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83246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doc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语文》课程标准.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语文》课程标准.doc

《语文》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本课程的任务是: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教学时数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阅读与欣赏

现代文

50

文言文

28

表达与交流

口语交际

10

写 作

10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20

机动课时

6

考核

4

总  计

128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部分

内容

要求

基础知识

在阅读中,能正确认读常用汉字,理解常见词语,辨别常用的修辞手法,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在写作中,能较正确地遣词造句,并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

能基本不写错别字,使用标点较正确

内容

要求

口语交际际

听话

把握内容

辨别语音,听懂普通话,听完整对方的讲话,基本理解讲话的大致内容

选取信息

根据听的目的,抓住讲话的大意,选取相关信息

辨别判断

辨别对方讲话中信息的真伪,判断对方讲话的正误和优劣

回应反馈

能运用体态语言作出回应

发言

对话

清楚

发音比较准确、吐字比较清楚

简明

用词比较恰当,说话比较简明

条理

说话比较完整、连贯,有一定条理

分寸

说话用语符合身份

表情

说话注意表情

阅阅读

现代文阅读:

一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现代文章和诗歌、小说、剧本等现代文学作品

把握文章(作品)的中心

能找出文章(作品)的中心句和关键词,并通过这些关键词句,基本理解文章(作品)的中心内容

分析文章(作品)的结构

能划分文章(作品)的段落或层次,并概括其大意

分析文章(作品)的写法

①掌握记叙文的要素,能理清记叙的顺序

②掌握说明的方法,能辨析说明的条理

③掌握议论文的要素及常用的论证方法,能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④掌握常用应用文的格式和写作的基本要求

⑤了解编入教材中的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现代文学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

分析文章(作品)的语言

能分析关键词、句、段的含义及在文章(作品)中的表达效果

整体感悟文章(作品)

能通过阅读,基本读懂文章(作品),能熟记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

内容

要求

阅读

文言文阅读:

文言诗文

解释

能识别课文中常见的通假字。

掌握课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

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

掌握课文中常见虚词(之、其、为、而、则、乃、以、于)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动词等词类活用现象

翻译

能把课文中的文言短句译成较为通顺的现代汉语

理解

能通过整体阅读,借助注释基本读懂文言诗文

积累

能熟读教材中的文言诗文,并能默写其中的重要句段

写写

写作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中书信、条据、启事、记录、说明书

观点正确,思想健康;

中心明确,内容具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语言通顺,格式正确;

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字数,不少于600字。

(应用文除外)

基础写作每学期不少于五篇(不含期中、期末考试或考核的两篇)

记叙文

能恰当地选材与剪裁,会叙述和描写

说明文

能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

议论文

能做到论点与论据一致,能运用常见的论证方法

应用文

能表意明确,内容正确

选学内容和较高要求部分

内容

要求

基础知识

在阅读中,能正确认读多音多义字,能辨析词语、句式、修辞在文中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在写作中,能较准确地遣词造句,能按表达需要进行句式的变换,能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能发现和改正常见病句,能不写错别字,正确标点

口口语交际

听话

把握内容

能根据对方讲话的内容和语调、表情、姿态等,正确理解讲话的意图

选取信息

根据听的目的,抓住讲话的重点,迅速选取有用信息

辨别判断

能听出对方讲话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理解对方讲话的真实意图和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

回应反馈

能及时作出相应表示

主持

演讲

清楚

发音准确、吐字清楚,能把握节奏

简明

用词恰当,说话简明

条理

说话完整连贯,层次较分明,能区分主次,突出重点

分寸

说话能符合具体语境(内容、对象、时间、场合),语言得体

表情

说话富有表情,比较生动形象

内容

要求

阅阅读

现代文

阅读:

一般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现代文章和诗歌、小说、剧本等现代文学作品

把握文章(作品)的中心

能辨析具体材料对表达中心所起的作用,能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文章(作品)中心

分析文章(作品)的结构

能分析文章(作品)谋篇布局的特点

分析文章(作品)的写法

①能分析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②能从说明对象、说明条理、说明方法等方面分析说明文

③能说明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④能分析应用文具体文种(文书)的表达方式

⑤能分析编入教材中的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现代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具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鉴赏评价的能力

分析文章(作品)的语言

能分析语言的主要特色

整体感悟文章(作品)

能领会文章(作品)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和语言表现力,感受文章(作品)的魅力,吸收人类文化的养分,了解文章(作品)所涉及的中外文化知识

文言文阅读:

文言诗文

解释

能掌握课文中常见虚词(也、矣、乎、哉、焉、耳、夫、何、诸、与、因、然)的意义和用法。

能辨析一词多义现象。

理解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词类活用现象。

掌握常见的句式

翻译

能把课文中的文言句子译成通顺流畅的现代汉语,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课外浅显的文言短文

理解

能把握文言诗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基本思想,能提炼主旨并作出评价。

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积累

能熟练地背诵并默写教材中规定背诵的篇目或段落,能借助工具书,阅读课外浅显的文言短文,积累语言精华

内容

要求

写写作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和应用文中的行政公文、计划、规章制度、合同、总结

观点正确,思想健康;

中心明确,内容具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语言通顺,格式正确;

书写规范,文面整洁。

字数,700字以上。

(应用文除外)

基础写作每学期不少于五篇(不含期中、期末考试或考核的两篇)

记叙文

能适当地运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说明文

能具体、清晰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语言准确

议论文

能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乎逻辑。

注意语言的严密性

应用文

能做到内容完整,语言准确、简洁、得体

本课程中全体学生必修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部分,建议总课时数为128课时,部分学有余力和志愿升学的学生和各专业可根据专业类别和需要,自行安排学习选修的“选学内容和较高要求”部分。

四、课程考核与评价

(一)目的和功能

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语文教学评价应体现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导向和发展的功能,尤其要注重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二)原则

语文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1.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

坚持他人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

2.评价内容全面性的原则。

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进行评价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进行评价。

3.评价方法多样性的原则。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逐步建立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4.评价过程发展性的原则。

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增长了什么知识,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获得了哪些进步。

(三)方法

要根据不同情况和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提高评价的效率。

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形成性评价

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要通过形成性评价客观反映学生在平时取得的进步,帮助他们逐步树立学习信心,获得成就感。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重视定性评价

语文教学评价要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应更重视定性评价的作用。

要本着促进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高的目的,根据不同的要求,有选择地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如可以通过书面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认知水平进行评价;也可采用陈述性的语言、激励性的评语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取得的成绩等情况进行定性评价。

五、教学参考书目

语文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修订版)(彩色)

倪文锦

高教社

9787040374988

语文学习与训练(基础模块)(上册)(修订版)

于黔勋

高教社

9787040375121

语文教学参考书(基础模块)(上册)(修订版)

倪文锦

高教社

9787040375626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修订版)(彩色)

倪文锦

高教社

9787040377804

语文学习与训练(基础模块)(下册)(修订版)

倪文锦

高教社

9787040377828

语文教学参考书(基础模块)(下册)(修订版)

倪文锦

高教社

97870403778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