精神境界。

②健全德育工作的激励制度。

进一步总结、完善和开展德育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的评比表彰制度,克服“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评比表彰中,以学习成绩好代替三好的不良倾向。

在教师职称评定中的德育学科系列中,做好评聘德育高级教师、德育特级教师和德育学科带头人的工作。

③健全德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制度。

将德育督导评估纳入整体教育工作的督导,或进行德育工作的专项督导,在对学校工作督导体系中应强化德育评估的权重,促进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重要地位的落实。

3与时俱进,把握“三化”工作原则

第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理念和方式现代化。

确立现代德育理念,坚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生活化、主体化、法制化;实施现代化的手段和方式,建立中小学德育网站和网页,在建立城域网和校园网的同时,使学校德育同步进入网络,建立好中小学德育网络平台,在城域网和校园网中建立中小学德育网站和网页,用正确、积极、健康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拓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领域。

第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和形式特色化。

各学校在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引入道德体验、道德养成、心理辅导、集体教育、主题教育、自我教育形式,形成具有校本化和自身特点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特色。

第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管理社区化。

建立德育管理社区网络。

德育管理要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社区化的德育管理网络,把德育工作放到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去思考,德育队伍延伸到家庭和社会,选派优秀教师到社区担任青少年校外教育辅导员。

注重家长教育思想教育。

通过建立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及时沟通学校与家长的关系,及时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在校外时空中的学习生活等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德育工作。

同时,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共同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净化校园环境。

三、新的举措:

建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与模式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齐抓共管,建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体系和新模式。

1以建构长效机制为前提,形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体系

首先,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把未成年人培养好、教育好,是所有成年人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的历史使命。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

其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教育部门要主动和宣传、组织、文化、工商、公安、司法、财政、妇联、共青团等部门联系和配合,要主动与家庭、社区沟通和协调,指导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工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第三,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责任制。

教育行政部门负总责。

中小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规划和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

学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学校党员、团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校教师要充分发挥师德表率作用,学校行政后勤人员要发挥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作用。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

第四,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保障体系。

要加大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经费投入,单独立项、专款专用。

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物质保障,为未成年人和其工作队伍表彰、奖励提供所需的经费,为未成年人各类教育设施、基地提供所需的经费。

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检查、评估与督导,建立激励机制,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深入发展。

2以解决存在问题为重点,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当前,制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集中表现为四大问题,即社会教育中的环境问题、家庭教育中的导向问题、学校教育中的评价问题以及个人自我教育中的认识问题。

首先,解决社会教育中的环境问题。

其重点是解决不良诱惑问题。

必须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坚持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迷信、邪教等各种“口袋书”、“卡通画”

以及电子软件;切实加强对营业网吧、电子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娱乐场所的管理,努力为

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其次,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导向问题。

几千年来,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

一些家长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往往陕隘地局限在学业成绩上,忽视了孩子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状态;特别是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今天,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未成年人的片面发展,人格扭曲。

因此,要加强对家长的教育,使家长做好第一任教师。

第三,解决学校教育中的评价问题。

我国的基础教育是扎实有效的基础教育,然而,也是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相当一批人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缺乏人文素质和哲学气质,缺乏社会感悟力和社会责任感。

其问题的症结集中在评价机制上,习惯于以分取人。

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的综合考评制度,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与校长任用、教师晋级、学校评优挂钩,树立典型,弘扬先进,促进发展。

第四,解决自我教育中的认识问题。

未成年人的自我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形式。

未成年人是成长中的人,也必然是一个道德认识上还不成熟的人。

他们正处于道德成长的困惑之中,还不善于全面地、辩证地、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

他们看问题容易片面,容易偏激,因而,容易简单化,解决他们的认识问题,是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目前,未成年人的认识问题具体表现为三个淡漠:

政治意识淡漠、集体意识淡漠和法制意识淡漠。

他们崇尚自我、崇尚个人奋斗。

如何使未成年人正确地认识自我,是当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3以广大中小学生为主体,建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模式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模式纷繁多样。

我国传统模式有:

提高道德认识的模式、培养道德情感的模式、形成道德习惯的模式、促进道德社

层次,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引导未成年人自主教育、自主发展。

第三,体验德育模式。

要关注未成年人的体验,使未成年人在体验中理解道德规范,在体验中获得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人生幸福的感悟。

体验的基础是活动和交往,特别要引导未成年人在道德实践中体验,因此,体验模式,就是道德实践活动的模式。

中小学要有计划地开展道德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的、生成性的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为广大未成年人创造体验的空间。

第四,制度德育模式。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不仅靠教育、靠活动,更要依靠制度。

公平、公正的制度本身就具有普遍的道德属性,制度是道德建设的支撑。

现代社会,是民主社会,是法制社会,更要倡导制度育人,通过制度的道德价值和社会价值,形成未成年人的道德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

模式是相对的,也是发展和变化之中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不断地进行模式创新,以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动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教育工作者要不辱使命,任重道远。

(陈旭光,盐城市教育局政法处处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