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585213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5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docx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docx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基础知识(主要的考点)

(一)气候资源:

概念:

指可以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或能源的气候要素或气候现象的总体。

与其他自然资源相比:

具有普遍存在性、数值性、变率性等特征。

性质、利用内容:

可再生资源;目前主要利用的是光、热、水、风等。

影响因素:

纬度(太阳高度角)、日照时数、天气状况等。

光照

    我国分布:

南北差异小,但西部优于东部。

最高区_________________最低区—_____________。

世界分布:

各大陆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尤其撒哈拉沙漠地区)较高。

气候资源

热量

表示方法:

气温、积温、无霜期。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热量带:

热量决定农作物的熟制。

水分

衡量指标:

_________量与__________量的对比关系。

全球分布:

赤道多,亚热带大陆西岸、内部少,温带多,极地少

(二多二少)。

我国分布:

从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递减。

开发利用

农业:

气候资源决定着该地的农业类型、种植制度、布局结构、生产潜力、发展前景,以及农、林、牧产品的质量、数量和分布等。

建筑:

日照与街道方位应成______________夹角。

风与城市规划:

不同区域内有大气污染的工业企业的布局应考虑风向。

交通:

海陆空交通建设应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并尽量避开气象灾害。

其他:

旅游、医疗、商业等。

(二)海洋资源

1、海洋资源类型及利用:

代表物:

工业冷却水源、食盐、镁、溴、淡化水源等。

海洋化学资源

分布:

广泛但不均衡。

开发利用意义:

缓解化学资源与人口迅速增长之间的矛盾。

代表物:

鱼、虾、贝、藻(捕捞、采集、养殖、增殖)。

海洋生物资源

分布:

沿海_____________。

开发利用意义:

缓解全球的粮食危机的新途径。

代表物:

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砂、贝壳;锰结核。

海洋矿产资源

分布:

集中分布在大陆架、近岸带及海盆。

开发利用意义:

缓解人口增多与资源之间的严峻压力。

海洋新能源

代表物:

潮汐能、波浪。

分布:

目前可利用的主要是___________地区。

开发利用意义:

缓解能源危机的又一重要途径。

2、海洋渔业生产:

渔场的形成和分布

           分布:

沿大陆架海域,即从海岸线延伸到水面以下大约_____米深的大陆浅海部分。

           形成:

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经过(世界四大渔场、舟山渔场)。

世界渔业生产活动

           分布:

渔业国分布在________沿海地区。

           影响因素:

社会需求-市场大小;渔业生产活动的经济投入。

           代表国家:

中国、日本等。

 

3、海洋油气开发:

历史过程

勘探方法

开采基地

运输方式

特 点

近海到远海

浅海到深海

出现近海石

油工业部门

_________-寻找海底油气矿藏

__________-估计矿藏类型、分布及商业价值

以_________平台为基地

船  舶

管道运输

高投资

高技术

高风险

4、海洋空间资源利用:

      划分:

海上、海中、海下

       不利因素:

气候多变、海水运动、深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交通运输

               组成:

海港、航海运河、海上船舶、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上管道等。

利用

概况:

人类能驶进任何海域(运河、海峡作用重要)。

    生产空间:

围海造陆、海上人工岛、海上石油城等。

    通信和电力储存空间:

海底电缆

    储藏空间:

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底废弃物处理场等。

 

    文化娱乐设施空间:

海洋公园、海滨浴场和海上运动区等。

 

5、海洋环境问题:

表现

产 生 原 因

危    害

海洋

污染

海岸活动:

倾倒废物、港口工业建设

污染海洋环境,危及海洋生物,影响人类健康

工业生产排放废弃物(主要来源)

污染海洋环境,危及海洋生物,影响人类健康

核电站、工厂排出的冷却水

水温较高,影响海洋生物 

农业杀虫剂随水入海

毒化海水

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

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生产

海洋生态破坏

海洋污染

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生产

全球气候变暖

淹没沿海低地

过度捕捞

海洋生物资源减少,质量下降,部分物种灭绝

(三)陆地资源:

1、特点:

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数量上的有限性),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开发潜力上的无限性),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分布上的规律性),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资源组合上的整体性);

2、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

3.类型:

特点:

可再生资源,但不可替代。

水资源

组成:

海洋水(地球水主体)、陆地水(静态水资源和动态水资源)、大气水(数量最少)。

利用:

类型-主要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储量仅占淡水总量的0.3%)。

方式-发电、灌溉、航运、养殖、工业及生活用水、航运。

我国水资源特点:

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污染、浪费严重。

存在问题、解决途径: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铁:

俄罗斯、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七国占世界总储量的90%。

矿产资源

煤:

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中国、美国、俄罗斯储量较大。

石油:

主要产油国家-中东、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中国、印尼、墨西哥、英国等。

我国主要矿产:

煤矿、石油、铁矿、有色金属矿。

我国矿产分布特点: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煤、铁、石油-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南方居多

我国矿产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乱采滥挖、破坏严重、浪费严重。

   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提高效益。

对策做好矿区的环保工作。

研究利用新材料、新能源。

类型:

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

世界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区。

分布

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有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

中国

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耕地:

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草地:

主要分布在北方半干旱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林地:

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山地。

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土地资源存在问题

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

草场资源普遍超载。

森林资源日益减少。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解决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加强管理、开源节流、建设和保护。

资源

森林是一种环境资源,具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等作用,被称为“大自然总调度室”。

世界森林资源分布

针叶林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的温带地区。

阔叶林分布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我国草场资源的分布:

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

 

(四)气象灾害:

台风

暴雨

洪涝

干旱

寒潮

夏秋

季节

夏秋

季节

夏秋

季节

华北地区春旱3~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7~8月

冬半年,春

秋季危害大

东南

沿海

我国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东部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主要集中在中、东部

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除青藏、滇南以外的广大地区

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起来的热带气旋

锋面、气压系统造成的集中降水过程

暴雨、大暴雨造

成的地表水泛滥

长期无降水或

降水异常偏少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给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降水强度大,易产生洪涝灾害

水位上涨,大面积、大量积水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粮食减产,饮水困难

强降温、大风、雪灾、影响范围大。

使农作物受冻害

加强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加强预报,加强绿化,加强防洪工程建设

加强绿化,加强防洪工程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营造防护林,加强农用水利基本建设,发展旱作农业

加强预报,做好防寒准备

(五)地质灾害

成因

基本

知识

危害

基本特点

防御

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地面震动

两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建筑物发生破坏或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分布广泛危害巨大伤亡严重突发性强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宜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岩浆沿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

 

火山构造:

火山口、火山锥、火山通道

火山类型:

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火山灰和熔岩破坏田园建筑,威胁生命财产安全,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引起气候异常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形成原因具有复杂性,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及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山区暴发的饱含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

形成原因具有复杂性,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

专题强化训练

俄罗斯的乌拉尔山区为世界重要的金属矿产地(铜、铁、铝土、锰等),炼铝工业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常在铝土产地(乌拉尔山区)将铝土提炼成氧化铝后,将氧化铝运至贝加尔湖区,在此炼好铝锭后,再运销至莫斯科工业区,制成铝制品。

读图7,回答1-3题

1.在乌拉尔山区将铝土提炼成氧化铝是因为

A.当地劳动力丰富

B.原料重,产品轻,运输量大

c.当地能源丰富D.在提炼时污染物排放量大

2.在贝加尔湖区附近将氧化铝炼成铝锭是因为

A.贝加尔湖区附近能源丰富

B.贝加尔湖区附近劳动力丰富

C.贝加尔湖区附近工业技术力量强

D.在提炼时污水可排放到湖中净化

3.铝锭运销至莫斯科工业区制成铝制品是因为

A.当地劳动力丰富B.当地技术力量强

C.当地能源丰富D.当地消费市场大

自然灾害会给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要深入开展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有效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回答4~6题。

4.源于西太平洋的台风,当中心移入南海,位于20°N,118°E时,广东沿海地区主要吹

A.北风B.西风C.东北风D.西南风

5.广东沿海地区海水养殖面临的主要灾害是

①热带气旋(台风)②寒潮③咸潮④赤潮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6.2004年6月末至七月初,广东省出现大面积持续高温炎热天气,全省有45个县(市)的最高气温破历史同期记录。

造成此次异常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共同影响

B.大量使用汽车和制冷设备

C.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D.全球温室效应长期作用

下图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示虚线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其外在的表现主要是

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B.促进经济迅猛发展

C.新材料应运而生D.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

8.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

A.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D.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多

石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素有“经济血液”“经济命脉”之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进口不断增加,2000年我国进口石油7000万吨,而到了2008年,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中国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和其它石油产品)净进口量达20067万吨,据此完成9—11题。

9.我国从科威特进口的石油,用油轮运往广西北海市的线路是

A.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琼州海峡

B.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北部湾

C.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

D.巴拿马运河→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南海

10.针对我国石油进口日益增多的现状,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势在必行。

我国石油储备基地应建在

A.西北地区B.东部沿海地区C.青藏地区D.内蒙古自治区

11.除建立石油储备外,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石油形势,我们还应

①调整能源结构,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

②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耗水平

③进一步提高节能意识,努力抓好节能工作

④加大能源的调配力度,改变能源生产消费不均的格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能源消费构成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下图反映了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

据此完成12—14题。

12.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比重超过生物能源大约是在

A.20世纪50年代B.19世纪70年代

C.18世纪70年代D.19世纪90年代

13.1970年,能源的消费构成是

A.木柴0%煤炭18%石油42%天然气30%其他10%

B.木柴15%煤炭45%石油20%天然气20%其他90%

C.木柴90%煤炭15%石油70%天然气92%其他8%

D.木柴20%煤炭0%石油80%天然气92%其他20%

14.输往湖北武汉等地的天然气来源于

A.新疆B.重庆C.四川D.陕西

15.除建立石油储备外,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石油形势,我们还应

①调整能源结构,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

②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耗水平

③进一步提高节能意识,努力抓好节能工作

④加大能源的调配力度,改变能源生产消费不均的格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据新华网综合消息,中哈输油管线(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阿塔苏输油管线)于2004年9月28日开始铺设,管线全长1000公里。

据此回答16—19题。

16.中哈输油管线铺设过程中,沿线需要注意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壤次生盐碱化C.土地荒漠化D.气候变暖

17.哈萨克斯坦石油最丰富的地区在

A.里海沿岸B.巴尔喀什湖附近C.额尔齐斯河沿岸D.北部丘陵

18.中国已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是

①在海外大力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②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目前,我国进口的石油基本上来自中东。

为了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从位置方面考虑,除中东外较为理想的进口石油的地区是

①加勒比海地区②北非③东南亚④中亚⑤俄罗斯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下图我国沿海某区域海陆轮廓及垂直剖面图,据此回答20~22题。

20.图示海域盐度最低的是

A.aB.bC.cD.d

21.2004年10月1日(农历八月十八日)g海域未出现一年一度的潮汐,其原因是

A.气候干燥,河流径流量锐减B.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所致

C.强劲的偏北风吹拂D.海岸形态改变

22.图中陆地上阴影区e

A.是我国陆地向海洋推进最快的区域

B.沿海地带只有流水沉积作用

C.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涝灾是主要的自然灾害

D.是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23—27题。

23.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种植园农业B.乳畜业C.混合农业D.水稻种植业

24.该类型农业主要分布在

A.黄河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D.太湖平原

25.该类型农业的好处是

A.可以少占耕地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C.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26.该地农业属于

A.自给农业B.粗放农业C.商品农业D.技术密集型农业

27.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土壤B.水源和土壤C.水源和气候D.地形和气候

28.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现存的天然森林主要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

29.我国山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在于

A.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0%B.降水丰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可开垦的耕地资源丰富D.矿产、森林、水能资源较为丰富

陆地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

据此回答30~32题。

30.下列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山中的泉水会减少

②在河流中、下游过量截留用水,下游可能会出现断流

③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也会丰富

④植树种草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不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1.自然资源潜力的扩大和提高建立在

A.资源的再生性B.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C.物质运动的循环D.自然资源数量巨大

32.下列资源中,具有地带性分布特点的是

A.水力资源B.森林资源C.煤炭资源D.铁矿资源

气候资源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据此回答33~34题。

33.为使居住区街道两侧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我国华北地区城镇街道应

A.呈南北方向B.呈东西方向

C.与子午线呈30°一60°夹角D.与纬线呈30°一60°夹角

34.下列属于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是

A.丘陵地区的层层梯田B.宁夏平原引黄灌溉

C.北京郊区的塑料大棚D.河西走廊引冰雪融水灌溉

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读表回答35~37题。

震中地点

震中地理坐标

地震发生时间

震级

新西兰南岛近海

45.2°S,166.5°E

03年8月21日20时12分

7.0级

伊朗南部

29.3°N,58.4°E

03年12月26日09时56分

7.0级

西藏班戈与青海海西之间

34.3°N,89.4°E

04年3月29日06时05分

5.0级

希腊南部

35.8°N,23°E

04年11月4日14时22分

5.8级

台湾以东海中

24°N,122.6°E

04年11月8日23时54分

6.5级

哥伦比亚西海岸近海

4.6°N,77.5°W

04年11月15日17时16分

7.4级

35.①地在8月21日发生了7.0级地震,其后又发生了5.4级的余震,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这次该地共发生了一次地震B.这次该地共发生了两次地震

C.一次地震可以有两个震级D.在任何条件下,震级大的,破坏性也一定大

36.上表列出的地震中,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是

A.①④⑤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37.地震发生时,震中地点位于昼半球的是

A.①⑤   B.②⑥   C.④   D.③④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

材料二:

2000年10月,国务院召开南水北调工程座谈会。

朱镕基总理在听取汇报后,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强调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1)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水北调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

A.东线调水路线:

长江至________河至_________(城市);

B.中线调水路线:

长江至________水库至北京;

C.西线调水路线:

_________江和雅砻江江至_________河。

39.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7年5月3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传出:

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

这是40多年来我国在石油勘探方面一个最激动人心的发现,对保证我国今后长期的石油需求安全将起到重大作用

(1)图示海域附近有一种海洋化学资源也比较丰富,该资源是,与石油一起,对河北省的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2)请简述南堡油田的发现对我国能源建设的战略意义。

 

(3)对南堡油田开采的区位条件进行评价。

 

40.图6是某海湾围海造地前后的对比图。

指出围填海前后的变化,并就其中一项变化,说明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答:

(主观分析题为今后高考方向,需认真对待。

 

参考答案

(一)气候资源:

概念:

指可以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或能源的气候要素或气候现象的总体。

与其他自然资源相比:

具有普遍存在性、数值性、变率性等特征。

性质、利用内容:

可再生资源;目前主要利用的是光、热、水、风等。

影响因素:

纬度(太阳高度角)、日照时数、天气状况。

光照

    我国分布:

南北差异小,但西部优于东部。

最高区—青藏高原最低区—四川盆地。

世界分布:

各大陆南北半球副热带地区(尤其撒哈拉沙漠地区)较高。

气候资源

热量

表示方法:

气温、积温、无霜期。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热量带:

热量决定农作物的熟制。

水分

衡量指标: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全球分布:

赤道多,亚热带大陆西岸、内部少,温带多,极地少(二多二少)。

我国分布: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开发利用

农业:

气候资源决定着该地的农业类型、种植制度、布局结构、生产潜力、发展前景,以及农、林、牧产品的质量、数量和分布等。

建筑:

日照与街道方位应成30°~60°夹角。

风与城市规划:

不同区域内有大气污染的工业企业的布局应考虑风向。

交通:

海陆空交通建设应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并尽量避开气象灾害。

其他:

旅游、医疗、商业等。

(二)海洋资源

1、海洋资源类型及利用:

代表物:

工业冷却水源、食盐、镁、溴、淡化水源等。

海洋化学资源

分布:

广泛但不均衡。

开发利用意义:

缓解化学资源与人口迅速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