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83916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doc

《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doc

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摘要]食品的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的安全有重大的影响。

本篇文章把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分为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分别展开叙述。

分别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

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危害和检测方法。

并对食品中人为添加化学物质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安全管理对策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人为添加剂分类危害发展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关系人民正常生活的重大问题,为配合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中国食品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把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分为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参考以下原则:

不属于传统上认为是食品原料的;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不属于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物质的;未列入中国食品添加剂的;其他中国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物质之外的物质。

其中17种非食用物质包括:

吊白块、苏丹红、王金黄(块黄)、蛋白精(三聚氰胺)、硼酸与硼砂、硫氰酸钠、玫瑰红B、美术绿、碱性嫩黄、酸性橙、工业用甲醛、工业用火碱、一氧化碳、硫化钠、工业硫磺、工业染料、罂粟壳。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满足防腐和加工工艺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是指易过量使用而对身体产生影响的食品添加剂。

正确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是无害的,但是过量的使用将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包括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乳化剂、酶制剂、面粉增白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等21类。

人为添加化学物质对食品的安全有重大的影响,本文就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分别展开论述。

1.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

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生食品污染等恶性事件。

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害物质不断被检出,对公众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阴影。

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

1.1甲醛

甲醛的分子式是HCHO,主要用于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1],其主要作用是改善外观和质地。

低浓度甲醛有刺激性臭味,甲醛暴露可刺激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并引起各种状况。

人对甲醛的个体差异较大,眼睛最敏感,嗅觉和呼吸道刺激次之[2]。

这些刺激引起的症状主要是流泪、打喷嚏、咳嗽,甚至出现结膜炎、咽喉炎、支气管痉挛等。

虽然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甲醛编入2B组,即对动物致癌作用充分,而对人的致癌证据不充分,属于可疑致癌

物质,但国内外均有报道认为食品所致的甲醛污染会增加上呼吸道癌

症的危险性。

美国环保局做出结论,证实甲醛是人类的一种致癌物[3]。

1.2吊白块

吊白块又称雕白粉,化学名称为次硫酸氢钠甲醛或甲醛合次硫酸

氢钠,分子式NaHSO·2CH2O·2H2O,为半透明白色结晶或小块,易溶于

水,主要在印染工业中作为泼染剂使用。

近年来,有些不法厂商在食品

加工中用吊白块做增白剂添加,使一些食品,如面粉、米粉、粉丝、面食

品及豆制品等色泽变白,有的还能增加韧性,不易腐败变质[4]。

1.2.1吊白块对人体危害

其主要危害来自于分解放出的甲醛,甲醛为原生质毒物,能和核酸

的氨基及羟基结合,使之失去活性影响代谢机能破坏蛋白质,因而能高

效地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支杆菌真菌甚至病毒[5],

其水溶液常用于浸泡动物尸体和标本,对人体肝脏肾脏及神经系统等

有较大损伤,并有致癌和畸型病变作用。

1.3苏丹红

苏丹红主要成分苏丹红I,分子式见图1,化学名称为1-苯基偶氮

-2-萘酚。

C16H12N2O属于偶氮苯类人工色素,属于工业染料,主要用于

油、蜡、鞋等的增光着色[6]。

由于苏丹红I、II、III、IV及其代谢产物具有致

癌性,国家禁止作为色素添加剂在食品中使用可能添加的主要食品类

别辣椒粉。

1.3.1苏丹红对人体危害

苏丹红主要经口,也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

进入人体后,它主要

在胃肠道杆菌和肝脏一些酶的作用下被代谢为初级产物,之后在肝微

粒体酶的作用下形成苯和萘环羟基衍生物并生成自由基,自由基可以

和DNA和RNA结合生成致癌物质[7]。

1.4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化学式为:

C3N3(NH2)3,结构式见图2,俗称密胺、蛋白精,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命名为1,3,5-三嗪-2,4,6-三氨基,是一

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

它是白色单斜晶体,

几乎无味,微溶于水,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

对身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

1.4.1三聚氰胺对人体危害

三聚氰胺在机体内的代谢属于不活泼代谢或惰性代谢,即它在机体

内不会迅速发生任何类型的代谢变化。

单胃动物以原体形式或同系物

形式排出三聚氰胺,而不是代谢产物的形式。

三聚氰胺对不同动物、不

同成长阶段的动物的毒性具有选择性,这种毒性的选择性可能是由于

不同动物种属间或不同成长阶段动物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差异引起的[8]。

三聚氰胺被认为毒性轻微。

但是2008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

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也是奶粉中含有三

聚氰胺。

经研究表明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

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2.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从近期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行动中曝光的案件来看,食品生产经营

环节中违反食品卫生法、滥用添加剂、甚至大量使用禁用添加剂事件令

人触目惊心,不法商贩违法使用添加剂是其达到以次充好,谋取暴利的

惯用手法。

下面是几种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2.1着色剂

着色剂为使食品着色的物质,可增强对食品的嗜好及刺激食欲。

来源分为化学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类[8]。

我国允许使用的化学合成色

素有:

苋菜红、胭脂红、赤藓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靛黄、亮蓝,以及

为增强上述水溶性酸性色素在油脂中分散性的各种色素[9]。

我国允许使

用的天然色素有:

甜菜红、紫胶红、越橘红、辣椒红、红米红等45种[10]。

2.1.1着色剂对人体危害

着色剂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儿童发育的影响[11],尤其表现

在对儿童智力发育的阻碍作用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应英国食品标准局请

求,进行食用人工着色剂对儿童发育影响的研究。

研究结果发现[12],包

括酒石黄和落日黄在内的7种人工色素可能会使儿童智商下降5分。

2.2防腐剂

防腐剂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延长食品的保

存时间。

我国规定使用的防腐剂[14]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

钾、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丙酸钙等25种。

2.2.1防腐剂对人体危害

对健康群体而言,少量的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经人体可以变成无害

的马尿酸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但如摄食量大或超标,苯甲酸和苯甲酸钠

将会影响肝脏酶对脂肪酸的作用,其次苯甲酸钠中过量的钠对人体血

压、心脏、肾功能也会形成影响[15],特别对心脏、肝、肾功能弱的人群苯

甲酸和苯甲酸钠的摄食是不适合的;山梨酸和山梨酸钾毒性很低,其毒

性是食盐的二分之一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防腐剂。

一般而言,山梨酸和

山梨酸钾的适量使用和食用,对身体健康的人无害,而且会适量增加体

内血钾浓度或人体自动将多余的钾排出体外。

但钾的功能常与钠相联

系,因此肾病患者由于代谢问题则需避免摄取过量的钾[16]。

2.3甜味剂

甜味剂为加入食品中呈现甜味的天然物质和合成物质。

我国允许

使用的甜味剂有甜菊糖甙、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天门冬

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味素)、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甘草、木糖醇、麦芽糖

醇等[17]。

2.3.1甜味剂对人体危害

对食品生产中限制使用糖精的问题其实国家早有规定。

糖精专业

名词为糖精钠,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种[18]。

超量使用对人体的危害,专

家们早有定论。

特别是动物实验已表明,在食品中超量使用糖精钠能造

成动物致畸、致癌[19]。

2.4面粉增白剂

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苯甲酰,适量添加对小麦粉的增

白和熟化有一定效果,能脱色漂白面粉[21]。

2.4.1面粉增白剂对人体危害

过量加入面粉增白剂会破坏面粉中维生素A、E、B1等营养成分[22],

会造成人体维生素缺乏。

水解后产生一定的毒性物质苯甲酸,进入人体

后要在肝脏内进行分解,长期过量食用后会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极

易加重肝脏负担,引发多种疾病产生叠加中毒现象[23]。

3.目前我国关于人为添加化学物质使用的现状和分析

3.1使用现状

可能违法的非食用物质是不能放入食品中的,否则将对食品安全

构成影响。

但是现在的很多生产商一味的追求利润使用非食用物质。

如联合利华、麦当劳和亨氏企业生产的部分产品使用苏丹红;去年发生

在我国的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案件。

这些事件对食品安全产生严重

的影响,甚至在三聚氰胺案例中出现了部分婴儿死亡的案例。

这些说明

我国在这方面的措施还不是很完善。

目前,我国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几百种,绝大部分食品生产企业能

正确、科学、合理地使用,但也存在下面一些主要问题:

滥称食品添加

剂、超出国家允许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

添加剂、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方法不科学、标识混乱、食品添加剂产品

质量差或不稳定。

3.2反思和对策

对于可能违法添加的非使用物质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政府和有

关部门应严格把握食品的生产和加工环节,严格规定在食品中禁止使

用非食用物质。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的生

产者进行严厉的打击。

加大宣传力度,把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区分

出来。

正确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利于食品的生产、加工,有利于人体健

康。

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尽可能到大型超市。

选择信誉好的品牌和商家,

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一般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这些

食品都会在配方表中标明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

一般来说,正

规厂家生产的食品,都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消费者是

可以放心食用的。

目前,凡是经过国家批准的,按照规定剂量使用食品

添加剂是很安全的,还没有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使用食品添加剂而导

致不良后果的案件[26]。

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任重而道远,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

法规,管理部门完善相关标准及规定,加强计量器具的检定,加强对食

品添加剂的宣传,提高企业的检测技术;更需要生产企业对食品添加剂

使用标准及相关规定认真学习、严格执行,从原料抓起,严禁使用非食

品添加剂,杜绝用工业添加剂代替食品添加剂;更加需要加快发展高质

量的食品添加剂的步伐,运用高新技术,提高我国食品的质量、档次,进

一步推动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以适应日益增长的食品市场的需求。

3.3对未来的展望

对于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我们应该坚决杜绝出现。

国家相

关监测部门应确实履行自身职责,依据法律法规对违法者进行严厉打

击,科研机构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研究,媒体应该加强舆论监管,切实加

强和维护食品安全。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但是我们应该坚决防止过

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

注的热点问题,社会应有更加完善的食品添加剂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

体系,与国际接轨。

发展有市场前景的添加剂产品,走规模化经营之路。

科研和食品生产者注重添加剂产品的应用研究与服务开展技术创新,

生产出令消费者放心的食品。

参考文献

[1]吴俊明.食品化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

10-12.

[2]付文杰.确保食品安全必须加强食品安全科技[J].宜春学院学

报,2005,27

(2);99.

[3]S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