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苏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585182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国论苏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国论苏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国论苏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国论苏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国论苏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国论苏辙.docx

《六国论苏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国论苏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国论苏辙.docx

六国论苏辙

六国论宋文

(苏辙)

【题解】

六国,指战国时期除了秦国以外的韩、赵、魏、齐、楚、燕各国。

本文分析了六国之所以最终被秦国吞并的原因。

关于秦灭六国这一历史课题,历来的史学家及一般文人曾多次进行探讨,见仁见智,各有见地。

作者之父苏洵也撰写过一篇《六国论》,但与本文论点有所不同。

苏洵认为六国衰亡的原因在于赂秦以求苟安,而本文则认为在于不能联合一致,共同对敌。

同时,作者也影射了北宋政权当时的边境隐患。

作者苏辙(1039—1112),字子由,宋眉山(今属四川)人。

宋仁宗时曾任商州军事推官,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由制置三司条例司出为河南府推官。

哲宗时累官至翰林学士、门下侍郎。

徽宗时辞官归隐于许州。

作者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号称“三苏”,并列名于唐宋八大家中。

【一段】

尝读六国①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②,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

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

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注释】

①六国:

当时这六个国家拥有的领土为:

齐国位于今山东大部及河北东南部,楚国位于江淮流域的广大地区,燕国位于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南部,韩国位于今山西东南部及河南中部,赵国位于今山西北部及河北西部,魏国位于今河南北部及河北南部。

其中韩、魏两国与秦国接壤。

《世家》:

《史记》中专门记载世袭诸侯的史实的一种传记。

②秦:

战国时位于崤山(今河南西部)以西的国家,位于今陕西、甘肃一带。

【译文】

我曾经读过《史记》中的六国的《世家》,心中感到奇怪的是,当时的各国诸侯拥有五倍于秦国的国土,十倍于秦国的人口,发愤向西方大规模进军,去攻打崤山以西的方圆千里的秦国,却不免最后灭亡。

我常常对这个问题认真地思考,认为一定会有一个使六国可以保全自己的策略。

因而不得不责怪当时的那些谋士,他们考虑问题太疏忽大意,而只是目光短浅地追求眼前利益,并且不了解天下的形势。

【二段】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③;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④,而蔽山东⑤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注释】

③郊:

古代称城邑之外为郊,五十里为近郊,一百里为远郊,引申为城外、国土。

下文的“野”同义。

在行文中,变换一个同义词以避免重复,在古文中较常见。

④冲:

交通或军事要道。

塞:

挡住,阻挡。

⑤山东:

崤山之东。

在这里特指齐、楚、燕、赵四国。

【译文】

秦国和各国诸侯争夺天下的关键地带,不在于齐、楚、燕、赵,而在于韩、魏的国土;各国诸侯和秦国争夺天下的关键地带,也不在于齐、楚、燕、赵,而在于韩、魏的领地。

对秦国来说,韩、魏两国的存在,就如同人有了心腹之患。

韩、魏的位置正好堵塞了秦国的交通要道,同时掩蔽了崤山以东的各国。

所以说天下最重要的地带,没有比得上韩、魏的了。

【三段】

昔者范雎⑥用于秦而收韩,商鞅⑦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⑧,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人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注释】

⑥范雎(jū):

战国时魏国人,在秦昭王时任秦相。

他向昭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主张先攻取邻近秦国而又国势衰败的韩国,然后再攻打其他各国。

⑦商鞅:

战国时卫国人,在秦孝公时任秦相,辅佐孝公变法图强,曾劝孝公攻打魏国,他认为吞并魏国后,可以东向完成统一大业。

⑧“昭王”两句:

秦昭王三十七年(前270年),秦出兵攻齐,夺取了刚、寿两邑。

范雎不同意这一行动,认为越过韩、魏去攻打齐国是错误的。

刚,今山东宁阳;寿,今山东东平。

【译文】

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后就主张拿下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后就主张拿下魏国。

秦昭王在没有得到韩、魏真心归顺时,就去攻打齐国的刚、寿地带,范雎便为之担忧,那么秦国所顾虑的事情,也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秦国对燕、赵用兵,对秦国来说是一件危险的事。

因为穿越韩、魏的领土而去攻打别人的国都,燕、赵会在前面抵抗,而韩、魏也会在后面乘机袭击,这是一条危险的道路。

如果秦国在攻打燕、赵时,没有出现韩、魏乘机袭击的忧虑,那是因为韩、魏已经归附了的缘故。

韩、魏两国是其他几个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在那里随便出入,这难道说是了解天下的大势吗丢弃小的韩、魏两国,让它们去抵挡虎狼一般的强大的秦国,它们怎能不转身而投入秦国的怀抱呢韩、魏转身投入秦国的怀抱,然后秦国人就可以在它们那里通行无阻地攻打东方各诸侯国,从而使整个天下都遭受战祸。

【四段】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借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⑨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注释】

⑨摈(bìn):

弃掉,引申为抗拒。

疆场:

疆界,边界。

【译文】

韩、魏不能独自抵挡秦国,然而天下的诸侯国却需要它们作为自己西方的屏障,所以不如用优厚的条件来亲近韩、魏以抗拒秦国。

秦国人就不敢越过韩、魏来窥伺齐、楚、燕、赵等国,而齐、楚、燕、赵等国便可以凭借这种局面来保全自己了。

让四个没有发生战事的国家,帮助面对强寇的韩、魏两国,使韩、魏两国没有东顾之忧,而为天下的诸侯国挺身而出以抵挡秦兵的进攻。

用两个国家对付秦国,而让另外四个国家在后方充分休息,在暗地里帮助解决两国的急难。

如果这样的话,就可以应付所有的情况,那秦国又能够有什么作为呢不知道从这个方面来考虑,却贪图边境线上的尺寸小利,以致背弃盟约,甚至自相残杀。

秦国军队还没有出动,而天下的诸侯国已经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了。

终于使秦国人得以钻他们的空子,攻取了他们的国家,能不令人为其悲痛吗?

【评析】

“不知天下之势”是本文的主要立论所在。

全文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的。

在第二段中,作者从地理环境上进行了分析,当时和秦国接壤的只有韩、魏两国,也就是说,韩、魏两国是六国的门户。

只有把守了门户,才能抗拒秦国的入侵,这个道理是毋庸置疑的了。

在第三段中,作者又从范雎、商鞅的策略中找出了旁证:

连秦国的政治家都懂得要消灭六国,必先攻下韩、魏。

这个极其肤浅的道理,各国诸侯竟然不知,这不正是作者所系之感慨的事情吗在最后一段中,作者采取了反证的手段,为六国设计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四国应该“厚韩亲魏以摈秦”,并具体说明了自己的根据,其论证之周密、用词之确切,令人为之折服。

北宋的政治局势可称隐患重重,外患尤为突出,辽、西夏政权始终在虎视眈眈地窥伺中原。

在这样严重的局面下,宋廷不是积极地进行抗击,而是采取了“纳币求和”以求苟安于一时的策略。

当时的不少有识之士,都在文章中或隐或现地提到了这个问题。

苏辙的《六国论》也是这样,这就说明了本文绝非单纯地“怀古”,而是有着“讽今”的积极意义的。

【题解】

本文着重分析了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中得出了“见微知著”的结论,给读者提出了如何识人的参考意见。

这也是宋代散文中的一篇名作。

本文作者尚有争议。

旧说以为是苏洵为了讥讽王安石的“不近人情”而作,后经清人考证,又定为宋人邵伯温假托苏洵之名的伪作。

【一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静者①,乃能见微而知著。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②。

而贤者③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注释】

①静者:

指能够冷静地观察周围事物而做出合理结论的贤人。

②天地阴阳之事:

指自然现象。

古人认为自然界有阴阳二气,二气交互发生作用,便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自然变化。

③贤者:

旧说以为是影射欧阳修。

据史书记载,曾巩曾向欧阳修推荐王安石的文章,欧阳修大加赞赏,并帮助王安石考取了进士。

【译文】

事情的发展必定会有一定的结局,道理有它原本就该如此的规律。

天下只有表现冷静的人,才能从细微之处预见到日后将会发生的显著变化。

月亮周围出现了晕圈预示着将要刮风,房屋的石柱返潮湿润预示着将要下雨,这是人人皆知的事。

人事的发展变化,情理和形势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空疏渺茫难以尽知,千变万化而无法预先料到的,怎么能和天地阴阳的变化相比即便是贤能的人对此也有所不解。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喜爱和憎恨扰乱了他们的内心,利害关系又影响了他们的行动啊!

【二段】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④曰:

“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

”郭汾阳见卢杞⑤曰:

“此人得志。

吾子孙无遗类矣!

”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

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

然不忮⑥不求,与物浮沉。

使晋无惠帝⑦,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

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⑧世,非德宗⑨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注释】

④山巨源:

山涛(205—283),字巨源,晋初人,任吏部尚书,为当时的“竹林七贤”之一。

他喜好评论人物,对王衍的评价不高。

王衍(256—311):

字夷甫,晋初人,任尚书令、太尉。

衍有盛才,常自比子贡。

当时晋室诸王擅权,他周旋于诸王间,唯求自全之计,后死于战乱之中。

⑤郭汾阳:

即郭子仪(697—781),唐华州(今属陕西)人,累官至太尉、中书令,曾平定安史之乱,破吐蕃,以一身系国家安危者二十年,后封为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

卢杞:

字子良,唐滑州(今河南滑县一带)人,唐德宗时任宰相,搜刮民财,排斥异己。

杞相貌丑陋,好口辩。

后被贬职死于外地。

⑥忮(zhì):

嫉恨。

⑦惠帝:

晋惠帝(290—306在位),晋开国君主司马炎之子,以痴呆闻名。

他在位时不理朝政,大权旁落,终导致“八王之乱”,晋室随之衰败。

⑧眩(xuàn):

通“炫”,惑乱。

⑨德宗:

唐德宗(780—805在位),唐代晚期的庸君,他削去郭子仪的兵权,重用卢杞,导致朝政紊乱。

【译文】

从前山巨源见到王衍,说:

“将来给天下百姓带来灾难的,一定是这个人!

”郭汾阳见到卢杞,说:

“这个人一旦得志,我的子孙就会被他杀得一个不留!

”现在分析一下他们所说的话。

其中的道理是可以料想到的。

依我看来,王衍之为人,从容貌和谈吐上,确实具备了欺世盗名的条件。

但是他不妒忌别人,不贪图钱财,只是随大流。

如果晋朝当时没有惠帝这个昏君,当政者即使只是一个中等的君主,就算是有成百上千个王衍这样的人,又怎能扰乱天下呢卢杞那样的奸诈,确实足以败坏国家。

但是他不学无术,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谈不足以蒙蔽社会,如果不是遇到德宗这样的鄙陋昏庸的君主,又怎能受到重用呢由此说来,山、郭二公对王、卢二人所作的预言,也未必完全如此啊!

【三段】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

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

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

此人之至情也。

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

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隋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

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

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

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注释】

今有人:

旧说这是影射王安石。

夷、齐:

伯夷和叔齐,为商朝末年孤竹君的二子。

孤竹君死后,二人互相推让君位,后逃入山中。

周武王伐纣时,二人极力反对,进谏不听,遂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旧日认为二人能保持高尚气节,为楷模人物。

颜渊:

名回,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家境贫寒,但能安贫守道,以德行高尚著称。

孟轲:

即孟子,孔子再传弟子,为战国时儒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竖刁、易牙、开方:

都是春秋时齐桓公的近臣。

为了达到接近齐桓公的目的,竖刁自阉,易牙烹子,开方弃亲,所以本文说他们“不近人情”。

参见前面的《管仲论》一文。

【译文】

现在有人嘴里背诵着孔子、老子的话,亲身实践着伯夷、叔齐的行为,收罗了一批追求名声和不得志的士人,相互制造舆论,私下里互相标榜,以为自己是颜渊、孟轲再世,然而他们为人阴险狠毒,和一般人的志趣不同。

这是把王衍和卢杞合成一个人了。

他在社会上酿造的祸害还能说得完吗脸面脏了不忘洗脸,衣服脏了不忘洗衣,这本是人之常情。

现在他却不是这样,身穿奴仆的衣服,吃猪狗的食物,头发蓬乱得像囚犯,表情哭丧着像家里有人去世,却在那里大谈《诗》《书》,这难道说是人的真实的心情吗凡是办事不近人情的,很少不成为大奸大恶之辈,竖刁、易牙、开方就是这样的人。

此人借助当世享有盛名之力,来促成他尚未形成气候的祸患。

虽然有励精图治的君主,敬重贤才的宰相,也还是会选拔并重用他的。

这样,他将成为天下的祸患,是必定无疑的了,这就不只是王、卢二人所能比拟的。

【四段】

孙子曰:

“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

”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

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

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注释】

孙子:

名武,春秋时齐国人,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

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

《孙子兵法》今本的原文无此句。

《孙子兵法·形篇》:

“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曹操注:

“敌兵形未成,胜之,无赫赫之功也。

”意思是说,在敌人还没有准备好阵势时,迅速击败之,虽然没有激烈的战斗,也会取得胜利。

【译文】

孙子说:

“善于用兵的人,并没有显赫的功勋。

”如果这个人没有被重用,那么我的话就有些过头了,而此人就会有怀才不遇的感慨。

谁又能知道祸患会达到上述这种地步呢不然的话,天下将要蒙受他的祸害,而我也会获取卓有远见的名声,那就太可悲了!

【评析】

把全文连贯起来看,在写作目的上,作者确有所指,而所指的具体人物,作者又未点明。

我们也没有必要进行烦琐考证。

仅就立意谋篇上来说,本文确属古文中的名篇。

作者提出的“见微知著”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要轻视小事情,大事情都是由小事情积累而成的。

“防微杜渐”早就是古人奉为圭臬的名言。

正如清人吴楚材所说:

“见微知著,可为千古观人之法。

本文突出的成功之处在于谋篇。

文章开始先将天象和人事进行比较,指出了人事比天象更难掌握,并说明这是由于“好恶”和“利害”所形成的必然结果。

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不能不令人首肯。

接着,又通过历史上山涛、郭子仪对王衍、卢杞的评论,说明了山、郭二人的评论虽有一定道理,但也有所疏漏,这就为下文的“今有人”起了铺垫作用。

本文的第三段是作者倾注全力发泄的部分,将“今有人”的种种表现尽情地加以刻画,一气呵成,有如飞瀑狂泄,其笔锋之犀利,论证之严谨,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而在结尾处,作者又留有余地地提出两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这就使人感到作者所持的公允的态度。

我们也应该看到,作者在批评“有的人”时,把生活习惯(如不修边幅)也作为攻击的口实,这就未免失之偏颇了。

但是,这点微疵并不足以影响本文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