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2.64KB ,
资源ID:258518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58518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六国论苏辙.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六国论苏辙.docx

1、六国论苏辙六国论 宋文(苏辙)【题解】六国,指战国时期除了秦国以外的韩、赵、魏、齐、楚、燕各国。本文分析了六国之所以最终被秦国吞并的原因。关于秦灭六国这一历史课题,历来的史学家及一般文人曾多次进行探讨,见仁见智,各有见地。作者之父苏洵也撰写过一篇六国论,但与本文论点有所不同。苏洵认为六国衰亡的原因在于赂秦以求苟安,而本文则认为在于不能联合一致,共同对敌。同时,作者也影射了北宋政权当时的边境隐患。作者苏辙(10391112),字子由,宋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时曾任商州军事推官,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由制置三司条例司出为河南府推官。哲宗时累官至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徽宗时辞官归隐于许州。作者

2、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号称“三苏”,并列名于唐宋八大家中。【一段】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注释】六国:当时这六个国家拥有的领土为:齐国位于今山东大部及河北东南部,楚国位于江淮流域的广大地区,燕国位于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南部,韩国位于今山西东南部及河南中部,赵国位于今山西北部及河北西部,魏国位于今河南北部及河北南部。其中韩、魏两国与秦国接壤。世家:史记中专门记载世袭诸侯的史实的一种传记。秦:战国时位于崤山(今河南西部)以西的国家,位

3、于今陕西、甘肃一带。【译文】我曾经读过史记中的六国的世家,心中感到奇怪的是,当时的各国诸侯拥有五倍于秦国的国土,十倍于秦国的人口,发愤向西方大规模进军,去攻打崤山以西的方圆千里的秦国,却不免最后灭亡。我常常对这个问题认真地思考,认为一定会有一个使六国可以保全自己的策略。因而不得不责怪当时的那些谋士,他们考虑问题太疏忽大意,而只是目光短浅地追求眼前利益,并且不了解天下的形势。【二段】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

4、魏也。【注释】郊:古代称城邑之外为郊,五十里为近郊,一百里为远郊,引申为城外、国土。下文的“野”同义。在行文中,变换一个同义词以避免重复,在古文中较常见。冲:交通或军事要道。塞:挡住,阻挡。山东:崤山之东。在这里特指齐、楚、燕、赵四国。【译文】秦国和各国诸侯争夺天下的关键地带,不在于齐、楚、燕、赵,而在于韩、魏的国土;各国诸侯和秦国争夺天下的关键地带,也不在于齐、楚、燕、赵,而在于韩、魏的领地。对秦国来说,韩、魏两国的存在,就如同人有了心腹之患。韩、魏的位置正好堵塞了秦国的交通要道,同时掩蔽了崤山以东的各国。所以说天下最重要的地带,没有比得上韩、魏的了。【三段】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

5、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人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注释】范雎():战国时魏国人,在秦昭王时任秦相。他向昭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主张先攻取邻近秦国而又国势衰败的韩国,然后再攻打其他各国。商鞅:战国时卫国人,在秦孝公时任秦相,辅佐孝公变

6、法图强,曾劝孝公攻打魏国,他认为吞并魏国后,可以东向完成统一大业。“昭王”两句:秦昭王三十七年(前270年),秦出兵攻齐,夺取了刚、寿两邑。范雎不同意这一行动,认为越过韩、魏去攻打齐国是错误的。刚,今山东宁阳;寿,今山东东平。【译文】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后就主张拿下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后就主张拿下魏国。秦昭王在没有得到韩、魏真心归顺时,就去攻打齐国的刚、寿地带,范雎便为之担忧,那么秦国所顾虑的事情,也就可以一目了然了。秦国对燕、赵用兵,对秦国来说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穿越韩、魏的领土而去攻打别人的国都,燕、赵会在前面抵抗,而韩、魏也会在后面乘机袭击,这是一条危险的道路。如果秦国在攻打燕、赵时,没有

7、出现韩、魏乘机袭击的忧虑,那是因为韩、魏已经归附了的缘故。韩、魏两国是其他几个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在那里随便出入,这难道说是了解天下的大势吗丢弃小的韩、魏两国,让它们去抵挡虎狼一般的强大的秦国,它们怎能不转身而投入秦国的怀抱呢韩、魏转身投入秦国的怀抱,然后秦国人就可以在它们那里通行无阻地攻打东方各诸侯国,从而使整个天下都遭受战祸。【四段】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借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

8、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注释】摈():弃掉,引申为抗拒。疆场:疆界,边界。【译文】韩、魏不能独自抵挡秦国,然而天下的诸侯国却需要它们作为自己西方的屏障,所以不如用优厚的条件来亲近韩、魏以抗拒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越过韩、魏来窥伺齐、楚、燕、赵等国,而齐、楚、燕、赵等国便可以凭借这种局面来保全自己了。让四个没有发生战事的国家,帮助面对强寇的韩、魏两国,使韩、魏两国没有东顾之忧,而为天下的诸侯国挺身而出以抵挡秦兵的进攻。用两个国家对付秦国,而让另外四个国家在后方充分休

9、息,在暗地里帮助解决两国的急难。如果这样的话,就可以应付所有的情况,那秦国又能够有什么作为呢不知道从这个方面来考虑,却贪图边境线上的尺寸小利,以致背弃盟约,甚至自相残杀。秦国军队还没有出动,而天下的诸侯国已经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了。终于使秦国人得以钻他们的空子,攻取了他们的国家,能不令人为其悲痛吗?【评析】“不知天下之势”是本文的主要立论所在。全文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的。在第二段中,作者从地理环境上进行了分析,当时和秦国接壤的只有韩、魏两国,也就是说,韩、魏两国是六国的门户。只有把守了门户,才能抗拒秦国的入侵,这个道理是毋庸置疑的了。在第三段中,作者又从范雎、商鞅的策略中找出了旁证:连秦国的政

10、治家都懂得要消灭六国,必先攻下韩、魏。这个极其肤浅的道理,各国诸侯竟然不知,这不正是作者所系之感慨的事情吗在最后一段中,作者采取了反证的手段,为六国设计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四国应该“厚韩亲魏以摈秦”,并具体说明了自己的根据,其论证之周密、用词之确切,令人为之折服。北宋的政治局势可称隐患重重,外患尤为突出,辽、西夏政权始终在虎视眈眈地窥伺中原。在这样严重的局面下,宋廷不是积极地进行抗击,而是采取了“纳币求和”以求苟安于一时的策略。当时的不少有识之士,都在文章中或隐或现地提到了这个问题。苏辙的六国论也是这样,这就说明了本文绝非单纯地“怀古”,而是有着“讽今”的积极意义的。【题解】本文着重分析了

11、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中得出了“见微知著”的结论,给读者提出了如何识人的参考意见。这也是宋代散文中的一篇名作。本文作者尚有争议。旧说以为是苏洵为了讥讽王安石的“不近人情”而作,后经清人考证,又定为宋人邵伯温假托苏洵之名的伪作。【一段】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注释】静者:指能够冷静地观察周围事物而做出合理结论的贤人。天地阴阳之事:指自然现象。古人认为自然界有阴阳二气,二气交互发生作用,便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自然变化。贤

12、者:旧说以为是影射欧阳修。据史书记载,曾巩曾向欧阳修推荐王安石的文章,欧阳修大加赞赏,并帮助王安石考取了进士。【译文】事情的发展必定会有一定的结局,道理有它原本就该如此的规律。天下只有表现冷静的人,才能从细微之处预见到日后将会发生的显著变化。月亮周围出现了晕圈预示着将要刮风,房屋的石柱返潮湿润预示着将要下雨,这是人人皆知的事。人事的发展变化,情理和形势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空疏渺茫难以尽知,千变万化而无法预先料到的,怎么能和天地阴阳的变化相比即便是贤能的人对此也有所不解。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喜爱和憎恨扰乱了他们的内心,利害关系又影响了他们的行动啊!【二段】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

13、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注释】山巨源:山涛(205283),字巨源,晋初人,任吏部尚书,为当时的“竹林七贤”之一。他喜好评论人物,对王衍的评价不高。王衍(256311):字夷甫,晋初人,任尚书令、太尉。衍有盛才,常自比子贡。当时晋室诸王擅权,他周旋于诸王间,唯求自全之计,后死于战乱

14、之中。郭汾阳:即郭子仪(697781),唐华州(今属陕西)人,累官至太尉、中书令,曾平定安史之乱,破吐蕃,以一身系国家安危者二十年,后封为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卢杞:字子良,唐滑州(今河南滑县一带)人,唐德宗时任宰相,搜刮民财,排斥异己。杞相貌丑陋,好口辩。后被贬职死于外地。忮():嫉恨。惠帝:晋惠帝(290306在位),晋开国君主司马炎之子,以痴呆闻名。他在位时不理朝政,大权旁落,终导致“八王之乱”,晋室随之衰败。眩():通“炫”,惑乱。德宗:唐德宗(780805在位),唐代晚期的庸君,他削去郭子仪的兵权,重用卢杞,导致朝政紊乱。【译文】从前山巨源见到王衍,说:“将来给天下百姓带来灾难的,一

15、定是这个人!”郭汾阳见到卢杞,说:“这个人一旦得志,我的子孙就会被他杀得一个不留!”现在分析一下他们所说的话。其中的道理是可以料想到的。依我看来,王衍之为人,从容貌和谈吐上,确实具备了欺世盗名的条件。但是他不妒忌别人,不贪图钱财,只是随大流。如果晋朝当时没有惠帝这个昏君,当政者即使只是一个中等的君主,就算是有成百上千个王衍这样的人,又怎能扰乱天下呢卢杞那样的奸诈,确实足以败坏国家。但是他不学无术,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谈不足以蒙蔽社会,如果不是遇到德宗这样的鄙陋昏庸的君主,又怎能受到重用呢由此说来,山、郭二公对王、卢二人所作的预言,也未必完全如此啊!【三段】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

16、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隋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注释】今有人:旧说这是影射王安石。夷、齐:伯夷和叔齐,为商朝末年孤竹君的二子。孤竹君死后,二人互相推让君位,后逃入山中。周武王伐纣时,二人极力反对,进谏不听,遂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旧日认为二

17、人能保持高尚气节,为楷模人物。颜渊:名回,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家境贫寒,但能安贫守道,以德行高尚著称。孟轲:即孟子,孔子再传弟子,为战国时儒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亚圣”。竖刁、易牙、开方:都是春秋时齐桓公的近臣。为了达到接近齐桓公的目的,竖刁自阉,易牙烹子,开方弃亲,所以本文说他们“不近人情”。参见前面的管仲论一文。【译文】现在有人嘴里背诵着孔子、老子的话,亲身实践着伯夷、叔齐的行为,收罗了一批追求名声和不得志的士人,相互制造舆论,私下里互相标榜,以为自己是颜渊、孟轲再世,然而他们为人阴险狠毒,和一般人的志趣不同。这是把王衍和卢杞合成一个人了。他在社会上酿造的祸害还能说得完吗脸面脏了不忘洗

18、脸,衣服脏了不忘洗衣,这本是人之常情。现在他却不是这样,身穿奴仆的衣服,吃猪狗的食物,头发蓬乱得像囚犯,表情哭丧着像家里有人去世,却在那里大谈诗书,这难道说是人的真实的心情吗凡是办事不近人情的,很少不成为大奸大恶之辈,竖刁、易牙、开方就是这样的人。此人借助当世享有盛名之力,来促成他尚未形成气候的祸患。虽然有励精图治的君主,敬重贤才的宰相,也还是会选拔并重用他的。这样,他将成为天下的祸患,是必定无疑的了,这就不只是王、卢二人所能比拟的。【四段】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注释】孙子:名

19、武,春秋时齐国人,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孙子兵法今本的原文无此句。孙子兵法形篇:“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曹操注:“敌兵形未成,胜之,无赫赫之功也。”意思是说,在敌人还没有准备好阵势时,迅速击败之,虽然没有激烈的战斗,也会取得胜利。【译文】孙子说:“善于用兵的人,并没有显赫的功勋。”如果这个人没有被重用,那么我的话就有些过头了,而此人就会有怀才不遇的感慨。谁又能知道祸患会达到上述这种地步呢不然的话,天下将要蒙受他的祸害,而我也会获取卓有远见的名声,那就太可悲了!【评析】把全文连贯起来看,在写作目的上,作者确有所指,而所指的具体人物,作者又未点明。我们也

20、没有必要进行烦琐考证。仅就立意谋篇上来说,本文确属古文中的名篇。作者提出的“见微知著”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要轻视小事情,大事情都是由小事情积累而成的。“防微杜渐”早就是古人奉为圭臬的名言。正如清人吴楚材所说:“见微知著,可为千古观人之法。”本文突出的成功之处在于谋篇。文章开始先将天象和人事进行比较,指出了人事比天象更难掌握,并说明这是由于“好恶”和“利害”所形成的必然结果。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不能不令人首肯。接着,又通过历史上山涛、郭子仪对王衍、卢杞的评论,说明了山、郭二人的评论虽有一定道理,但也有所疏漏,这就为下文的“今有人”起了铺垫作用。本文的第三段是作者倾注全力发泄的部分,将“今有人”的种种表现尽情地加以刻画,一气呵成,有如飞瀑狂泄,其笔锋之犀利,论证之严谨,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而在结尾处,作者又留有余地地提出两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这就使人感到作者所持的公允的态度。我们也应该看到,作者在批评“有的人”时,把生活习惯(如不修边幅)也作为攻击的口实,这就未免失之偏颇了。但是,这点微疵并不足以影响本文的成就。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