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水泥厂环评报告书.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84954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文水泥厂环评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修文水泥厂环评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修文水泥厂环评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修文水泥厂环评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修文水泥厂环评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修文水泥厂环评报告书.doc

《修文水泥厂环评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文水泥厂环评报告书.doc(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修文水泥厂环评报告书.doc

贵州中水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修文)3200t/d熟料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生产线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贵州中水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修文)3200t/d熟料

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生产线建设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1.总论

修文县地处贵州省中部,距省会贵阳市38km,距贵阳到重庆的高速公路约2km,该公路正在扩建,交通十分方便。

修文县境内有丰富的水泥生产用原料、燃料资源,劳动力也很充足。

国家西部开发“西电东送”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力地推动全县经济的发展,一批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而这些项目的建设需要的大量结构水泥均从外地购进。

虽然贵州省的水泥业已经在近几年得到发展,但立窑水泥和一些高能源消耗的小型旋窑水泥仍然占有相对高的比例。

目前县内水泥厂均以机立窑为主,单家水泥厂年产量平均8万t,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随着国家水泥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及水泥新标准的实施,小立窑将逐步淘汰。

为加快推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引导水泥工业持续健康地发展,2005年12月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提出:

“日产4000吨及以上(西部地区日产2000吨及以上)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及装备和配套材料开发”、“日产2000吨及以上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属鼓励类。

2006年10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

“重点支持在有资源的地区建设日产4000吨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水泥项目、限制新建日产2000吨以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修文县根据贵州省建筑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布局及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对高品质结构水泥的需求,抓住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角度加大中西部开发“西电东送”给企业带来的发展空间这一契机,积极招商引资。

贵州中水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多方考察,认真分析,为促进贵州地区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贵州修文县水泥用原料、燃料资源优势,建设场地以及便利的水、电、交通、通讯、区域位置等条件,决定在贵州省修文县投资兴建贵州中水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修文)3200t/a水泥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同时利用水泥窑头、窑尾废气余热发电,进行废热综合利用。

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政策、循环经济政策(国发[2005]22号文),本项目每年将消耗大量粉煤灰、石膏、硫酸渣等工业废渣(粉煤灰31.95万t/a、石膏7.45万t/a、硫酸渣1.78万t/a),废渣利用率占全部原料的21.8%,利用率较高。

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使工业废渣变废为宝,部分解决了因工业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占用土地的问题,使劣质能源在水泥生产中应用,使水泥生产向节能、利废和环保方向纵深发展,推进水泥工业的绿色化进程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力度,该项目建设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

另外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促进和实现周边地区水泥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淘汰当地立窑和湿法回转窑等落后水泥生产线。

更为重要的是,“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的两项约束性指标,利用水泥窑余热进行发电是水泥工业能耗降低20%的重要措施,已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列入“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为了更好落实上述两项约束性指标,国务院于2007年5月23日以国发〔2007〕15号《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方案中强调“着力抓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重点是:

实施钢铁、有色、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余热余压利用、……”。

去年2006年10月17日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刚出台的《水泥工业发展政策》(国家发改革委员会第50号令)答问时强调:

“到2010年,40%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将采用余热发电技术。

届时,年发电量可达84亿kW时,每年可节约标煤300万吨、减少粉尘排放约4万y、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60万t、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万t,并使吨水泥熟料成本降低10~15元。

可见本项目利用水泥窑头、窑尾大量废气余热,建设4.5MW的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实现水泥生产废热的综合利用。

这对于推动水泥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余热发电是水泥工业节能减排、改变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具体体现。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建设项目同时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为此,贵州中水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委托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承担贵州中水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修文)3200t/a水泥生产线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

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环评项目组经现场踏勘、环境状况调查、资料收集等工作,编制了《贵州中水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修文)3200t/a水泥生产线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报请有关部门的审批,以此作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和审查的依据。

1.1编制目的

通过修文3200t/a水泥生产线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查明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以粉尘为主、排量大、污染严重等特点,预测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对环境污染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控制污染、保护或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及建议,以期把工程项目可能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并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2指导思想

遵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及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及成果,结合本建设项目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做到评价结论科学化、污染防治措施具体化,使评价结果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优化环保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导,以最大限度减少建设项目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促进地方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1.3编制依据

1.3.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物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1月30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

1.3.2部门与政府规章

(1)国务院令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

(2)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年12月3日;

(3)国务院国发〔2007〕15号《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2007年5月23日;

(4)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52号文《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风险的通知》,2005年12月15日;

(5)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4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2001年1月8日;

(6)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3]60号“关于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若干意见”,2003年4月2日;

(7)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环办[2003]25号《关于核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2003年3月25日;

(8)国务院国发[1996]031号《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8月31日;

(9)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1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1年2月21日;

(10)国家八部委急发改运行[2006]609号《关于印发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06年4月13日;

(11)国家发改革委员会第50号令,《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2006年10月17日;

(12)国家发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版》,2005年12月2日;

(13)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000年10月15日;

(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土资源部、卫生部环发[2005]109号关于发布《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2005年9月7日;

(15)国务院国发[2005]22号《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5年7月2日;

(16)国务院国函[1998]5号《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1998年2月;

(17)国家环保局环发(2006)28号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2月14日;

(18)《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内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通知》1999年3月4日;

(19)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1994]22号“关于印发《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的通知,1994年4月18日;

(20)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9年6月;

(21)贵州省经贸委、贵州省质监局和贵州省建材行业管理办公室文件,黔经贸资源(2000)803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建材企业的产品放射性管理工作的通知》,2000年;

(22)贵阳市人民政府文件,筑发(1996)37号《贵阳市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1996年10月28日;

(23)贵阳市人民政府文件,筑发(1998)37号“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阳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划》”,1998年11月25日。

(24)贵州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十次会议《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2004年9月29日。

1.3.3技术规范

(1)国家环保总局HJ/T2.1~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1993年11月28日;

(2)国家环保总局HJ/T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1993年3月18日;

(3)国家环保总局HJ/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1997年11月18日;

(4)国家环保总局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2004年12月11日;

(5)国家环保总局HJ/T256-200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水泥制造》,2006年3年9日。

1.3.4项目文件及参考的相关文献

(1)贵州省环境保护局,《贵州中水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修文32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建设工程》开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业务咨询服务登记表,2007年9月17日;

(2)贵州省发改委黔发改工业[2007]1193号《关于同意贵州中水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2007年7月13日;

(3)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贵州中水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修文)32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7年08月;

(4)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贵州总队,《贵州省修文县青龙山石灰岩地质勘探中间报告》,2007年8月;

(5)贵州创新矿业工程开阿飞有限责任公司,《修文县青龙山石灰岩矿开发利用方案》,2007年9月;

(6)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贵州总队,《贵州中水久长水泥厂项目建设工程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2007年9月;

(7)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中水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修文久长日产32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一级评估)》,2007年9月;

(8)《贵州中水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修文)32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书,2007年9月14日。

1.4评价工作程序

见图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