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干课1-现代汉语.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83435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干课1-现代汉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主干课1-现代汉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主干课1-现代汉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主干课1-现代汉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主干课1-现代汉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干课1-现代汉语.doc

《主干课1-现代汉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干课1-现代汉语.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主干课1-现代汉语.doc

《现代汉语》复习大纲

(一)课程在本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基本的基础课程之一,为进一步学习语言学各个领域的课程打下基础。

同时,该课程也是文秘专业基本课程之一。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把握当代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了解现代汉语的基本状况,掌握对现代汉语现象的分析方法,尤其是要帮助学生加深对普通话的理解。

本课程要求学生本着客观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分析现代汉语的有关现象。

(三)课程考核方式和题型设置。

本课程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题型包括五种,即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和简答题。

各种题型的分值为:

填空题15分,包括15个小题;选择题30分,包括15个小题;判断题20分,包括10个小题;名词解释题15分,包括5个小题;简答题20分,包括4个小题。

本课程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四)课程知识要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汉民族共同语

重点内容。

(一)“现代汉语”的含义:

1.广义:

与古代汉语相对,指普通话和方言。

2.狭义:

与方言相对,专指普通话(国语)。

(二)普通话的来源:

1.书面语来源:

白话文;2.口语来源:

官话

(三)白话文:

始于唐末,成熟于宋元,明清白话文作品大量涌现,五四运动后成为正式书面语。

(四)官话(Mandarin):

始于14世纪,清代已经通行。

北京话是其最重要的方言基础。

第二节汉语主要方言的分布

重点内容。

(一)北方方言(官话方言):

1.东北、华北官话;2.西北官话(兰银官话);3.西南官话;4.江淮官话

(二)吴方言(吴语、江浙话):

代表点苏州、上海

(三)湘方言(湘语):

代表点湖南双峰、长沙

(四)赣方言(赣语):

代表点南昌

(五)客家方言:

代表点广东梅县

(六)闽方言(闽语):

代表点福州、厦门、建瓯

(七)粤方言(粤语):

代表点广州

第三节现代汉语的规范化

重点内容。

(一)规范的标准:

1.语音: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2.词汇:

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3.语法: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规范的成就:

1.语音:

《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2.词汇:

《现代汉语词典》;3.文字:

简化字的推广和普及。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概述

重点内容。

(一)语音的划分:

句子、节拍群、音节、声母、韵母、音素。

(二)语音符号:

1.汉语拼音方案:

特点和内容2.国际音标(IPA):

特点

第二节:

语音的性质

(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1.音高;2.音强;3.音长;4.音色。

(二)语音的生理属性:

发音器官。

1.肺;2.声带;3.声腔:

口腔和鼻腔。

(三)语音的社会属性:

区别意义,音位。

第三节:

元音和辅音

(一)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1.元音;2.辅音。

(二)元音的性质:

1.舌头的高低;2.舌头的前后;3.嘴唇的圆不圆;4.鼻化。

(三)普通话的元音:

1.舌面元音2.舌尖元音;3.卷舌元音。

(四)辅音的性质:

1.辅音的发音过程;2.发音部位:

形成阻碍的部位3.辅音的发音方法。

第四节:

声母

(一)声母与韵母:

1.声母:

音节开头的辅音。

2.韵母:

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二)声母的分类。

(三)普通话声母的特点:

与方言比较

第五节:

韵母

(一)韵母的分类:

1.单韵母:

由单元音充当2.复韵母:

由复合元音充当;3.鼻韵母。

(二)四呼:

1.开口呼;2、齐齿呼;3.合口呼;4.撮口呼

(三)普通话韵母的特点:

与方言比较

第六节:

声调

(一)声调的性质:

1.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声调就是由音节的高低、升降和曲直等各种音高变化形成的。

2.声调的音高不是绝对的,而是一种相对音高。

(二)调值和调类:

1.五度标记法;2.调型;3.调值;4.调类。

(三)普通话的声调:

1.阴平;2.阳平;3.上声;4.去声。

(四)入声:

1.什么叫“入声”:

古代以[p]、[t]和[k]三个辅音为韵尾。

2.有入声的方言:

保留韵尾;丢失韵尾。

3.没有入声的方言:

分化情况。

第七节:

普通话的音节结构

(一)音节的构成方式:

1.普通话的音节类型;2.普通话的音节特点。

(二)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

发音部位相同的声母与韵母的配合关系一般也相同;属于同一呼的韵母与声母的配合关系一般也相同。

(三)声调和声母、韵母的配合关系。

第八节:

儿化和变调

(一)儿化:

含义、作用、读音、

(二).变调:

含义、上声变调、一变调、不变调;3.音变。

第九节:

轻重音和语调

(一)轻音:

含义、影响、常读轻音的语法成分;

(二)词重音:

含义、双音节词的轻重音格式、三音节词的轻重音格式

(三)语调:

含义、停顿、句重音、升降。

三音节词的轻重音格式

第十节:

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音位

(一)字母和音位。

(二)音位的归纳:

能否区别意义。

1.最小对立;2.互补分布;3.语音接近;音位变体

(三)普通话的元音音位

(四)普通话的辅音音位

(五)声调音位:

1.音质音位;2.非音质音位;3.调位;4.普通话的调位;5.上声的音位变体

第十一节:

语音规范化问题

(一)异读词的规范问题:

1.一字多音的类型;2.异读词的类型;3.产生异读的原因;4.异读词的审音原则;5.《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修改

(二)轻声的规范问题

(三)儿化的规范问题

第三章文字

第一节:

汉字的特点

1.文字的作用: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系统。

文字突破了语音的时空限制,扩大了语言的交际范围。

2.文字的类型:

(1)表音文字:

拼音字母;

(2)表意文字:

汉字

3.汉字的特点:

(1)表意性;

(2)结构复杂;(3)超时空性。

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

(一)独体字和合体字:

1.独体字;2.合体字;3.现代汉字以合体字为主。

(二)部件:

1.部件;2.基础部件;3.部件的组合方式。

(三)笔画:

1.笔画;2.笔形;3.笔画的类型;4.笔画的组合方式;5.笔顺;6.笔顺的一般规则。

(四)形旁、声旁、记号:

1.字符;2.字符的类型。

(五)形声字:

1.形声字;2.形声字的产生方式;3.形旁和声旁的搭配;4.形旁的作用;5.声旁的作用。

(六)会意字:

1.会意字;2.会意字的类型。

(七)记号字:

1.现代独体字;2.现代部分合体字;3.半记号字;4.古代独体字。

第三节:

汉字的简化和整理

(一)汉字的简化:

1.汉字简化的内容;2.汉字简化方针;3.汉字的简化方式;4.简化成果。

(二)汉字的整理1.整理的内容;2.整理异体字;3.整理印刷铅字字形;4.改换生僻地名用字;5.统一部分计量单位用字:

6.汉字字形规范。

第四节:

字量、字音、字序

(一)字量:

1.汉字的总字数;2常用字;3.通用字。

(二)字音:

1.汉字字音如何确定;2.多音字;3.同音字;4.复音字;5.合音字。

第四章词汇

第一节:

(一)什么是词:

1.定义:

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2.词有意义;3.词能独立运用;4.词是能独立运用、有意义的最小单位。

(二)语素和词:

1.语素:

语言中有意义的最小单位。

2.语素与词的关系:

语素能否成词;词由几个语素构成。

(三)字和词:

1.一个字表示一个词和一个语素;2.两个以上的字表示一个词;3.一个字表示不同的词和不同的语素;4.不同的字表示同一个词:

繁体字与简化字、异体字。

(四)词的语音形式:

1.词的语音特点;2.词的音节数量。

第二节:

词的构造

(一)词的结构分类:

1.单纯词:

只含有一个语素的词。

2.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

(二)单纯词:

1.单音节;2.连绵词;3.叠音词;4.拟声词;5.音译词。

(三)合成词:

1.词根、词缀;2.复合词:

六种类型;3.派生词:

词根+词缀;4.词缀的作用;5.判断合成词结构类型的方法;6.合成词的层次。

(四)简称:

1.减缩;2.紧缩;3.数词概括。

第三节:

词义和语素义

(一)什么是词义:

1.词义是词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现象的反映,包含着人们对事物各种特点的认识。

2.词义具有概括性:

一般、本质的特点3.词义具有多样性。

(二)词的附属色彩:

1.感情色彩;2.语体色彩:

适用于特定的交际范围、场合和文体。

(三)语素义:

1.不成词语素的意义;2.成词语素的意义;3.不能把语素义当作词义用。

(四)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

1.语素义直接完全表示词义;2.词义是语素义的借代或比喻用法;3.语素义表示词义的某些内容、特征;4.部分语素失落原义。

第四节:

多义词和同音词

(一)词在上下文中意义的变化:

1.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意义往往不同。

2.词在运用中出现的意义有时在词典中找不到。

3.固定义:

习用已久,一般在词典中有记录的意义。

4.临时义:

为了表达的需要,通过各种修辞手段,临时产生的意义。

5.词的临时义有可能发展成固定义。

(二)义项:

1.定义:

义项是词或语素在词典中的意义单位。

2.义项的概括;3.语素义的概括4.成词语素有的意义既是词义,也是语素义;有的意义则只是语素义,不是词义。

5.义项的划分具有相对性,不同词典可能不同。

(三)多义词和单义词:

1.多义词;2.单义词。

(四)本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1.本义:

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的意义;2.基本义:

词在现代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3.引申义:

由引申发展出来的意义;4.比喻义:

词的比喻用法逐渐固定下来形成的意义。

(五)同音词及其类型:

1.同音词;2.同音词的类型:

同音同形词、同音异形词。

(六)同音词的来源及其与多义词的区别:

1.同音词的来源;2.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区别。

第五节:

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位词

(一)同义词的含义、类型和来源:

1.含义:

同义词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

2.类型:

等义词(绝对~)、同义词(相对~);3.来源:

普通话和方言词并存、书面语、口语和通用语体词并存、本族语词和外来语词并存、新词新义与旧词旧义并存。

(二)同义词的辨析:

1.从意义上辨析;2.从功能上辨析:

结合的词语不同、充当的句子成分不同;3.从词的附属色彩上辨析;4.同义词的辨析以义项为单位

(三)同义词的作用:

1.增强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和准确性;2.用来重复表达相同的意思;3.用来强调某个意思,加强力量;4.作为语素,用来构成大量的合成词和成语。

(四)反义词:

1.反义表述的方法:

用反义词、用否定词、用反义词组和成语、用修辞性说法,使词获得临时义以形成对立。

2.反义词的类型:

绝对~、相对~。

3.反义词的对应关系:

单义词对单义词、两个词的某个意义构成反义关系、一个词同多个词构成反义关系、现代汉语同古代汉语反义词不一致;4.反义词的作用:

表示事物现象的鲜明对立;表现同一事物现象在不同关系上的对立或矛盾;作为语素,构成一批合成词和成语。

(三)上下位词:

1.上下位词的类型;2.上下位词的作用:

用来给词下定义或解释说明、构词:

表示类别的词作为词根,加上修饰限制的语素,造出这个词的下位词。

第六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一)词汇的含义和构成:

1.含义:

词汇是指词语的总和,包括词和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和谚语)。

2.构成:

基本词汇、一般词汇;古语词、新词;口语词汇、书面语词汇;标准语词汇、方言词汇;本族语词汇、外来语词汇

(二)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1.基本词汇的构成;2.基本词汇的特点;3.一般词汇的构成;4.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关系。

(三)古语词:

1.历史词语;2.文言词语;3.古语词的作用。

(四)新词:

1.新词指用新的形式表示新的内容,一般是利用原有的语素,按照原有的构词方式来创造。

2.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新义(旧词新义)不属于新词。

如:

冷门、热点、检讨3.生造词是任意造出来的词,也不属于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