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史论文-论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84170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文明史论文-论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类文明史论文-论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类文明史论文-论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类文明史论文-论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类文明史论文-论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类文明史论文-论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doc

《人类文明史论文-论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文明史论文-论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类文明史论文-论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doc

课程论文

2016年6月1日

论题:

论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

摘要:

古罗马文明的历史并没有从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消失,罗马帝国的崩溃并不意味着罗马文明的落幕。

她留下的基督教文明和她的语言引领了西方世界文明的发展,而由她开启的东西方文明交流也会一直被历史所铭记。

关键词:

古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东西方文化交流;拉丁语

时光倒流到2700多年前的意大利,在美丽富饶的台伯河畔,有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悄然建立。

沐浴着温暖舒适的地中海洋风,吮吸着甘甜可口的台伯河水,这座生机勃勃的小城在朝阳的迎接下露出了她纯洁美丽的笑容。

这还是一个孩子,一个懵懂却充满生气的孩子,那时的人们,谁又会想到在她长大以后会是怎样的辉煌了?

她便是——罗马。

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一个主要源头之一。

在古罗马文明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充分借鉴吸收了先前的和与之同时代的各文明的养分,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与发展出了自己独特而灿烂的文明,在西方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西方文明的总体发展脉络上,古罗马文明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蒙昧的蛮荒时代一路走来,在希腊文明衰落之际,她接起了西方文明传承的重任,兼容并包,将文明的星星之火向后世传递。

在古罗马的发展历程中,一路自上古时期的王政时代走来,历经罗马共和时代,最后到罗马帝国时代。

从公元前753年罗慕路建城,到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所灭亡止,古罗马文明发展延续了2000多年。

长期以来,在历史文化界,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古罗马文明一直掩盖在古希腊文明的光辉之中,更有甚者,许多人将古罗马文明认为是古希腊文明的复制。

但如若我们能够整体审视古罗马文明,我们会发现:

古罗马文明相比古希腊文明更加成熟和厚实。

正如人之一生,如若古希腊文明是人的“青年时代”的话,那么古罗马文明便是人的“壮年时代”。

【1】之所以称古罗马文明更为成熟,是在于西方文明的几个主要特征和要素点都是于古罗马文明时期发展成熟的,在罗马帝国崩溃以后继续影响着整个西方世界的发展,更是在近代全球化的浪潮中影响世界的发展。

一.基督教文明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脉络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了犹太教耶和华上帝和救主弥塞亚等概念,以及希伯莱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

早期的基督教是作为群众运动产生的。

随着基督教的传播,社会各阶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教会。

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还包括宣称跟其他教会有着不同历史渊源和信念的基督教派。

基督教脱胎于希伯来文明中的犹太教,但在罗马帝国的传播过程中,它却受到了希腊和罗马文化的不断改造,最终完全脱离于犹太教的影响而形成为一种全新的宗教。

原始基督教的教义在经过保罗派的改造后,已经摆脱了犹太文化的局限性和排他性,开始形成为适应于所有民族和文化背景的教义,从而导致基督教真正地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

【2】其后,经过拉丁教父们的努力,基督教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的教义和思想体系,最终奠定了决定日后西方文明发展方向的基督教文明基础。

基督教的核心人物是造物者耶稣基督,从《旧约》中我们可以知道,所有的人都是耶稣根据自己的形象造的,那么人类生命的真正宝贵价值就在于我们生命里的神性,这直接肯定了人类社会关系和个体生命都具有神圣性,因此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人都是自由的,所有的人都应该相互友爱。

上帝之子耶稣用甘愿上十字架的代价,背负起人的“原罪”,是为了有罪的人得救的,是牺牲自我保存人类回归上帝的壮举。

也正是这种基于“原罪”的思想,为西方“自由、平等、博爱”人文思想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并且在古希腊的理性精神以外,为其发展提供了统一的持久的超验信仰,这些信仰与典范,提升着西方人的精神世界,也作为在道德上凝聚社会的纽带连接起世世代代的伦理传承。

【2】

对于西方的主流价值观所强调的内容,大部可以在基督教义化中找到其根源。

我们常常以西方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与我国的集体主义进行比较,其实,个人主义的思想根源出于基督教《圣经》中基督教伦理中的戒命的第二条“要爱人如己。

先自爱,次之为爱人如己。

”需要强调的是,往往存在着将个人主义与自私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误区,但其实真正的个人主义所体现的是一种道德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哲学,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个人独立”,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对待社会或他人的思想和理论观点。

个人主义在西方表现为对个人财富,权利,智慧的尊重。

也正是这种价值观激励着个体的进步从而带动了整个西方的进步。

二.古罗马的扩张和罗马帝国的统一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古罗马立国之初,地促势微,四面受敌,屡陷危亡之境。

但它依靠加强公民集体内部团结,充分利用四邻因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而不可能有效地联合起来这一有利环境,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的策略,以武力和外交手段使自己摆脱了困境,进而在扩张中节节胜利。

自公元前5世纪初至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进过两个多世纪的扩张,整个意大利除北部波河流域外,尽为罗马属地。

统一意大利之后,罗马进而向海外扩张,于是与西部地中海强国迦太基发生激烈冲突。

经过3次布匿战争,在公元前146年,迦太基遭到彻底毁灭,罗马势力扩及整个西部地中海,并将罗马的势力伸进了北非。

此后罗马也不断向东部地中海扩张。

经战争征服马其顿和埃及并控制了整个希腊,又通过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

公元前125年到121年,罗马征服了山北高卢罗纳河南岸地区,在河北岸也取得了一些立脚点,后来还设立了山北高卢行省。

从公元前58年到49年担任高卢总督的恺撒击败了高卢的诸部落,把罗马的统治推进到了莱茵河。

至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以建立起帝制的罗马已经扩张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然大国。

古罗马城建立在台伯河接近入海口的位置,位于亚平宁半岛的西南部,只有在台伯河畔才有狭小的平原。

城市的四周多丘陵山脉,不利于农耕文化的产生。

在城市的西南方,便是广袤富硕的地中海,坐拥富饶的台伯河之利,天然地适于商业的发展。

所以,罗马至诞生之日起,便拥有了商业的基因,注定了罗马未来的发展走向。

古罗马的幼少年时期,正处于古希腊的鼎盛时期。

在希腊的各邦国联军打败波斯帝国的侵略以后,古希腊的殖民商业活动在地中海地区便达到了鼎盛。

先进的希腊文明和繁荣的商业贸易涌入了古罗马地区。

罗马的公民们学习古希腊的各种先进文化的养分,发展自己的贸易,改革自己的政治体制,训练自己的军队,如同她的老师一样走上了商业殖民扩张的道路。

在希腊衰落后,罗马迎来了短暂的安全稳定的发展时期,地中海已经失去了她的霸主,那便是无主之地。

罗马迅速发展自己的势力,广开自己的商业贸易,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便统一了意大利,极大地增大了她的实力。

特别是在打败罗马的劲敌——迦太基之后,罗马边一发而不可收,迅速从西地中海地区向整个地中海扩散开来,并最终,将罗马的威名传到了遥远的东方。

统一的罗马,其境内不仅有开放的古希腊文明,还有神秘的古埃及文明。

同时她更将自己的双手伸进了富饶的古两河文明。

罗马的商人们,从罗马城起航,将货物卖到希腊地区,在从希腊装载货物,运送到叙利亚,与来自两河地区乃至印度河南亚次大陆地区或者遥远的大汉帝国的商人们交换货物,在将这些货物送回地中海,顺便捎带着去一趟尼罗河畔便起航回到罗马城。

柔软的丝绸、优美的瓷器、味道奇怪的茶叶这些来自于欧亚大陆另外一端的稀有货品一时成为罗马上层贵族的首选。

在罗马帝国的熔炉里,以西亚地区和尼罗河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以巴尔干半岛为代表的希腊文明悄然融合交汇,上演着人类历史上首次真正意义上的东西方文化融合和经济交流,而不仅仅像她的前任大帝国那样的纯粹军事征服。

三.拉丁语——现代西方世界各族人民和各种语言的“母语”

拉丁语属印欧语系拉丁语族,即罗曼语族。

拉丁文字系拼音文字。

拉丁字母是罗马人向希腊人借用来的。

拉丁语字母表原有24个字母,公元16世纪加进了字母j。

近代科学发展的需要又增添了一个字母w。

同汉语一样,拉丁语是世界上古老的语言,因产生于欧洲亚平宁半岛的拉茨地区而得名。

它早在公元前就存在了,到了公元前一世纪就发展成为完整的语言。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拉丁语被定为罗马帝国的国语。

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拉丁语的影响超出了意大利,波及到整个欧洲、西亚和北非。

【3】公元476年罗马帝国崩溃后,拉丁语结合各地方方言,逐渐分化为意大利语、法语、普罗旺斯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等各种独立的语种,就连如当今世界使用最多的英语也深受拉丁语的影响,英语的字母和超过一半以上的单词都来源于拉丁语。

 

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也应该有统一的语言,所以罗马帝国推动每个人都说拉丁语,这才是大一统的标志。

其实当时也确实如此,一个帝国的人民,他在任何被征服的国度中使用拉丁语,其他人都可以很快的与他顺畅的沟通,这不仅省去了很多麻烦,也使帝国内的各民族的文化毫无阻碍的融合在一起;天主教会在当时也受到了这样的影响,通过传教和在法兰克地区各地建立隐修院,教授神职人员使用拉丁语,以此作为传教的基本语言工具。

教会信仰也被这帝国内共通的语言带入了一个“黄金时代”,传教的进度更加迅速了,拉丁语文助它翻山越岭,又跨过河流;拉丁语也因此被教会“正式的加冕”,使它可以被称为“教会的语言”。

最早的拉丁语版圣经在4世纪时便出现了,翻译者为伟大的教父“圣热罗尼莫”,它是权威的。

使用拉丁语翻译圣经也就成了中世纪欧洲历来的传统,因为拉丁语是神圣的语言,是最接近天主的语言,在各民族的语言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首席地位”与尊贵含义。

随着蛮族的入侵,罗马帝国的统治开始变得岌岌可危,终于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灭亡。

在此之后,欧洲开始进入黑暗的中世纪,开始了持续几个世纪的动荡。

城市生活基本消失,教育基本停滞,高贵的拉丁语逐渐远离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

中世纪的欧洲,对于罗马和希腊来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对于日耳曼等众北欧蛮族来说确是一种进步。

【4】分散于各地的拉丁民族开始与各蛮族交流融合,融入当地社会之中,而各蛮族在拉丁语的基础上也逐渐发展衍生出自己民族的语言。

从近代早起开始,拉丁语开始成为大学教学用语。

自1087年波伦亚大学始,以拉丁语为学术语言的大学网络便开始形成,到了18世纪,拉丁语已经在欧洲主要的大学确立自己在学术领域的主导地位,并逐渐东扩,形成了“泛欧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学生和老师可以自由流动,获取硕士学位的人又在任意地方教书的权利,这反过来,有确定了拉丁语“文人语言”的地位。

【5】在成为教会和知识界的通用语以后,拉丁语迅速被欧洲上层社会流传开来,学习拉丁语成为了一种时髦,而对于底层民众而言,学习拉丁语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古拉丁语在衍变出众多子语言之后,又真正从欧洲复活,而后在地理大发现中广播全球,为整个世界所知,更是在西方世界成为了一种实用语言。

在古罗马人民的辛勤创作下,古罗马文明成为世界文明史上光辉灿烂的一幕,为人类落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她的民主政体和她的罗马法都成为了后世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参照物,这里由于篇幅原因,我就不加以一一论述了,总之,古罗马文明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头之一。

参考文献:

【1】兰奇光.罗马文明历史地位的重新评价.论文.南通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6

【2】黄心川.世界十大宗教[M].社会科学义献出版社.2007

【3】李学金.拉丁语对英语的影响.论文.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

【4】罗建平.西方古文明与拉丁语的兴亡——政治与语言的关系研究.论文.《海外英语》.2011

【5】唐晓琳.语言的权利——拉丁语对欧洲统一的影响与作用.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