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之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851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之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之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之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之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之路.docx

《浅析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之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之路.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之路.docx

浅析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之路

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与精神文化的需

求也与日俱增,这就要求我们的城市不仅要给公众提供环境的舒适感,同时要有良好的视觉感受。

自1990年代开始,以城市雕塑为代表的各种公共艺术应运而生,有关公共艺术的话题也因此成为艺术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公共艺术作为从西方引进的一个概念,国内对它内涵的理解和诠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各抒己见,至今没有达成共识。

事实上,公共艺术这个概念在西方的产生,有着特定的文化基础。

由于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从196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西方文化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转变,即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意识形态问题和精神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后现代主义文化。

后现代主义文化给西方艺术带来了转折性的变化,直接催生出当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

与此同时,由于受后现代主义文化影响,1960年代的西方艺术界掀起

了波普艺术的世界性潮流,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这些观念,使得雕塑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相当大的扩展,雕塑与其他艺术的差异变得模糊,特别是在景观设计的领域。

建筑师、景观设计师逐步认识到,大尺度的雕塑构成会给新的城市空间和园林提供一个很合适的装饰,雕塑家也就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为新的城市广场和公园搞一些供人欣赏的重点作品。

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文化,不仅使文化趋向多元,也直接导致艺术上的一系列变化:

首先,以往现代艺术中的个人主义、精英主义话语方式,被生活化的、通俗化的、平民化的话语方式所取代。

艺术更多地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更多关注大众的日常生活问题。

其次,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打破了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情形。

再有,艺术的作用方式也由过去的神圣感、殿堂感和经典式的方式转变为追求有效的表达和交流,艺术与公共的关系成为互动的、双方的交流。

另外,艺术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人们重新思考艺术与社会问题的关系,重新强调艺术对生活的干预,重新强调艺术的现实关怀,一系列引人瞩目的社会问题成为艺术关注的焦点,如种族问题、性别问题、生态问题、绿色环保问题、社会边缘人群和弱势群体问题等等。

因此,公共艺术在西方的出现,是基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以及艺术史的内在逻辑,同时也反映出西方市民阶层对于公共空间的权力的要求和参与的意向,它与西方社会公众事项的民主化进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反观我国公共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与西方迥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现实土壤,这也在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公共艺术特殊的发展道路。

一、从城市雕塑到公共艺术

中国的城市雕塑已有逾百年的历史,于1980年代掀起高潮,至今方

兴未艾;而公共艺术这个西方概念引进却是1990年代之后的事情。

然而眼下,不光是普通老百性,还有很多业内人士也将城市雕塑等同于公共艺术,认为它只是更换了一个时髦一些的名词,两者并没有多少区别。

事实上,公共艺术远远不是城市雕塑这个概念。

就公共艺术来说,可以有部分作品继续使用雕塑手段,但更多的公共艺术是结合当代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如环境、装置、空间和概念,甚至于街头艺人的表演。

因此可以说,公共艺术的实现方式是综合的,它可以利用雕塑、建筑、绘画、园林、表演、地景、行为等各种方式来实现。

另外,公共艺术不是以作为审美对象为唯一目的,而是对社会的一种看法,对现实文化的整体关注与对话,注重呈现特定背景下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公众的关联。

那么,这两个概念经常被混淆又反映出哪些现实的问题呢?

在大都市很多公众出没的空间里,原本我们可以构建与周边环境更具对应关系的公共艺术,但实际上我们只是摆放了点雕塑。

而这些用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审美愉悦的或是装饰性,或是仿古典,或是几何体的城市雕塑,现在我们统统称之为公共艺术。

这不但说明了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尴尬境地,还反映出公共艺术在理念上、在学术上与西方的差距,当然更多的是在公共政策、实现方式和艺术制度上的问题。

中国的公共艺术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政府常常作为公共意志的代表来决定经费的投入,并且常常由政府而非专业机构或专业委员会来确定艺术的好坏,官员意志在公共艺术实现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其实,行政不是特权,只是一种管理,并且这种管理又是公民委托的。

现代社会是分工明确的社会,这种社会由许多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领域构成,每个领域都是受委托的领域。

就公共艺术而言,其行政管理是一种公民的委托,专家对公共艺术的学术争论也是受公民的委托,专家意见所达成的共识和行政实施是由两个不同的领域来展开工作的,所以社会最终实现的并不是每个公民意愿,而是公民对他所委托的专家的行政的信任。

但是,我们现在的城市发展规划,对包括城市雕塑这些公共艺术项目来说,却根本体现不出现代性行政管理制度的这些效能。

因此,有专家指出,改革目前现行的公共艺术行政管理制度,是城市雕塑融入公共艺术的关键。

二、个人意志到公共性

艺术家个人意志在公共艺术中的介入,也是近年来关于公共艺术讨论中较受关注的一个话题。

因为公共艺术不是个人进行艺术实验的场所,艺术家是否真的是从创作的环境出发,提出一个具有针对性的话题,或者创作出一个特殊的情景,与公共空间中的人形成对话,注重和观看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而不是过多地把个人的感受强加给观看的人。

毕竟,公共艺术不同于美术馆艺术或展览艺术,它的特点便是定点与持久,因此必须考虑公众的接受与参与问题,它不能也不应该成为艺术家对公众的“视觉专制”。

相反,艺术家要特别注意研究城市、社区、民众的历史与文化构成,寻求交流的可能性。

像美国纽约艺术家约翰·艾亨1980年代在南布朗斯克所进行的公共艺术,他在那个地区呆了长达十五年之久,经过长时间的潜心研究之后,然后用活人翻模这种艺术手段将整个社区族群的文化形态复现出来,他的艺术作品不仅超越了雕塑本身,继而获得了更为复杂的公共性和政治意涵。

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核心问题,不仅是因为在物质层面的存在方式

上,公共艺术是以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对象,而且在观念层面的创造方式上,以及制度层面的运作过程和管理方式上,都存在公共性的议题。

公共艺术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可以说是第一性的,因此,公共艺术的公共性,首先体现在与环境空间的对应关系上。

如果人们置身于一个空间环境时,由于形式与内容结构相似,使公共艺术形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从而产生方向感,最后获得一种认同感,从而使公共艺术确立起与环境的关系、与社会文化的关联,进而产生归属感。

但是目前,虽然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中的硬质景观,如高楼大厦、街道、各种现代的交通等已经使得城市越来越现代化,但是我们对公共艺术的真实内涵与根本使命认知度不够,因而缺乏一些能引起公众文化认同、紧密人与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从而错失了一些新的城市人文空间的营造和产生。

当然,在创作中强调公共性,难免通俗,为了观众的接受和进入,公共艺术可采用更多的流行文化形象和符号,以及流行的表达媒介(如电视、录像、摄影等)吸引启发观众个人的生活经验。

但这不是庸俗的迎合,只是在艺术的表达方式上采取更为轻松的、游戏的形式与心态,仍然注重以独特的创意、机智的构思、精到的制作引导观众进入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

当然,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所要面对的是具有启蒙意识的个体,是现代公民,但现实情况常常是真正具有行动力的社区组织和民众是缺席的,我们只要留心一下社区居民大会的出席率便可窥知。

所以,对于公共性有时我们不必过分执着,不然会沦为对公众的新媚俗取向。

因为,当公共艺术完全以公众审美的立场去实践时,这样的艺术只会提供快餐和佐料式的视觉愉悦,不会为所处空间带来任何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